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45年科技合作中断,在美华人学者处境艰难

知社 知社学术圈 2024-03-18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争议不断的“中国行动计划”已被叫停两年,然而笼罩在美国华裔学者头上的乌云并没有散去。审查、歧视的恐怖氛围仍然将华裔学者与在美中国学者紧紧钳制,这导致了相当的寒蝉效应与人才流失现象。今年2月底,已有45年历史的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仍无续签消息。中美学界的合作交流走上了一条晦暗不明的道路。


图源:新华社

针对中国的持续审查


2023年9月,某位华裔学者参加会议后,自加拿大乘飞机返回美国。但在芝加哥中转时,边防人员登机要求所有乘客出示护照。该学者同时拥有中国护照及美国绿卡。当局将他控制了大约90分钟,并要求他提供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密码,交电子设备。该学者被盘问许多与研究相关的问题,包括:他本人与中国学者的合作研究、他们最近发表的文章以及他们的技术成果是否被转移到其他地方应用。


这段令人不安的经历令他从一篇与中国学者合著的论文里撤下了自己的名字。他表示:“在这起事件发生之前,我正在考虑更换护照以成为美国公民,但现在我不确定了。我感到他们把我当作间谍一样对待。”


对中国籍、华裔学者大肆审查的中国行动计划已经结束两年,而乌云并没有散去。上述情况正是部分华裔学者所感所遇的真实情形。


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在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发起。自2018年至2022年,这场主要是针对中国的间谍审查运动在美国学界造成了恶劣的歧视影响。许多华裔科学家因资助申请中的微小错误或遗漏而成为当局“猎巫”的目标,从而陷入需要“自证无罪”的荒谬处境。


曾任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的陈刚因被控“隐瞒与中国的关系”而于2021 年被捕。但该指控于2022年撤销,陈刚无罪释放。一年多的受审经历给陈刚的身心以及职业生涯都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损害。如今重返实验室的陈刚将研究重点转向了争议较小的领域,以期规避美国当局的审查。“2022 年,我们的半导体研究被Physics World评为年度突破,现在,我却在从事水研究。我跟人们开玩笑说,至少水里没什么秘密性可言。”


在中国行动计划中被捕的首个华人科学家胡安明,被软禁长达18个月后无罪释放。当他被当局审查并逮捕时,他就职的高校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在风波期间并没有为他公开辩护,这使得胡安明得不得独自面对司法机关的冲击。即便如此,在候审期间,他还是评议了论文400篇、发表了论文6篇,还出版了一本关于3D打印的书籍。但职业生涯空白的两年,对他研究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计的。重返校园后,他发现自己的实验室已经荒废,实验设备七零八落,有的更是不知所踪。


胡安明
图源: Nature

中国行动计划的牵涉面很广,不仅华人学者,许多跟中国有良好合作关系的美国科学家也遭受牵连。纳米科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Charles M. Lieber就因此被控四项罪名,成为全美关注的学界大案。

中国行动计划一开始声称是要“阻止间谍活动”,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制造出了一大批关于披露拨款信息的学界案件,乃至于最终几乎沦为一场学术界的猎巫运动。这表面看起来一地鸡毛,但其背后的政策逻辑却是清晰的:通过审查拨款信息,美国当局禁绝了学界接受中国资助的可能,而司法机构也趁此计划插手高校内部,以维持其在学界中的“政治压力”

不过,中国行动计划最终还是因为巨大争议遭到停止,然而风波并没有如学者们所期望的那样停息。拜登政府似乎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特朗普政府的相关政策,意图对学界保持高压控制。2023年8月,拜登政府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要求接受任何联邦资助的高校都要证明其研究人员及学生没有参与“恶意的外国人才招聘计划”。而美国边境对华人及中国籍学者的盘查也进一步加紧。

在这种钳制下,华人、中国籍学者在美国可谓举步维艰。而中美的研究合作则也步向“脱钩”的深渊。学界失望地看到,中国行动计划所撕开的裂口,并不是一道在愈合的伤痕,而是一道正在浮起的深沟。


寒蝉效应与人才流失


这种有意促成的恐怖氛围引发了学界的寒蝉效应。去年6月一项针对华人学者的调查显示 [2] ,华人学者正在对学术环境失去信心。有7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作为研究人员无法获得安全感;61% 的受访者则在考虑是否要离开美国;有45%的受访者希望避免申请联邦资助,即便他们曾经经手过联邦政府的资助项目。
关于华人学者的感受及意向调查
图源:PANS  [1]

普林斯顿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Kai Li就是如此。在中国行动计划后,他缩小了研究规模,停止寻求联邦的资助。李是加州数据存储公司 Data Domain 的联合创始人,曾获得NSF和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资助。他曾在中国高校做过演讲,并在中国参加过学术会议。他说:“如果FBI认为这些是犯罪活动,那么我就很难认为自己是安全的。” 


Li认为,美国当局的做法会加速美国的人才流失现象。他以去年的调查研究为例,指出2018 年之后,也就是中国行动计划发起后,华人学者返回中国的速度大幅上升。[1]


图源:PANS  [1]

这种人才流失的负面效应或许短期之内看不出来,但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显现。美国前能源部长、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朱棣文表示:“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约有三分之一是第一代(移民)科学家。” 而不仅是学者群体,中国学生以及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准学者群体,对于自己在美国的处境更是担忧。


对于美国政府围绕中国学生的污名化想象,朱棣文不无嘲弄地补充道:“一名中国本科生来到美国,被培养成一名像‘满洲候选人’那样的间谍,这种故事和我们教职工看到的实际情况沾不上边。”


译注:“满洲候选人”(Manchurian Candidate)出自美国作家Richard Condon的同名惊悚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美国士兵在朝鲜战争中被洗脑,最终刺杀美国总统的故事。该词被用以形容无意识间谍,具有丑化东亚国家的意味。

一项有关学生处境的调查显示,中国学生比非中国籍学生更容易遭遇种族歧视。超过三分之二(68.1%)的中国学生表示存在下列情况:担心受到美国政府的监视或种族歧视;行业内存在额外的晋升挑战或专业认可挑战;由于种族或国籍而难以获得研究经费。相比之下,非中国籍学生只有三分之一报告过这些问题。


布朗大学希腊裔美国数学家George Karniadakis长期与中国科学家共事。去年,他曾两次在美国边境被拦下。每次他的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都会被收走检查后再归还。自2021年起,他有三名博士后和一名访问博士生(均来自中国)在回国时于美国机场受到审问。最终,他们都决定离开美国。Karniadakis雇佣的另外两名中国研究人员也在美国边境遭到拦截并被拒绝入境。


George Karniadakis和他组内的中国学生在一起
图源:Nature

Karniadakis表示:“我的团队中一度有20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但现在只剩下8个。我们在做的研究是基础数学,而非应用科学。” 于往年不同,Karniadakis的团队今年没有收到北京大学毕业生的加入申请。

毫无疑问,中国学生对于赴美留学的热情大为降低。普林斯顿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师Yiguang Ju表示:“在美国的中国学生现在觉得他们在这个国家没有未来。”他指出中国学者、学生在别的国家受到了更热烈的欢迎,例如在东京工业大学(Ju的母校),大约有55%的博士生来自中国。如果发展环境充满阻碍,人才会用脚投票前往更加适合发展的国家,这是毋庸赘言的。

许多科学家在担心中美研究合作的未来。科学家之间的交流纽带是十分重要的。以新冠疫情为例,完善的华裔学者关系网络可以让科学家更快地获取COVID-19 样本以及大流行初期的第一手信息。[4] 这当然是科学家之间的合作纽带发挥的作用。而政治强加在学术界之间的沟壑,不仅侵犯了学术的自由,亦将给国际性研究合作带来巨大阻碍。
参考文献:[1]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house-bill/4346/text[2]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6248120[3] https://doi.org/10.21203/rs.3.rs-3403751/v1[4] Chen, M. H.-M. et al. Int. High. Educ. 115, 30–31 (2023).


点击下方知社人才广场,查看最新学术招聘


扩展阅读

 
中国行动计划是否“名亡实存”?
美司法部终止中国行动计划,承认存在歧视问题
陈刚案撤销所有指控,美国学界风波何时终结?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媒体转载联系授权请看下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