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的三个危险时刻
最近年底,很多公司都在做团队同学的绩效面谈和人才盘点。
在沟通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同学特别在意一个问题:我的市场价值有没有提升?
同时,很多同学还有一个默认的假设:我的薪资反映了我的市场价值。
一些典型的观点:
一般来说,要成为一个市场总监,需要了解媒体投放,做过品牌活动,还要有产品开发的经验。我现在一直已经做产品开发1年了,我可以申请轮岗去做品牌活动吗? 我感觉我最好去一家知名大公司,这样将来我跳槽时简历更加分。
「让自己的经历看起来更完整」、「让自己的简历看起来更好看」这些短期的「职场敲门砖」固然是重要的,但为什么很多满足了这些条件的人,甚至不乏阿里、字节这类头部互联网公司的中层,仍然陷入了35岁中年职场焦虑?
透过这些表象,我们还应该深度思考:
什么是一个人长期的「职场竞争力」?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这是两个特别值得深度思考的问题。
「一个人的职场竞争力」和「一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非常相似的,我想做一个类比,来帮助理解「职场竞争力」的实质。
我在这篇文章里提到:
企业是否能够持续成功,关键在于有没有「Know how」,持续做出高质量的决策。「Know how」就是企业沉淀的做成某一件事的「门道」或者「诀窍」,就是还没做就知道会有效的「独特的知识」。
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就是独特的知识。
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的领先优势和竞争力,就必须把力量集中在少数几件特别擅长的领域,提炼、沉淀我们独特的知识,并且不断升级我们的知识。
如果一家企业无法不断升级自己独特的知识去适应外部环境大的变化,慢慢就会落后甚至被淘汰。
一个人的「职场竞争力」和一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实很相似,也就是说:
一个人的「职场竞争力」取决于他的「Know how」,取决于他独特的知识,而且他必须不断的升级自己的独特知识,以适应外部环境大的变化。
我们来看看一些身边的案例。
2013-2015年,我曾经亲历过电商类岗位的短缺时期,当时随便一个有3-4年电商经验的同学,就有机会被世界500强公司聘为中国市场的电商总监。
而在今天,没有8-10年工作经验,已经很难升职为一家大公司的电商总监了。
2013-2015年,关于电商运营的知识是有一定的稀缺性或独特性的。因为所有快消品公司在那几年都意识到阿里系电商的崛起已经是一股不得不正视的潮流,大家纷纷入局这个领域。
但是这些传统公司基本上对电商运营没有太多的Know how,对这方面知识需求在快速增长,所以给了当时有电商经验的同学很多好的机会。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最近两年的新媒体投放、抖音短视频和直播人才领域。2018-2021年,风险投资机构先后投资了大量消费领域的新品牌,让大家对这几个领域知识的需求急剧提升。一些刚毕业1年多的同学,跳槽能拿到20k以上的月薪也不罕见。
但今年开始,新媒体投放、抖音相关的人才也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均值回归」又一次发生了。
「电商运营知识的泛化」会让「电商代运营公司」不再像之前那样有好的利润,必须做出业务转型。也会让从事「电商运营岗位」的从业者供应充足,行业薪资水平回归常态。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可能有这样的疑问:这不就是简单的供给需求决定价格吗?你为什么一定要扯到「独特的知识」这个话题上呢?
我强调大家从「独特知识的沉淀和升级」视角看待「职场竞争力」,是因为这个定义更加接近问题的实质,也能帮助我们警醒很多职场上容易让人忽略的危险时刻。
在这些时刻,很多人陷入危险而不自知,等严重后果出现时才追悔莫及。
我认为第一个容易让人忽略的职场危险时刻,是当你过得有点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时候。
在这种时候,做事的成果和绩效并不明显,好像我做事和和稀泥,老板觉得 ok 也就过关了。很多的工作,到底最佳的做法是什么也不是很清楚,反正前人都是这么做的。
当你得过且过,不求甚解的时候,恰恰是职场最危险的时刻之一。因为你并没有在沉淀自己工作领域独特的知识,成为自己的本事和判断力。更不用说升级你的知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了。
当很多人在为35岁职场危机而焦虑的时候,是否想过这可能是自己没有在根据外部的环境,不断升级自己独特的知识?是否想过,过去10年里自己太多的得过且过、和稀泥、不求甚解,可能是35岁pk不过年轻人的根本原因之一?
我认为第二个职场的危险时刻,是盲目追求市场上很热的职位。
每个人在职场里取得绩效、获得成果和肯定,都要通过自己的长处来实现。鲜少有人是能在自己短处里挖掘出黄金,成就一番事业的。
市场上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出现很多热门的岗位,比如移动互联网兴起时的「产品经理」。如果一味追求市场上受欢迎的职位,而不了解自己的长处,个人长处和岗位要求不匹配,往往很难做出出类拔萃的工作成果。
我的长处到底是什么?我做什么做得特别好?什么事是我比较容易做好,而其他人做起来比较难的?
这些关键的问题,都是需要回顾自己过往的工作成果,和你的上司、身边的同事一起,努力寻找答案的。
人只有聚焦于一个领域,顶多是很有限的几个领域,才能达成卓越。一个优秀的企业在用人时看的是一个人在某个重要的领域是否出类拔萃,而不是在各个方面都过得去。
第三个职场的危险时刻,是当我们通过跳槽换取更高的名位(title)时。
这一点前Yum的CEO苏敬轼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
有的人为圆「总经理」的梦,放弃好好的公司和理想的工作;有的人被忽悠有损益表(P&L)的决策权,反而沾染一些独断专行的坏习惯。大公司常常设计一种比赛爬楼梯的机制,搞得大家都忘了工作的真正目的,每天想的都是如何跑在别人前面,如何赢得老板的欢心,争取下一个出头的机会。
我看过许多优秀的人给自己设下了一定要在某个时间点之前做到总经理之类的目标,因此拼命表现,还不惜跳槽。本来好好的工作,不能用心、平静地去做,反而汲汲营营地想着下一步怎么办。结果可能目标达成了,却是去了不对的公司,或做了不适合的职位。
我在跨国公司是个异数,中国区负责人一干就是26年。每年总部做人力资源评估,问我想不想更上层楼,去全球总部,我都没兴趣。总部的人都搞糊涂了,怎么有人这么没野心?
但最终结果是我把中国事业部做到全球最大。后来因为太大了而必须从全球百胜拆分出来独立上市。所以我得到的名和利好像一样也没少。这个过程,我始终都能与自己的团队在自己适合,也喜欢的中国市场一起享受,这远比在全球总部要快乐很多。
也许有人认为我很奇怪,但我觉得自己很有智慧。其实说穿了没什么了不起。我清楚自己真正的归属,没有盲目随波逐流而已。
若真有成,名不求而自至。
如果一味求名,而自己没有沉淀好知识,你可能会由上一家公司最优秀的业务经理,变成下一家公司最糟糕的总监。
行文至此,我不禁有些担忧,是否因为提醒了大家这些危险的时刻,为本就不大顺利的2022年,增加了更多焦虑。
请允许我建议你反过来看这一切。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对每一件事仔细思考,直到搞清楚为止。虽然我们还年轻,懂的东西还不多。但我们会养成习惯,一样一样去深挖、去理解。每一次的「原来如此」都是一次知识的沉淀。
让我们不为名位所累,锐意向前,勇猛精进。我们紧盯外部的市场环境变化,不断迭代自己的底层认知和独特知识,而不是紧盯上面的位置。等我们到35岁的时候,成为那个职场上最不可或缺的领导。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真正认真的寻找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长处,创造一个一个被赞赏、被认可的工作成果,从而获得一个一个职场上真正的成功。
有人说,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把自己有限的才华发挥到极致,留下点什么,不枉费这一生。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职场竞争力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