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重量级传家宝!“移民”北海的百年老物件就藏在东山村
1993年,800多名壮族、瑶族同胞响应国家扶贫攻坚政策,从河池大化的山区移民到北海定居。从此,北海多了一个“东山村”,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这片滨海土地上生根发芽,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汉、壮、瑶等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携手开拓新生活。
银海区平阳镇东山村。
29年过去了,当年移民过来的年轻人,都成了村里的“老一辈”,虽然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他们依然保留当年带过来的独具民族特色的老物件——这是他们对那个年代的一份念想。
近日,记者走进北海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银海区平阳镇东山村,听听村里老人讲述那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老物件:石臼
讲述人:蒙定飞 54岁 瑶族
刚到北海时,蒙定飞才25岁,还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每一件行李都要仔细斟酌,充分考虑实用性和重要性后才能带上车。在老家收拾行李时,蒙定飞第一件想到的,就是那口祖传十几代人的老石臼。
“那是蒙家老祖宗从山上扛下来的大石头,每天凿一点,最后才凿出来这个石臼。石臼主要是用来锤糯米做糍粑,五色糯米饭里的黑色染料,也是要用石臼捣碎枫叶后做出来的,平时还可以用石臼来榨麻油。可以说,石臼是日常生活和‘三月三’最重要的工具。”蒙定飞说,在家里,石臼向来传男不传女,因为锤糯米糍粑是力气活,要男人才有力气干。
准备移民时,考虑到北海主要是汉族人生活的地方,当地没有这么大的石臼,因此,蒙定飞毫不犹豫地带上石臼来到北海。目前,这口石臼是东山村仅存的两口石臼之一。
这口成人膝盖高的石臼有多重,蒙定飞也没秤过,但两个壮年男子也不一定抬得起来。“平时放在厨房,要用的时候,得把它放倒,然后滚出来,直接搬是搬不动的。”
抚摸这老石臼已经磨得光滑的臼口和内壁,蒙定飞总是别有一番感受:“那是瑶族老祖宗们勤劳做工、努力生活的象征,这口石臼我还得传给儿子,把老祖宗的精神传下去。”
老物件:石磨
讲述人:黄玉珍 60岁 壮族
在黄玉珍的老家,玉米糊是壮族、瑶族同胞的主食,特别是添丁的家庭,玉米糊更是不可或缺的婴儿辅食。
“大山里没有机器,我们自己种玉米,晒干后把玉米粒倒进石磨研磨成玉米粉存起来,吃的时候就煮一锅水,再放玉米粉,这样煮出来的玉米糊才又浓又香。”黄玉珍说,当年家里的祖辈从山里凿下这块大石头扛到村里,找匠人帮忙打造成石磨,之后这口石磨便成了他们家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从山里搬到大化,再从大化搬到北海,至今已经传了4代人。
黄玉珍给孙子讲石磨的故事。
移民到北海时,当时北海政府部门提供了磨粉的机器,这口老石磨便留在老家闲置下来。黄玉珍在北海安定下来后,第一件事便让子女从老家把这口石磨接到北海。
“北海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但我们的根都在大化的大山里,把这口老石磨带到身边,就当是对祖辈的一份念想吧。”黄玉珍说。
老物件:手缝单衣
讲述人:韦瑞琼 87岁 壮族
见到韦瑞琼时,她正坐在家门口纳鞋底,一个针口钉一下,毫不马虎。在了解记者来意后,她指了指自己身上那件墨蓝色的单衣说,这就是她最有纪念意义的老物件。
原来,当年响应国家扶贫政策从大化移民北海时,韦瑞琼既为离开老家而颇感不舍,也为即将迎来的新生活倍感期盼。在她看来,去新地方开始新生活,这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肯定要穿新衣服。然而,那时候的经济比较困难,做不到盛装打扮,她就买来布料自己裁剪,又让姐姐帮缝成单衣。
韦瑞琼告诉记者,当年移民到北海的村民中,大部分人都不穿这种单衣了,只有她一直穿着,连脚上的布棉鞋和布凉鞋,都是她自己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穿着这件衣服,就想起当年开荒时的艰苦和勤劳。我经常指着这件衣服给孩子们讲当年的故事,告诉他们要勤劳、能吃苦,才能过上好日子。”韦瑞琼说。
老物件:铜烟杆
讲述人:蒙柳花 53岁 瑶族
蒙柳花家里有一长一短两根铜烟杆,长的约80厘米,杆身上还印有精美的花纹;短的约20厘米。
蒙柳花珍藏在身边的铜烟杆。
“我们是第一批移民,来北海主要是开荒。当时我才20多岁,下地干活的时候就带着小烟杆,兜里装着一片自家种的阴干的烟叶,干累了就撕点烟叶放烟杆里抽几口提提神,再接着干活。”蒙柳花说。
虽然早已戒烟,但蒙柳花闲来无事时,还是会拿出小烟杆把玩一番。她说,这根小烟杆比任何珠宝都珍贵,因为它见证了当年刚移民北海时,壮族、瑶族同胞一起艰苦奋斗、勤劳开荒的历史。
老物件:圆铁锅、玉米糊筛、玉米糊杆
讲述人:韦春群 52岁 瑶族
韦春群是当年移民北海的首批村民之一,肩负开荒重任。在当时,开垦出一片适合生产生活的区域是头等大事,时间紧任务重,家家户户都在田间地头垒几块石头,烧上柴火,架上圆铁锅烧水煮玉米糊。肚子饿了就盛上一碗玉米糊对付一下,然后继续干活。
玉米糊杆。
过了开荒期,圆铁锅又成为每家每户煮饭、煲汤的重要厨具。再后来,大家生活越来越好,高压锅、电饭煲走进大家的生活,圆铁锅也慢慢“退居二线”,最后成为村史馆里的展品。
本文图片均由方晓淦拍摄
往期精彩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