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說個笑話:全馬 2 小時 39 分

Jay Hsu BURN烧烧 2021-02-19

本文为 -BURN烧烧- 跑友的个人分享,不代表 BURN 的观点,仅供参考。

欢迎转发分享,未经授权,严禁其他公众号转载。

如无说明,文中图片均为 BURN 跑友提供,严禁下载传播。

小编有话

一起来看看这个初马近5小时,一个月内连续race两场的“脑壳坏掉”的跑者是如何讲这个素人跑者全马2:39的笑话的吧。

12

03

說個笑話:全馬 2 小時 39 分

by Jay Hsu

小编:小黄蓉


如果一個平凡的市民跑者,生平沒受過任何跑步訓練,初馬跑了將近五個小時,說他有天會跑進 2 小時 40 分,多數人大概都會笑吧。

rrrrrrr 


現在是週一的午休時間,剛開完了會,讀了兩份報告、回了幾封信。頭腦昏沉、眼睛乾澀、皮膚發熱、口乾舌燥、指尖麻痺,抵抗力下降且有些微脫水的症狀。二十四小時前,在兩百公里外的加州首府沙加緬度,我剛跑了今年的第三場、生涯第十七場馬拉松。


現在的我像個大病初癒的病患,在公司座位上就昨晚匆匆拼湊的便當,大口吃飯,大口喝...水。半死不活敲下一行行文字,跟大多數的人一樣,這就是一個業餘跑者的日常。


拖著軟爛的雙腿,走到茶水間倒了一杯咖啡。昨日完賽後祝賀訊息漫天飛舞,第一句話通常是「恭喜!」,第二句話是「賽報什麼時候出?」


俗話說得好:


哈哈

「沒有一杯咖啡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再來一杯」


別期待這篇文章能跟紐約馬的一樣好。紐約集聚了數月來的跑步及寫作能量,同時還是世界最大的馬拉松、最繁盛的城市之一。相較起來,訓練?四週哪能叫訓練。加州國際馬拉松?已經跑過三次了。沙加緬度?什麼跟什麼。

rrrrrrr 


訓練、工作、咖啡、茶


一週訓練 12 個小時、工作 40 個小時、專注的時候喝咖啡、放鬆的時候喝茶。


我知道你們都不是來看訓練菜單的,也不自討沒趣。紐約馬拉松雖然「只」跑了 02:46:03, 確實也耗盡了我體內的所有能量。之後一週都在恢復,到週末,總和只勉勉強強跑了 20 多英里。第二週,腿已經不痛但還是痠到不行,到了週三,也就是紐約馬賽後十天,小苟一個訊息傳來:


「Jay, 明天要不要一起跑 T? 」

——(T = Tempo/配速跑)

「T你妹!」


不對,我是說 T-Mac. 童年的籃球偶像 Tracy McGrady, 一個天才球員卻因傷不遇的故事。當年東 T-Mac 西 Kobe 風風火火,有如 BURN 跑團的小苟跟少帥,亦敵亦友,每天總想著互相傷害。

(這樣拗,會不會太硬?)


小苟是賓州州立大學的資訊管理學博士,每天除了工作之外就是讀跑步相關的論文。他的技術理論的確扎實,跑步有如做研究一般。在自己身上實驗的成果,就是從一年多前加入 BURN 後猶如火箭般成長,去年十二月破 300,今年五月已經破 245,這次 CIM 瞄準 Sub 240.


少帥是卡內基美隆的資訊管理碩士,每天除了工作以外就是發跑步相關的文章,毀人不倦。兩年前加入 BURN 之後半年破 300、去年破了 245,這次 CIM 嘴上不說,心裡也暗暗想著 Sub 240. 題外話,少帥發音是第三聲「少」,缺少、缺乏的意思,也就是他其實不怎帥,看了本人你就知道了。


「俺才比完賽十天,而且明天下雨」 

「你自己看看吧,反正我跑」


隔日清晨六點,風強雨大日月無光,看來今天是休息日了。正打算妥妥地睡個飽覺,睡眼惺忪中看到手機微微亮起:


「雨很小,我照跑 by 小苟」 

「T...T-Mac!」


少帥一個鯉魚打挺翻身下床,箭步一跨頭也不回往颱風眼奔去。那天據說有人看到,兩個黑影在漆黑斜雨的灣邊迅速移動著,形如鬼魅。


兩個黑影在漆黑斜雨的灣邊迅速移動著

形如鬼魅

rrrrrrr 


我是去比呢?還是去比呢?


正常人都知道,全馬訓練週期大約是十六週。除非是特別規劃,一般建議全力以赴的全馬比賽至少要間隔六到八週,而紐約跟加州國際馬的間隔只有四週。


多數朋友都認為我這次不會比賽了,就連我自己都是這麼想。有很多配速的邀約,希望幫忙帶著破三。我不置可否。一邊想著破三這種事,就是要自己來才有意思,另外考量的當然是,是否有那麼一點點機會,我可以在一個月內出賽兩次...


紐約馬的 2:46:03 才是幾天前的事...


賽後 10 天:

風強雨大中進行了賽後

第一次配速跑訓練 

賽後 14 天:

參加柏克萊半馬,跑出 1:17:29 PR 

賽後 18 天:

進行第二次的配速跑訓練,

自評八成恢復 

賽後 25 天:

正式決定參賽,並挑戰全馬 PR


大膽卻小心,一步步把自己送上了加州國際馬的起跑線上。整體狀況自然不如紐約馬調整得好,最多只有九成五恢復。但要在熟悉的賽道出賽,奪取個人最佳,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賽前小苟跟我討論比賽策略,他的狀況顯然比我好得多。要一起跑不是不行,但他可能會跑得太輕鬆,而我會覺得太勉強。練到這個份上,每英里 3 秒鐘的差距,就是爆掉與堅持到底的區別。


可是這個難題後來根本沒有發生,我在起跑線上完全沒看到小苟,開賽就各跑各的了。也還好是各跑各的,他最後跑了 2 小時 34 分...



11/19 柏克萊半馬

rrrrrrr 


很近又很遠


今年的加州國際馬拉松,仍舊是 USATF Marathon Championship - 美國田徑協會馬拉松大獎賽,也就是說會有很多美國本土的長跑好手來參加,例如女子名將 Sara Hall.


賽前我剛好就站在女子菁英選手的身後,以一座深藍色塑膠柵欄隔著,裡頭大約有 三、四十 個人。有些人是來贏得比賽,有些人則是尋求奧運資格賽達標 - 女子全馬 2 小時 45 分。


這座柵欄,讓我覺得自己離她們很近又很遠。若只考慮時間,我可能還比其中的一些選手快。但畢竟男性在運動項目有很大的優勢,一旦算上性別,就落後了她們不只 20 分鐘。(奧運資格賽男子全馬達標是 2 小時 19 分)


相較於這些來贏得比賽、證明自己的選手,我站在起跑線上覺得雲淡風輕。跑好了就是錦上添花,跑壞了還可以怪給頻繁出賽。


總而言之,比賽就在國歌之後開始了。



賽前一晚的市政廳,比賽的終點

rrrrrrr 


10 秒倒數

5, 4, 3, on your mark, Bang!


裹著長袖外衣跟手套,這個時節的佛森 (Folsom) 總是很涼。攝氏 6 度左右,地上仍有前夜留下的露水。我預計先暖身個 20 分鐘再把外衣脫下,結果才開賽 10 分鐘就覺得太熱了。


不確定是不是馬拉松大獎賽帶來的比賽熱度,今年跑者的水準明顯比往年更高。每英里 6 分鐘的配速前後都是人,而且約有三分之一是女性。我不太喜歡跟在女子選手後面,覺得這樣像是在吃人豆腐。跟在男跑者後面雖然風景差,至少心安理得。


不能快、不能快。現在快的 10 秒鐘,後面要花 1 分鐘來補。拜下坡所賜,每英里跑在預期的 6:00 ~ 6:05 之間,心率也在合理的 165 左右。有點詫異於今天的表現,前半馬沒遇到什麼困難就跑完,用時 1 小時 19  分 13  秒。同時也提醒自己要謹慎小心:頻繁出賽如果確實對身體產生影響,也一定是後半馬以後。



Mile 1: 5:59 

Mile 2: 6:06 

Mile 3: 5:59 

Mile 4: 6:05 

Mile 5: 6:02 

Mile 6: 6:02 

Mile 7: 6:02 

Mile 8: 6:05 

Mile 9: 6:07 

Mile 10: 5:55 

Mile 11: 5:56 

Mile 12: 6:05 

Mile 13: 6:04


Half: 1:19:13 (Avg. 6:02 min/mile)


10 英里處的啦啦隊 

(Credit: BURN Katie)


半馬的位置剛好是個加油區,觀眾都滿熱情的,特別是有些人為了爭取奧運達標可以說是出動全家老小。他們也不吝於分給其他跑者一點掌聲。


不過過了加油區就像個死城,寬廣的八線道,為數有限的跑者,賽道是看不到盡頭的兩英里直線,包含一些微小的起伏,心理負擔一下子飆升。


前頭抓不到配速隊伍,也不願意降速加入別人,我開始說服自己把它當作週末的長距離練習。多數日子我就是這樣一個人跑在海灣的步道上,跟零星偶遇的人打聲招呼。


「只要能看到人就好了」不需要並肩同跑,只要能看到人,就不覺得孤單。


Mile 14: 5:57 

Mile 15: 6:08 

Mile 16: 6:00


16 英里時遇到了啦啦隊的熱情歡迎。他們告訴我小苟已經過去了 (我知道),我跑得比預期還好 (我知道),再這樣跑下去可以 Sub240 (我也知道)。五十多歲的春滿大哥跑著我的配速,往我腦袋裡灌輸訊息,我突然覺得自己有了 F-1 車手的待遇。


旁邊的兩位美國男生有點吃味,說:「這個人是誰,為什麼有啦啦隊?」我笑說這些都是我的隊友,你們如果也說點中文就可以參加了。


兩位老大哥隊友陪跑了一小段

叮囑著我趕快去追小苟


16 英里一過,知道好戲要上場了。雖然俗稱的 The Wall 撞牆期是在 20 英里,但如果在這裡就覺得勉強,後面也只能是強弩之末。不能慢、不能慢、心跳在此時攻上了 165 大關,緊盯著配速,卻離 6:00 越來越遠了!


20 英里,BURN 的啦啦隊遠遠就鎖定我的身影。攝影師就位,啦啦隊吶喊著,一位隊友跟上來問我要不要水,我搖了搖手拒絕:你們給我的精神支持,比什麼補給都管用。


Mile 17: 6:00 

Mile 18: 6:07 

Mile 19: 6:05 

Mile 20: 6:06 

Mile 21: 6:05


啦啦隊從極遠的地方就捎來熱情的歡迎


22 ~ 25 英里,最痛苦的時候到了。雙臂漸漸無力、左大腿後側若有似無地彈跳著、右跟腱的老毛病隱約緊繃了起來,腳底板漸漸麻痺。無論是多訓練有素的跑者,在這個時候都是咬牙苦撐。所有曾經受過的傷,會在這時候悄悄出現。雖然這是競技跑者的必經之路,這時候還真不想見到這些「老朋友」


當然會覺得痛苦,心裡有巨大的聲音叫你停下來,無論是對兩小時的跑者、或者五小時的跑者,這點都是一樣的。不過與身上的痛苦相比,思緒卻是前所未有地清晰。


或者說正因為思緒如此清晰,更能感覺到每一個踏步、從地表的反饋至身上的衝擊。不斷告訴自己「前面 20 英里都只是暖身,這裡開始才是馬拉松!」


隨著不斷爬升的心跳,速度卻不爭氣地降了一些...


Mile 22: 6:13 

Mile 23: 6:12 

Mile 24: 6:11 

Mile 25: 6:12


23.6 英里處的啦啦隊,

勉強還能揮手證明我還活著


26 英里處進入了城區,雖然還是喘個不停、還是痠痛不已,但我還沒有被擊垮。把手表調整到顯示總時間的那一頁:


2:33:11


再六分鐘就結束了,只要再六分鐘!


低吼了一聲,強迫自己聚精會神,意志力凌駕了身體的疲勞,用盡最後一口氣打開了翅膀。賽道上的跑者都是跟我一樣堅持了 26 英里的戰友,每超過一個,我就朝他們大喊「快到了,跟上!」


他們有些試圖加速,卻欲振乏力;有些疲憊不已,卻毫不吝嗇分給我一聲加油。我從集團中脫出,漸漸變成了獨跑。


兩側的觀眾越來越密集,我盯著遠方那個熟悉不已,連續第四年見到的最後一個彎...



Jay,加油!
Sub 240!

終點前冒出突來的驚喜,啦啦隊拉起了隊旗,賣力跟在我身旁一起衝刺。我感覺自己化作了一陣風,從加州灣區的海邊吹到了內陸的沙加緬度。


輕輕說了聲:



「好喔」


優雅地滑過了最後的轉角,在觀眾中看到依約等候的太太。兩年前,我跟她說 10 點來終點等我,然後依約破了三。一年前約好 9 點 45 分回來,我準時出現。


這次請她 9 點 40 分就來,仍舊不打算失約...


嘴角帶著笑意向她指了兩下,知道今天會是個美好的結局。


「久等了,我準時回來了!」





Finish Time: 

02:39:25


過終點後不太意外地,小苟已經在那頭等了好一陣子。他恭喜我破 240,同時他自己破了 235。心裡真的滿是佩服,我向他祝賀,同時要他別高興得太早。


要不是我一個月比了三場比賽,

也許我能再快兩分鐘; 

要是我能再多練一個月,

也許我能再快一分鐘; 

要是最後衝刺有人跟我一起走,

也許我能再快三十秒...


我們哈哈大笑,敲響了前往波士頓的鐘,下次的對決就在這個跑者的殿堂吧;一回頭,西雅圖華人一姐 Sophia 又叫又跳過了終點,2 小時 42  分,奧運馬拉松資格賽達標。


我笑得更燦爛了。有些人,你可以在一次次的對決中彼此成長;而有些人,你即使當她的粉絲,都覺得甘之如飴。


「這次算我輸了,但我們還沒完...」

BURN Sub 245 合照。


Yu (244), Jay (239), 

Sophia (242),

Leon (234)


就這樣了,一年 5000 公里的訓練,換來了 5 分鐘的進步。從前年 40 分鐘、去年 15 分鐘、到今年渺小的 5 分鐘。訓練越來越刻苦,但成長空間也越來越有限。儘管如此,我仍舊不覺得自己到達了極限。


我時常用一句話勉勵自己:「以多數人的努力程度,談不上拼天分」。見過無數比我練得更勤、更好、更正面的跑者,而能夠透過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和他們奔跑在同樣的賽道上,就是我能想像到最幸運的事。


2014 California International Marathon: 03:39:05 

2015 California International Marathon: 02:59:09 

2016 California International Marathon: 02:44:37


2017 California International Marathon: 02:39:25 (Personal Best)


Average Pace: 6:04 min/mile (3:46 min/km) 

Heart Rate: Avg. 167, Max 197 

Cadence: 187 spm 

Stride Length: 1.42m 

1st Half: 1:19:13 

2nd Half: 1:20:12 (+59s)


於是那個平凡無奇的市民跑者,又繼續他平淡的訓練、工作、咖啡、茶。也許哪天他會興起,再跟你說個笑話...


那一天不會很久的。



連續四年 PR


rrrrrrr 


以下賽事相關照片,不按順序排列。所有照片版權屬於 BURN 隊友,謝謝。

官方成績:

跑個 sub 240 只能排 200 名,真不容易

雖然後半馬慢了一分鐘,整體還是在超人

賽前七天,小苟向我兜售他的 Vaporfly Elite, 

我說不要!

那個面帶笑意回到終點的瞬間

再次敲響了往波士頓的鐘

加州台灣跑者合照,明年波士頓見!


最後,這是我過去兩年來的紀錄。

還是那句老話...


有練不一定有,但沒練一定沒有。

4800 KM in 2016

5000 KM in 2017

相关阅读

那些跑者懂的感动-BURN在2017 CIM

挥手再见她-刘子杨的OTQ

2017 纽约马拉松:It will MOVE you! - Jay 

一个素人跑者的破三故事-Jay


下期预告

苟良(2:34):一场冒险的游戏



关注BURN烧烧


得跑者资讯,享跑友心得

微信号:burnrunning

网站:burnrunning.org


文章转载,跑友投/约稿,合作讨论,请联系 E-mail: 

BURNWXTeam@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