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怎样做乡村振兴的?
在德国约90%的表面积被认为是“农村空间”。德国农村环境优美,近三分之一面积覆盖着森林,德国政府严格实施《土地整治法》,明确了相关村镇规划,划定自然保护区,改善农民生活和生态环境。
德国乡镇
德国农业高度发达,不足60万的农户占总劳动力的4%,却平均每个劳动力能养活124人。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组织化程度高,全国有各种联合体1079个,各类合作社1万多个,实现了农工和产销的一体化,也最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从播种到收获全部机械化,极大地促进了德国农业的生产,自然农民收入也很高,主要以中小家庭农场为主,90%农户经营饲养业及普通种植业,10%农户是葡萄、啤酒花、水果、蔬菜、烟草等专业户,畜牧业是德国大多数家庭农场重要的收入来源,每房农民年人均收入6.3万马克,约人民币近60万元。不过,德国采用的欧盟模式,依据不同作物的面积和牲畜的头数以及休耕地面积进行补贴,人均补贴一年高达4.5万马克,占农民总收入的六成。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遭受了严重的人力、基础设施、工业损失和许多城镇的破坏,但成功地走上了复苏之路,使它们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
然而自1972年以来,德国死亡人数超过了出生人数。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到2050年,德国人口将减少1200万。与此同时,随着知识社会中的新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地区和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城镇。农业早已失去了留住工人的吸引力。
人口减少也是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柏林,汉堡和慕尼黑等城市发展迅速,37%的中型城市和52%的小城镇人口减少。这使得他们更换家庭医生变得更加困难,迫使商店关闭分支机构,还有学校学科设置范围的缩小。
在德国的农村地区,商店在下午很早就关闭,公民的平均年龄延迟到了60岁。一份新的报告显示,生活在当地农村的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居民不得不开车上班,那里的医生也供不应求,从高中毕业的学生开始减少。报告的作者担心农村地区缺乏经济增长,他们要求政府投资,特别是在高速宽带互联网方面。
三分之二的德国人仍然看到东部与西部的人民之间存在分歧。生活越来越艰难,没有工作可做,许多年轻人不想留下来。自1990年以来,大约有200万人离开了东德,其中大多数是年轻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向西德方向发展。而他们的总统弗兰克 - 瓦尔特施泰因迈尔也曾警告说,分裂国家的新墙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线上线下,贫穷和富裕,古老和年轻的城墙,后面越多的人们对于彼此缺乏更多的了解。”
随着商店越来越少,寂静的商业街让购物成为一个问题; 28%的人口在1公里(0.6英里)范围内没有超市。医疗服务是另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人口老龄化:在德国东部的农村地区和莱茵兰 - 普法尔茨州,只有20%的人在附近有家庭医生,莱茵兰 - 普法尔茨州是西南部的州,与法国和卢森堡接壤。
尽管德国有许多城市,但城市规模都不大,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仅有三个,柏林330万、汉堡170万、慕尼黑128万,这是因为德国人更乐于生活在小城镇或者乡村之中,全国7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多数人居住在1000-2000人规模的乡村。
德国经过几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扶持下,农业农村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得到了同步发展,生产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含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城乡一体,交相辉映。政府一直在支持农村项目,把重点放在扩大农村收入,集约化农业和农村人口如何能够与自然环境和平相处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德国各级政府始终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法律及经济的措施来保护农业,发展农村。
西德的普通农村家庭
德国农业税收约占全部税收的1.7%,农业投资却占国家预算的7%。除了直接的财政补贴外,他们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德国农业养老金银行,为农业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甚至贴息贷款,如投资额在10万到100万元的小型项目,提供偿还期10年,利率不超过5%的优惠贷款。同时农业企业能获得更大的税收优惠。
德国的农场
长期以来,德国用法律、经济多种手段,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的结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多年前制定了《农业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出租,使原本规模很小的小农场可以慢慢壮大。制定实施《土地整治法》,使零星的小块土地边成片。战后重建,其种植业结构调整已进入了加工业指导种植业的市场经济运行阶段。同时农产品加工业十分发达,农产品附加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德国智能农业
规模生产后的结果是规模效应,农业企业和联合体、合作社共同销售产品,将农产品的价值最大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大农场兼并小农场,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大大提升生产效率。
制定《农机法》,从法律上保证有机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同时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农业新技术、新信息得到快速传递,农业生产大多数工作是通过操作计算机来完成的。
德国的乡村庭院
同样,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污染破坏了德国农业生态环境,20世纪末,德国为了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采用天然肥料和五保除害方式,实施合理多样的轮作和间作制度,禁止森林砍伐,生态农业成为了德国农业发展新趋势,当然鼓励环保也离不开大量的环保补贴,让农民也从中受益。
德国年轻农民
加强农民教育,基本上都是通过正规大学毕业的职业农民,同时还有一些职业培训专门针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设立。政府同时制定了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放弃农业,把农田交给年轻的农民,而从事农业的中老年人或在农场劳动的家庭成员失业,都可以得到赔偿金。最重要的是,政府通过财政直接投资支持农用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德国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推出了养老村的建设和“同居式”养老模式。福利德纳养老村就是一个全球最酷,最逆天的养老村!福利德纳养老村就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它远离喧嚣和浮躁,坐落于德国西部风景如画的莱茵兰地区。
养老村平面图
养老村里,拥有各种不同功能的住宅。残疾人公寓、老年公寓、精神病患者公寓、教育、培训、科研中心……这里就像是一个小型老年社会,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设施,全都能在这里找到!
这个养老村,是由一个叫Theodor Fliedner Stiftung的基金会(中文名:提奥多·福利德纳)建设的。早在1987年,他们就已经开始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了。并且认真规划建设,融入了当下最火热的社区概念和主题,配备多种社会服务设施。最终,建成了福利德纳养老村。
养老村每天都会为老人们安排活动,比如:记忆训练、休息体操、游戏、唱歌、烘烤食物……让老人过得充实而快乐。
公寓区包含十二个不同建筑风格的房屋,大部分房间是单身公寓,设有独立浴室,以及电话和有线电视等基本的生活设施。并且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风格,要求量身定做家具。另外,这里允许饲养小动物!
在村子边缘地带和自然保护区接壤的树林边上,有20栋“森林别墅”。这些别墅是单层公寓,上半层是半木结构的居住区域。客厅配有内置厨房和内部天井,卧室布置得极其舒适。下面是架空的连接一个小花园的庭院,在庭院的公共区域内,还布置了半砖石结构的多用途房。
目前福利德纳村有600多个居民,其中200多个老年人,150个左右残障人,40个左右的精神病患者,另外还有200多个陪护家属和义工以及专业的服务工作人员。许多游客特地跋山涉水而来,只为亲眼目睹一下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预计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3亿。其中,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同居式养老村值得我们借鉴!
虽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完全无法与一个发达国家的农村相提并论,但是从德国乡村发展的经验来看,中国政府需加大对农民的补贴、从现在开始生态保护和土壤治理、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制度,尽快确立和推广农村土地的多种流转方式、完善农村普惠金融制度、鼓励各类农业组织的成立、加大对农业人才的扶持和培养等,运用更多法律和经济的手段,盘活农村经济,实现中国乡村振兴的目标!
🕑
你也许还想看,点击图片查阅
日本是怎么做乡村振兴的?
英国是怎么做乡村振兴的?
项目案例:
▼湖南省湘潭市韶山村
▼湖南省郴州市金山村
▼河北省阜平县
▼湖南省会同县高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