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产率提高近十个数量级:石墨炔基Pd原子催化剂 | NSR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科学杂志社 Author 《国家科学评论》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在常温、常压下高选择性、高产率合成氨(NH3)至今仍是难题。该领域中,原子催化剂具有诸多优点,有望成为变革性的下一代催化剂。
近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玉良院士团队和山东大学薛玉瑞教授、香港理工大学黄勃龙教授合作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发表研究论文,他们在石墨炔(GDY)上锚定了零价钯(Pd)金属原子(图1),并将获得的Pd-GDY催化剂应用于电催化合成氨反应,获得了极高的选择性和氨产率。
石墨炔具有丰富的化学键、高共轭π电子离域、表面和孔洞结构。借助这些特点,研究者提出了“金属离子锚定-电子转移-自还原”的零价金属的稳定过程,由此实现了金属原子与石墨炔本体的不完全电荷转移,大大增加了催化活性位点数量,并使活性组分高度分散,以获得最佳催化效果。
扫描电镜(SEM)、高分辨透射电镜(TEM)、球差校正透射电镜(HAADF-TEM)、X射线近边吸收结构以及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等实验结果显示,零价金属钯原子成功负载于石墨炔表面,且其分布高度均匀、分散(图2)。
图2. Pd-GDY催化剂的(a) SEM, (b) HRTEM, (c) 元素面扫描及(d,f) HADDF-STEM 图像;(e,g) 分别是(d)和(f)图中红框部分的放大图;Pd-GDY,Pd箔和PdO的同步辐射结果:(h) Pd K边XANES以及(i)XANES一阶导数光谱。
在中性和酸性环境中,Pd-GDY皆表现出优异的氮还原反应选择性、活性和稳定性(图3)。在中性条件下,催化剂具有最高的氨产率(4.45 ± 0.30 mgNH3 mgPd-1 h-1),比目前已报道的氮还原催化剂的氨气产率高出近十个数量级;而在酸性环境中,其催化活性亦可达到1.58 ± 0.05 mgNH3 mgPd–1 h–1。
此外,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合成氨中的N来源于氮气;实验中并未检测到副产物肼的生成;该催化剂的氨气产率及法拉第效率均可保持数轮循环不衰减。
图3. (a)氨产物溶液紫外-可见吸收谱;(b)中性条件下氨气产率及法拉第效率;(c) Pd-GDY与其他催化剂性能比较;(d)同位素实验结果;(e) Pd-GDY与纳米颗粒样品性能比较;(f)循环性能。
综上,研究者依据石墨炔与传统碳材料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巧妙利用石墨炔的特性,建立了简单、高效和稳定的“金属离子锚定-电子转移-自还原”模式,并获得了高选择性、高稳定性、高产率的石墨炔基零价钯原子催化剂。该催化剂结构、组成、催化活性来源清晰,性能优异,代表了碳基催化剂发展的新方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
扩展阅读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