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型有袋类动物揭示袋熊掘洞行为的演化 |《科学报告》论文

Nature自然科研 知社学术圈 2022-12-07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本周《科学报告》发表的一篇论文A new family of diprotodontian marsupials from the latest oligocene of Australia and the evolution of wombats, koalas, and their relatives (Vombatiformes)报告了一种古代有袋类动物的新种——Mukupirna nambensis,它代表了迄今为止已知发掘的最古老的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之一,其解剖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现代袋熊的演化及其典型的掘洞行为。

2500万年前新物种Mukupirna nambensis的复原图,图中还有同一地点发掘到的硬尾鸭和火烈鸟。作者Peter Schouten.


英国索尔福德大学的Robin Beck等人描述了在南澳大利亚艾尔湖盆地(Lake Eyre BaNsin)发掘的一块头骨和部分骨架。该化石可追溯至渐新世晚期(约2500万-2600万年前)属于袋熊亚目的一个新种袋熊亚目曾是多样性最丰富的有袋类动物演化组之一,目前只剩袋熊科中的三个物种和考拉仍存活着。作者将此次新发现的物种命名为“Mukupirna nambensis”,源自艾尔湖和弗罗姆湖(Lake Frome)周边地区所讲的迪埃里语(Dieri)和马利扬加帕语(Malyangapa)中的“muku”(骨头)和“pirna”(大);其体重估计为143-171千克,约为现存袋熊物种的5倍。 

新物种的头骨化石照片,头骨前侧在图片上方,全长19.7厘米。图片来自格里菲斯大学Julien Louys和索尔福德大学Robin Beck


根据骨骼鉴定出来的一些解剖特征指向了掘洞行为,比如常见于掘洞动物的前臂的适应。但是,先前发掘的可追溯至较晚时期的化石证据表明,Mukupirna对于掘洞行为的适应不如其年代较晚的近亲。这一点以及Mukupirna的体型说明Mukupirna可能不具备现代袋熊所具备的真正的掘洞能力,但是可能通过刮挖的方式,获取地表下面的食物,如植物根茎。现存袋熊物种的另一种典型适应是可以持续生长的专门的臼齿,但是Mukupirna也没有,这表明在袋熊的演化过程中,用于挖掘的骨骼解剖学适应早于牙齿变化。

@Nature

Nature| doi: 10.1038/s41598-020-66425-8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

扩展阅读

 

砥砺十年,再铸辉煌 |《自然-通讯》前任主编Magdalena Skipper访谈录

【征稿】生物活性蛋白质和生物活性肽 | BMC Journal

砥砺十年,再铸辉煌 |《自然-通讯》

新专题征稿,好题成双 | BMC Microbiology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