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辑 | 编辑眼里的好照片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图片新闻始终是媒体之眼。一张好照片,其映像及所传达的信息,足以胜过千言万语。今天,各媒体的编辑们为您精选一些照片,在回看镜头下校园火热生活的同时,看看编辑们是怎么说。



1

妈妈的思念,你可记得

2020年3月21日,佳木斯大学援助湖北医疗队16名队员完成了在湖北的救治任务,随同佳木斯市第一批、第三批医疗队回到了家乡的怀抱。在隔离驻地,因为防控需要,队员们与亲人们只能隔窗相见,用手势和眼睛诉说衷情。图为一位援鄂医生与女儿隔窗喊话。

刊于《佳木斯大学报》李锐 摄

编辑点评:

亲人相见向来是一个十分动情的场面,也是记者非常注重和愿意抓拍的情景,而这次则与平常不同。他们面对的是人类从未见过的凶险的新冠病毒,此一别,不知有多少担忧和挂牵,如今相见,怎不激动万分。在亲人相见的众场景中,记者抓拍了一对母女隔窗交流的情景,母亲渴望而急切的眼神,女孩贴窗凝神倾听的表情,也许她们相互听不见说什么,但这也许都没什么,一切都恰在不需要的言语之中。这一慕,足以撼动人心。

                             校报总编 井军伟


2

《航拍佳大|这里的风景,
关于梦也关于你》


总有一些风景,是我们到达不了的地方。一棵树,纵深千里。一片叶脉,翻转跳跃。俯瞰云下的世界,是整齐划一的建筑景观。今天,小佳就带着各位,以天空之名,从全新的角度欣赏不一样的佳大美景。

     刊于《佳木斯大学微信公众号》高佳 摄

编辑点评:

以往反映校园之美,多以一楼一宇、一花一物为多,从高空之下俯瞰校园,则不多见。此片以九月初秋的校园为背景,时间选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早6时,飞行至120米高空。彼时,阳光初照,充满暖意;远方,蓝天略带红云,由上至下,色彩由浅入深,或红或粉的楼宇,绿黄交织的树丛,更显校园秋色之美。

   公众号总编  逄丽颖


3

《别样的温情毕业“寄”》


    为解决毕业生无法回校收拾行李用品的实际困难,全校学工战线和志愿者们主动承担起为学生整理和邮寄物品的重任。他们不畏酷暑和疲惫,起早贪晚,满载对学生们的一片真情,细致地为学生整理每一件物品,免去了学子们的“后顾之忧”。图为一位辅导员在宿舍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后的草草小憩。

           刊于《佳木斯大学报》丁俊博 摄

编辑点评:

如何记录和反映教师们为未能返校学生打包行装这一感人主题,多数聚焦于宿舍内辛苦劳作的场景,或肩扛背负、或汗珠落地,但又不免陷入千片一调的窠臼。此片恰恰抓住一位辅导员在杂乱的宿舍劳作之后小憩的场景。里面是打包码放好的行李,外边是废弃的杂物。也许是刚刚结束了一个宿舍的整理任务,劳作间隙,便草草地躺在纸箱等杂物中间甜甜睡去,一切自然而真实。尽管没有劳作的情境,但一个“睡”的姿态,却足以反映辅导员们的辛苦。

                         校报编辑 高佳


4

《殷切目光中的最美“小别离”》


💙           💙           💙           💙

九月报道季,亦是离别时。送孩子入学,既是护送,又是告别,当学子们背起行囊奔赴求知远方的那一刻,即意味着成长路上新征程的开始。三张图片是作者当时在现场捕捉到的父母对孩子的百般不舍与殷切守望,和太多热切的目光。伟大的他们,总是用汗水浇灌着孩子们的成长。

刊于《佳木斯大学微信公众号》战泓羽 摄

编辑点评:

一张录取通知书,亦是一张别离票。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在收获满满回报的那一刻,不仅仅意味着开启新征程的欢喜,还有与父母万般不舍的别离。图片中父母殷切的眼神满是牵挂与担忧,在众多的担忧中却又只能选择放手,一个个错落有致的栅栏在别离的这一刻,成为了学子与父母相聚的阻挡。一向坚强的父母,在这一刻显得些许脆弱,无奈隔栏泪别。摄影者将镜头定位到父母身上,一张张图片定格了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眷恋,一路的目送挥手告别,这一刻是记忆深处美好的存在,也是未来路上最珍贵的内心独白。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王芳妮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摄影作品

1

《今日开考,我们更高处见!》


夜半,伴着夜色阑珊,带着一天学习过后的疲惫与充实回寝的你,仿佛缩短了触碰梦的距离。“梦想”二字的实现,背后往往有着太多的汗水与心酸。在那些与书本 习题终日为伴的日子里,感谢一直咬牙坚持的自己。今日,你怀揣着希望与信心坚定的踏进考场,一切值得!一战成硕!

刊于《佳木斯大学微信公众号》俞静 摄


编辑点评:

街道上,川流不息,车水马龙,一切都在前进,生活依旧在继续。傍晚的晚霞映出天边一片橙黄,变化的信号灯代表着考研的结束。从清晨到日暮的生活,流过汗水、流过泪水,这都是生活的试炼,在这一天你会感谢那个努力的自己,但愿生活如车流一直勇往直前、奔腾不息!成功上岸,高处相见!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孙安妍

2

《佳大初雪人,刷爆朋友圈!》


十一月飘飘洒洒的初雪,风雪中随风摆动的五星红旗。不论风霜雪雨,鲜艳的国旗依然升起。她在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在风雨征程中无所畏惧。

刊于《佳木斯大学微信公众号》 李鑫 摄


编辑点评:

初雪落下,银白色的世界笼罩着佳大。人们赞叹初雪的浪漫,也不曾忘记致敬红旗的庄严。无论寒冬酷暑,五星红旗始终在飘扬,佳大人必将在风雪中勇敢无畏,爱护五星红旗,接过先辈旗帜,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永不言败、砥砺前行!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张竞文


3

《考研冲刺|披星戴月的你,
必一战成硕》


每当考试临近,图书馆总是少不了那些奋斗的身影。图书馆的座位有限,但是学习的动力无限。孤独与环境不能成为影响进步的理由。

刊于《佳木斯大学微信公众号》于新宇 摄


编辑点评:

仅仅是图书馆的一面,有坐在小凳子上思考题目的人,有来回踱步背诵课文的人,画面中虽然没有那些华丽夺人的色彩,但这一幕已经足够打动我们。此时已经到了下午的五六点钟,是吃晚饭的时间,可是他们仍在埋头于书本,这一刻,他们从不是一个人,代表的是所有努力备战考研的学生们,这条路上布满了艰辛与崎岖,但寒来暑往,他们从未言弃、唯有坚持。也许这个画面略显无趣和孤独,也许经过的人都不会驻足留意,但拍摄者抓拍到了这一幕,也让我们看到了考研背后的故事。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张业欣


4

《印象佳大|带你寻找最美的佳大之窗》

窗内是排排书本和列列学子,

窗外便是勃勃生机和葱葱未来。

今天我们在馆内挥洒汗水,

明天我们在楼顶掌握未来。

刊于《佳木斯大学微信公众号》葛化勇 摄

编辑点评:

整齐的书桌,阳光的温度,还有午后的静谧……书本上有你密密麻麻的笔记,便签上有你安排的每日任务。照片的远处是一排排明亮的窗户,包罗着窗外的万物百态,有低头写字的人,有用平板上课的人,每个人的桌前都是书堆成山。拍摄者的整幅画面是以白色为主基调,使照片看起来更加的简单有力!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李东鸿


5

《佳韵·有声|青春路上,佳景无时》


日出何其温柔,人间皆是温暖。看日出的人往往不是因为它有多美,而是在享受着热爱生活的标志。喜欢有早晨的太阳,清晨的那一缕阳光,仿佛什么都可以重新开始。愿每日的清晨都跟你一样值得期待。

刊于《佳木斯大学微信公众号》刘佳怡 摄

编辑点评:

藏在尚未苏醒的天空的身后,红日就这样悠悠然地露出了脑袋,日影斜沉、微云舒卷,朝霞映满天空,也将佳大渲染成秀气的橘红色。远方是湛蓝无云的天空,郁郁葱葱的树挡住了一半的教学楼,但却露出了阳光下那最突出的一点,拍摄者站在操场上捕捉到了这副落日下的校园一角。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刘思璐

6

《开启!清晨六点半的佳大》

时间不可重来,要记得拥抱清晨。

在佳大的每一天,都要认真生活。

开启,清晨六点半的佳大;

请听,佳大人奋进中的声音。

 刊于《佳木斯大学微信公众号》付艺莹 摄


编辑点评:

清晨六点半的佳大,天空已经明亮,空气中夹杂着一些泥土的芬芳,阳光透过树叶,印出斑驳的光影。匆匆忙忙,求知路上,你能看到那些来来往往、满是背着书包的学子,他(她)们始终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求知路上他(她)们的背影意味深长,那是他(她)们拼搏努力的模样。摄影者捕捉的恰到好处,一阵清风、一束阳光、一方天地,这表现出岁月静好映衬着学子们用心的理想。开启,清晨六点半的佳大;且听,学子们奋进中的声音,“萦绕”在耳边久久难忘。“狂风绝息,木燃不尽”,没错,那正是青春的力量。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王芳妮

7

《我的微信收藏里,存着爱你的温度》

每一次的黄昏都代表了一次结束,更代表着新生机的孕育。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偶然间抬头向远方望去,那刺眼的一缕缕金色一瞬间占据了所有的视线,一天的疲惫仿佛在这一瞬间随风飘散,而你也继续迈着步子走向远方。带你领略佳大不一样的黄昏。

刊于《佳木斯大学微信公众号》杨博文 


编辑点评:

整幅画面是以俯视的角度拍摄下来,拍摄者站在高处,往远处望去,是一片片笼罩了天空的“火烧云”,还有其下一栋栋高耸的建筑楼,再往近一点看,即是学校的操场,也许可以用“大气磅礴”一词来形容,可以看出拍摄者对于落日和落日下的一应美景的喜爱。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孙可心

易班工作站摄影作品

1

《在佳大,寻找素未谋面的有缘人》

远处的云雾轻拂过主楼门前,橘黄的日落点缀其间,有风经过,吹在路边,爽在心间;绿色的草坪生机盎然,那是在刻画阴晴交接的浪漫。这些美好的事物在一瞬间都通通向我奔来,在此刻落日辗转整个佳大的时候与忙碌的今天说声再见,你好充满希望的明天!

刊于《佳大学工微信公众号》王娅蓉 摄


编辑点评:

佳的落日是“佳”里一天结束的暗语,它引导着佳人们去领悟佳里的那一份平静与淡泊。日暮的宁静如一束星光让人心灵寂寞又平和,摄影者却将冷色调和暖色调形成鲜明对比,但又交相辉映,这一幕的美好可谓捕捉的淋漓尽致。正如绿色代表希望,虽然天空有些灰暗,但总会有一片落日将其温暖,照亮前方。秋季的落日以柔和又充满希望的光芒,指引佳里“有缘人们”前进的方向。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王芳妮


2

《为什么要对我忽冷忽热

金秋的阳光温馨恬静,

金秋的微风和煦轻柔;

金秋的蓝天飘逸悠扬,

金秋的“佳”平静、淡泊而安详。

刊于《佳大学工微信公众号》王娅蓉 摄

编辑点评:

图片中,寝室楼前的树木虽将其遮挡,但却并没有失去它原有的辉煌。摄影者在这一刻好似向我们诉说着“秋的宁静和梦幻不在于追逐浮华,而在于它静静的、悄悄的、淡淡的”。那栋呈现温暖色调的宿舍楼被树木包围在中央,通体又明亮。自然的形式美、建筑的线条美与整体的现实美相互融合,温暖、平静又充满希望。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王芳妮


3

《震惊!原来你们是这样的佳人?》

校园开始变得喧闹起来,

道路上是大家熙熙攘攘上课的身影。

有人行色匆忙,有人睡眼惺忪,

有的人手里可能提着刚从食堂买的早饭。

但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加油!赶课人!

刊于《佳大学工微信公众号》王娅蓉 摄

编辑点评:

大雪虽纷纷扬扬、满地银装,但求知路上,学子们仍奔赴昔日理想。可见图片中熙熙攘攘的学子们行色匆忙,让我不禁联想到不知从几何时,我们走惯了那条上下学往返的路,又有多少次囿于教室、图书馆与宿舍的距离,不停反复。相信那些求知路上的艰辛挫折与困顿中的坚守,都终将会助力学子们成为别人口中的遥不可及。如果一颗颗星就是一个个人,那么为梦想不断前进的学子们,便是寒天雪地里最温暖的星光。摄影者直接明显的表达出了佳大学子们即使寒天雪地,也要坚定求知的决心,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断砥砺前行!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王芳妮

青媒中心摄影作品

1

《夜灯初上》

雨后的街道总是格外静谧,空无一人的小路也显得宽阔无比,道路两旁的灯相互交映,为愿意欣赏这雨后清凉的人指引。路从这边走向那边,看不见的尽头却总让我们想着它要通向哪里?我们不必在意道路两边的风景,因为水洼中的倒影更深得我心。我们可以喜欢灯光的璀璨,也要享受褪去浮沉的自己。

刊于佳木斯大学团委公众号 李中禹 摄


编辑点评:

抓住了雨后街道空旷的时机,感受到拍摄者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散步偶然发现的,所以立即拿起手机记录这一帧美好。夜晚中,一排排小店招牌的光都打在地面雨水形成的镜面中,仿佛道路上落下了一摊彩虹,与路灯的光左右而立,是一种雨后的闲适自得。

团委青媒中心 文案策划部副部长 周玉


2

《不远万里来看你》

冬季,太阳去南回归线以南定居,但是每天也都光临北极圈附近的这里,从北向南看去,看到的不只是早晨的太阳,还有由太阳光线制成的“流星”,带着许下的愿望将我们从睡眠中叫醒。只要心中有理想,奔赴万里也要去成长。

刊于佳木斯大学团委公众号 李皇锦 摄

编辑点评:

     静静的河面上,金黄的太阳从远处升起,天空湛蓝,云朵层层叠叠,拍摄者及时抓到了每个事物都互相和谐,相互印照的画面。如果不仔细看,会给人一种天地之间仿佛只有一棵树的高度,若见此画面,心中不由为之触动。

团委青媒中心 文案策划部副部长 周玉


3

《最熟悉的地方》


这里是主楼的教室201,是和所有教室桌椅都与众不同的地方,每天,晨曦英语社在这里朗读英语,迎接着一批批学子虚心学习,又满载而去,承载着我们的知识与回忆。当我们华发回首过去,最难忘记的就是现在——纯粹的读书时光。

刊于佳木斯大学团委公众号 王涵艺 摄

编辑点评:

当回忆点点滴滴涌上脑海,一帧帧画面浮现眼前,能被我们记住的不一定是我们的辉煌时刻,但一定有我们奋笔疾书的奋斗岁月。照片中,一排排桌椅整齐无声的摆放着,阳光倾斜下来,也许此时此景正是拍摄者下课,在走下阶梯的过程中不经意的一撇,但却拿起手机拍了下来,画面中角度合适,没有多余的事物,一桌一椅包含着我们“最熟悉的地方”。

团委青媒中心 文案策划部副部长 周玉


4

《遇见佳大的黄昏》

遇见佳大,也遇见夏末秋初的雨。乌云蔓延至天际,给夕阳留下一线光辉,倏尔路灯亮起,篮球场上的身影还未离去。操场上。有人用相机将这漫天异彩定格,风雨欲来,我们将佳大每一个美好瞬间留在眼底心间。

刊于佳木斯大学团委公众号 赵鑫宇 摄

编辑点评:

你来时夏末,但眸上光起,开口是“我很高兴认识你。”好似夏日未尽,燥从脸上泛起,我轻声答道“我也是。”图片中一明一暗形成对比,露出一角的教学楼,网格的栅栏和高立的路灯在暗处相互映照,给人一种黄昏落日时的恬静和安逸。落日的光打在钟楼上,像镀上了一件金色的小裙子。这仅仅一角的画面给予了人无限遐想的美好。

团委青媒中心 宫畅


5

《星光不负赶路人》

从选择考研的那一刻,你们就决定与休闲和安逸说再见,你们怀揣着梦想与远方,冲进了千军万马中,刷题,背书,泡在图书馆。与自己为伴的,有那一盏台灯和一杯咖啡,你们在奋斗中,留下最闪耀的记忆。你们见过沐浴朝阳的晨露,也见过与月争辉的明星,你们以梦想启程,朝着模糊而光亮的未来,在今天和明天付出最大的努力,坚信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刊于佳木斯大学团委公众号 阳婷 摄

编辑点评:

余光中曾经说过:“通往理想的途径往往不尽如人意,而你亦会为此受尽磨难。”照片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两排摆满了书籍的高高书架,乍一看仿佛会给自己产生一种错觉:这是一条灿烂精彩的小路,再仔细一看,还有一名“赶路人”,是一名女生,手中拿着一本绿色封皮的书,拍摄者巧妙地利用了角度问题,将在学海路上无限奋斗的情景鲜活地表现了出来。

团委青媒中心 宫畅


6

《银装素裹,朔风凛冽》

伴着祖国最早的日出,在佳大美好的一天又翻开新的篇章,和着轻柔的日光,莘莘学子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随着缓缓下沉的落日,忙碌而充实的一天也即将落幕。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眼带笑意地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在这里的每一天,都是值得期待的,值得纪念的,值得珍藏的。

–刊于佳木斯大学团委公众号 李立东 摄

编辑点评:

  人们总认为“幸福”是一个宏达的词,只有伟大、严肃的成就才能与之对等,其实不然。幸福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藏在每一件日常小事里。从清晰的地平线向远处望去,几座建筑物逐渐变的模糊,模糊之中,阳光倾斜下来,地上的每一粒尘土都被映照的分明来,摄像机前的雪花同时也给整幅画面增添了朦胧感。让画外人仿佛置于其中,雪花佛在脸上,阳光笼罩着自己,无不是一种幸福感。

团委青媒中心 宫畅

药学院青协摄影作品


1

《雪寒人心暖,携手保安全》

皑皑白雪美化了校园,也给师生校园行走带来了不便,大家集合起来拿起铁锹扫帚等工具,来到教学楼前清雪除冰,不畏严寒,齐心协力,配合默契。铲的铲、推的推,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刊于《佳大药院青协》 宋雪妍  摄

编辑点评:

雪带着寒意,风吹的刺骨,但校园扫雪的同学们鼻子上都冒着细细的汗珠,脸上洋溢着微笑,劳动的过程中充满着欢声笑语,大家乐在其中,洁白的雪花映照着一张张因劳动而红彤彤的脸庞,团结的力量让这个寒冷的日子变得的格外温暖。

佳大药院青协

2


《把佳的落日寄给你》

      我把“佳”的黄昏用相机定格,载着落日的余晖和银河的浪漫,寄给你,寄给温柔本身。生活虽然有些匆忙,但不要错过落日和夕阳。对于“佳”里傍晚轻抚的微风和落日黄昏晓,我永远热爱!

刊于《佳大药院青协公众号》李京杭 摄

编辑点评:

夕阳西下的天际在摄影者镜头的前方从远处闪烁着落日的余晖。落日的轻倦和火苗广场的清凉交融在一起,使人感到甜美的放松之意。“火苗”的倒影又与实物形成鲜明的对称之美,更让人心生对“佳”的傍晚的爱意。摄影者以日落为背景,整幅画面又如此之安宁,可反映出摄影者的某些性格特征与当时的心情。

学生融媒体工作室 创意采编中心 王芳妮

听说你还想看

佳韵·有声|成长中,你是否也在恐惧年龄?

春分|瑞雪碰细雨,是何种风景?

那您看我们该怎么做?

万众瞩目的二食堂,它来啦!

孟上九调研“百间多媒体教室改造项目”前期推进工作

-JMSU 1947-

来源 / 宣传部

编辑 / 欧虹鹰  责编 / 朱亚鹏

审阅 / 逄丽颖

监制 / 宣传部

更多内容,可登陆佳木斯大学新闻网

http://news.jmsu.cn/

关注微博&抖音 @佳木斯大学

更多精彩内容等你解锁

图片征集QQ群:1134486351

投稿邮箱:jiadaxinmeiti@163.com

联系电话:861888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