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电影创作者的是枝裕和“网课”体验
在日本电影的叙事传统中,描述城市少年返乡度过暑假的影片并不鲜见。从宫崎骏导演的《龙猫》到细田守导演的《夏日大作战》,还有片渊须直的《空想新子和千年的魔法》。而《步履不停》延续并重写本土儿童返乡题材。
《步履不停》剧照
从创作的缘起看,影片体现出导演的半自传体特征。《步履不停》是导演对已故双亲的深刻怀念。它讲述了少年从现代城市返回祖辈生活的乡村,度过短暂返乡旅程的夏日故事。导演在影片的开头结尾设置了“回乡”和“返城”的情节,而内在矛盾冲突则主要在乡间展开。《步履不停》通过对两种文明的并置,不同程度地揭示了“社会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过程中的种种不和谐因素”[1]。对工业文明引发而来的不和谐之感,影片的主题表现愈发明确。正如《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影评人Dennis Lim所言:“《步履不停》关注的是对于当下日本的社会文化现实的反映”[2]。基于社会整体转型(Transformation)的阵痛,再结合个人的成长故事加以铺陈,“个体社会”已经形成当代亚洲青年电影叙述中一种常见的“艺术范”。比如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无一不是镌刻了个人成长的青春伤痕,而晚近上映的王小帅作品《我11》更是将导演作为三线子弟的童年往事,缝合在“文革”末期社会景观的讲述之中[3]。
影片的初始阶段,男主人公小敦将一个现代都市中的玩具带入他们即将奔赴的乡村,导演以此揭示个体与其即将闯入空间的格格不入。《步履不停》中,小敦第一次出现时,镜头交代了一家人在轻轨上的状态:父亲凝视手机屏幕,而小敦则聚精会神地把玩着NDS[4]。这台掌机此后在片中只出现了一次,当时少年处在烦躁的状态,在复古精致而且充满怀旧感的门廊里,小敦孜孜不倦玩电子游戏的样子,凸显两种文明在这个空间里的交错与对峙。而当小敦一家离开横山家,在回城的公共汽车上,NDS变成了一把阳伞。这个转变说明经历过这一天一夜,在男孩心目中,原有的价值与兴趣悄然发生了改观。
是枝裕和将火车这一有趣的现代性表征进行修缮后,延续到了《步履不停》的叙述层。片中火车的意象总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片名字幕出现渐隐后,在画面左侧中心位置驰入的一辆红皮列车,这是全片第一次出现现代化的意象。红色列车在泛青的总体影调中显得颇为刺眼,并将现代文明带入乡村。[5]第二次是当两对母子(小敦与母亲、小敦继父与继祖母)从墓地下山,回家路上,交流着对已故亲人和过往时光的眷恋时,火车再一次经过,将离愁带走。甚至,在此后拍摄的《奇迹》中,导演特意将日本新干线的通车作为全片最重要的核心意象展开剧本创作,并浓墨重彩地加以描写。
《步履不停》剧照
在对火车意象的使用中,早先的电影研究一般都将其视作“具有象征意味的现代机械,触发和改变了人类的感官机制和社会行为”,抑或是以“震惊体验”[6]予以生发。是枝裕和(尤其是把火车交汇作为神迹祈愿的《奇迹》中)传承了这一点。
《步履不停》中,祖父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迎娶一位带着“拖油瓶”的寡妇,认为这有碍观瞻并且不吉利。作为乡间诊所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形象,小敦祖父对祖传事业的“传宗接代”抱有幻想:一方面,他们都希望自己的种脉得以延续,另一方面,也渴求医术的技艺有所传承。父与子的矛盾刻画,可视为亚洲国家/地区共同秉承的传统家族伦理系统的影响。
在《步履不停》的尾声处,长者对下一代敞开心扉的戏码中,是枝裕和选择将角色置于画面中心位置并排站开,整个空间被营造得颇为开阔,以便留足二人私密攀谈的余地。互相依偎着回到旧宅。祖辈作为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恪守者,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子一代离乡的结局,构图体现的深意在于:勿论是前面的铁轨还是身后的车行道,在时光洪流中,已然属于上一世代的他们都难以逾越,正如影片英文译名所言:Even If You Walk and Walk(即便你一直走啊走)。
是枝裕和试图通过《步履不停》做到的调度艺术的沉闷并没有成为妨碍电影流通的绊脚石,反而加固了影片内在的力量。导演的创作是一种对古典更为彻底的返古与“倒退”。
日本电影圈内将是枝裕和视为小津安二郎的正统继承人,《步履不停》几乎是一部没有情节高潮与情绪高潮的影片。无论从剧情设定还是从影像冲击力上看,除了影片结束时摄影机终于采取了激动人心的升镜头运动方式,整部作品几乎没有大幅度的运动镜头,固定机位的标准被执行到了极致。是枝裕和充分利用日式屋舍结构的纵深感,营造出镜头内部角色站位的鲜明层次,以此来固定摄影机,防止其焦点失散。此类调度纵然更显功力,但过于封闭的构图也牢牢地束缚了整个叙事的空间。这种严格到几近呆滞的镜头语言,从这一点上看,《步履不停》既是小津镜头美学更为坚定的执行者,也冒着令观众完全丧失观看兴趣的更大风险。
时长115分钟的《步履不停》符合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中的“三一律”法则(Three Unities)。这一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这种古典的戏剧理念虽然能保证情节的紧凑度,但无疑容易造成叙事的冗长感以及审美视觉的疲倦。《步履不停》固执地聚焦在限定的一昼夜之内,几乎所有的情节都凝缩在横山家的房屋内完成,是对“三一律”的严格贯彻。导演利用了从客厅到卧室到仓储甚至浴室等一切可以利用的讲述空间来发散故事,室外部分只用墓地加以点缀。这种处理方式连同古板的镜头调度,无异于将自己置入一个看似无药可救的深渊。令人惊诧的是,《步履不停》却因此绝处逢生,频繁获奖。
是枝裕和的艺术创作与市场遭遇,再次印证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以传承为前提,近乎苛求地追求影像与风格的简洁统一。他在《步履不停》中勉力完成的,是对电影艺术本体美学的极端化实验。是枝裕和以自己成功的创作经验,通过《步履不停》不断体味伴随是枝裕和跨地/跨文化/跨时代的成功。
参考文献
现居上海青年导演 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