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Nature妙文:大组守旧,小组创新,基金项目难以颠覆!

胡舟 知社学术圈 2019-06-30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美东时间2月13日,北京时间2月14日,Nature在线发表一篇社会学研究论文,题为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大团队添砖加瓦因循守旧、小团队开疆拓土颠覆创新,而基金项目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颠覆性创新研究。作者通过分析1954到2014之间60年的数千万论文、专利和软件数据,得出这一结论,非常有意思。


众所周知,科技发展到今天,小作坊的研究模式越来越少,大团队协作模式越来越普遍。此前的一些研究表明,研究团队越大,则影响力越高,具体体现在论文引用数上,作者越多,引用越高,两者呈现明显的正关联。但影响力并不代表颠覆性和创新性。如何评价一篇论文的颠覆创新性呢?更重要的是,如何比较小团队大团队的创新能力,进而制定相应的资助政策和评价体系呢?


颠覆指数定义


这篇论文作者引入了一个颠覆指数的概念,如上图所示。简而言之,一篇论文(或专利、软件)的颠覆指数D,由引用这一论文(但不引用其参考文献)的引文数(ni),引用这一论文及其参考文献的引文数(nj),和引用其参考文献(但不引用该论文)的引文数(nk)共同决定,其逻辑关联上图表述的非常清晰。颠覆性工作D指数高,接近1。而在前人基础上添砖加瓦的渐进式工作则D指数低,接近-1。作者通过一系列数据证明这一颠覆指数的有效性,如得诺奖的论文普遍具有高的颠覆指数,而综述性论文颠覆指数则比较低,如下图所示。当然作者也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极端案例,波色-爱因斯坦凝聚的实验实现,获得了诺奖,但这一实验验证建立在前人理论工作基础上,不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因此颠覆指数D比较低。

 

颠覆指数D的有效性


有了颠覆指数这么一个工具,作者系统分析了1954到2014之间60年SCI数据库收录的2千400多万篇论文,发现研究团队人数与影响力(引用数)呈正关联,而与颠覆性呈反关联,如下图所示。也就是说团队人数越多,颠覆创新性越差;单打独斗的作者,颠覆创新性最强! 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SCI论文之中,在专利和软件也同样存在,而且与学科、研究属性(理论或者实验)及论文发表的历史时期无关。有意思的是,如果追踪作者个体,则同样的研究人员,在参与大团队的时候研究颠覆性低,参与小团队的时候研究颠覆性高,也就是说这一趋势与团队成员个体属性并无关联。

 

团队人数与影响力和颠覆性的关联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小团队论文更多地引用更久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都不那么高的论文,而大团队则更多地引用新近的、时尚的论文。两者引用文献的属性有显著不同,如下图所示。这进一步印证了小团队更善于挖掘尚未开发的金矿,开疆拓土,而大团队更注重在前人基础上添砖加瓦。

 

团队人数与参考文献的时长和时尚


造成大小团队颠覆创新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在一定程度上,作者认为这是因为大团队需要更多的经费和资源运营,因此面临的产出压力更大,失败的成本越高,因此大团队很自然地更注重在前人基础上有把握的课题和方向,而避免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而小团队在这一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为印证这一观点,作者分析了2004到2014十年间的研究论文,发现当小团队在获得主要政府机构基金资助的时候,其产出的颠覆性与大团队无异!无论团队大小,当其研究获得资助时,产出的论文颠覆性都在垫底的三分之一!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论断,值得政府科技部门、大学和研究所、以及广大的科研人员深思。您如何看待呢? 不妨留言与大伙大论。


此外,这篇Nature论文有三个作者,得到美国空军研究总署,美国国防高级研究总署、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不知其未来的颠覆指数表现会如何。知社特别致谢Nature提供资讯和素材。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看论文原文

扩展阅读

 

消除自引和组内互引,新评价体系能否带来公平?

科学研究如何创新? | 戴世强专栏

透明评审,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

又悲催了, 亚裔学者基金资助率垫底, 白人高40%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