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改革之年,考研清华&法考的经验教训

青法平台 青法在线 2020-12-09

作者简介:

仲夏夜的橘猫,西政2016级本科,本科期间成绩还行,GPA排名专业前10%,六级549分,已通过2019年法考。初试成绩372分,复试成绩420.9,综合排名第7,现清华大学法学硕士拟录取。



这一年多的学习经历,于我来说既是经验也是教训,走了很多弯路踩了很多坑,所幸还能迎来柳暗花明。本经验贴尽量整合了些我觉得比较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不具有普适性,如果能对点开文章的你有所帮助,我就很开心了。建议大家多看看其他同学的经验贴,斟酌损益,结合出一套适用自身的学习计划。


【择校】


对于考研人来说必然面对的前奏。但每个人情况不同,有些人从步入大学就有目标院校,有些人的决定则会晚一些。去年四月底知道自己与保研无缘后,我开始搜集考研信息,五月上旬做出了择校决定。影响择校的因素多种多样,于我而言,似乎是一瞬间涌上的考top2的念头,但仔细一想,又或许是以往长久学习生活中关于清华二字对我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官网(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招生处)和网上搜集的信息里,能知道的是:清华不公布官方参考书和往年真题;招的人数少,总人数徘徊在二十出头;试题难度大。这是基本信息,足够让我结合自身作出决定了。


【考研与法考】


我于四月初开始准备法考,到择校那会儿已经快看完了民刑,不想放弃花费了近一个月的精力,所以选择了双考。去年七月上旬,清华法学院官网发布了科目改革通知,当时我的进度正好是处于原专业课第一轮结束、法考第一轮结束的阶段。相较于原考试科目,改革之后的专业课卷新增了行政法、刑法、诉讼法,将法理放置于复试考核中,于考生来说等于阅读量的成倍增加。


准备法考的好处在于,双考的过程中,法考作为法律职业的门槛考试,理论性比较浅,基本是可以考记忆背诵的知识点,学习法考相当于是打框架和基础,在此基础上搭建专业课知识要轻松得多。尤其是清华改革后的考试科目,基本与法考考察范围重合,法考的作用最大程度体现在了案例题,除此之外,也能填补一些细节性知识点。


但是对于多数论述题来说,法考的助益有限,有争论的知识点一般不会作为法考重点出现,总体而言其更关注的是确定的结果而不是过程的思考论说。清华的专业课兼具深度和广度,有些题目没有标准答案,甚至与法考答案迥异,会有混淆的风险;也正是因为如此,同时准备法考会严重挤压专业课复习时间,对心态也是一种考验,今年法考时间明确推迟的情况下,双考生会面临更大挑战。


选择双考的同学,会面临几种不同的结果,其中最佳当然是两者皆成,也意味着这段过程会比较充实和艰难,一个从宏观细化到微观的时间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要注重调节心态,提升学习效率,如果不幸法考没有通过,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尽量减小法考成绩对自己考研信心的负面影响。


我个人大致的时间流程是这样的:


四月初-五月初:法考民刑一轮+真题

五月初—七月初:专业课(早中)+法考其余科目一轮(晚)+真题

七月初—八月底客观题考试:法考(早中)+专业课(晚)+每周一份英语真题、每天背单词+偶尔听一听政治精讲

九月初—主观题考试前夕:专业课(中晚)+法考(早)+英语真题+单词

主观题结束—考研前夕:专业课+英语+政治


这是大体上的安排,从具体情况来看,常常有有事与愿违的地方。我看书速度、自制力还可以,但时间规划和心态不太好,没有列很详细的时间表,是我个人养成的不太好的学习习惯,习惯于将某科的某一部分内容完整看完,否则就不换下一科(或许是强迫症),所以连续几天只看某科的情况对我来说很常见,这样的时间分配对我考研的长线作战不友好,容易遗漏知识点。客观题后我开始日常失眠,影响了有效学习时间,效率最低下的时候甚至什么都看不下去,一般这时我就干脆出去操场走走,或者看一看电影降低焦虑感。因此总的来说,无法做到每日很长的学习时间,而是一般维持在8-12小时。


不管是面对考研还是法考,都不要抱着一种明年再来、得过且过的心态去准备,有信心,也要有决心,胜利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考研•初试】


<我的成绩>

综合卷一:121、综合卷二:112、英语:69、政治70

分数不高,初试排名14,得分比较平均


一、专业课


(一)参考书目

1.民法:《民法总论》清本教材、《民法总论》朱庆育、《物权法》崔建远/《物权法原理》申卫星、《债法总论》崔建远、《合同法总论》韩世远、《侵权责任法》程啸。


更新了民法总论内容的绿皮教材书,体系简洁、通俗易懂,但是理论深度有限;相对来说朱庆育老师书和论文要难读得多,拓展了很多德日民法的内容,理论性较强,缺陷就是没更新民总,所以适合作为深度拓展的辅助。韩老师的合同法非常厚,而侵权法往年考察几率低且侵权法知识相较物法债法比较系统化、好记,所以前者我只看了不到五分之一,后者与法考对照着大致看了一遍。案例题我结合的法考知识来答,答得一般,从往年试题来看民法案例考得很灵活,我觉得还是建议完整读一读,应当会受益颇多。


2.刑法:《刑法学》张明楷。


张老师的书内容详实但多晦涩难懂,学理观点展示非常多,大二学刑法时曾拜读一二,彼时缺乏积累,难以支撑我读下去。改革后的刑法试题我个人觉得没有之前难(当然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分值的缩小和时间的限制),考研期间只完整看了总论,分论挑了些重点罪名对照法考来准备的。法考我用的是柏浪涛老师的书,因为有争议的知识点,如行为无价值论和结果无价值论、信用卡诈骗罪与盗窃罪、公开盗窃等,基本按张老师来的,就没有重新整理,只扩充了一些学理性论述。


3.行政法:《行政法讲义》余凌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田思源、《行政诉讼法》何海波。


我其实主要用的姜明安老师的红皮行政法,余书补强,其余没怎么看。姜老师这本书体系明晰但比较浅显,没有很多理论阐述,对于今年初试试题没什么帮助。这三本里,余老师的讲义应该是首推,有充分的理论深度,写得很好,适合作轴心阅读书目。


4.宪法:《宪法学讲义》林来梵。


我想对规范宪法加深理解,还读了《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和林老师的一些论文做补充,不过总体上讲义就够了。


5.民诉:《民事诉讼法》张卫平、《中国民事诉讼法重点讲义》王亚新、陈杭平。


我只用了张老师的书,只涉及到一点积极、消极既判力的介绍(很少),面对题目不至于一脸懵逼,但也没有到可以详实论述的地步,只能尽量把自己想到的都写了。


6.刑诉:《刑事诉讼法 规则 原理 应用》易延友、《刑事诉讼法通义》张建伟


我只用了张老师的书。今年的反悔权作为时事热点出现,很难说在张书或易书上找到充分的论述,我结合了认罪认罚制度和犯嫌、被告的基本权利来作答,以及法考的一点知识积累。


7.商法:《商法学》施天涛、《公司法论》施天涛(补充)


除以上两本,因为本来想考的是民商,我还读了了破产法、票据法、证券法等的专题书目,但我觉得商法只用施老师的也足矣了。


(二)个人复习方法及心得

初试清华的考题题目量多分值大,没有往年尚存的几分简答,倾向于考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理解深度和对事实热点的敏感度。对参考书的选择可以多加分析不同的经验贴的建议(“青法在线”公众号、考研帮、知乎、微博都有经验贴可收集),书目并非一成不变,可能需要同学们关注一下法学院的动态来加以判断。专业课书目的阅读上我踩了很多大坑,对于某些科目来者不拒,对于其他一些科目则随意做减法,“混乱二重奏”的结果就是考试时的慌乱和紧张,有几道题甚至让我回想起了从前期末考试大家戏称的“紧急立法权和朴素价值观”答题法。在参考书又多又厚且命题趋势不能笃定的情况下,重视笔记的作用。看别人的笔记也好或是自己做的笔记也好,至少要发挥笔记贴合考试、帮助理解的作用而不是适得其反。


我前期第一轮看了一些别人做的笔记来帮助理解,但都不太适合我自己的阅读习惯,将其闲置后在第二轮开始时按照个人习惯自己做了笔记。原先我是在网格纸上手写,后来手不堪重负,改用Microsoft OneNote,不过思维导图还是坚持手写。我的笔记做的比较简单(或者说偷工减料),只挑自己难以理解的点复述,加上了一些法考时做的笔记,凌乱程度一度导致现如今再看甚至有看不懂的地方,只不过对于考研那会儿作用还是很大的,


第二轮结束后我开始写真题,案例题参照了法考的答题模式,其解答其实就是三段论,或者说涵摄的过程(不过法考答案很简略,要自己做拓展)。至于论述题,较之案例个性化色彩要多一些。我没有选择法考的模式(它的答题模板过于流水线作业,且题型不多、理论深度太浅),而是遵从了我自己本科期间期末考试论述题的答题习惯,加上对一些论文阅读的启示。论述题核心应该在于论述二字,注重条理和逻辑,结构完整,长篇大论分析或刻意堆砌知识点而却忽略对问题本身的解答,于得分来说无济于事。


二、公共课


(一)英语

使用书目:朱伟恋恋有词+视频/红宝书单词、张剑英语真题、王江涛英语作文。


使用方法及个人建议:当时我按照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过了三遍单词书后用开始墨墨app背单词;个人认为重心放在真题上即可,模拟题没必要做。一开始分块做题,限定时间,总的给自己预留半小时检查时间,培养做题速度。真题按从早到晚、由难到易的顺序(我感觉是12年之后试题难度开始下降,然后逐渐稳定),留一两份考前模拟测试。做完后对答案但不立即看解析,通过答案自己思考一遍,再对照解析,翻译阅读和七选五做翻译题练手,摘抄长难句进行结构分析。英语作文最好早点准备,一定不要死记硬背模板(我的血泪教训),整理一套自己的能够灵活应对的模板即可。


(二)政治

使用书目:肖秀荣一系列、徐涛小黄书


使用方法及个人建议:政治确实没必要开始太早,视频课第一轮尽量做完整笔记,是否听第二轮看个人,我只听了一轮。与英语相反,政治真题没有太大参考价值,时效性很强,要重视一千题和考前模拟预测题,最好能够整理错题集。十二月份前把精讲和一千题多过几遍,十二月后开始看肖四肖八和各个老师的考前预测。


英语是跟我预想的学习情况出入最大的一门,前期在英语上花的精力比较多,改革通知出来后很大精力放在了准备专业课和法考,很大程度压缩了公共课时间。


英语和政治对我来说,教训多于经验,公共课想拿高分的同学略过我的介绍,要多看看高分同学的贴子汲取经验。主要还是提醒大家,专业课固然重要,但不能过度压榨公共课时间,要做好时间规划。


【考研•复试篇】


清华的初复试比各占50%,即使在今年转变成网络面试的特殊情况下占比也雷打不动,所以复试准备也相当重要。


一、使用书目及复习流程


法理:《法理学》高其才及老师近几年的论文

经济法:《经济法原理》王保树

知产:《知识产权教程》王迁;崔国斌、蒋舸老师的论文

环境法:《环境法学概要》吕忠梅(主)、《环境法学》汪劲(补)

国公:《国际公法:和平时期的解释和适用》贾兵兵(主)、《国际法》邵沙平(补)、《国际法学案例教程》梁淑英(辅)

法制史:《中国法制史》曾宪义、《外国法制史》何勤华(看了一点《比较法总论》茨威格特、《法律文化读本》高鸿钧、赵彩凤)


初试出分之前无心看专业课书目,所以是从二月底开始准备的复试。出分后到复试名单出来前(四月中旬),大致过完了一轮半和真题;在家效率不高,平均每天学习四五个小时左右。复试名单出来后到复试前一个月内(五月十六号)过了三轮半。


二、我的复试过程

和复试题目


因疫情影响,笔试改成笔试变形,和面试一起进行,内容是:一分钟自我介绍、笔试变形内容、面试内容、英语问题。共25mins左右。使用的是zoom视频会议软件,正前方(电脑)和后侧方(手机)两个机位,要露出双手。不必穿正装,简洁大方即可,女生把头发扎起来最好。


法理:就卢梭“法律必须具有普遍性,并且在其命令范围内对全体人适用”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国公:简述引渡制度及引渡和条约的关系。

环资:关于环境税的问题,具体围绕环境税的征收更倾向于强调环境保护行为还是环境污染行为(题目有点长,大概表述是这样)。

知产:信息成本理论和商标法的关系,信息成本理论的相关文献,信息成本理论与淡化的关系,老师还问了一个苹果公司的案例。(后面几个是追问)

法制史:正义女神像为何蒙住了自己的双眼,追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蒙住了双眼,又保证公平正义呢?


在网络面试的情况下,时间的控制和信息能否清晰的传达都是一个挑战,复试给每位同学的预估都是25mins,这不排除出现意外情况或老师想更多地了解你导致复试时间延长,分配到每个题目的时间大概就是4-5mins。进入考场后的等待是漫长而又令人焦虑的,我对着电脑一个劲背诵着自己的中英文介绍。那天窗外晴空万里,我想着,很快就要结束了,走到最后一关,无论如何,勇敢地走下去吧!


进入考场画面后是一分钟自我介绍,老师们都很和蔼,法理、国公、经济/环资是抽题,知产和法制史是直接提问,老师念完题目后立刻开始作答,基本没有思考时间。所以回答时其实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尽量把自己有把握的答案有条理地陈述出来,可以适当扩展,展示自身的知识积累,但应避免谈及不熟悉的领域,毕竟给自己挖坑而埋不上是大忌。我因为紧张语速有点快,有些会忘记分点,不过答的比较多。


英语问的是我自我介绍里提到的内容,我提前准备了,所以答的比较流畅。我自己在复试前准备了几页英语日常问答和自我介绍里所提内容阐述,至于专业问题的准备,我没有法律英语基础,只是简要看了网上的几张总结,不过看往届师兄师姐的经验贴,复试对英语水平的考察不算严苛,最重要的还是把专业课准备好。


建议大家在面试之前,找家人或同伴来模拟面试,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以防临时怯场。虽然题目很灵活,但离不开基础知识积累,依靠这些基础才能够进行思维的发散,做到举一反三,老师或许要的不是你的准确答案,而是在考察你答题时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


【法考篇】


我的分数:客观题215、主观题115,算是有惊无险飘过了。复习时间是从四月初开始,中途因为考研,时间安排会有所倾斜;最终客观题复习四轮,主观题复习两轮。


一、法考各科复习体验


民法钟秀勇:我很喜欢老钟讲课风趣幽默的风格(是否觉得啰嗦见仁见智),出的案例也很贴近生活容易理解,还时不时穿插些鸡汤和哲理。看书已经够累了,视频课就倾向选择更欢乐一些。但温馨提示去年老钟的主观题书出的很慢,介意的同学谨慎选择。


刑法柏浪涛:讲义言简意赅,柏神讲课一本正经,有时还会带点搞笑,多跟从张明楷老师的观点,复习专业课时有所助益。可关注柏神微博,做一做他出的案例题。


民诉戴鹏、刑诉左宁、行政李佳:三位老师不多说了,强推,听课过程非常欢乐,考前每天都有题目更新,可关注着做。主观题那会儿因机构的原因,书迟迟不出,老师们很贴心发了电子版给学生先打印学习。


理论马峰:原先我用白斌老师的讲义和他的视频课,但觉得不够简洁,时间紧张之下对于我来说不适用,后来换了马峰的小册子,以白斌的讲义作为补充。


三国杨帆:杨老师相当会做减法,明确告诉你只需要看讲义的哪些部分,删去了很多无关紧要的知识点。但由于时间和分值的限制,我听了国公,国私和国经粗略看了讲义,没做真题。


商经鄢梦萱:讲课比较简洁,口诀也很好记。


二、一些经验


1.视频课听一遍即可,边看边做笔记和讲义里的真题,开不开倍速看自己。我是懂的地方开二倍速勾画,后期遗忘的知识点可选择性重听。


2.听完几个章节后倒回去做真题,而不是每一章结束后立刻做。有时间的情况下一轮真题可以用纸质版,方便做笔记。但我当时赶时间直接用粉笔法考app做的真题,上面可以直接记录错题,可利用琐碎时间翻看。


3.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可舍小取大:民刑难度大占分高,一定要认真过几遍。诉讼法在程序法体系上大同小异且难度不高,我是放在一起记的,很多人会担心把相近的知识点混淆,对我而言,正是因为相似之处颇多,所以同时学习背诵更有利于融会贯通,只是要注意区别不同之处。商经分数比重也很大,但是不难,知识点呈块状分布,较之民刑性价比非常高,一定要用心掌握。国际法占比较小且不考主观题,我没有放置过多精力。理论法听了一半白斌的课后直接用的马峰的小册子,做的白斌配套真题。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放弃了对知产、商经除公司、破产、保险、竞争和垄断之外的分论法、国私国经的学习,用本科学习的一点记忆应付。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建议还是有所侧重地完整过一遍,底气也更足些。


4.刷题app:竹马法考/粉笔法考,其对错题的记录可以抽零碎时间反复多看几遍。


5.因为是机考,打字速度慢的同学可以提前练习电脑打字。


6.考场上无论是翻翻阅纸质版法条还是电子版法条都比较耗费时间。我在平时做题时会记住常考法条的序号和内容,对非重点法条内容有个大致印象,且考试时因为我在理论法上花的时间过多,我后面做题放弃了查找法条。


7.因为考场是随机分配,大多数人没机会在本校或家附近考试,离得远的建议提早订好酒店(尽量离考场近且隔音效果好的),考前一天入住后去考场看看,熟悉路线和环境。


【其他问题】


1.手机如何处理?

我的情况是,因为需要接收群通知、有时候平板没电了会作为听课的急救工具,加之我看书疲惫时有拿纯音乐当阅读背景音乐的习惯,所以手机一直随身携带。需要保持手机开机但自制力不行的同学可以用番茄自习室设定学习模式,帮助锁定其他程序的开启;如果手机关机或不携带手机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的就没关系。


2.是否需要找研友?

看个人自制力和生活习惯。如果是自制力强且习惯自主时间安排的同学,可以自己学习,跟研友一起备战反而会因为考虑对方而耽误自己的时间。研友的作用在于相互促进和鼓励,如果要找,一定要找适合自己的。


3.心态问题

我自己是一个反面例子,还是讲讲自己的教训吧。考研期间的心态不好,经常失眠,客观题和公共课考前失眠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虽然清醒但做题的时候真的很困(自闭了),是庸人自扰的专业选手,十分擅长给自己增添压力。


五月初我开始决定考研院校,时间不算早,加上不想放弃法考,两者齐头并进,与生活琐事交杂,焦头烂额。后期临近考研释然许多,可能是因为通过了法考有一点欣慰。起初我还会因为失眠导致第二天情情低沉、效率低下,到后来反倒习以为常,保持正常的作息,效率逐渐有提升。


回过头来看,我觉得焦虑和消沉对很多人而言是这条路上难以避免的一道坎,对未知前途的迷茫和恐惧、害怕失败,或者是越接近终点越是左顾右盼的谨慎都能令我们背上不小的心理负担。但是不管如何,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身体健康,保持正常的饮食。腰酸背痛,就出去散散步或者慢跑;郁结的时候听歌或与亲朋好友交流;可以定期放松和娱乐,但适可而止、分得清轻重缓急。除此之外,不必过多打探其他人的详细进度,给自己施加过量的peer pressure,这样对自己或对他人都不是那么友好。


去年我年终那会儿看音乐软件年度报告时发现,德彪西的《月光》已经作为我的催眠金曲,陪我在许多个冬夜里入睡,我睡不着的时候会听纯音乐缓解心情,还是有点用的。


总的来说,好心态,对任何考验都能发挥巨大的效用,但在我看来,它并非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因素,可否至千里,终究还是依靠跬步之积。当然,积极调动主观能动性,调节心态,百利而无一害。


4.学习方法

因人而异,同学们可以自己摸索,合适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我的学习方法是在本科学习的时候逐渐形成的,大多比较贴合我自身(但估计不咋样,就不详细说来卖弄了)。


举几个例子给大家参考,当阅读专业课书时,我习惯先翻目录,在心里大致了解书的叙述结构;具体到每一章节的阅读,首先关心的是其概念,习惯于通过概念解构该事物的特征、性质,再放入书本的解释或阐述中进行发散,最终收束回来,回归概念本身,渗透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在阅读的时候我一般会在纸上画粗略的思维导图,默写一些概念。我很习惯手写,即使后来因为速度问题不得不放弃手写,但手写对我来说比打字有效得多,自己一字一句写出来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读书本身是个积累的过程,还是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埋头于深艰的内容时不要忘了回看一眼、及时复习,因为基础,所以很容易忽视;但基础不等于简单和不重要,“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基础不牢便想着一步登天,也是不现实的。


对我来说,理解比背诵重要,死记硬背并不能帮我理解,但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就事半功倍了。


【写在最后的一些话】


这一路上,尽管有波折坎坷消沉之时,但有幸遇到了耐心传道授业解惑、给我以思想启迪的老师、真诚可爱的伙伴、热心温柔的师兄师姐,他们的帮助和鼓励都是我求索知识道路上的勇气。当然,还有耐心听我倒苦水、准备复试待在家期间快被我焦头烂额的叨叨波及情绪的家人,非常感谢你们!


在这段跨越了春夏秋冬的备考时日里,大多是一日复一日平淡又忙碌的生活,惊喜来不及回味便稍纵即逝,不过坐在书桌前哗啦啦翻页时,心里始终还是清晰地知道,春夏总会来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大家最大的祝福就是坚持。这条道路漫长、艰难、枯燥,个中苦楚或许难以畅言,但正如莎翁笔下胆识过人的海丽娜追逐爱情时展露决心之所言:“只要能得到圆梦的结果,何必顾虑眼前的挫折”,既然选定了目标,那么就善始善终地走下去吧,或许,翻过一座山便能迎来星辰与大海。


感谢能看到这里的所有人,耐心看我唠叨的碎碎念,最后,附上一句鼓励了我自己很久的心灵鸡汤,与大家共勉:


“我希望你有时能够驻足这个令你惊叹的世界,体会你从未有过的感觉,我有希望你能见到其他与你观点不同的人,我希望你有一个值得自豪的一生。如果和你想象的生活不一样,我希望你能有勇气,重新启程。”

                                                                ——《本杰明·巴顿奇事》



推荐阅读


618,我们准备了一份超值大礼包帮你回血

中国科大经济法:我的非典型考研路

华政宪行+法考双料经验贴:一年双过,玉汝于成

一人二本三战清华学硕理性贴

清华环境与能源法方向考研经验贴(内含真题和笔记)

清华国仲考研:方法、方法&方法

如何看待本次清华法学考研科目的改变


清华大学2020年法学硕士考研真题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本文责编 ✎ 金钟罩

本期编辑 ✎ 冬眠的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