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省|100年了,为什么我们要纪念反思排华法案?

王立 高度见闻 2023-07-05





格局有高度 思想有深度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访问高度网



2021年,尼日利亚作家奇玛曼达·阿迪奇埃(Chimamanda N. Adichie)在德国洪堡论坛(The Humboldt Forum)期间,就欧洲某些政客试图淡忘对非洲的殖民和奴役史在演讲中说:

“如果我们承认欧洲的文明是受到600年前文艺复兴的影响,受到300年前启蒙运动的影响,那我们就不能说百年前欧洲人对非洲所做的事情可以淡忘。它们不能被淡忘!

阿迪奇埃在德国洪堡论坛进行演讲。(Britta Pedersen / Pool via AP)
阿迪奇埃的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文化、文明及社会习性、心理的传承和延续——好的部分是传承,坏的部分是延续。无论好坏,人类社会发展的连续性不可能被打断。换句话说,社会的一些陋习、陈规、观念不可能彻底翻篇、立地成佛。

因此,“历史不仅能告诉我们曾经发生了什么,也能向我们解释眼下发生的事情。” 所谓知古鉴今、以史为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也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熟悉历史,至少是所居住国家的历史、本民族的历史、本社区的历史。同样的道理,作为华裔加拿大人,移民来到加拿大以后,需要不断学习加拿大历史和华裔移民史。
华裔移民最早进入加拿大的有史可查的时间是1788年,120名华工被英国的米歇尔船长带到加拿大造帆船,登陆地点在BC省温哥华岛附近的Nootka岛。大批移民的到来则是1858年BC省菲沙河的淘金热兴起。

淘金期间,出于对金矿资源的争夺,出现了淘金行业中白人对华人的欺压、迫害,并随着金矿业的没落而加剧,“蔚然成风”。

援引《加拿大华侨移民史》记述,1860年英国人詹森在BC省的旅行中见到白人对华裔的欺侮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用各种可能的方式虐待‘中国佬’已成为太平洋沿岸的风气。华人经常遭受像狗一样的对待,在所有的时间被恐吓、嘲弄、踢打,姓名被粗口所代替。他们没有表现出报复,静静地活着,而且有礼貌、有节制地对待所有的人……但华工已经忍受到其他民族所不能容忍的程度。”

这段话中所描述的白人对华人的歧视性对待在新冠期间凶猛的仇亚行为中再次显现,比如当街随机击倒等车的华裔女性、无故推倒走路的华裔老者、将华裔老人推出便利店、向华裔店员脸上泼咖啡、蓄意射杀亚裔女性,等等。

19世纪末,加拿大一份报纸刊登的辱华漫画。
而百余年前华人的忍耐、安静、以德报怨,也依然是时下的一些社区成员所遵从的行为规则——他们在看到其他华裔受到歧视时,不是去支持反击,而是重重阻挠,生怕反抗会“打破宁静”、“破坏和谐”、“显得华人不好相处”,还有的人认为“华人应该对被加拿大接受而感恩戴德、歌功颂德,不应该有任何不满”,等等。

历史的循环就是如此无情!当我们为许多事情感到愤怒、诧异、不解时,回顾历史,往往能找到答案。

1865年,淘金业衰退后,经济一落千丈,BC殖民地政府欠债达130万英镑,民间的排华情绪更加强烈,主要原因仍然是来自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当时BC省的主要劳动力是欧裔和华裔。1871年,BC省正式成立,华工问题成了全省的政治问题。

1870年,加拿大一份出版物刊登辱华漫画。

在媒体的歪曲报道下,华人被塑造为:又脏又穷,无法无天,黄赌毒俱全,一群社会渣滓。这样的刻板印象让加拿大全社会开始抵制华人,歧视华人,排斥华人。在温哥华和多伦多等地,爆发了多起抵制华人暴力事件。
“这在报纸舆论上反应最快,也最直接。”“政客们嗅到民意的变化,也开始兴风作浪。”“在报纸和政客的煽动下,排华的气氛越来越严重。”纵观历史,加拿大和美国的排华史都是如此三步走——民间有矛盾,媒体带节奏,政治势力无情碾压。

当政客为了选票、政治利益、政党利益等,拿华人问题做文章时,华人社区的安危就会成问题。

再看眼下的政客们通过讨论外国势力干涉加拿大内政、发展到剑指华社、认为华裔加拿大人在近几次大选中投票受到了外国势力影响、进而提出所需登记项目模糊不清的S-237登记法提案,不能不让了解历史的人担心重蹈覆辙。

朋友“猫老师”对“华裔平权”的感悟是——

“才搞明白E-4395的重要性。我们每一位华人都应该参与进来,如果现在我们没有团结一致,可以预见未来社会地位的降级甚至被剥夺某一项公民权益,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就算拿到名校文凭又如何?”

“我们现在拥有的海外地位和权益,是由几代海外华人不断努力换来的。从人头税再到华裔社区踊跃参加一站二战,从一条小小的广东巷和上海巷再到热闹非法的唐人街。但日益增长的华人社区是否真正融入了解参与到加拿大的社会建设发展中了呢?”

“要么主动参与,滴水穿石去改变;要么被动沉默,平静接受被社会边缘化。”

1872年,BC省政府立法剥夺原住民及华人的省选权,理由是这两个族裔缺乏足够的知识,投票很容易被政治势力利用。而华人本身对选举权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缺乏必须的投票教育、心态比较封闭、来到陌生的国度为生活挣扎、怕惹事、习惯于逆来顺受,导致华人在被剥夺权利时也没有努力去抗争。

以华人容易被“政治势力利用”而指责华人“不会正确投票”的现象,在2021年联邦大选后又死灰复燃。

某前国会议员落选后,一直喋喋不休地声讨选区中的华裔选民受了外国势力干涉未投票给他,导致其落选。接着,越来越多的前官员来声讨华社投票是受了干涉、造成他们未胜选。这样可笑的指责都能站住脚,还不断发酵。最终,在某些媒体的推动下,这种指责最终演变为对陈国治、柯文彬、董晗鹏这些三级华裔民选官员的扣帽子,认为他们当选和工作与外国势力有染。所幸,他们没有沉默。在他们的奋勇反击下,不断“爆料”的记者辞了职。

然而,已经形成的加拿大政府和民众对华裔社区的怀疑却不能轻易散去,华裔社区的任何活动都很容易被抹红、抹黑。

2023年3月29日,CBC报道“华裔加拿大人担心外国干涉调查可能会给政客和候选人带来污名化”。
1883年,BC省政府连续推出了3条有悖于加拿大基本法的针对华人的法案:禁止华人获得皇家土地;防止华人移民;监管华人。这只是1872到1949年BC省政府推出的91条对华人的歧视性法案中的冰山一角。

1885年太平洋铁路修建完工,随即推出了限制华裔入境加拿大的50加元人头税,在1903年最终提高到500加元。在华裔参军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加拿大政府为了消解民间对战争引发经济衰退的不满情绪,在“顺应”民间反华思潮及白人至上的制度性歧视的作祟下,于1923年7月1日,推出了《排华法案》。华裔成为加拿大唯一遭受人头税限制被法律禁止入境的族裔。

1883年,在加拿大卑诗省修铁路的华工。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案正式通过之前,加拿大华社曾做过反抗。可惜由于当时华社不能投票而对政界毫无影响力,而未能成功。

《排华法案》不只造成了千万华人家庭人伦惨剧,同时也严重限制了加拿大华人的生活、工作和华社发展。留在加拿大的华人需要登记并被检查,生活在被隔离和被审查的现实及恐惧中。

从华社所受的摧残和加拿大政府的破坏法治基础的立法来看,1923年发布的这部《排华法案》绝对是加拿大和华裔加拿大人皆难以回避的一段历史。

人头税证书。1885年,加拿大对华人开征人头税。

人头税证书。1885年,加拿大对华人开征人头税。
温金有(Won Alexander Cumyow) ——第一个在加拿大出生的华人。图为温氏的加拿大华人身份证。(Source: huacun.ca)

正如阿迪奇埃所强调的——过去的黑历史应该被现代人学习,“因为只讲一半的故事是谎言,完整的历史才是历史。”越是热爱加拿大、希望加拿大发展得更好,才越应该不忘历史。假如选择性失明,为了制造和谐而掩盖历史,那是自欺欺人,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羞辱。

读友“一尘不染”对加拿大“华裔平权”的评价是:“自由和平等从来都不是某个救世主赐予的。自由和平等,是每个人努力争取的成果,为了保护成果,后期还得不断地维护和优化!所以,自由不是没有代价的!”

加拿大华裔对移民史的回顾和反思、对权利的争取,是对加拿大人权宪章的捍卫,是对加拿大的贡献。只有全体加拿大人都能人人平等、不担心由于族裔或原居国而受到歧视、不害怕可能任意被媒体污蔑,加拿大才能和谐昌盛。

请有识有志之士积极加入“排华法案百年反思”全国行动!参加2023年6月24日国会山集会!



-END-


本文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思想的深度,就是人生的高度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高度与您不见不散!


您对世态万象的真知灼见,我们屏息谛听:

editor@riseweekly.ca






加拿大华裔母亲:深情聚焦Chinatown,挺身护佑唐人街!

骄傲月“彩虹旗”踩踏:几双稚嫩的脚丫,踩破了谁的脸皮?

加拿大“性变态连环杀手”引枫叶国“口水战”!

俄乌冲突的惨烈,铭刻了人间炼狱的生命影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