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严奇岩《清代以来贵州黔东南地区“禾改谷”的历史审视》

作者:严奇岩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1月 

本书简介

糯禾是历目前贵州苗疆地区苗族、侗族的地方稻种,适合当地稻鱼鸭共生和林粮间作,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清代以来苗疆地区经历多次“禾改谷”,从而导致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该研究启示我们农业品种改良目的在提高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及民族多元文化。

作者简介

严奇岩,江西莲花人,博士,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暨喀斯特生态文明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负责人。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贵州省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历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等。近年主要从事西南民族文化史和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已在《民族研究》《宗教学研究》《中国农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竹枝词中的清代贵州民族社会》等专著3部。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和贵州省科技厅项目1项。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贵州黔东南地区在我国糯稻栽培圈中的历史地位14
第一节贵州是我国重要的糯稻栽培区16
第二节黔东南地区是贵州著名的糯禾区19


第二章贵州黔东南地区的糯禾种植与两大生态农业系统29
第一节贵州黔东南地区农业环境与主要作物品种29
第二节贵州黔东南地区糯禾种植与稻鱼共生系统39
第三节贵州黔东南地区糯禾种植与林粮间作系统50


第三章内地化进程与贵州黔东南地区的"禾改谷"72
第一节清代贵州黔东南地区的内地化进程"
第二节清代贵州黔东南地区"禾改谷"的原因80
第三节贵州黔东南地区"禾改谷"的历史过程114


第四章"禾改谷"以来贵州黔东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变迁124
第一节贵州黔东南地区传统糯禾文化124
第二节"禾改谷"与贵州黔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变迁153


第五章"禾改谷"以来贵州黔东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163
第一节传统糯禾的生态价值163
第二节"禾改谷"与贵州黔东南地区生态环境变迁170


第六章从"禾改谷"看我国民族经济发展中的误区182
第一节产量增长的误区,忽视经济效益原则182
第二节技术推广的误区,忽略技术适当原则188
第三节经济至上的发展误区,忽略生态效益原则192
第四节民族本位的发展误区,忽略文化相对原则194


结语197


附录205
一、十二月农事歌205
二、侗族添粮祝寿歌208


参考文献210
后记23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