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纪录片抓住时代脉搏
王申
纪录片导演,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现于荷兰乌特勒支艺术学院学习当代艺术。他从2013年就开始了纪录片创作,先后拍摄了《离乡》《秋》等纪录短片,之后又参与《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分集导演工作。创作有纪录长片《芳舟》《石史诗》。曾入选阿姆斯特丹纪录片电影节,瑞士真实电影节,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塞萨洛尼基纪录片电影节,纽约林肯中心真实艺术节等。
FreshPitch:从您最初创作的纪录短片,到最近大受好评的新作《石史诗》,您已经进行了十年的纪录片创作。能否谈谈您最初是怎么开始纪录片创作之路的?以及简单分享一下个人的创作成长经历?
王申:一晃时间还挺长的了。首先因为我父亲是电视工作者,所以从小我对纪实性质的拍摄并不陌生。本科时候读的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也比较符合传统纪录片创作的学习,后来本科毕业我去拍了个短片。但大四的时候一直在准备考电影学院,因为更想做剧情片。
虽然本科时已经开始纪录片创作了,但当时对于纪录片认识很肤浅,远没有现在认识得广。研究生时候我去学习剧情片,但是到了研二的时候,我还是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同时慢慢发现商业电影不是我擅长的东西,也没有那么感兴趣。那时候《芳舟》的题材出现了,于是我去希腊拍这部纪录片。它也成为一个比较正式的纪录片项目,两年做完,确定自己至少能在未来几年继续尝试做一个职业纪录片导演,就这么一路走过来了。
王 申
FreshPitch:从早期跟随式的人物纪录片《芳舟》,到观察式角度切入的《石史诗》。近年来,您的纪录片美学有了很大的转变。能否谈谈这个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王申:是的,它们有极大的不同,当然还是有共性的地方。首先,最表象的都是在中国和希腊拍的。其次,它都有一个延续性母题,就是讨论中国人和世界的关系,或者是中国跟欧洲的关系。《芳舟》更像是一个无意识性的纪实跟拍,比较传统。《石史诗》完全跳开了以现实人物作为整个叙事依据的逻辑,变成了一个以观念先行,并且视点高于个体,但是有时候又低于个体的纪录片。不管在细节上还是在脉络上,包括《石史诗》在摄影和声音上面下了很多功夫,这个是《芳舟》没有的。
审美的转变发生在制作《芳舟》的过程中。因为拍摄缘故,《芳舟》参加到一些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当时我有机会在国外看到非常多样、当下的各国纪录片。借着这个机会,往回去梳理纪录片史,我的观影审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欧洲这边的一些电影节和艺术院线里,我看到了很多极强审美价值的纪录片,这对我的影响很大。加上我的拍摄思维方式可能是更宏观的,这也更符合我自身的本性。
《芳舟》海报
FreshPitch:您最近也是刚刚进入荷兰乌特勒支艺术学院学习当代艺术。请问您为什么考虑在海外继续进修这个专业?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校教育,给您的纪录片创作实践带来了什么思考?
王申:《芳舟》是比较原生态的纪录片,《石史诗》是一种更有美学和观念意识的纪录片,已经带有一种当代的倾向,无论是传达信息的方式,叙事的方式,还是单幅画面构图的方式。我这几年也是对当代艺术趋势,尤其是影像艺术(Video Art)感兴趣。
我所关注的一些中国或外国的纪录片前辈,包括一些故事片前辈在内,他们很多同时在电影和当代艺术两个领域里面创作。顺着这条路径创作的导演,不少在美学或者观念上,可能会采用非强叙事的、非线性的、散点化的或者去中心化的叙事方式。而且我之前也是有出国的计划,如果读书的话,我觉得显然没有必要在荷兰再读个电影。所以我觉得当代艺术是我下一步可以再发展、创作的。
在这边学习的时候,我们学校倒没有很硬性,荷兰的艺术学院都不是灌输型,都是启发式的。我在这学到了不少这种当代艺术的创作方式,包括传达信息和与观众交流的方式。电影有时候是非常单向度的,而且维度只有一个,就是屏幕和观众之间单向的。但当代艺术围绕着观众和你创作的东西,其实能展开的点子太多了。
《石史诗》海报
FreshPitch:在如今的纪录片创作培育生态下,越来越多的创作者选择前往国外进修。对于更年轻的纪录片从业者,在专业学习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可以分享?
王申:更年轻的一代,95后可能有作品出来的还没有那么太多。85后到90年左右的,大家应该都还在拍着。再往前一点,可能在60尾和70后之间的这一代人,最有成绩的那一波纪录片人,我们的成长经历和背景区别非常大,经历了中国社会一个巨大转型期。
我看到不管是做纪录片、剧情片还是动画片,很多中国的作者还在持续投身一个严肃创作里的,这其中留学生的比例越来越高。我们这些传统院校北电、中戏、中传在做严肃创作的越来越少,美院的比例可能要高点,国内教育背景的创作者可能学美术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但是中国可能学电影和电视的这方面的毕业创作者欲求越来越低。我想不管学习哪个创作类型的专业,关注世界电影正在进行时的进程依旧是很重要的。
FreshPitch:刚刚您谈到纪录片和当代艺术、平面摄影、电影有融合创新。就纪录片的创新和跨界这一部分能不能聊聊您的看法?
王申:对,这也是国内和国际一个很大的分野。我们国内现在对纪录片停留在一个设置定义、划定范围的阶段。当我们在谈论跨界的时候,其实是在强调“界”而非“跨”。更多是在设立这个界限。当然一切都有个发展的过程。在国外跨界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更不用说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恐怕天生就是带有破壁属性的,跨界是它的本性。
就纪录片这一块,纪录片跟剧情片之间概念也越来越模糊,有个概念叫docudrama 。其实,纪录片和动画片的跨界也非常很多,像德国莱比锡国际纪录片和动画片电影节,是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的。像影像人类学和纪录片的交界也越来越多。技术方面的话,威尼斯电影节就有VR单元,里面有很多纪录片属性的作品。我看过一个动画VR,是讲雅加达的城市化,是带有纪录片直面现实的属性的。
FreshPitch:您的两部长片作品都有国际化团队运营和制作的背景。这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帮助?年轻创作者如何和国际化团队有更多的联系和互动?
王申:我创作的国际化背景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是因为需要在外国找资金,比较实际。第二,因为我本身最关心的题材它就是跨国拍摄的。文化冲突,或者人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流动,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所以拍摄议题就是要跨国的,它的创作本身从人员到资金必然也是需要跨国的,也需要让不同国家的人能看懂。
我觉得一部作品,如果只针对故事语境内的观众,或者只针对故事语境之外的观众,都很难说是成功的。我希望整个创作过程,有不同资金参与和不同文化背景人参与,这对我非常重要。
具体来讲,比如说国外拍摄,像《芳舟》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拍摄,不需要很多合作者。到《石史诗》,合作的是当地录音师、摄影和执行制片。在语言上,我们的沟通没什么问题。但对于跨文化工作时产生的分歧,我觉得是需要有心理预期的。
《石史诗》剧照
FreshPitch:我们知道,国际纪录片的合制体系运作已经非常成熟,在这个过程中,您作为导演和制片人是如何搭配工作的?您觉得国内纪录片是否可以借鉴这样的体系?对纪录片创作者带来的新思考是什么?
王申:国外的整套纪录片产业分工是很明确的,的确是一个更工业化的体系。这几年,年轻一代以及还在持续创作的中生代作者,也在制片层面上产生了工业化的倾向。越来越多人必须要和剪辑师合作、录音师、专业制片人合作,这和过去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中国独立纪录片创作的传统与日本纪录片联系很密切。小川绅介把纪录片当农业来看,而且是自耕农。他主张的方式,更多的是用时间投入来换作品。
我与目前合作的制片人都已经比较熟悉了。当然《石史诗》制片人和联合制片人的名单肯定比《芳舟》长一些。现场的时候,独立录音师的存在也非常重要。这除了保障声音质量以外,也极大地解放了场面调度的可能性,这是对电影语言上的一个影响。此外,剪辑师这个工种在创作中是很核心的,因为剪辑对纪录片太重要了。中国纪录片最初尝试的跨国合作,很多其实是体现在剪辑师身上的。比如一个西方剪辑师来剪一个中国题材或中国导演的作品。大家一聊纪录片的创作者合作,往往都聊最重要的两组关系:制片人和导演,剪辑师和导演的关系。
《石史诗》剧照
FreshPitch:纵观您的创作,您不仅有个人纪录长片的作品,也参与过电视台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分集导演。您觉得您在这么多年的创作过程中,有哪些是不变的、一脉相承的(创作议题、个人旨趣等等),有哪些是新鲜变化的?
王申:因为我们这代人生活成长在90年代,在中国与整个世界接轨的全球化浪潮中。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中国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调整。我还是对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中国人如何重返世界等话题特别感兴趣,也有比较强的情感投射。我想作为这代人,这可能也是我们需要完成的一种思考和表达。我是回族,有一个少数民族的身份。文化比较的思维,也是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
新鲜变化的地方,我前面也提到了,我想要避免自我重复。在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中,不断更新自己。
FreshPitch:您对自己和年轻一代纪录片创作者有怎样的期待?或者有何互相勉励的话语可以分享?
王申:现在大家都能感受到时代的变化。1991年也就是我出生那年之后,后冷战时代所持续的整个世界秩序在濒临解体。对我自己来说,既然与这么一个变幻的时代相遇,还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角度抓住一些时代的脉搏,这是我比较希望能做到的。
我们这一代纪录片人,从自己的童年成长,再到现在,经历了很多的时代变迁。或许以后可能还会遭遇更猛烈的变化。不知道前路是否可期。但这对于纪录片工作者也可能算是一种幸运,让我们或许真的要去承担一些使命或者责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任务,横看历史,许多国家和社会相对动荡和转折的历史时期,往往也是电影创作文学创作的富矿。希望大家一起加油。
FreshPitch:您的作品《夫子方舟》(后更名为《芳舟》)入围了2016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7年过去,您是否还记得当时参加新鲜提案大会的感受吗?
王申:我记得第一年参与新鲜提案的时候,大会邀请到了在BBC Storyville做责编的Nick Fraser作为决策人,在国际纪录片的圈子里他既有话语权又充满争议。当时Nick Fraser来到中国这边,他也放了一个他们最近做的片子,和我们有一些比较直接的交锋,非常有趣。
《芳舟》剧照
FreshPitch:近年来,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正在以不同和创新的面貌不断发展,您也不断地在创作上寻求变化。请您分享一下对新鲜提案真实影像大会的看法和意见?以及想对新鲜提案说的话?
王申:我觉得不同文化背景的决策人能来到现场很重要。对于提案或者电影节,当面的跨文化交流是其中的精髓。没有人和人直接面对面的接触,活动的内核也就被掏空了。我这半年出国,得以参加《石史诗》在国外发行的后半段。本人能直接到电影节,与各国人在那里面对面交谈,是很宝贵的。这也是我们过去三年损失最大的东西,但如今既然已经选择放开了,那何不努力重建这种链接。
长按或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