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Nature Materials: 通向真实TiO2/H2O界面模型之路

2017-02-17 LY 研之成理

撰文:LY 编辑:DJ&ZSH

 前言:

    对于许多做光催化的小伙伴而言,肯定对TiO2不陌生。作为经典的光催化剂,人们对TiO2的基础研究从未止步。然而,对于光催化反应中水分子与TiO2的界面结构,因为缺乏有效的表征手段,可以说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只有一些模糊的认识,比如真实的固液界面的模型应当如何构建?在液相中,水分子是如何在TiO2表面排列的?是直接以分子形式吸附?还是解离为羟基?

    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最近来自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的Geoff Thornton教授在Nature Materials(doi:10.1038/nmat4793)上发文,他们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XPS, UPS 以及原位的表面XRD(Surface X-ray diffraction ,SXRD )等表征手段,提出了一种新的TiO2(110)/H2O的界面模型,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篇文章。

                           

1. 作者取得了什么结论?

    TiO2 (110)表面是通过形成半单层的端位羟基(Terminal hydroxyls, OHt)将所有五配位的Ti位点占据, 然后再与液相水构成固液界面的

1 作者结合实验通过从头算分子动力学计算得到的水/TiO2界面模型。图中红色球为Ti, 蓝色球为氧。

 

2. 结论如何取得,有何实验证据?

2.1.STM证据

    作者首先扫描真空中干净的TiO2(110)表面(clean TiO2(110)),通过STM扫描,确认了大家众所周知的事实,即TiO2(110)表面会暴露出五配位的Ti位点(Ti5c),且会形成特征性的纵列结构。然后作者将TiO2(110)单晶浸入水中(H2Odip TiO2(110)),得到水分子吸附层,再次通过STM扫描却发现,Ti5c的纵列结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规则的(2×1)有序图案。而且作者通过重复试验发现,得到的规则的(2×1)有序吸附,其覆盖度约为0.3个单层,这与TiO2(110)表面0.5 个单层的Ti5c位点的数目十分接近。这预示着表面Ti5c大部分位点被OH所填充。

上图(b):浸入水前的TiO2(110)表面, 可看到特征性的Ti5c的纵列结构。下图(c):浸入水之后的TiO2(110)表面,可看到规则的(2×1)有序图案。


2.2.  XPS和UPS

浸水前后的样品O-1s XPS以及不同能量下的UPS(紫外光电子能谱),绿色,浸水前。红色,浸水后。D中插图:样品浸水处理前后,桥位氧缺陷和羟基导致的能隙态。


随后作者利用XPSUPS进行了进一步地表征,发现浸水后的样品OH信号峰明显变强5倍(532 eV)。而UPS可以看到浸水之后看到费米能级以下的8.0 10.2eVOH信号明显增多。同时,作者还发现,样品浸水处理之后,桥位氧缺陷和羟基导致的能隙态消失(上图d的插图)。这个作者认为是浸水实验过程中痕量的O2与表面的氧缺陷发生了反应导致了此能隙态的消失。


2.3. SXRD

    随后,将这种浸泡水前后的样品,作者做了表面XRD的研究。基于衍射实验结果,作者构建了表面模型,确证了浸入水之后,表面形成了羟基,且此羟基氧与Ti的间距,与Ti5c位点吸附OH的结果一致。

    而SXRD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其可以原位地探测水/H2O界面。作者他们将TiO2完全地泡在了水中。结果发现,泡入水中的单晶样品(H2Odrop TiO2(110))得到的SXRD谱与浸入水中再拿出的样品(H2Odip TiO2(110))谱图基本一致。这就为真空实验与原位的水相环境的结果,构建了一个桥梁。

    基于这些实验证据,作者就提出了作者这篇文章最重要的结论:TiO2(110)表面是通过形成端位羟基(Terminal hydroxyls, OHt)吸附层,然后再与液相水构成固液界面的。

注:小编没看懂SXRD的实验谱图,所以没有show,感兴趣的可以查阅原文。

 

2.4. 理论计算(DFT和AIMD)

    为了进一步理解端位羟基(Terminal hydroxyls, OHt)吸附层的形成机制。作者还做了DFT和从头算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作者认为在形成端位羟基吸附层的过程中,水、O2,在表面都发生了解离,而且有表面氧空位的参与。且作者认为水分子可能对稳定端位羟基OHt有着重要作用。而利用AIMD,作者也确认了水分子的稳定作用。

    AIMD的另一个作用是能提供水/ OHt/ TiO2(110)界面的结构信息,且其得到的垂直表面的不同种类原子的空间排布信息与SXRD的实验结果吻合地很好。

注:更多详情,感兴趣的可以查阅原文


3. 此发现的意义?

    作者基于实空间成像,谱学数据以及表面X射线衍射,辅以DFT计算,得到了光催化剂TiO2与水之间的界面的原子结构模型。这种固体与水之间通过中间的羟基的界面结构,是人们基于真空表面实验结果而未曾预料到的。而这也更加证明了原位实验的必要性。而这篇文章,利用SXRD的桥梁作用,联结了原位与真空下的实验结果,十分巧妙。同时,也阐明在水环境中,表面羟基的存在,对TiO2水化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光催化过程中的重要的质子跳跃与跃迁过程就会十分有利,而这种端位羟基的存在,在TiO2光解水的具体的基元步骤中如何参与,有何影响?这也是留给未来人们解答的问题。


研之成理稿件征集

研之成理面向所有对科研感兴趣的研友们征集稿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献解读;科研作图,数据可视化教程;论文写作分享; 课题总结,名师介绍;仪器表征等基础知识;科研感悟心得方法和实验室安全相关内容等。

投稿请联系:rationalscience@163.com, QQ: 337472528或708274


随手点点下方广告,无需下载即可帮研之成理创收哦。感谢!

为方便研友们进行学术讨论,研之成理也开创了自己的QQ群,1号群:已满;2号群:已满;3号群:已满,四号群:563853581。欢迎大家加入进行激烈的学术讨论!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或者搜索微信号rationalscience,轻松关注我们,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