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卜正民等《全球贸易冲突:16-20世纪》

作者: 【意】吕西安•科帕拉罗(Lucia Coppolaro) 主编 / 【加】弗朗辛•麦肯齐(Francine McKenzie) /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译者: 刘伊铭 / 王嘉禹 / 孟祥祺
出版年: 2021-7-1
页数: 320
定价: 7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300291635


本书简介


《全球贸易冲突:16—20世纪》从近代航海大发现讲起,探讨了五百多年来贸易与冲突交织的重要历史事件,如明朝中国南海发生的贸易冲突、葡萄牙在航海大发现时代的崛起、西半球的贸易与革命、拿破仑时期围绕“大陆封锁政策”发生的全球贸易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贸易复兴、《关贸总协定》的由来和谈判、尼克松主政时美国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等。

一些观点认为,稳定与和平一定会带来贸易量的增加,而国际贸易一定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卜正民等知名学者以全球视野分析五百年来的贸易冲突史,认为这样的观点过于简单化:贸易与冲突紧密交织,冲突往往带来深刻的、意想不到的影响。书中详尽的资料和敏锐的洞察,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全球贸易冲突的历史,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格局。



作者简介


卜正民

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前任会长。学术视野广阔,主要从事亚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占领等。已翻译为中文的作品多达十几种,代表作有《觊觎权力》《纵乐的困惑》等。


吕西安•科帕拉罗

里斯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当代欧洲经济和政治史、国际贸易史等方面的专家,在《国际史评论》《当代欧洲史》等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


弗朗辛•麦肯齐

韦仕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国际关系史、全球贸易史等方面。



目录


导 言
简述漫长的贸易与冲突史
本书各章内容摘要
结论
第一章 中国南海的贸易和冲突
——葡萄牙与中国,1514—1523年
贸易与朝贡
贸易与外交之间的矛盾
贸易政策之争
冲突
给对华贸易带来的影响
第二章 葡萄牙在全球战争中的反弹
——16、17世纪的军事动机和机制变化
契约的世界
来自内部的挑战
战利品的瓜分
结论
第三章 使用暴力
——海地革命如何重建西半球的贸易
海地革命史
贸易与冲突
18世纪后期的现代新大陆
圣多明各
美国与海地
古巴的咖啡
古巴的糖业
美国开始在路易斯安那州生产糖
巴西改变世界咖啡经济
结论
第四章 打破“大陆封锁政策”
——“拿破仑战争”时期英国、葡萄牙和巴西的全球贸易
“大陆封锁政策”和拿破仑的帝国理想
“大陆封锁政策”的经济范围和局限
巴西各港口的开放与英国的贸易利润
巴西接受和欢迎英国商人
结论
第五章 退出全球化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和大英帝国贸易的复兴
英国的情况
缔约和大英帝国特惠制
国际反响
经济成就与战后政策的悖论
结论:一体化和崩溃的模式
第六章 温斯顿•丘吉尔言辞中的贸易和冲突
丘吉尔介入贸易政治问题
丘吉尔为自由贸易和大英帝国的辩护
实用主义与政治:丘吉尔为贸易保护主义和大英帝国贸易的辩护
结论
第七章 战争、革命和全球小麦贸易大萧条(1917—1939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对小麦贸易的影响
小麦与战争:“大萧条”的原因探析
国内市场保护主义和《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大英帝国、渥太华会议和贸易转移
1933年的国际小麦会议
结论
第八章 区域贸易组织和贸易熔断机制
战争、冲突与《关贸总协定》的制定
贸易自由和发展:原地踏步的议程
肯尼迪回合:贸易自由化的复活和保留
结论
第九章 尼克松与国际经济的搏斗
金钱驱动的贸易政策
全球竞争
作为竞争表现的贸易
纺织品贸易战
戴维营会谈和进口附加税冲击
负面影响?
结论
结语 否定康德贸易与和平观注 释
参考文献
缩写词表
作者简介
致 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