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弦的张角最大问题
今天还是谈谈上次提到的“定弦的张角最大问题”,来源于我们2019年初三的适应性练习的第25题。题目如下:
现在对第二问进行研究,不少学生还有很多疑惑。先看一个简单的问题。
问题1:已知A(1,0), B(3,0),在y轴上有一动点M,当动点M运动到何处时∠AMB最大?求此时点M的坐标。
题目的意思如下:看动图
利用软件做的动画观察,发现,动点M的位置是在30度的时候最大。
题外话:为什么要用动画演示?我思考了很久。在这两天江苏举行的某个数学会议上,看到一个这样的ppt的第一页:
我豁然开朗!对的!要让师生知道,只有把静态图和动态图互相融通,才能对图形进行完整的认识!或者说,实际上,初中的很多几何问题本来就是包含运动的情况,只是传统的技术所限,只能给学生展示静态的文本。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几何感觉困难的原因之一。
解题反思1:为什么要作隐形圆?作用就是把圆周角问题转化为圆心角问题!而圆心角有直角三角形可以用!
解题反思2:当时所给的参考答案的第二问,来自的学科网的资料,其实写的不太好,并没有像我上面一样证明清楚。
这个米勒问题编进了人教版高中教材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下面引用了顺德的好友陈万寿老师的文章。
三、高中教材中的米勒问题
在人教A版《必修5》第101页中有这样一道习题:如图1,树顶A离地面am,树上另一点B离地面bm,在离地面cm的C处看此树,离此树多远时看A,B的视角最大?
高中使用的知识三角函数及不等式。
上述局部引用了好友陈万寿老师发表的文章。发表在了《中学数学研究》的期刊。
我这里要进一步的从作图的角度思考:这个张角最大的点是怎么找到?怎么作图出来呢?
上面这个动态图展示了作图的过程,本质上是尺规作图+度量。
小结:还有很多值得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如费马点……这些都是初等数学中美丽的小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教师自己要有这样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我们教师本身要有这样的探究习惯……也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我们对这些逐渐产生倦怠,也许考试分数及排名的压力让我们师生对学习的兴趣一降再降……但,但是什么?就写到这吧……明天又是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