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高效做笔记?考研、法考、期末都适用

青法平台 青法在线 2020-12-09

本文授权转载自:@Lil-Chance


举例来自考研英语、法学类考试笔记,也适用期末。原则就一条:不要花里胡哨地把笔记当艺术品做


WARINING

1. 本文针对愿意专门做笔记但不会高效做笔记者,如果学霸无须做就可以有效输入并输出,可选择性浏览本文,不过应该还是会有所启发的。


2. 本文不会提及“xx笔记法”等字眼,介绍多种笔记方式不是让你做一堆拿来当艺术品欣赏或者贩卖(焦虑)的。做笔记最重要的原则是,在复习时可以快速找到并回忆起当时的收获,把各种来源的知识信息,汇总在自己顺手顺心的地方,仅此而已。


3. 用做笔记倒逼学习、复习的方式,无论对考研、法考、期末考都有用。只是侧重有所不同,毕竟不同考试对于输入和输出的要求也不同,准备考研等主观题考试的朋友着重看第2、3类(题型和框架类)笔记做法,法考的朋友着重看第3、4类(总结类)笔记。


4. 作者上岸某985(学科排名不算高哈)的法学学硕。一战只过了法考,考研中途换过很多学校也复习过法硕,踩过很多雷。二战时结合过法硕等资料进行复习,有一定经验教训想分享。


5. 不敢保证专业课是否适合其他专业的考生,但对于公共课、大部分文科科目肯定是可以借鉴的。要清楚的是,应该带着自己已经拥有的去看别人的经验分享,以补充不足,而不是一味地借鉴或加固原本认知。


6. 作者普通法本成绩中等,很能理解普通学生靠期末周打下的基础,作者尽力让文章实操性很强可以看完就可以着手做。(这些更多是备考的技巧,需要踏踏实实看书写论文的非考生读者建议再补充点其他文章)


7. 字多是因为重复强调了一些内容,别轻易被劝退,这么多做笔记的方式都是一块推着你理解和背诵的,不需要做太多选择。


8. 写完很久了其实,只不过一直在征集学弟学妹的反馈,前两天被超律志收录了,就是图片太模糊,不过Q&A更全些。微博为了篇幅简洁、可读性更高作了一定调整,以后有新的反馈再单独补充答疑吧。


一、什么人需要做笔记?


之前走过太多的坑,主要是:纠结如何选择,时间有限仍做无用功,做了笔记之后再也不看,看了笔记考试还是写不出来。


作者总结为以下几个类型:

1.对一堆厚书害怕的。每天学习看到厚重的教材就很心累,甚至看几眼眼花然后打盹…


2.背书太慢的。一方面想一字不差地全背但是背不过,一方面不舍得删减内容。


3.背了知识点却不会答题的。要么只知道大框架不知道具体内容,要么背了具体内容答题的时候想不起来是这个点。


4.参考书太多的。为了图个安心买了一堆“必备资料”,想补充又觉得整理太麻烦,不知道整理到哪里。


5.嫌xx笔记法太复杂的。作者写完后大概看了一些网上的笔记经验贴,只是为了“查重”以免被认为是引用或抄袭。不过很多贴都是一些冠以xx笔记法的列举和科普,让人无法选择没有操作性。


6.一轮学习后没有老师带就不会学的。就需要靠自己整理,在输出过程中输入和巩固才是真正的学进去了,先不用担心不会的点,难道要老师陪伴你每一轮吗。


7.纠结做不做笔记的。帮你选好了,别再纠结听谁的课,用哪个版本的教材讲义,跟机构的还是跟老师,你要不选那我帮你选,先赶紧行动起来再调整。


二、笔记有哪些形式


不同阶段、不同考试做的笔记都不一样。起这么多名称不过是说起来方便,读者记起来有体系而已。


考研、期末考试(大部分情况)需要能用专业性的话表述在卷子上,需要主动性输出;法考客观题等选择题类的考试更倾向记忆的准确和清晰,输出更多的是靠被动性刺激和提示后的反应


前者更需要分类地做笔记,后者的笔记可以单一些,看了示范后自己做一做就能上手。因此本文先着重介绍适合考研类的几种笔记,中间穿插介绍也适合客观题类考试的笔记。


1.知识点汇总类

专指市面上的简练版的辅导教材,本质是教材的删减和浓缩。包括学长学姐当年为自己复习做的&专门机构专门编写的(当然很多编者也还是考生,不过会有区别)。


对于学硕,质量层次不齐。如果是比较详细的教材汇编或者有知识点相关内容整理,是可以的;如果是大标题小标题1234这种就要谨慎了。


对于法硕,个人感觉,目前有一种机构反而比官方《考试分析》更丰富的趋势。


无论什么考试,个人不建议(初期)使用。尤其是直接去看考生自己为考试做的笔记。原因是大佬们掌握的很明白,对他们认为很常识很基础的知识点,他们敢删而你,不行如果你一开始就依赖这种快速获得重要知识点的方式,之后再去背诵大段专业表述会非常累,初期学习不要畏难


(这是一个教辅品牌做的法理学,其实不错但直接看背就算不吃力,印象也不会太深刻,并且有的科目版本太旧没有更新。)


刚考完的学生做的笔记就不上图了,水平肯定不一样,但是有些真的只是对教材的删减拼凑,容易让读者失去了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逻辑感。


2.题型类※

这种笔记的做法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放在最靠前位置。作者通过各种坑领悟的出来的方式。


(之后发现北方某985A+法学院、江苏某知名法学院的机构教材,法硕岳老师后期冲刺讲义也有这样模式,所以也引证了我的想法是可以用的)


题型考名词解释的,那你优先做【名词解释笔记】不用说了8!事实上,无论考不考名解,都建议首先理清概念(老钟说很多学术争论都是概念不清导致的)只是内容充实度根据分值来适当删减。


对于简答论述,有时间用这种方式做,没时间就按后文所说的框架类笔记做。


后文介绍如何做、怎么做高效精简,当然聪明的你看了图例后其实已经很明白了,可以直接上手。


(大概长这个样子,专业课学习初中期都用这种自己能看得懂的简写方式做概念整理,后期背诵也背过很多遍,贯穿了我学习的始终,非常好用!)


【附录】前置一下 以免有懒得关注的人错过这个简写的总结:


3.框架类※

也叫思维导图,知识体系等。框架做下来是一方面,记住了是另一方面


一般作者会用幕布app(看到了打钱哈),其他诸如xmind也有人用,只不过幕布可以以打字的方式转换成导图,后期可以打印文字版做背诵,导图版不用打印做自我测试即可。其实平常不管是记一些爱好、知识、实习心得等都用得上。


这种适合整理简答论述,因为名解你弄得仔细的话,简答论述一个科目只需要2、30页就能整理完,比知识汇总类笔记简练,并且这些还都是你自己的东西。


4.(错题好题)总结类

尤其适合法考等客观题为主的考试。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把错的点,重要的点总结清楚,虽然没有体系但是很实用!可以用来作客观题错误分析和进行主观题补充知识点等。


有的人做的anki背诵卡片其实也可以算这种。它尤其适合和框架类、题型类笔记结合。


(这是用幕布做的法考民诉错题好题总结,考试当天我也还在看。区别于框架类笔记的地方就是一句话一道题一个知识点,后期就多看多读,很多小细节就习惯性的记住了,剩下时间去复习薄弱点就可以)


5.模板模型类

如法考中的法治理论套话,考研政治大题、英语作文模板,专业课的名词解释。拿法学类举栗子,有没有发现类似的概念比如不同的权利、合同等名词解释都挺像的,总结出这些背诵起来很快。


此外,专业课论述题的写法也可以参照一些论文文章布局来展开,这些模板不用专门做很多。

(网上一位小姐姐分享的侵删哈。我当时做英语作文模板整理有借鉴,英语作文模板如何整理就不具体展开了,网上应该也挺多)

(复试准备过程中整理的法律英语的“套话”,也就是常用表达,回答任何问题都用得上,其中借鉴了英文版法条、教材以及法律英语类的公众号的内容)


6.补充类

此类是也是生活工作阅读必备,只不过有的人还真不一定做得有效且高效。


这些不限于补充老师的话,也可能是不同教材的点、自己的idea等。和总结类笔记差不多,就是写在书上的总结类笔记。

(字丑见谅)


一方面是第一遍自学&听课过程中必须做的(不会真有人只会荧光笔划线标重点8);另一方面对于习惯不专门做笔记的人来说,这块做好了就能掌握大部分知识,不需要之前所说的“花里胡哨”的。但做这种学神门槛太高,个人建议还是不同笔记方式结合着适合不同学生。


只要保证后面背的时候不要手忙脚乱,而是清楚主要背哪些,背哪些作为辅助,一些难背的补充类笔记可以后期统一整理在题型或框架类笔记中。


7.拍照扫描类

适合没有时间补充,背书很累看电子版不累的人。

拿类似全能扫描王的app拍照并归纳。



8.其他类

没必要求全,写文章不是写书,作者只把一些自己用过的介绍出来。以下都是前七类的补充,比如录音类便签类语音识别类的笔记。

Ps:以上可以结合着做,如3+4,2+5等。


实操tips


其实上面的内容基本涵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各种考试的同学应该都能get到一些点。剩下的是针对具体内容的一些提示。


1.知识点汇总类

A.还是之前的话可以用,但别依赖如果科目分值小或者难度捉摸不透的科目可以直接用机构的教辅笔记(我考时没有固定参考教材,名词解释也考过很偏的),当时就照着原版教材一起看的,补充了一些教材中被删去的。


(“第一遍如何看书”这个问题展开会很多,暂时按下不表。不过需要的应该是刚准备考研或还在上学的人,这时候你们首先应该好好学本科的课,保研的话就不用看经验贴了hhh。)


B.可以根据你的考试或者院校有无较权威的机构,决定是否自己做还是买教材。要注意的是这些有没有独创的总结、不同内容汇总对比整理等,不然真的duck不必浪费钱。(没有固定参考书的学硕可以借鉴相同领域的知名院校的机构资料


C.自己做此类笔记的话,有些历史制度演变,概说导论不要全删,还是有需要一些积累的!拿华政今年知产考研的安娜女王法名词解释可见一二,还有复旦考过法学概论课后阅读的一个概念(具体不清楚了,但确实是很多人会忽略的部分),上财甚至考过简述社会契约论这种。


D.多搜索资料(别沉迷其中,不行就去tb买),有可能找到可编辑的笔记,在他们上面补充效率更高。如果是影印、不可编辑的pdf可以试试之后提到的语音识别方式


2.题型类笔记

本文核心,看了之前的其实大概就能懂哈,操作很简单。下面具体讲讲如何做:


A.拿着大致看过或者熟悉的教材,边看最基本的概念,每个段落只要有“所谓,即,含义是,概念是”等字眼,就要留意记下来(如果考试难度不大只出特别大的知识点,一些小概念可以简单带过),把他上下关联的制度用简洁的话概括起来!(此步骤也可适用看书就困的人学习,不过要慎用,因为你没看过一遍直接做,基础也不好的话特别慢!);



B.笔记内容不只是概念,还要把能用到的各种知识点的关键词都补充进去,只要你能保证以后背得过用得到,就补上去(注意不是抄书),概念最好理解的很准确而不是仅仅只知道有印象。一些补充的小细节比如历史渊源、意义地位等届时大致背下来即可;



C.用自己专属语言简化和重点标注(因人而异,之前在我在血泪教训贴中有提到,后文附录制作成表格供参考)


(注意用空格缩进、序号表明体系位置,但是大概念的标注不用打,可以打印出来后自己标注ABCD等。)


D.做完一些就要读一遍看一看,以后这就是你的法宝!背诵,冲刺阶段都用得着。如何背诵有机会了过段时间说说,不过大部分人暑假前还不需要专门重点背诵。


E.如之前说的,这类比较适合名词解释笔记,简答论述后期你自己也会判断哪些可以不写哪些要写,框架+模板型构成主要的简答论述题笔记(时间多此类也可以)


概念和框架二者关系就是血肉和骨架的关系,作者的理念是在大致认识『人』的基础上先填充『血肉』,弄清了再回头梳理『骨架』。


总结-第一第二轮的话,好好弄懂基础概念,顺带着把大的点理解了,后期专门整理论述题的回答框架,就非常高效。已经开始背诵的话可以适当补充一些要点在你的材料中也可以,觉得时间不够就算了我也不能b你按我的走。

简答论述在↓讲。


3.框架类

框架可以用来梳理难点,也可以专门做简答、论述题的整理。电子版和手写均可,比较推荐电子版用来中期整理手写用来自测+冲刺期边背边过知识点


A.第一遍理解的时候,动手画画难理解的具体知识点的框架,不用抄目录除非容易搞混,不用专门做太多只有大标题小标题组成的框架。


B.背诵时候边手写\手敲边梳理边背,脑子里要始终有条线索(来,闭着眼睛回忆一下我这篇文章有啥线索),写完再看一遍,看完心理再想一遍,这就很深刻了。


C.自测的话通过电子版软件,关闭上位概念去回忆下位概念,关闭英文回忆中文。以英语单词为例,本人用的是李剑的单词书(李老师还挺低调的不过东西可以),背完两三遍后我把难记的、重要的词手打在幕布中,随时可以用来测试自己。


(暑假用书背了2个月,之后只用软件回顾难背的单词)


D.实在无法割舍或已经做好了知识点汇总类的笔记,可以用幕布把大题&知识点的内容整理在一块,两个是可以结合的,把容易考的题目放入相应章节笔记里就可以


(作者一战的时候花了很多无用功做的目录式笔记,二战的时候索性把很多内容放进去反而有了作用)


E.冲刺期做框架笔记好处是少,一个学科冲刺期做最多10来张A4纸,一个知识点在不同模式笔记中重复出现,记忆很深刻。这里强烈建议手写,边画嘴里边念着,相当于背诵了。(当时只求自己看懂,比较乱就不上图了)


4.总结类

这里不算麻烦,应该没有太难需要细说的。简单说几个建议:

A.可以根据习惯和工作量调整科目,有的可以不做;

B.法考错题好题总结量大,强烈推荐做电子版,顺便适应机考;考研教材学习总结量少,自测什么的建议手写;

C.法考图前面示范放过,放一下考研我自测的时候做的。


(大概默写,不用每个字都很认真写,我承认有解释字丑的成分)


D.论述简答题冲刺总结,本人手写时会做成框架类笔记,其实本质就是做框架、做模板类笔记。怎么能让你记住怎么来,做得深了叫总结,做的全了叫框架,做的精简了叫模板,都是互相交叉的。有点担心会被理解为做各种不相干的笔记…


5.模板模型类

主要适用考研名词解释的背诵法考主观题答题规范总结等,作用是记住答题思路,而不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A.宏观些,答题框架比如三段论,请求权基础,概念外延效果意义等。(这个学校老师或者机构应该都有提过,目前我的水平不敢班门弄斧哈)


B.微观点,具体到知识点,一个概念分几个构成要件(如民法的概念即调整+xx主体+人财关系+的法律规范);一个权利的概念包括权利人+限定条件+对象+法律效果等等(没有严格限制,你分析一句话的时候就看看类似的概念有没共同之处),这个岳业鹏老师讲得很好,有时间了可以再总结下,不过本人复习阶段没有专门汇总专业课的模板公式,而是慢慢积累。


C.在英语上主要用于作文模板、复试口语中使用。值得注意一下,作文模板不要用一个老师的,可以以一个老师为基础补充其他老师的点,这会不用问暑假后再考虑也不迟。



D.模板别专门写一大堆,最好用软件碰到了记录一下,忘了再看看把思路印入心里,表述的时候是自然而然的。注意记的时候多动脑子,别一味的control c+v


6.补充类

A.大部分在书上、打印好的笔记上。

B.没什么可说的不要写太多就行,写上下次看得懂的词,以后能记住就ok。

C.作者个人补充以后,对于特别重要的还是会放进总结类或者题型类笔记中的。

D.补充知识点还比较容易理解,如果是在教材中如何标注逻辑关系,感觉用文字讲太复杂拍成视频才能将清楚,放几张图自行感悟。



7.拍照扫描类

A.考研冲刺期作者把一些老师的冲刺讲义和大咖论文等用这种方法整理,很高效。因为那时候很多热点、新的归纳全部补充进之前的笔记已经来不及了,也没必要。你不知道的很少,大部分只是不够有深度。

B.拍段落,每一张图就一道题,通过全能扫描王分类整理;

C.主要是补充笔记时和冲刺背诵用的较多,不要产生依赖,你必须非常熟悉再拍。


8.其他类

A.本人当时经常在图书馆楼道对上述做的笔记进行录音,骑车、睡前经常听自己的声音hhh

B.讯飞app很好,技术非常成熟,但去年不法考时间多就纯手打了,对于一年两考时间紧迫的可以试试语音识别整理笔记;

C.手机备忘录、桌边便签都是平常有疑惑、发现、感想等及时保存的好载体。


打个总结——什么时候做什么笔记


对于法考等客观题考试就不用太详细总结了,因人而异,主要保证多刷题多总结就可,想太多反而浪费刷题背诵时间。


考研等:

初期:补充类笔记学第一遍,第二轮可以开始整理题型(名词解释为重)。

第一遍就做题型类笔记的适合两种人:基础好,看书完全ok,做好笔记直接进去背诵阶段的;基础一般但看一页要睡半小时,把握不住脉络的,做笔记是倒逼你学习的方式。


中期:用框架整理大题或知识点、总结类进行背诵自测、题型类继续回顾和完善;


后期:完善和背诵题型类,用框架类总结类背诵和补充热点、论文


冲刺期:就主要背题型+框架类笔记

过程中穿插模板类、其他类笔记进行补充。不一定严格按照,以自己情况为准。


至此笔记攻略正文部分结束,你可以现在就去做,毕竟方法论是虚的真正做到了才是正道(…滴光)。我在发表前给10位左右粉丝看了试读版,征集了一些问题。在学习中如果碰到问题了再回头看看这篇文章,这些答疑说不定会有帮助。


Q&A补充:


Q1:如何把笔记做到精简?

1关键词。这不用说了吧?就是提炼概括,比如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这9个字,你在笔记中就人财关系即可;权利与义务就写成“权义”等。注意,精简的只是表达形式,不是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

2标点符号。有反馈建议做成表格,见附录。


Q2:纠结手写还是电子版?(略)


Q3:做完如何背诵?

1背诵方法有很多,有的可以在整理过程中就写在上面比如口诀。

2边做边思考。你不是复制粘贴,最好打字过程中尽量背着写,大致过一遍再打一段,你要让你做的每件事都有意义

3后期打印出来电子版再勾画不会很慢,熟悉一遍后直接开始背,不过背诵可以说的挺多,暂且不多赘言。


Q4:民法典和(红皮书等)参考教材不一样的话怎么整理笔记?(略)


Q5:已经开始做笔记\不做笔记要换吗?

自己感受下对照你之前的某种笔记能不能回忆起来规范的表述,如果不行就从现在的概念开始,不用重头开始,学完回头补充也可以


Q6:梳理框架是按照知识点还是严格按照教材目录还是自己形成一套框架?(略)


Q7:就是读一段提炼一段做笔记的意思吗?

1不全是,对于概念的整理大部分是语言表述的精简,像它的构成要件、法律依据、理论争议、上下位相关概念最好也要写,按照不同考试难度和自己掌握能力保留和删减;

2有的句子你记忆不准确或者觉得之后不一定能很完整还原,可以写完整点,也可以在【拍照类\题型类笔记】中适当规范措辞.


Q8:推荐下适合做笔记的教材(略)


附录:


现在的你已经知道在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了,那么就快去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专属于你的笔记吧。


推荐阅读

冲刺法考还有60天

乘风破浪的青苗成长计划

外文精读 | 傅华伶:香港基本法与港区国安法的关系

30所法学院校法硕保研及考研分析

投稿邮箱:qmfmbjb@sina.com

主题篇幅体例

本文责编 ✎ 金钟罩

本期编辑 ✎ 张睿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