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为何比女性寿命短?这些男女差异养生法,才是寿数过百的诀窍所在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短5-10年。虽然,导致男女寿命差异的机制和危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未知。
但是,因为身体结构、生活方式不同,男女养生,各有侧重,寻到正确的养生方法,可以让你养生的效果事半功倍哦~
男属阳,女属阴,动则生阳,静则生阴,因此,男性要靠吃来维持动的能量,以攒阳气;而女性为了养阴就要靠睡觉来维持静的状态。
♀男人靠吃
对于男性来说,吃主要体现在养肾精,因为肾主阳气收藏,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 吃铁棍山药,既补肾阳也补肾阴,上锅隔水蒸20分钟左右,每天吃半根;
2. 吃点醋泡黑豆。可补肾强肾;
3. 早晨睡醒后,弹弹后脑勺,可以补肾气、缓解疲劳、预防头晕、防治耳鸣。
♂女人靠睡
睡眠不足会使人疲倦、脾气暴躁,而且也不易保持注意力和快乐感。睡眠好不但能养好情绪,还能养好皮肤。这对于女性而言尤其明显。
1. 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最好晚上10点到早上6点)。
2. 白天中午再休息半小时左右;
3. 女性在经期因为失血过多,可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
研究发现,生活在温暖、阳光充足地区的女性寿命较长;在气候凉爽地区居住的男性则活得更久。
♀男人“冷”养
男性蒸桑拿或热水浴时,温度以37℃~41℃为宜,每次15~20分钟;
“戒掉”长时间骑车或驾车、爱穿紧厚牛仔裤、长期坐在宽松沙发里等习惯,对生殖功能有影响。
♂女人“热”养
比如睡前用热水泡脚,能缓解腰背疼痛,促进睡眠;
做家务时多用温水,预防关节炎和妇科病等;
注意随时增添衣物能保护好腹部,少吃寒性、生冷食物,以免被月经不调、痛经等困扰。
男女的营养需求是各不相同的。研究发现,女性最易缺乏钙和铁,男人则容易缺锌。
♀男补锌
对男人来说,锌元素至关重要,会影响其雄性激素的分泌。在正常排泄中,男性每天丢失的锌元素也要多于女性。
每天吃一小把松子,能补锌,对大脑和心血管健康有利。
♂女补钙
女性在月经来潮时,铁流失会加快;
更年期后,由于激素变化,骨质流失速度也会加快,因此女人更需要补铁和钙。
每天喝250克纯牛奶,这是补钙的理想办法。
男人管不好嘴,胃跟着受伤,与女人相比,男人胃溃疡、胃炎等病的发生率更高。
而另一方面,女性认知障碍症患病率高于男性,北美一项研究发现,女性认知障碍症患者大脑萎缩比男性更早。
因此,男人要多护胃,女人要多养脑。
♀男护胃
告别高盐、高油饮食;
适当吃些面食、小米粥及香蕉等养胃食物;
抓住早上5:00~7:00、睡前20:00~21:00两个“黄金时段”仰卧床上揉腹。
♂女养脑
吃点柑橘类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有提高记忆力和预防脑细胞损伤的功效;
兴趣、好心态等是养脑的“必需品”,中老年女性更要注重培养兴趣爱好,多与人交流,融入社会。
♀男多静坐
男人到了中年,各种各样的压力纷至沓来,经常会感到精神紧张或焦虑不安,且身体常有疲惫感,各种病菌也极易乘虚而入。
如果能有效地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对身体则大有益处,而“静坐养心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女人少气
女性容易出现激素分泌异常,特别是月经周期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的不平衡决定了她们细腻的性格(“心眼小”)、鲜明的个性(“脾气大”)等,这是女人“气”产生的前提。
百病生于气,人要健康长寿就要少生气。
1.生气时掐掐内关穴,内关穴是心包经的要穴,刺激这个穴位能发挥宁心神、开胸解闷、疏理气机的功效。
2.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可以换种方式把自己的情绪、需求适度的表达出来,比如聊天、谈心、自嘲。
适量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条件之一。不过想要减肥,还要注意锻炼前后的最佳用餐时间。
男女因身体机制的不同,最佳进餐时间也不一样。女性宜在锻炼前进餐,男性则反之。
♀男锻炼后进餐
相对来说,男性要比女性强壮,肌肉中存储的碳水化合物更多,而锻炼更易消耗体内的碳水化合物。
若锻炼前进餐,餐食则会提供大量碳水化合物以供消耗,便难以达到燃烧脂肪的效果。
♂女锻炼前进餐
女性宜在锻炼前进餐,女性身体更易燃烧脂肪,存储碳水化合物。女性臀股部位脂肪含量更多,能够更好地向血液中释放脂肪酸。
性激素的差异使得女性存储葡萄糖和燃烧脂肪的效果更好。
对男人来说,失去肌肉就失去了生命之本。而曲线与柔软完美的结合,成就了女人令人艳羡的身段。
所以,男人要练力量,女人要练柔韧。
♀男练力量
中年人可以针对肩背上臂、腰腹部、下肢的肌肉分别锻炼,并重点“攻破”腰腹部。
老年人则可通过举哑铃练上肢、半蹲练下肢等较缓和的方法进行。
♂女练柔韧
尽管有些人天生柔韧性不好,但后天练习也很有效,年过40岁同样不晚。
最简单的动作,就是盘腿坐,可以锻炼腿部、腰部力量;
经常压腿,但要循序渐进,一开始可能腿只能抬到板凳上,逐渐抬高到椅子、桌子上;
做做瑜伽,既能练柔韧,又能静心养生。
精彩回顾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原作者供稿或专业医生推荐,一切解释归原着者所有,禁止抄袭和侵权。
⊙投稿信箱:980151516@qq.com(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传统医学(QQ、微信号:980151516)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