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样的精彩:女性科学家访谈录 | 三八专题

2017-03-08 知社 知社学术圈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女科学家风采

知社专访


        今天是三八节,知社特别准备了这篇关于女性科学家的专题文章,访谈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院士、同济大学航院李岩院长、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电子系Edwin H. & Florence G. Skinner讲席教授杨兰博士、清华大学物理系周树云教授、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周小元研究员、克莱门森大学机械系赵慧娟助理教授等国内外12位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女科学家,聆听她们亲口讲述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青年学生和学者的鼓励。

        她们之中有成就卓越的院士、杰青和优青、以及美国总统奖获得者,也有闪耀中国的科技新锐、正在等待Tenure的助理教授、和独立不久的青年学者。文章取题“同样的精彩”,意指女科学家们科研和男科学家同样的精彩、生活和事业同样的精彩。

        我作为一位参与策划的相对资深的男性学者,读完这篇访谈,也感受到不小的压力与激励。您有什么样的感悟或经历呢,不妨留言分享给大家?


她们是谁?


谢毅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研究方向:低维固体的电声结构调控


请全社会、家长和老师们给予年轻的女生一点信心和鼓励,让她们自己发现科学的乐趣,发自内心地热爱科学。

谢毅


李岩教授

同济大学航院院长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研究方向:复合材料结构力学


有一次,我问女儿,你是想要一个很让你骄傲的事业有成的妈妈,还是想要一个有时间多陪陪你的妈妈,女儿想都没想就回答我说,她要前者。

李岩


杨兰教授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Edwin H. & Florence G. Skinner 讲席教授

美国总统奖获得者

研究方向:纳米光学


如果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学术研究,探索未知的东西。或是为解答某个问题,满足对科学的好奇心,或是为增进对某个知识的理解,做有影响力的工作。

杨兰


周树云教授

清华大学

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2016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研究方向:凝聚态物理


关于隐性歧视,完全避免在目前恐怕还是不容易做到的,虽然有时候说者未必是有心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当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研究人员做得更好的时候,相信氛围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周树云



赵慧娟助理教授  

克莱门森大学

研究方向:计算材料与力学


如何合理的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是我的关键。清晨无人打扰且思路清晰,适合做一些写作和思考的工作。

赵慧娟



吴晓旭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

2016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研究方向:全球变化与人类健康


如果重新选择,我觉得我还会继续做学术研究,因为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有挑战也有快乐,哪怕只是一个小方面的创新或者推进,都会觉得很快乐。

吴晓旭



周小元研究员

重庆大学

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

2016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研究方向:热电材料

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探索外延薄膜的生长,可是就是长不出来。突然有一天,通过透射电镜,我看到了非常漂亮的外延薄膜,那种感觉真得觉得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周小元


段德芳副教授

吉林大学

2015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研究方向:高压物理


我有一个好婆婆,她无私又任劳任怨地帮我分担了大部分家庭负担。都说婆媳关系不好相处,但我感觉只要双方都真心付出,就会相处的很融洽。

段德芳



赵清教授

北京大学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6中国新锐科技人物

研究方向:纳米结构与低维物理

在科研起步阶段,文章投稿屡屡被拒,很好的结果得不到专家认可时,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有时很长时间实验毫无进展,一筹莫展,这些都是艰难的时刻。

赵清



张晗副研究员 

中科院声学所

研究方向:声学材料设计和声波调控


如果不是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一直感觉自己从未遇到过在科研和其它工作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刻。然而现在想想,自己一路走来,确实也为此放弃了很多其他机会。

张晗

苏彩虹副教授

天津大学

研究方向:流动稳定性


对于女学生,女学者,我建议不能以学术之名就放弃个人的一切。

苏彩虹


王娴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方向:湍流、高性能计算


埋头苦干,不说是非,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家庭摆第一,不要计较太多,名利之事皆顺其自然。

王娴


科研,工作,生活......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这些女性科研工作者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分享?

请看知社访谈实录。



关于科研工作



各位老师好,非常谢谢百忙之中接受知社访谈。能不能先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科研工作? 

谢毅

我的研究经历比较复杂。2008年之前,我一直在无机合成领域,虽然也获得过国家奖,但随着国际同行在该领域中竞争加剧,我们的研究曾一度陷入瓶颈,在2007和2008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组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作。2008年之后,我将方向调整到固体化学中更重要、难度更大的电、声调控方面。这一领域不同于单纯的无机合成,需要多学科交叉,也需要自己在凝聚态物理、同步辐射、理论化学方面的知识补充。瞄准国际前沿找准了方向后,我们从更本质的电子、声子的调制来实现对无机固体的性能调控,希望建立起真正清晰的原子结构、电子结构和本征物性之间的构效关系。

在不断的努力下,我们相关研究得到了国际认可,还连续入选了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成果。我本人也获得了3个国际奖项。说到这里,我特别感谢科大提供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以及同步辐射、理论化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同事们的合作,使得我们的很多想法得到了实现。

李岩

我一直从事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相关研究工作,特别是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研究特色。比如针对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汽车等领域对材料和结构绿色化、力学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的更高要求,实现了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声学/阻燃结构的优化设计,并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得到示范应用。

杨兰

我主要致力于研究微小尺度的高品质因子光学腔里有趣的物理现象以及由此衍生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从环境监测到生物医学传感器和光通讯器件。比方说我们通过纳米粒子引发的光学模式劈裂这个现象,研发通过一种观察在硅基片上的微腔里的光学模式的方法来探测以及精确测量纳米粒子的尺寸。我们也可以利用高品质因子的微腔构建一个宇称-时间对称体系,通过有效的控制一些参数来调控这个系统的对称性,由此来实现用非传统的方式来控制光的传输,例如光的非对称传输,类似我们在二极管里看到的电信号的单向传输。

周树云

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在新型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和由不同材料堆叠形成的范得华异质结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包括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第二类外尔半金属,以及首次直接测量到范得华异质结中的能带调控及能隙等。这些工作为理解这些新材料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赵清

我的兴趣在低维半导体材料,从“结构设计”到“功能实现”再到“器件应用”,有如下一些研究成果:(1)对钙钛矿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实现了防水自修复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钙钛矿电池遇水分解和在潮湿环境下效率减退的难题。(2)提出并实现了基于ZnO纳米线阵列的兼具透明和柔性两大功能的光伏器件,为实现下一代透明柔性电子学器件提供了高性能电源器件。(3) 提出并实现了氮化硼纳米通道高灵敏度探测器;利用引入压强的新技术将纳米通道探测时间分辨率提高了3个数量级,实现了中性分子探测,有效提高了分子长度检测极限。

段德芳

我主要从事高压下富氢材料的压致结构相变、金属化及超导电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14年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首次提出H3S在高压下形成具有共价-金属特性的立方相,预测了其在200万大气压下的超导转变温度突破200K,刷新了高温超导新纪录,后被德国马普所和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通过高压实验所证实。


关于重新选择



您当年是为何选择学术道路的,如果重新选择,您还会继续做学术研究吗?

杨兰

我选择学术和在科大的学习经历有很大关系。科大有很好的学习科研环境,我在低年级的时候就听说不少高年级师兄师姐进实验室的轶事,所以,在结束基础课的培训后,我也进入实验室开始自己的研究训练。这段经历培养了我对科研的热情和自信。进入加州理工以后,我的博士课题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还和当年在科大的研究经历息息相关。当时机缘巧合进入纳米光学领域, 一个深深吸引我的交叉学科,涉及很多领域,从材料到纳米制备到物理等,非常契合我在科大受的全方面的教育。我觉得我的经历和一些机遇让我找到了适合自己而且自己也喜爱的职业。

如果重新选择,我还会继续学术研究,探索未知的东西。有的时候是满足对科学的好奇心,有的时候是为了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工作,或许是为了解答某个问题,或许是为了增进我们对某个知识的理解;有的时候则是为了研发一些技术创造一个新的系统来更好的解决某个问题,或许是环境监测,或许是医疗传感器,亦或是为未来的光子芯片研究新的方法控制光传输等等。科研不仅满足我自己的职业规划,而且可以让我能有机会做一些事情,通过做研究的过程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亦或把自己的研究转化为有用的技术,提高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理想化的说就是 -- 这个世界因为你更美好。

赵慧娟

选择学术道路有几个原因。首先,我喜欢教书,喜欢和本科生一起学习,也喜欢和研究生一起科研。我享受从无到有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独立研究者的整个过程。其次,我也喜欢学校独立自由的科研环境,可以充分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项目,自由选择合作伙伴。最后,做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享受学校相对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使得我有条件更好的协调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吴晓旭

仔细回想,我博士前对学术和科研还没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读博以后才真正入门。我的博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邹学勇教授,是我走上学术道路的“引路人”,让我觉得科研是一项严格遵循逻辑但又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是一个充满挑战、非常烧脑但在完成后又会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个时候我就已经确定自己将来要走学术研究这条道路。博士期间联合培养和博士后的研究经历更坚定了我的选择。

如果重新选择,我觉得我还会继续做学术研究,因为在做科研的过程中,有挑战也有快乐,在这种挑战下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努力做出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哪怕只是一个小方面的创新或者推进,都会觉得很快乐。我很喜欢追《生活大爆炸》,谢耳朵是我的荧幕偶像,因为他充实而有趣的内心世界正是很多科研人的真实反映。

赵清

当年选择学术之路有些阴差阳错,走上科研之路后,有种越来越热爱的感觉。如果重新选择......还是很难说,因为学术的路真的很苦......

王娴

我走上了科研这条路也是很偶然的,大学毕业后随大流考研、出国。我觉得学术研究是个自由的职业,如果让我再选择的话,我仍然会选择走这条路。

周树云

科研是探索未知的领域,主要是自己比较感兴趣,并且从中得到不少乐趣,也就自然而然地走下去。如果重新选择,还是会选择继续做学术研究。

周小元

小学3年级的一篇课文涉及到理想,任课老师就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是唯一一个回答“科学家”的孩子,虽然那时候并不知道科学家是做什么的。大学学习一直很努力,成绩在年级总是第一,毕业后留在本校攻读材料学硕士学位,开启了我的学术科研之路。真正让我对科学醍醐灌顶的是随后几年海外求学的经历,这些经历锻造了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也让我更加坚守本心,坚定地选择了学术研究这条道路。所以,即使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依然会选择做学术研究。

段德芳

选择学术道路是受我的导师崔田教授的影响。记得在研二写第一篇文章的时候,为了与实验值比较,竟然把前人文章的图片直接复制过来,崔老师没有对这种低级错误批评我,而是耐心的跟我解说文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一句句的帮我改,提升了文章的质量,在研二结束的时候发表在PRB上。在崔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在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实验室良好的科研氛围里,我对高压物理慢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喜欢静静的看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内心感觉很快乐、很幸福。我是个喜欢安静的人,兴趣爱好不多,觉得学术研究比较适合我,如果重新选择还会做学术研究。

苏彩虹

我走上科研这条路是受博士导师天津大学周恒院士的影响。博士即将毕业时,导师问我是不是愿意继续留在学校做研究,当时,一方面对于学术研究比较有兴趣,另一方基于对导师的敬仰,就选择留校做科学研究工作了。做科研有做科研的辛苦,但是也有快乐的地方,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依然会选择这条路。

张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年最快乐的时光是跟着父亲一起实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计、修理摩托车发动机、做电镀小实验。我更感谢我的小学老师独具慧眼把我定位为一个数学‘王子’,中学时代在我疯狂叛逆期时校长、班主任依然把我当好学生。大学时,我积极参加了很多学术和创新活动,和队友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最后在全国挑战杯中获得一等奖。研究生入学后,我一直在中科院优秀的团队和前辈们的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2009年毕业后留在团队工作,而后赴美西北大学进修、跟随Achenbach院士学习。我很幸运,主动选择和勇敢追求的梦想都能慢慢成真。

如果不是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一直感觉自己从未遇到过在科研和其它工作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刻。然而现在想想,自己一路走来,确实也为此放弃了很多其他机会,我当时未曾刻意注意过。


关于性别歧视



学术界当前现状,大多仍然是男性学者主导。您在求学和独立研究生涯之中,有没有遇到显性或者隐形的性别歧视,您是如何处理的?

谢毅

其实差不多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有人问到这些科学研究与性别相关的问题,而我内心对这些问题都是很排斥的,因为事实上在国际的科研舞台上,大家面对的是全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世界同行的竞争,这种竞争中没有性别的因素。决定一项工作能否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的根本是工作的创新性和被同行的认可程度,跟性别完全无关。

科学研究没有性别的标签,科学研究从来都是最难、最不安稳、最需要付出的事业之一,真正的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创造。要保持创新,就需要终身学习、永保锐气和长时间的投入。因为面临的是探索未知,科学研究中最不可能一帆风顺,很可能100次尝试中,有99次都是失败的,因此最需要我们具备执着、永不言弃的科研精神以及长期坐冷板凳和啃硬骨头的勇气。这和性别没有任何关系。

在科研领域中本没有性别,过分强调性别就是对女性一种不公平的暗示。比如看似提高女性地位的所谓“同等条件、女性优先”的说法,经常被滥用到抵损女性的成绩和自信心。明明是靠自己实力所得,反而被认为是由于性别照顾,这无疑是不公平的,也极大地打击了女性的自信心。对女科技工作者的干扰还体现在由男性话语权为主导的社会舆论不断让职业女性包围在各式大标题和不同的故事中,并被警告“女性不可能同时投入到家庭和事业当中”。一再的暗示和警告让年轻一辈的女性不愿意被贴上“第三类人”“女强人”的标签,让女性不得不在并非矛盾的家庭和事业二者中做出唯一选择。同时,对任何女性人才的成功的介绍都要附加上诸如“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这类问题,这本身也是歧视女性的一种暗示。

所有的区别对待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歧视,至少是一种暗示。暗示女生不如男生,需要被鼓励。但是这种歧视并不是仅存在于科研圈,事实上,科研圈应该是性别平等上做得做好的领域了,因为科研成果是最客观的。真正的歧视是来自社会上对女生就业上的歧视和区别对待。很多老师都抱怨说女研究生太多,但是正是由于社会上对女大学生就业的歧视才造成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考研。在社会上就业,女生客观上就是要做得比男生更优秀,才能得到和男生同样的工作。

周小元

或许也是自己还没有到达很高的层面,到目前为止,在我的领域内,男性的绝对主导性没有那么明显。也许随着我的科研道路的延伸,这个问题会明显。但是,即使真有这么一天,我的态度和原则是认认真真做人做事,开心过好每一天,热衷于自己的教育与科研事业。

苏彩虹

我并没有感觉到明显的性别歧视。虽然现在有保护和扶持女科学家的说法,但实际上,在各种评价体系中,还是感觉要和男性学者做得一样好,甚至比他们更好,才能得到认可。

赵慧娟

有的。这个问题肯定是存在的。我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只有彼此可以充分理解,信任并支持的合作伙伴,才是长久合作,成功合作的关键。过去几年的经验告诉我,我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严谨不浮夸的作风,赢得了很多欣赏我的男性合作伙伴。(2)建立良好的自信。对隐形/显性的歧视不卑不亢,不过激,不情绪化,该站出来拒绝的时候勇于站出来。这样一来,就算有第一次,也很少有第二次。(3)建立自己良好的教学科研记录。只有自己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杨兰

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学术界不少领域,尤其是工程领域,依然是男性学者为主导。对我个人而言,偶尔碰到一些人,看到女生的成功,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她可能是被照顾的,虽然这样的人非常少。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从而有不同的社会观价值观和评判标准。我个人觉得,花时间精力去改变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还不如让事实说话,自己做得好,公道自在人心,也算是一种无为而治的处理方法吧。

吴晓旭

这个现状,不光是学术界,其他很多领域也不同程度存在。不过我并没有遭遇过性别歧视。我博士期间的两位导师都是男教授,当时的研究工作需要很多野外考察和观测、以及计算机编程模拟计算,这方面男同学要比女同学更有优势,但是我的导师们从不因此对我区别对待。我个人觉得:不管是哪个领域,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要做出一些成绩,努力和付出才是先决条件。我自己在读博的过程也慢慢变成了一个“女汉子’。

周树云

我的博士导师就是女老师,在我博士期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支持。我觉得学术圈最重要的还是应该看重研究成果。关于隐性歧视,完全避免在目前恐怕还是不容易做到的,虽然有时候说者未必是有心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当有越来越多的女性研究人员做得更好的时候,相信氛围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关于生活的平衡



女性学者在工作之余,往往还要承担比男性学者更为沉重的家庭负担。您如何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谢毅

这些是所有职业人士都需要面对的,只要是成年人都需要平衡工作和家庭,并非只是女性。正如只要是学生都需要平衡学习和玩,并非只是男生。而且社会观念也在逐步转变。国际上已经有统计数据显示:能够担当多个角色的女性焦虑更少,其心理上也更健康。职业女性可以收获许多成果,包括更稳定的经济与婚姻状况、更健康的身体,她们对生活的满意度通常也会提高,也更长寿。

我见过的象牙塔中的智慧女博士,虽然在学术的天平上,被放在和男性同行对等的位置上,但同样拥有和普通女性一样的细腻、善良,感性和热爱生活的天性。不同的是,她们还多了智慧,多了才能,多了学识,而且更懂得如何拥有优雅的生活,更知道该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

李岩

作为女性,家庭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确实需要投入比男性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因此,在当今这个机遇与竞争并存的社会里,作为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应该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既要有令自己满意的事业,又要有从容优雅的生活。要兼顾家庭和工作,既不要愧对自己的工作,也要营造一个温馨、幸福的家。

在我看来,工作与家庭是不矛盾的,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家庭幸福对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记得在我申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那年,压力非常大,幸好有老公和女儿的支持,比如在准备答辩的日子里,老公陪着我练PPT,女儿帮我掐时间,他们甚至陪我去北京参加答辩,这些都给了我莫大的支持。我女儿今年8岁,我因为工作忙,陪伴她的时间并不多,自己感觉很愧疚。有一次,我问女儿,你是想要一个很让你骄傲的事业有成的妈妈,还是想要一个有时间多陪陪你的妈妈,没想到女儿想都没想就回答我说,她要前者。确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你认真对待工作,努力了,孩子自然也会学样,这可能胜过花大量的时间陪她做作业、辅导她学习的效果。

王娴

对于女性来说,家庭和工作是永远无法平衡的。我的父母帮忙很多,我非常感激他们。相比于男性研究人员,我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还是相对要少很多的。

周树云

我很幸运的是我的家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理解。我觉得这个平衡更多的是心态方面,关键要把自己心态调节好,每个阶段认清最重要的事情。女性在某个阶段(主要是孩子小的时候)可能需要放慢脚步,好在科研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要你够坚持、够努力、够有毅力,总会有足够的机会可以迎头赶上。我认识的朋友中也有孩子比较小,需要花更多精力照顾的,我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她们,有更多的耐心等待她们出成果。

赵慧娟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对工作的时间投入远远赶不上同事。然而对我而言,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时间,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我的关键。不过在这一点上,我还在继续探索,寻找更合理更高效的方法。就目前而言,周末只有半天属于自己的下午时间,工作日每天下午4点半到晚上9点也都是属于家庭的,对于晚上9点到早晨6点半的这段时间,如果白天不是很辛苦,就选择9点到12点工作,12点到6点半休息;如果白天已经很辛苦了,就选择9点到4点睡觉,4点到6点半工作。现在发现,后者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为清晨无人打扰且思路清晰,适合做一些写作和思考的工作。当然,忙的时候平日也会熬夜,周末也会去办公室加班,这时候就需要和家人合理的协调。

杨兰

对于有家庭孩子的职业女性,平衡家庭和工作是永恒的话题。很难做到平衡,更多的是奔走在两个职能之间-工作家庭孩子都要兼顾。我非常幸运,有支持我的父母在我身边为我分担家庭的琐碎杂事。同时,对孩子教育我自己意识到,我不能像很多妈妈一样给孩子很多陪伴的时间,当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尽量在有限的时间提高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质量,所谓的quality time。 每周记得要拥有和孩子的亲子时光,可以是陪孩子读书,也可以是陪伴孩子做烘培美食,培养孩子独立更是一举两得。把给孩子关爱和鼓励孩子独立结合起来,帮助孩子成长让自己心安,对平衡家庭和工作很有帮助。

段德芳

我比较幸运,有一个好婆婆,她无私又任劳任怨地帮我分担了大部分家庭负担。如果没有我婆婆的帮忙,不可能把太多时间放到科研上,所以我内心非常感谢我的婆婆。都说婆媳关系不好相处,但我感觉只要双方都真心付出,就会相处的很融洽。

苏彩虹

家庭负担主要体现在有了小孩之后。在照顾家庭和孩子上,女性理所当然的需要付出的更多。作为妻子和母亲,在家庭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任何人所无法代替的。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工作,确实非常辛苦。我想首先要为家庭和孩子努力付出,做好妻子和母亲,把维护家庭的和谐放在首位,得到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这样才能够踏实地、更专心地投入科研工作。

张晗

和孩子做朋友,对家人多陪伴、多倾听、多感恩。周末和每年都会尽量带孩子接触自然、看世界。平时自己习惯于把加班时间调整到家人入睡后和早起清晨三四点。母亲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她一直教育我“要为国家读书”,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帮助料理家庭事务、带我的女儿学习文史数理。

周小元

工作与家庭并不矛盾。坦率说,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对自己的孩子基本做到了问心无愧。凡是涉及到孩子的事情,多数亲力亲为,比如每日的接送。与孩子在一起是一种无压力状态,很放松。因此,我也特别享受这些时刻。因为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少,孩子会特别黏我,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我非常珍惜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光,这段时光是非常短暂的。平衡好工作于家庭,我认为合理安排好时间,也就是所谓的时间管理真的很重要。我和自己的孩子也会不时提起“效率”两个字。不在于自己花多少时间,起关键作用的是工作的效率。


关于难忘的时刻



分享一些在研究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刻和开心的时刻?

李岩

我的科研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03年刚回国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专门为35岁以下的科研工作者设立的,但连着两年都被没获资助,而且手上也没有其他的科研项目,当时觉得很难接受,打击很大。总觉得自己是名校名师的海归选题也算得上是前沿科学问题, 为什么就拿不到呢?记得我当时租住在同济大学三十几平米的公寓里,房子是六七十年代建的,每月收入扣除房租等只剩下七、八百块钱人民币,比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每月收入少太多。有一次跟院长出去开会,在车上跟他抱怨,说想再回美国去了。直到现在同事都会跟我开玩笑,说那时的我真是太惨了。

后来,在院长的鼓励下,我决定再坚持一下。于是找专家帮我看本子,听取他们的意见,认真修改,终于在第三年拿到了我的第一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毫不夸张地说,接获批通知时,我高兴得一下子蹦起老高,那种幸福的感觉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于是,我有了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第一桶金。在基金的资助下,陆陆续续取得了一些成果,也获得了其他项目的资助,科研工作逐渐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

周树云

最艰难的时刻肯定有过一些,留给自己吧。重要的是,最困难的时刻,往往考验我们,对个人的成长的作用也是最大的,经过之后,自己会信心大增,觉得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最开心的是,一直努力的事情,经过千辛万苦,拨开层层迷雾之后,最后终于做成了!

杨兰

在科研中最不容易的是选择一个好的课题。最艰难的是刚在华大(WUSTL)开始自己实验室的时候,思索怎么找一个项目,能让自己的组有机会做独特的贡献。最开始是接着自己的博士工作,慢慢把实验平台搭起来。当时学校里没有别的做纳米光学的组,从两个空空的房间到装了四个满是光学仪器的光学平台,过程虽然艰苦,但也是最有成就感最开心的时候。第一个学生和博后做出的工作发在Nature Photonics上,算是对自己和自己组的辛苦付出的回报。为做出好工作的学生高兴,也为找到自己在科研上的突破点开心。

王娴

程序调试通过,顺利运行,结果正确是最开心的时刻。目前最艰难的事情是如何协调时间处理科研以外的事情,还有如何调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让他们出成绩。

周小元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博士阶段。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探索外延薄膜的生长,改变了几乎所有能调节的参数,可是就是长不出来。但是从原理上而来,是可以做出来的。突然有一天,通过透射电镜,我看到了非常漂亮的外延生长薄膜。那时候,那种感觉真得觉得世界是多么的美好!

段德芳

现在回想起来最艰难的时刻应该是怀孕的那段时期。那时候正好在做高压下H3S超导电性的理论计算工作,而且第一次主讲《力学》专业课,需要花大量时间备课。还经历了孕吐、水肿、唐氏筛查风险高等各种不适,最终坚持在生孩子之前把文章的草稿写完。想想那段时间真是很累,好在心情一直不错,可以用“痛并快乐着”来形容当时的心境。做女人不容易,做女科研工作者更不容易,女同胞们趁着年轻身体恢复的快,早点生孩子比较好。

赵清

在科研起步阶段,文章投稿屡屡被拒,很好的结果得不到专家认可时,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有时很长时间实验毫无进展,一筹莫展,这些都是艰难的时刻。我记得有一次,当学生告诉我说,我们做的电池可以实现神奇的自修复时,那一刻真的很兴奋,很开心,享受着科研带来的成就感,至今记忆犹新。

苏彩虹

最艰难的时刻应该是选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找一个有创新性、有意义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这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甚至不断否定自己。有时候这种困惑和茫然非常痛苦。开心的时刻应该有很多,比如,公式推导出来了,程序运行正确了,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的结果,做学术报告受到大家的好评,和行业内的学者交流切磋产生灵感,等等。

吴晓旭

最艰难的日子是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的那段时间,有一个星期几乎每天早上3点多就会自动醒来,开始琢磨着自己的创新点应该如何去表达,每天满脑子都是科研,感觉自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寝食难安。我觉得最开心的时刻是我的第一个研究生的第一篇TOP期刊的SCI论文,在她研2刚开学就被接收了,看到自己学生的付出有了收获并且对科研有了兴趣和自信,这让我打心底里开心。


关于压力的应对


当前,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学工作者,面临很大的压力,比如申请基金、发文章、职称晋升等等,您是如何看待,怎样排解的?

谢毅

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科研工作者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能做的唯有打好基本功,其他的一切都应该采取淡然而积极的心态。淡然而积极的心态不仅能帮助我们在99次实验失败之后还不轻言放弃,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拥有不功利的做事态度,反而能获得更多的灵感和机遇。

对待结果要淡然,对待过程要积极。做事不要功利,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如果还没有回报,那就是努力还不够。

赵慧娟

压力肯定有,但是杞人忧天是没有必要的。我坚信只要有付出,肯定有回报,早晚的问题,没有必要制造紧张情绪让自己更加不知所措,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就好。当然有时候压力也是需要排解的,我排解的方式就是做家务,做饭。所以经常看到我交标书交报告之前在家里精心准备晚餐放松自己。

杨兰

其实人在不同阶段都会有压力。刚开始职业生涯的青年学者,面对的是工作稳定性的压力,因为没有好的文章,基金不顺利有可能影响职称晋升;比较资深的更在乎的是怎么做出让业界同行认可的有影响力的工作等等。作为过来人,从自己很多经验教训看,面对压力可以先接受它,思考一下我能有什么方法改善,和同事同行交流,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的时候旁观者清, 能给你一个新思路新视角,找出最合理最有效率的方法帮助处理减轻压力,在自己尽力问心无愧以后放下它,所谓的move on。有的时候,和有类似情况的朋友交流也会受益 -- 因为大家面对同样的问题,分享经验和感受,让自己感觉不是孤军作战,对心理也是一种释放。最后,我觉得让自己眼光宽广一点, 会帮助自己不为短期的得失忧虑,而是看自己长远的目标。人生就像马拉松,开始慢一点没有关系,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有原则而不计较一池一城的得失,做一个有道德有好人品的人, 你会发现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吴晓旭

作为一个青年科学工作者,申请基金、发文章、职称晋升都有压力。我对于压力的排解,就是从脑力劳动切换到体力劳动,比如健身、做家务等等。

周小元

对于压力,我向来的态度就是,如果感觉总是有压力,其实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将压力转换为动力,积极面对自认为的身边的压力。所以一些困难总停留在压力阶段,让自己不开心。就像我时常也鼓励我的学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撸起袖子加油干”。认认真真做人做事,开心过好每一天,平日乐于助人,积攒人品,期待人品爆发的时刻。这也是我自己的处事原则。这样就可以过得很坦然了。

段德芳

当前青年科学工作者确实压力很大,申请基金、职称晋升都要看文章,这也是这个社会的大趋势。我个人心态比较好,既然无法改变这个社会,那就去适应它,多努力一些,多发几篇文章吧。

赵清

这些对于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确实非常重要,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压力颇大,这是目前的科研现状,我们必须理解与适应它。我认为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一种对于科学研究本身的热爱。科研固然重要,但不是生活的全部,需要更多阳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王娴

考核压力很大,但只能尽力,顺其自然。

周树云

凡事尽最大努力,至于结果只能随缘了,但是我相信努力的人总体上收获还是更多一些。所以,不忘初心,好好努力吧。

张晗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往往比形式上的认可更重要。不过,这些认可和待遇确实是关乎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科研工作人员)吃饭、住房、赡养老人和培养子女等实实在在的问题。对物质的要求,尽量随遇而安吧!如果能够得到就对自己的家庭多一些贡献。如果不能,多思无益,不如把精力用于多出成绩、多做贡献。

苏彩虹

首先,要明白,做科研不是很功利的事情,不能成天就指望着出大名,发大财。做科研更多的是一种兴趣。我一直觉得,做科研,如果没有热爱和热情,很难做出好的成果。但是,基金,文章,职称,也是科研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事情。虽然,我们的评价体系中有很多令人无奈的地方。但是,作为好的科研工作者,认真做好问题始终是最关键的,然后再去考虑基金,文章等等。不能为了迎合评价指标,就忽略了科研工作本身,这样即使能够顺利晋升,但失去了科研本身的乐趣。而且,长时间下去,还会影响个人在行业内的学术评价。


关于科学偶像



您的科学偶像是谁?为什么?

吴晓旭

我目前的科学偶像是颜宁,因为她为女性科技工作者争光,让更多人了解女科学家,她的团队做出了许多突破性的研究工作,而且她指导学生也很出色。

赵清

要上升到偶像的高度,可能我头脑中首先涌现的是居里夫人。第一点肯定是因为她是女性,第二是她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努力钻研精神,在那个群星闪耀、男性主宰的科学时代有着自己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成就。再就是她的科学气质和人生态度,深深的影响和感染了我。

张晗

我的偶像是Joan Hinton,中文名字叫“寒春”。她是小说《牛虻》作者伏尼契的孙女,但她更为知名的身份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来华之前,她是一名核物理专家,二战后,她放弃参与武器研制,谴责核袭击,呼吁消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1948年,她来到中国,毕生为中国农业机械化贡献力量。她是我的科学偶像,因为她没有放弃良知。

周树云

我觉得“偶像”好像太高大上,不食人间烟火之类的,与我们生活相距太远,所以我不太用到偶像这个词。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我倒是很佩服我的博士导师Alessandra Lanzara教授。我觉得她是一个有勇气、有毅力的人,对我影响很大。

杨兰

我的科学偶像是居里夫人。因为她是女性从事科研的先驱者。

周小元

要问我的偶像,那就应该是谢毅院士了。我第一次见到她的感觉就是她好年轻,又有灵气。我常和其他老师坦言,谢院士就是我的偶像,是我心中的明星。在一次小型研讨会上,只有两位女性,就是我和她,我有机会跟她聊天,我记得她曾经提起,在她年轻的时候(当然现在还很年轻),学校有招生宣传,她都积极参与。因为这使得她有机会接触各个学院的老师,和他们交流彼此的工作。通过这些交流,她了解了更多领域的近况,对自己的科研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拓宽思维,实现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对女学生和女青年学者的建议



对青年学者,特别是女学生,女青年学者,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李岩

我想送给青年学者,特别是女学生和女青年学者三个词,也就是梦想、努力和坚持。首先,希望大家都能有梦想。对我来讲,梦想就是一个个目标,它有一个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发展过程。梦想无关大小,一个个小梦想的实现,就是向大梦想的自动靠近。胸怀梦想,并努力实现梦想,人才会更快乐,才会有不断令自己满意的自我。 此外,作为女性,一定要平衡好事业和生活的关系,兼顾好工作和家庭,两者缺一不可。

杨兰

科研的路很少一帆风顺。也没有完美的系统,我们可能会碰到实验上的瓶颈,也可能会在申请基金上遇到挫折,用什么样的态度处理它,有的时候比具体怎么处理更重要。不是每一次的不顺利和失败都是自己的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跌倒,爬起来很快往前走,不要给自己心理包袱;有的挫败,需要反省学习,这样自己下次不会犯同样的错。最后就是给自己找到良师益友,可以是背景相似同在学术圈的朋友,他/她们和你有类似的经历,有时候能给出特别到位的建议 -- 因为有共鸣。可以是学术界的前辈,因为经历过,阅历多,给你过来人的建议,对年轻人来说的新问题对过来人可能是老生常谈。女生比男生感性,有的时候在处理矛盾的时候会有缓和作用,但是也要注意平衡:要有意识的不要让自己过度考虑感受,客观的就事论事来处理问题最重要-会让事情简单。

周树云

我希望大家多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不只要敢想,还要有毅力把想做的事情执行到底。

吴晓旭

我觉得女学生虽然可能会受到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但是其实在做学术研究方面,相比男生,女生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比如女孩子性格更坚韧,在一个工作上更容易坚持下去,女生更有耐心,所以如果热爱学术,就可以大胆地选择科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就可以在学术上努力取得与男性一样优异的成绩。

周小元

在这里,我想对和我站在同一战线的学者特别是女性同胞们说,做学问是寂寞的,但是我们却不寂寞,有那么多科研工作者相伴。我们都是平凡人,但是我们的工作却不平凡。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都曾在工作中体验到快乐,获得幸福。一路耕耘,一路收获,我们要学会享受科研道路上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体会到更加丰富而有意义的人生。

段德芳

第一对科研要有足够的兴趣和热忱,第二要做到勤奋努力。

赵清

第一点是首先确认自己是否真的热爱科学,热爱研究。科研本身是件艰苦甚至有些枯燥的工作,若非真的热爱慎入此领域。其次是要有“安贫乐道”的精神,不做物质至上之人,要做“有骨有气”之人。作为女性,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诸如细致、耐心、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同时又要努力做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苏彩虹

对于女学生,女学者,我建议,不能以学术之名就放弃个人的一切。该谈恋爱就谈恋爱,该结婚就结婚,该生小孩就生小孩。短时间看,可能会对学术产生影响,长远的角度看,家庭的和谐和幸福会让人更安心、更无后顾之忧的开展学术工作。

王娴

埋头苦干,不说是非,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家庭摆第一,不要计较太多,名利之事皆顺其自然。

谢毅

我确实还有想给年轻的女生的话。我觉得长期以来,社会、家长和老师们往往对男生抱有职业成就方面的期待,对女生的期待则是可有可无。这一点一方面可能使我们缺少上进心,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正确对待就能转化为我们特有的心理优势。比起男性,女性天生更热爱生活,因此我们做科研的心态更好,更没有包袱,所以更能轻松上阵,只要在专业上我们付出和男性同行一样的努力,我们的脚步会更轻松,会走得更远更久。当然,前提是我们要在专业上付出和男性同行一样的努力。

总结我对科研和性别这个话题,应该是:“做科研与性别无关,但自己一定要有兴趣、有想法、有目标,有责任感;心态上多一份洒脱和淡定,但行动上要付出最大的努力。” 我觉得社会既无需强迫女性从事科研事业,也不要暗示女性更合适家庭和辅助性的工作,请全社会、家长和老师们给予年轻的女生一点信心和鼓励,让她们自己发现科学的乐趣,发自内心地热爱科学。

也应该鼓励更多的男性,通过在工作和家庭中给女性更多的支持,不要一边打着口头上“女士优先”的旗号,一边用各种舆论和行为局限着女性的发展。请相信当这个社会拥有更多的有智慧、有才能、有学识的优雅女性,包括女科技工作者,社会赋予男性的压力也就会变小,这个社会一定是更美好更和谐的!


扩展阅读
 

Nature: 二维材料再建新功, 中科大电催化剂变CO2为液体燃料

Nature物理背靠背: 二维材料的"新大陆" - 范德华异质结

Nature: 中国学者预测的203K超导体被实验证实

2016, 那些闪耀中国的科技新星, 风华正茂

2015, 那些闪耀中国的科技新星

如需转载或者合作请看下方↓↓↓投稿、授权、合作事宜请联系

service@scholarset.com 或微信ID: scholarset

回复“目录”或“分类”,浏览知社更多精华。长按二维码识别,可以关注/进入公众号进行回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