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兵两部新片入围戛纳,《青年》聚焦上海外来打工者生活

凹凸镜DOC 凹凸镜DOC 2023-04-28
北京时间4月13日下午,第76届戛纳电影节公布主竞赛单元片单,首批片单共包括19部影片。华语片方面,王兵的《青春》入围主竞赛单元,将角逐金棕榈大奖,此外他的另一部《Man in Black》还入围了特别展映单元。陈哲艺导演的《燃冬》入围一种关注单元,本片由周冬雨和刘昊然主演。
《青春》是一部关于上海附近工业区年轻人的故事。据该片简介,黎明村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工业区,每年有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来到这里生活。他们年龄在17到20岁之间,都来自2500公里外的云南省农村。这些云南年轻人大多数生活在工作地点,住在狭小和杂乱的小房间里。他们之间相遇的时间和空间很少,通常用QQ进行交流。
他们生活得像成年人,但实际上仍是青少年。他们的不稳定情况、经济压力、地域差距等因素,消耗了他们的纯真和青春。王兵在黎明村待了一年:拍摄他们在工作地点、家里、互联网上的生活,也感受他们的职业、爱情和友谊的变化。一年后,王兵与他们一起返回家乡庆祝新年。
《Man in Black》简介介绍,这部更适合美术馆放映的电影选景于巴黎的北方布非剧院。在三天不带观众的拍摄中,流亡德国的中国音乐家王西麟在卡罗琳·尚佩蒂埃(Caroline Champetier)的镜头前“袒裼裸体”,回忆人生片段。(【注】1. 参考了多个版本的简介,依旧不确定这里的“袒裼裸体”是字面意思,还是比喻。这个悬念只能之后揭晓了。2. 片名取自王西麟的作品《黑衣人歌》。)
王兵是世界知名的纪录片创作者之一。他创作产量很高,以错综复杂,毫不留情的细节,描绘了中国人的生活。200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他,推出首部长篇巨制——“铁西区”,这部长达九小时的纪录片讲述了沈阳铁西区工业的衰落。在四年多的时间里,仅凭一台业余摄像机,以及对真实世界脉络的忠诚,“铁西区”为后社会主义中国基础建设所发生的巨大更迭,找到了一种新的叙述方式。
巨幅的时长和自发的手持摄影,这两者可以概括大部分王兵后期的影片,每一部都饱含中国各地方人们谋求生计的细枝末节。他的作品主题涵盖了“原油”(2008)中油田工人在西藏高原上的采掘劳动,“疯爱”(2013)中云南精神病院的囚境,以及在“15小时”(2017)中一家浙江儿童服装厂的外地工人生活现状。
对于自己被归类为纪录片制作人的身份,王兵强调了另一种缘由:“对我而言,无论会形成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电影,最重要的是拍摄人物,而且要知道为什么拍摄以及如何拍摄他们。”
王兵在2020年4月的一篇文章中曾称自己的作品是遗存的影像:
多年生活中的不断迁徙、变动,使我影像拍摄最初期的大量个人及创作的影像现已遗失,无法整理出更为丰富的影像集。
回想一百多年以来影像的历史,曾经影像和大多数人的关系似乎更多是人们生活中的随意瞬间、以及个人特定仪式的记录。这些影像断裂式地为我们提供了个人时间流逝的记忆:曾经的困惑、快乐与痛苦并不能在影像中重现,但是它提供给我们一次次回味生活触觉的可能。人的记忆总是片段的,并具有超时空的抽象性。自从影像来到我们的生活后,它让记忆变得相对具体并可触及。
“珍贵”来源于遗失和不可重塑性。所以在过去的生活中,个人影集是我们每个人最为珍贵的伴随物。在某一时刻,人们也许会沉浸在自己的影集面前,体味生命中不可言说的困惑。我拍摄的这些铁西区工厂与周边生活区里孩子和老人,在很多年过去后,老人已离世,孩子变成中年人,曾经的住所也已被拆除,变成新的街区,可是人们的面容依旧。翻出这些照片,也让我想起拍摄它们的那个时期,当时自己对艺术以及个人生活和未来的徘徊和困惑。
影像的诞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与文字并列的记录信息的符号。影像并非只服务于艺术,影像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记录性。影像具有表达抽象意义的可能,也许是一种传递潜在个人情感的途径,但它更广泛地参与了社会以及个人生活中时时刻刻的信息记录与传递。数字影像进入大多数人的生活后,影像体现了它作为记录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影像的记录性本质也因此发挥得更为充分。而我们的生活也再离不开影像这种记录符号。
王兵,1967年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9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摄影系,同年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王兵是是全球电影学界尤为关注的中国独立电影工作者,他执导的电影多为纪录片,此外也进行故事片、影像装置、摄影等领域的艺术创作。代表作有《铁西区》(2002)、《和凤鸣》(2007)、《三姊妹》(2012)等。
王兵的电影屡次在全球顶级电影节获奖,多次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三大国际影展,荣获第70届洛迦诺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豹奖”。2004年选入成为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青年杰出导演,2006年王兵获得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12年获得巴黎第八大学的电影荣誉博士,2014年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电影回顾展,同年被邀请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2016年,美国旧金山CCA Wattis Institute举办“王兵:三个肖像”个展。2017年王兵获得荷兰EYE博物馆艺术&电影大奖,并作为唯一被卡塞尔邀请的中国艺术家,在文献展上举办个人作品回顾放映。
王兵的艺术电影作品被全球重要的一流艺术机构展览和收藏,包括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香港M+博物馆、西班牙索菲亚女王博物馆、雅典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国家美术中心等。
本文部分信息综合于“假杂志”《王兵:不朽的电影》


主竞赛入围片单

- 主竞赛单元 -Competition -
王兵《青春》
韦斯·安德森《小行星城》
是枝裕和《怪物》
努里·比格·锡兰《枯草》
阿基·考里斯马基《枯叶》
陈英雄《法式火锅》
肯·洛奇《老橡树》
维姆·文德斯《完美的日子》
托德·海因斯《五月十二月》
马可·贝洛基奥《与神对话》
阿莉切·罗尔瓦赫尔《奇美拉》
茹斯汀·特里叶《坠楼死亡的剖析》
卡里姆·埃诺兹《煽动者》
南尼·莫莱蒂《未来的太阳》
凯瑟琳·布雷亚《去年夏天》
杰茜卡·豪丝娜《零度社团》
乔纳森·格雷泽《兴趣之地》
考塞尔·本·哈尼耶奥勒法的女儿们
Ramata-Toulaye Sy《贝内尔和阿达玛》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