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光诱导Ag2S纳米晶合成新策略及其机理研究

2016-11-03 CCL 研之成理

无机量子点的传统合成方法为高温注射法或者高温一锅法。高温法的优点是合成出的量子点结晶性好,反应速度快,成核与生长区分度高,尺寸均一性好。但是高温的显著缺点是耗能高、晶型的可调变性弱(特别是对于一些亚稳定性的晶型)。为了克服高温法的这些缺点,量子点的非高温合成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期文献精选向各位介绍一种光诱导量子点合成法。


该文章报道从Ag纳米颗粒(3.5 nm)出发,加入大量TBBT(4-tert-butylbenzene-thiol ),在10摄氏度下,经过7 h的光照,即可生成1.7 nm的Ag2S量子点。反应体系的宏观变化和UV变化如下图1:

图 1


在光照过程中,体系先从黑色均相溶液体系逐渐变为淡黄色,同时伴有絮状沉淀析出。继续光照絮状沉淀慢慢溶解,且体系颜色逐渐加深(图1a)。依据沉淀的形成与消失,可以人为的将反应过程分为三步。在UV-Vis吸收光谱中(图1b),光照的前30 min,Ag纳米晶的吸收峰逐渐减弱至消失。从30 min到7 h,近红外区缓慢出现吸收峰,且该吸收峰不断红移。各种结构表征表明7 h后体系中主要为Ag2S纳米晶。表征如下图2:

图 2  


为了揭示从Ag到Ag2S的演变过程,作者首先分离出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絮状沉淀。电镜下絮状沉淀呈现一维网状结构,如下图3:

图 3


结合TGA、EDS等手段,该沉淀确定为Ag-TBBT。EPR表征发现反应过程中有TBBT自由基生成,同时气相色谱发现H2的生成。综合这两大表征,作者认为在光照下TBBT产生自由基,并与Ag纳米晶反应生成Ag-TBBT沉淀。产生自由基反应如下图4:

图 4


在光照条件下,TBBT不仅会产生自由基和H2,还能放出H2S(方程式如下图5)。H2S能够与Ag-TBBT沉淀结合先形成Ag-TBBT颗粒(沉淀溶解过程),然后逐渐形成Ag2S纳米晶。

图 5


这一变化过程的示意图如下图6所示:

图 6


有趣的是如何确定Ag-TBBT沉淀是先转变为Ag-TBBT纳米颗粒,然后再生成Ag2S。动态光散射(DLS)表征发现沉淀溶解后纳米颗粒的尺寸并不是逐渐长大,而是逐渐变小(见图7a)。这一反常的现象暗示Ag-TBBT沉淀并非直接转化为Ag2S纳米晶。提取沉淀溶解后的反应液,并进行TGA和XRD以及TEM等表征。结果表明反应中间体的组成都与Ag-TBBT类似,而形貌则呈现纳米颗粒状(图7b)。综合这些表征信息,作者认为Ag-TBBT纳米粒子为Ag与TBBT组成的金属有机复合物(如图6所示)。

图 7


从Ag纳米晶转变为Ag2S纳米晶,两大关键因素为光照和TBBT,缺一不可。作者进一步尝试了不同类型的琉醇,如下图8所示:

图 8


1 - 6号六种琉醇,都能出现沉淀,但是仅有4 - 6能够形成Ag2S纳米晶。当使用1 - 3 号琉醇时,形成的固体沉淀无法再次溶解。在TEM下,1 - 3 形成的沉淀为二维片状,而4 - 6号形成的沉淀为一维纳米线。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1 - 3号琉醇确实容易形成二维结构,而4 - 6倾向于形成一维结构,如图9所示:

图 9


从Ag-TBBT沉淀可以转变为Ag-TBBT纳米颗粒必须打破Ag-TBBT之间的链接。不难想象打破一维纳米线比打破二维纳米片要容易的多。如图10所示:

图 10


点评:

1. 正如文中反复强调的,本文的亮点在于首次利用了光诱导低温合成Ag2S量子点。演变过程解释也很清晰。一种新方法的提出,后期必定还有很多的改进和提高。比如文中Ag2S的尺寸均一性不高,估计光学均一性一般,发光效率也不高。

2. 既然Ag-TBBT沉淀物是必需的中间体,能否直接制备Ag-TBBT作为前驱体用以合成Ag2S量子点?文中合成Ag纳米颗粒的方法是两相法。该方法合成出的Ag纳米颗粒均一性并不好。如果从“质量”更好的Ag纳米颗粒出发,最终的Ag2S的均一性如何呢?

获取原文请点击“阅读原文”



研之成理面向所有感兴趣的朋友征集专栏作家,主要包括专业软件(比如Digital Micrograph, TIA, Photoshop,Chemoffice,Material studio等)和基础知识(XRD结构精修,热分析,核磁,程序升温实验,同步辐射,质谱,AFM,STM)的分享,以及相关领域最新文献赏析。目前,由于小编人数有限,总结的周期会比较长,如果有更加专业的人来分担一部分的话,应该可以让大家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多内容。

欢迎愿意分享的朋友联系我们:邹主编(QQ:337472528)或者陈主编(QQ:708274),谢谢!

最后,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将自己的思想传递给更多的人。



为方便研友们进行学术讨论,研之成理也开创了自己的QQ群,1号群:已满;2号群:已满;3号群:585629919。欢迎大家加入进行激烈的学术讨论!

本文版权属于研之成理,转载请通过QQ联系我们,未经许可请勿盗版,谢谢!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或者搜索微信号rationalscience,轻松关注我们,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