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还在为deadline头疼?别人已经用它发了论文

知社 知社学术圈 2019-06-30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如果问当代最影响幸福感的东西,说是deadline大概没有人会反对?高强度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下,各种deadline赐予了我们无数个凌晨四点钟的帝都魔都洛杉矶,可惜,同样是凌晨四点钟的城市,让科比感觉站在了世界之巅,却让你我感觉站在了富士康流水线上。


毕业论文,各种稿件账单,税务,项目书……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deadline是我们无尽压力的源泉,令我们深受其苦。但是回过头来细想,其实大多数的deadline,都已经给我们足够的执行期,与其说是deadline给我们压力,不如说是拖延症惹的祸。但是在一个固定期限里,deadline给我们带来多大压力,这个压力对我们的行为有什么规律性的影响?科学家们对此做了研究,最近的一篇相关论文发表在了Physics Today


文中描述,人们吐槽压力的时候,其实也发现压力恰恰能迫使我们尽快完成任务,而且往往时间越短,压力越大,完成效率也越高。把这些变量量化,可以设剩余时间与压力大小成反比,这种关系在物理学中其实非常常见,例如点电荷间静电势能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重力势能与质点间距离的关系等等。


其相关性可以简化为1/r,其中r可以是距离、声誉时间等等因素,其对应的数学函数为双曲线。例如一项任务其截止日期还剩100天,则其压力仅为0.01,如果截止日期就是明天,压力就会升到1。


事实证明,这个规律在人类行为中具有普遍性,不妨将其称作拖延定则(ULP——universal law of procrastination)。此前也有研究人员做过类似研究,以30个以内的学生为样本,让他们21天内准备一门考试,研究他们的“临考冲刺(deadline rush)”相关曲线,也是呈双曲线模式【1】。


论文作者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位项目主任,他发现每年截止日期前提交项目数的人都会大幅增加,在观察了10个提交窗口60多天,收集了1000多位提案者的数据进行修正后,时间与人数的变化符合双曲线的特征(参见图一)。这是一个忽略了一些差异因素的简化模型,例如有的学校可能发通知比较晚等等。尽管如此,结果还是很好地呈双曲线的模式。


图一:反映普遍拖延规律的修正双曲线函数


图中红线是该定律的完整表达,显示了双曲线的范围。N(t)为随着时间t变化接收到的提案数量,M是最终收到的提案数量,D为提案接收窗口开启的天数,根据拖延定律,

其中,

有助于提高t值很小的情况下的拟合,等式右边第二项确保了t=0时,N(t)也等于0,渐近线(图中未显示)位于t=D+C处。


但是,双曲线函数在无限接近渐近线的时候它的值是无穷大的,对于有拖延症的提案者,如果等到或是极其接近截止时间点才提交,就会导致没有时间识别和修正他们的数据,所以这一部分不再纳入考虑。


正如图中所见,拖延定律(ULP)曲线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通过这个计算公式,人们可以预测提案截止日期逼近带来的影响和根据剩余时间估算预交提案的数量。这样就可以解决提案接收方的一些担忧,例如如何提前准备应对截止日期前收到的大量提案,以及计算机基础设施会不会超负荷崩溃等。


写到这里,我们实在不得不惊叹于科学家的脑洞,总是能在生活的细节中挖掘出科学规律,体察入微,视角独特。亦舒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当你还在为deadline交不出论文而苦恼时,你已经成了别人论文里的研究对象。


参考文献

1. C. J. König, M. Kleinmann, J. Psychol. 139, 33 (2005).https://doi.org/10.3200/JRLP.139.1.33-45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论文原文。

扩展阅读

 

用最严格的测试来检验关于正念冥想的一些说法

十一种高效学习法,总有一种适合你

如何泡在咖啡馆里,发一篇顶刊论文? 

二维TMC材料合成全纪实

超导维度、超越维度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