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致的绵羊,钱学森之问,和美国的人才封锁

胡其扬 知社学术圈 2019-03-29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2005年,钱学森先生在温家宝总理探望他的时候,感慨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从此,钱学森之问成为摆在中国教育面前的一道艰难命题。如今,屠呦呦先生因发现青蒿素救人无数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填补了中国的空白,张益唐先生也“破解”了困扰数学界百余年的孪生素数之谜。十几年过去了,钱学森之问是否已经有了解答呢?

2012年,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刘道玉老校长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似乎给钱学森之问留下意味深长的注脚。

而前重庆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在其任上写过一篇题为《学习做校长》的文章,里面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但千校一面和应试教育正在扼杀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判断能力;大学精神和价值的迷失,正导致教师队伍浮躁风气盛行和人格扭曲,不仅使学生丧失了独立精神和批评的勇气,也致使大学的公信力受到伤害。”道出的则是中国教育惨淡的现实。

无独有偶,2015年,前耶鲁大学教授,美国作家William Deresiewicz出版Excellent Sheep: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一书,也就是所谓精致的绵羊,对美国的精英教育也提出了批评。在他看来,美国常春藤这样的名校,在培养学生独立的批判性思维方面,也是不合格的。而美国的纽约时报也曾哀叹,这是一个没有大思想的时代: The Elusive Big Idea

独立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是科技进步的起点,也是大师必须之特质,这一点,相信大家是有共识的。远至爱因斯坦“全新”的时空观,近至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所带来的技术革命,无不起源于对常识、定式、和权威的质疑和挑战。颇有意思的是,屠呦呦先生当年参加抗疟药物研发的时候,在中药研究所还只是一名实习研究员。她之所以得到这样的机会,是因为当时许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已经“靠边站”了。而张益唐先生正因为质疑导师的研究结论,博士毕业后落魄多年,甚至不得不在快餐店打工谋生,快60岁才一鸣惊人。

质疑权威,是要付出代价的,未来也许非常惨痛,但也有可能做出大的成果。只是这样的机缘巧合,在当今的中国学术圈,已经无法想象了。

过去二十余年,中国政府大规模投入支持科技研发。但我们具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却还没有一项达到屠呦呦先生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创造的高度。这一点,并不需要以是否获得诺奖来衡量,只需要想想这些年的工作,推动了什么进步,解决了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价值,在科技史上留下了什么样的一笔,就一目了然。每年都颁发的各种国家科学奖,首创的有多少,跟踪的有多少,真正具有原创思想又有多少?

从表面上看,中国学术异常繁荣,投入多,机会多,位子多,帽子多,大伙分粥,其乐融融。而热闹的背后,已然形成了壁垒森严的金字塔。从拔长千优的四青,到杰青和长江,再到院士,每一个台阶的晋升,需要的都不是批判和质疑,而是中规中矩的小心和谨慎。磨光的是锐气和棱角,留下的是圆滑和中庸,正所谓精致的绵羊。在这样唯尊唯上唯权威的文化氛围下,如何能产出原创的思想和颠覆性技术?

就在上周,纽约时报披露,美国白宫正在考虑限制中国人在美学习和研究的机会,特别是在相对敏感的技术领域。预计实施后,中国学者和学生在科学和工程领域到美国留学、访问、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将大幅度减少。这是继贸易战和技术禁运之后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崛起的又一举措,势必会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和人才引进带来或大或小的冲击。

在过去十余年,一大批在欧美接受教育的学者回到中国,并成长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如施一公、潘建伟、钱颖一、李彦宏等人。即使是在国内土生土长的杰出学者,许多人也有不可或缺的海外访学和工作经历,如陈十一、薛其坤等。纽约时报的报道,更是以曾留学杜克大学的光启创始人刘若鹏为引子。如今,这扇大门有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收紧。自主可控和自主创新之后,自主培养钱学森之问的杰出人才,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先生有一句名言,在学校里经常讲,所谓听话、出活,非常精辟。在一穷二白的特定历史时期下,蒋校长这四字箴言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和建设者,功不可没。

最近,已经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林建华教授也谈到,“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与蒋校长箴言颇有形似。只是,在新时代下,在中国科技努力完成从跟跑到领跑历史性跨越之际,仅仅是听话出活不质疑,能将我们带向什么样的未来?几年过去了,中国顶级大学校长这样的思维和理念,不进反退,难怪“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老北大校长胡适先生有一幅名帖,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疑与不疑,这是一个问题,与诸公共勉。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