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抗疫日记丨北海实习之旅突然暂停,我成了一名抗疫志愿者

覃雪梅 北海日报 2022-10-20







从实习生到抗疫志愿者

——一名大学生的抗疫自述


本报实习生 覃雪梅

我是广西外国语学院一名大二学生。7月初,我满怀期待地来到北海,开启北海日报社实习之旅。


然而,7月12日,北海突发疫情,战疫警报就此拉响,我的实习之旅也被迫暂停。


“既然现在无法去报社实习,我们何不看看哪里需要志愿者,去帮帮忙。”我和三个一同来实习的同学商量,然后用手机搜索“桂志愿”微信公众号平台,看到疫情防控志愿者的招募信息便立即报了名。从实习生到志愿者的身份转变,意味着我们要参与抗疫了!


7月14日17时,我和三个同学一起从住处步行赶往海城区茶亭路北部湾一号核酸采样点。经过简单的培训后,我们做好个人防护,便上岗了。我们主要负责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的秩序,引导大家测量体温、亮健康码、注册登录“桂核酸”、录入核酸码信息,协助医护人员完成核酸采样等工作。


7月25日这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需要协助医护人员挨家挨户为高德西里六、七、八、九巷的200多户居民进行核酸采样。我与医护人员身穿“大白”,腰系黄色塑料袋,顶着烈日上门录入居民核酸信息、进行核酸采样。稍稍走动几步,衣服就湿透了,防护面罩充满雾气,脸也变得通红。在长达5个小时的核酸检测过程中,我们休息了两回,防护服换了两身,医护人员交替上岗,大家都咬牙坚持。


覃雪梅(前排右三)和其他志愿者以及社区干部完成核酸采样任务后合影,为北海加油。照片为覃雪梅提供

坚守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北海人民的温暖:爱心企业用冰块为我们送来夏日清凉;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准备好饭菜和水果;热心市民送来爱心蛋挞……居民的微笑、理解和道谢,更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我在高德街道上海北路社区泗顶矿小区驻守时,遇到一位脚有残疾的爷爷,一步只能迈出半尺宽。每次都见他满头大汗,衣服被汗水浸透,但他从不抱怨,每次都是按时排队做核酸。我们说,可以给他上门做核酸,但他婉拒了,他说:“不想给大家添麻烦,只要自己能走,就自己来。”老爷爷的言行,让我深受感动。
在北海当志愿者的这一段经历,让我收获满满。我结识了许许多多抗疫一线的人,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令我敬佩。比如,高德武装部的张福祥大哥,晚上要值班8个小时,排查过往车辆、靠岸船舶,早晨完成任务后,来不及休息又赶往核酸采样点做志愿者。疫情发生以来,他平均每天休息3个小时,却依然元气满满,幽默风趣。他说:“我们虽逆风而行,却向阳而生。”高德街道办干部罗斯北每天早早到达工作地点,开始一天的工作,面对困难,从不抱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支援北海的医护人员任文洁,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出门为居民做核酸,医者仁心,坚持不懈。他们的身份虽然各不相同,却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北海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当志愿者很辛苦,有时候还会被误解,但我从未想过放弃或逃避。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北海必将战胜疫情,恢复往日繁华。







往期精彩荐读




1至7月共完成产值479.20亿元,北港新材料实现产量任务和利润目标双过半
延伸监督触角、聚焦重点问题、回应群众关切——以真督实查保障各项疫情处置措施落实落细落地
未曾谋面留言全是感谢:“你们在我心里就是最美的”丨抗疫暖心故事
最新发布丨南海热带低压已加强为今年第7号台风,预计10日中午至晚上登陆
“舒心”1分钟丨疫情期间心理疏导(市民篇)


审核 | 黄毛毛 李维维 劳国娇编辑 | 詹燕萍校对 | 范德茵转载本公众号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