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落子有声 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
布“产业发展”棋局 兴产业之群
一朵朵蘑菇、一颗颗西红柿、一碗碗即开即食的香浓羊肉……在东胜区,越来越多的“土特产”从乡野田间走向了城市“大餐桌”。
东胜区立足本土乡村产业实际,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延链、强链、融链有机结合,以健康食品产业示范园为阵地,不断提高地方农牧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群化水平,让农副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浓。其中,这一朵来自巴音敖包村的小蘑菇就是最好的代表。
走进东胜区泊尔江海子镇巴音敖包村的东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正在将搅拌好的材料灌入一个个乳白色的塑料袋内,随着机器的转动,食用菌培养袋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诞生”。
据公司负责人刘炜介绍,在制作菌包过程中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3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食用菌发酵料生产设备、一种食用菌发酵床、一种食用菌生产设备),此外,公司还采用工厂化标准统一生产,严格把控生产工序,让小蘑菇的品质跃上了新的台阶。
东胜,不止将初级农产品点满了“科技点”,提升了“价值度”,还通过坚持市场导向、品牌引领,大力发展预制菜加工业,以强有力的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将东胜打造成为食品加工业聚集地。
通过烹制羊肉全链条生产,让“一碗好羊肉只需三分钟”这句口号成为现实,也让以内蒙古阿尔巴斯山羊肉为主原料烹制羊肉全品类的预制菜成为地方新“特产”。
东胜区围绕城市消费和市场需求,还打造出了泊尔江海子镇温室大棚项目、泊尔江海子村肉牛养殖场、折家梁村“黑大肚”系列产品、鄂尔多斯万普膳坊预制菜产业园、蒙纯乳业、正原餐具消毒中心等全链条农特产品企业。2024年初,东胜区农牧业龙头企业加至82家,更是被自治区确定为预制菜重点旗县。
接下来,东胜区还将继续坚定不移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特色种植,提升农牧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业智慧谷、健康食品产业示范园、中草药种植加工基地等重点农牧业项目建设。放眼望去,乡村特色产业正在东胜各处涌现。善绘“乡村文旅”棋谱 繁业态之茂
做活乡村产业振兴“大文章”,光靠壮大产业队伍、强化产业科技含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新的眼光和新的布局。
元禾生态研学教育基地是东胜区一处集体验式农场与研学教育深度融合的生态农业场所。该项目位于东胜区罕台镇灶火壕村,占地面积318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1700万元。
在过去的一年中,该基地累计接待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和各类团建活动近3万人次,人气十分火爆。2024年,灶火壕村将与元禾基地积极开展“村企联建”,预计可接待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和各类团建活动近9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
东胜区围绕灶火壕生态乡村旅游区、九城宫旅游度假区休闲农业旅游等乡村特色文旅项目,培育出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一批乡村产业新业态,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城市人流量不断引入乡村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在让城市游客尽享闲适田野风味的同时,为地方村集体增收。
2024年,东胜区还将继续丰富旅游休闲、采摘观光、特色餐饮等乡村业态。因地制宜种植瓜果蔬菜、中草药、小杂粮等经济作物;支持万普膳坊、绿众等企业做大预制菜产业;积极推动灶火壕生态乡村旅游区、欣保丰现代种养殖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让产业兴带动乡民富,让繁荣的景象从城市蔓延到乡村。
善提“绿色发展”棋势 美乡村之颜
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还得让乡村的生态美起来。
东胜区持续加大乡村生态建设,优化城乡绿色空间结构,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不断以绿为笔点亮乡村生态之美,以生态美为村民带来幸福生活。
同时,进一步压实“河长制”责任,“两级河长”巡河500余次,加快推进河道综合治理,并以“林长制”为抓手,构建林草资源网格化管护机制,新完成造林500亩,划定基本草原9100亩,新建防火检查站2处,生态环境保护防线不断筑牢。
今年,东胜区还将继续推动二产一产融合新进程,发挥煤炭产业和制造业带动优势,大力发展“农光互补”“草光互补”光伏发电复合利用新模式,在最大限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益,支持工矿企业投资农业,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提升户改厕、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和种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将东胜乡村点缀得更加美丽。
(记者:刘越)
推荐阅读编辑:白慧敏 审核:韩改琴 朱少立 刘冬
校对:任施瑶
新闻热线:0477—8139311投稿邮箱:dsb0477@163.com声明:东胜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者,本平台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