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书店白族书局开业,沙溪越来越有趣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独立先锋 Author 先锋书店
2020年8月15日,在经受疫情所带来的持续冲击后,怀抱“难渡时艰之际,更需要人文温暖心灵”信念的先锋沙溪白族书局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古镇如期开业。
开业当天我们收到白族老人手写的祝福
活动现场,一位白族老人写下了这样的祝福:
“欢迎你们书店圆满成功。”
质朴甚至略有不通的语句,是任何妙笔生花的作者都难以表达出的,对于文化的渴求与欣喜。
就是为了这样的时刻,我们走出城镇,走进乡村。我们希望,那些岁月长河里沉淀下的诗意与理想,有机会浸润每一颗向往“山那边”的心灵。终有一天,在所有被太阳照耀着的地方,都能听到书页翻动的声音。
先锋之火,燃亮高原。
造物者 无尽藏
8月14日,开业活动前一天。
在剑川县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董增旭的带领下,建筑师华黎、建筑师黄印武、诗人耿占春、诗人蓝蓝、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建筑师潘高峰、诗人树才、建筑与都市理论家夏铸九、诗人赵野等嘉宾一同游览了位于云南省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石宝山。
经历雨水的清刷,澄澈,草木碧绿,登高远望,更显青翠欲滴。
导游介绍,此山因有红砂石成龟背状裂纹,如狮似象,嶙峋奇绝,故名石宝,是大理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山中现存的元代悬空宝相寺、明代金顶寺和清代海云居等建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其中的石窟道观宝相寺,位于佛顶山上,依山而建,地处一堵高耸险峻的石崖之上,下层是大殿,二殿为寺观,凿石抬梁,被誉为“云南的悬空寺”。
钱小华 摄
而石宝山内远近闻名的石钟山石窟也是云南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群。该石窟为南诏、大理国时期所遗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石窟造像造型丰富、雕刻精美,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是白族人民艺术的缩影,也是白族和国内各民族以及我国和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这些岁月遗留下的痕迹,是先祖的馈赠,“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它们沉默地凝视着来往的那些足迹,好像无声的记录,提醒我们从哪里走来,又将去向何方。
02
一个人的工作室
游览过石宝山,嘉宾们又来到了前身为城隍庙的茶马古道文化体验中心,建筑师黄印武的工作室便位于其中。
就是在这间老旧的小房子中,他打造出先锋沙溪白族书局,并对城隍庙进行了修复工作。
正如夏铸九老师所说,坐得住冷板凳才做得好工作,这些孤身一人的冷清岁月,造就了一个建筑师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城隍庙往东,是茶马古道博物馆,半圆形的博物馆后伫立着一排柏树,而这些树就是当年建造城隍庙时种下的。博物馆以木结构作为主要的结构体系。城隍庙建筑内白墙也保留了原来的风貌。
未来,博物馆二层将作为阅读区,与茶马古道相关的文献、图像、音像等资料储存在二楼,游客们可以坐在这里观看各种文献资料。
黄印武老师通过现代的理论改进传统民居,技术、材料、工人的运用全部都遵循传统,但与此同时,它的设计又十分符合现代需求,新旧杂糅却交相辉映,毫不冲突,使得无论是沙溪当地的居民还是游客都对这栋特别的建筑记忆深刻。
而先锋的精神,自由,开放,便是在这样浑厚且深远,包容着无数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的土壤里扎根,生长。
如果说过去来云南,是为了云南。
那么,现在来云南,便是为了先锋。
03
时代的先锋
8月15日上午,在建筑师黄印武、先锋书店总经理周平依次致辞后,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宣布,先锋沙溪白族书局正式开业。
周平
先锋书店总经理
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先锋沙溪白族书局的开业仪式,共同见证先锋书店第十六家门店、第五家乡村书局的诞生。
先锋将持续在中国最偏远贫瘠的乡村创办一家家少数民族书局,只有一往情深地跟乡村和百姓在一起,才能感受中国的力量;只有树立起对乡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多元,才能拥有我们的自身力量;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力量!
先锋立志开拓十家少数民族乡村书局的计划逐步推进,我们身处的这座人杰地灵的高原白族村落,正是先锋的应许之地。历时三年之久,在建筑师黄印武的全力打造下,昔日的物质粮仓,终于成为今日的精神书仓。
先锋沙溪白族书局开业之际,先锋邀请二十多位作家、诗人、建筑师、艺术家、学者,共同见证先锋新旅程的开启。从沙溪看世界,沙溪将如先锋所至的其他热土一样,成为每一个读者心灵的理想国。
钱小华
先锋书店创始人
今天是满满的喜乐,满满的感恩。经过三年精心打造,我等待好久了,因为疫情的原因,先锋沙溪白族书局终于跟大家见面了,我心里非常高兴。感谢剑川县委、县政府在这三年建造的过程中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感谢黄印武先生用巧夺天工的工匠精神打造了这样一个书局。也感谢今天的各位嘉宾,在百忙之中、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来到沙溪出席这场活动。感谢北龙村的父老乡亲们在开张期间给予我们的无私帮助,更感谢今天到场的读者,感谢你们远道而来见证这家书店的开幕仪式,这也是我跟大家学习的一个机会。
来乡村,就是我们向农民学习、向乡村学习、向各位建筑师学习。我们每一个乡村书局都是跟建筑师共同合作打造的作品,也是我们想做的有生命、有温度、有灵魂的作品。越乡土越国际,越平民越先锋。乡村最需要的是公共秩序和公共空间的营造和重建,在乡村,就是把当地在地化的东西做成系列化的文创产品,我们每家乡村书局的文创都是根据当地的历史沿革、民俗地理、风俗传统等做成的系列化、产业化的产品,这是很受大家喜欢的东西。创造有根的文化、创造有根的现代,是先锋始终坚持的一条路,这条路我们还会继续往前。路终究是人走出来的,先锋是在探路,我们不是为了在乡村获一点名获一点利,不是做锦上添花,而是做雪中送炭。真正地把一份爱的种子带到乡村来,带着爱来乡村,在山的那一边,超越下一座山峰,播下一粒爱的种子,希望的种子。如果一粒种子不死,这就是我们开办乡村书局的理想。
非常感谢大家!我宣布,先锋沙溪白族书局开业!
沙溪白族书局建筑师黄印武主持开展“时代的先锋——乡建论坛”,夏铸九、刘守英、吕品晶、黄印武、华黎、林登、牟玉江、赖国平、赵扬、潘高峰等人分别上台,分享自身有关乡村建设工作的经验理念及相关实践。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录音及上台顺序整理。
夏铸九
建筑与都市理论家
沙溪作为乡村振兴政策下的有意义的个案是非常难得的。从2002年开始,沙溪慢慢开始了乡村振兴的工作,以寺登街、兴教寺的保护计划作为核心,重塑了能够令地方居民熟悉并认同的空间,这是很不同的一个保护的工作。保护不是把建筑当做僵尸,或者是一个已经死亡的灰烬,我们对他发出神圣的崇拜。而是要让他如何重新具有生命。建筑是活的,不然建筑就只是一堆木头石头,是死的东西。我们过去许多保护的工作,其实是见物不见人,人居然被我们的专业者忘记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沙溪是非常特别的。以村镇基础建设作为新的低碳发展的基础,沙溪引领了未来的发展——低碳旅游。它并没有以能源消耗和破坏为发展的代价,而且它有非常实在的基础建设。三十几年前我在日本参与社区营造,看到门前的小沟里居然可以养锦鲤,对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沙溪做到了。而且那个水比在日本的社区营造的村子里面还要清澈。而且更重要的是,地方居民和游客也很珍惜水的品质,它是活水,这一点非常不容易。这种把村镇基础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低碳发展的基础,以多业态的产业结合产业活化的策略,是有极大希望成功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甚至都愿意说,现在的沙溪正处于最佳状态,非常美好!未来希望在地方政府、建筑领域的规划者的共同努力之下,能够做到选择过滤旅游市场里的消费者,这样才能把握住天下美好事物、美好的空间与时间所需要的度。过分贪心不会产生美好的空间与时间。专业者身上是有一个专业的斗篷的,但绝大多数的专业者都在利益的追逐下忘记了身上的斗篷。只有在过程中成功把握这个度,我们才能成功躲开大众旅游的破坏性发展。我由衷地希望沙溪一定要成功!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乡村本身不受外力冲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首先一点,乡村的经济活动非常复杂。乡村变成现在这样,第一是我们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就是把乡村的经济活动变得单一了。整个乡村的经济活动其实是很复杂的,它是以农业为生计,以工业和服务业为生活,这是一个特点。所以在我们讲乡村经济活动复杂性时,完全不应该把它单一化。
第二是知识从农村的流出。以我为例,我是在湖北,我们所有农村的孩子在没有接受到知识以前,想的一件事就是一代一代、周而复始地在农村种地。所以让外面的知识进到乡村,这就是我讲的知识的重要性。乡村的人对知识是极其崇敬的,而且他们的这种崇敬,是由内而外的,是骨子里的。就是依靠这种外界知识的进入,产生了对乡下的激励,而这种激励又激起我们去奋斗。乡村里的这些人,某一位先被激励了,然后他再去激励另外一些人,所以我们那个村当时一下考出去三十多个大学生,这就是知识改变了人。但同时,这样的流出也导致了乡村的衰败。
第三,绅士在乡村的作用。中国历史上,城乡是打通的。绅士在乡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连上,二是管下。乡村的治理、处理,全是他们这些人。我们这几十年,把乡村的绅士变没了,全变成了干部。但乡村其实需要有这一批人跟农民在一起。比如说黄印武,他背着个包,每天走来走去,农民开始不相信你,后来慢慢发现他给大家带来的变化,这个时候,绅士就开始起作用了。所以我觉得这些外来绅士在乡村改造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而不光是靠我们自上而下的行政。
城里和乡下,都不能只有一种文明。城市文明没有乡村文明会死掉,而乡村文明没有城市文明,也是不能生存的。所以像黄印武和钱小华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城里的知识、城里的人,把这些流量带回乡村,重新让乡村活起来,让乡村本来沉睡的土地和价值,在城乡打通以后被发现,进而让整个中国的乡村活起来。所以我讲知识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和绅士在乡村的扎根,是整个中国乡村振兴的根本。如果没有知识、没有这些外来人在乡村的努力,乡村振兴依旧走不通。希望我们更多的人,不光是跑到乡村住民宿,而且是要带来价值,真正地改变乡村。
吕品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中央美院和沙溪古镇,有七年对口帮扶的经历。我想这七年,让我们跟剑川及乡村发展间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希望利用自己的资源,进行简单的目标人才的培养,从而对农村的改造起到帮助。
对于乡村的改造和乡村文化的建设,实际上强调的也是一种在地性。在村庄改造过程中,我们也希望加入一些非物质文化产业,但首先是要保持村庄的生活空间,让它依然能够正常运转。要把这些旅游的内容变成亮点,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原有的机理,延续它们相同的责任,维持真实的生活场景,让乡村里的居民能够为他们自己的文化和传统感到自信与自豪。
现在很多的传统村落,只见物,不见人。针对目前这种状况,我们希望村庄的保护能够影响更大的范围,所谓筑巢引凤,我认为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仅需要物质的保护,同时也需要对于他们生活方式的一种保护。
黄印武
建筑师
沙溪是从2002年开始探索乡村发展的路径,应该说在全国范围也是比较早的。过去的十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在谈论农村,农村到现在上升到国家战略,已经具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沙溪,其实先前的很多年发展都是比较慢的。但慢有慢的原因。有很多事不是完全遵照我们想像,也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结果。事实上,乡村发展一直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博弈的过程中。
作为建筑师,我想说的是,首先建筑学的训练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很专业的知识学,也就是你的技能。建筑师在建造工作中要面对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是需要学习的。第二个,我认为建筑师需要具备统筹协调的能力,其实这个能力在今天的乡村作用非常大。因为在过去的发展中,乡村的某些部分保留得很好——比如生态、环境、空气,但其他一些部分可能是滞后或者说衰落。建筑师如何在这样的环境里通过一种设计的思维将其重构,我觉得这是我们在乡村做建设需要有的优势。
建筑是什么?建筑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些东西。事实上我一直在想,建筑是有某种力量的,这种力量潜移默化,不会直接告诉你,但它的背后实际也是一种文化。譬如我们现在在先锋书店沙溪白族书局,从外面看它就是村里的房子,但从里面,它是书店,是一个文化符号。它作为建筑对读者,对村民,都有影响。我们今天讨论为什么要做乡村建设,我想从这些影响里可以看到答案。
华黎
建筑师
我觉得在沙溪工作的主要意义其实是对我们传统价值的一种再认识和再发现。不光在建筑领域,在很多文化领域里面,都存在一个问题:价值有些太纷杂,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些迷失。这个时候我们再重新去审视传统,其实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更多的认识。我想一个建筑师跑到乡村来做事,必然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去处理当代和传统的关系;你怎么去处理作为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的关系。
去年我们跟先锋书店在福建的厦地,做了他们第四个乡村书局——先锋厦地水田书店。那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美的乡村。它是在水田中央的一个老房子,就剩三面残墙。在这里我们做了一个新的书店。我们可以看到书店与整体环境的关系。从外面看,好像其实建筑没有太多动作,因为大部分都发生在里面,所以很好地维系了原始乡村的这种整体风貌和美学的意境。在这个非常美的环境,里面新的东西就像在一个老墙里面,破茧重生的这样一个状态,也是新旧介入的关系。
那我们是完全遵从乡村已有的这种建筑传统,还是完全不顾原有的传统,肆意地去表达建筑师的个性呢?我觉得重要的是如何去平衡,我们既要尊重原来的文化,同时也要表达建筑师个人的感受。因为我相信在建筑师个人的创造里有他自己的一个生命体验。在乡村盖房子,其实跟在城市盖房对我来说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最后都是在寻求一种平衡。
林登
喜林苑创始人
万事开头难,做企业也是这样。对我来说不仅是时间上的难度,还有放弃美国的一切来到中国。
我父亲是一个文盲,我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工作了,帮人家洗地毯,一直到十八岁的时候我的家庭都还是很贫困的状态。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所上夜校的国际班看到中国教育部发布的给留学生们的第一批奖学金,我就去申请了。当时大使馆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根本不敢相信,要知道在八三年的中国,他们能给我一个这样的机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当时就发誓,这辈子都要对中国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所以我现在的项目里都蕴含着中国文化。
我愿意放弃一切来到这里,只是因为你、因为你们吸引着我。因为我在做的项目,我去过很多个国家,但我发现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并不够,包括美国。所以我希望以后世界可以通过我的爱,我的体验,跟我一样去了解中国的魅力、中国的智慧。
牟玉江
喜林苑首席执行官
乡村其实为我们提供了多样性,还有文化的连续性,它对我们开展这些深入的教育项目创造了非常好的一些机会。乡建,或者说文旅其实才刚刚开始,我们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去做,有太多的产品可以去做,有太多的人可以把他带到乡村来。我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有更多的投入到这样的一个乡建事业当中去,这是非常有意义也很有价值的。
赖国平行李旅宿集团创始人
作为一个酒店经营者,我们其实很少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做的事,乡村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源。我在做“既下山”之前是一个重度青年旅社爱好者,也是受全球旅行杂志LP所推崇的“轻度介入你到达的地方”文化影响。所以这十六年来,我也一直坚持这种理念。
以我们在沙溪的既下山为例。原本有人试图把这个地方建成一个酒店,我们其实是半路接手,当时也请教了黄老师应该要如何介入,为了能够让既下山更好的融入沙溪,我们花费了很多成本,也拆掉了很多部分,最终才有了现在的样貌。和赵扬老师合作的,在梅里雪山的既下山酒店也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对地域文化有充分的回应,在保有完整现代生活的空间创作的同时,也融合了对当地精神的提炼,我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面向未来。
赵扬建筑师
首先我要表达一下对于黄印武老师的敬仰,同样作为科班出身的建筑师,他能够完全突破建筑学专业对于人的限定,做出很多超出专业范围的事,并且完全地融入到乡建里去,这在中国是凤毛麟角的。
在我们今天所处的书店空间内,可以看出来黄印武老师把个人化的很多东西都划掉了。现在与乡建相关的作品已经太多了,我们有的时候会反思自己所做的这些努力,最后是成就了一个建筑,或者说成就了某一个建筑学的理念,或者说成就了某一位建筑师,还是真的成就了某一个地方。而今天我们所处的这个地方,我们能看到他的作品感,或说作者感是被划掉的,它已经不能简单的说是建筑学的某种观点,而是黄先生的个人修为。这一点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我们都说礼失而求诸野,现代建筑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当我们迷失在建筑学理念或概念,或者说迷失在城市现代化的生活理念,日常生活慢慢被消灭掉的时候,建筑学也多少是被迷失的。而在大理,我有一个新的体会是:礼失而求诸生活。
我们学建筑的人一直在追求美,但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迷失了,而大理给了我一种滋养,周边热爱生活的人也给我一种力量。我们一直在反复实践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后来才意识到,你真的想要实现一个方案,就要去和当地的人们交流,了解他们对于这里的认识和需求。
潘高峰
建筑师
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都市里面的个体,我其实对未来充满了焦虑,但是来到沙溪并且看到这样一个空间之后,我被灌入了一种自信。那些在日常生活里,被相同的标准、相似的评价体系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损耗,在这个空间之下,都得到了疗愈。先锋沙溪白族书局让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04
火的时刻
土壤,是建筑的根基,亦是文学的源头。
生发于山水之间的灵感与思考,召唤着无数的创作者,和他们的文字一同回归村落,将诗歌的种子播撒向大地,浑然天成间,释放出质朴、粗犷的力量,如熊熊烈火,点燃乡野热情。
8月15日下午,“火的时刻——先锋诗歌艺术沙龙”在书局举行。江苏文艺台主持人聂梅开场后,潘洗尘、张扬、岳敏君、耿占春、蓝蓝、赵野、树才等人先后分享了他们眼中乡土与艺术、与诗歌创作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
以下内容根据嘉宾现场发言录音及发言顺序整理。
潘洗尘
诗人
乡土其实是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里贯穿了将近百年的一个概念。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写他的故乡到今天。现当代文学一直扎根在乡土里。直到七十年代我们迎来了工业文明,现代性写作也是近二三十年才有的。我们一方面热爱带有乡土气息的山水,一方面又享受着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的交通、通讯的便利,但同时我们内心也抗拒着那种科学主义带来的内心伤害。所以乡土文明一直就在这种所谓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间的交流和挣扎中存在着。我们这一代的写作者也处在这样一种焦虑中,在这样一个过程里,可能未来就会有伟大的艺术品或者文学作品的诞生。
生活上我们享受着城市的物质带给我们的便捷,但是精神上我们又把自己的灵魂置于乡村文化的背景里,不是真实的乡村,而是精神上的乡村。我们毕生的努力,就是要把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缩短,把我们的灵魂和肉身的需求尽可能地拉近。
张杨导演
我出生长大都在北京,后来来到大理定居。那个时候我们创造了几个代名词,早年叫“云归派”(就是从云南回来了),后来叫“云居派”(就是最终生活在云南)。从小在乡村长大的人,心里一定会挂念着故乡。我们在城市长大的也有那种与故乡、胡同儿相关的记忆。只是现代的变化太快了,有时候你会发现故乡好像很难保留下来。从某种概念,我觉得我们自己在给自己寻找一个故乡,我可能就寻到大理来了。
我的创作以前是以北京为背景,后来拍到了西藏,再然后在大理拍了好几部纪录片,其中一部《火山》和今天的主题很贴合。可以说从《冈仁波齐》到这里,整个拍摄过程都和乡村有很大的联系,我的创作自然而然的就转到了这个方向上。
那我们在乡村里最重要的丢失的是什么呢?是审美。你看沙溪古镇这些村子,你会发现,一两百年前的人,几十年前的人审美变化并不大。因为它所有的格局,规矩、比例全都对。所以你会感觉怎么样都好看。但为什么今天的人审美又全不对了?因为他们改变了原有的格局,把两层的院落变成三层、四层,同样的一块地基上,加上瓷砖,玻璃,换个色彩,最后就变得不和谐了。审美是需要引导的,需要给他们一个示范,如果这些所谓代表落后的土的东西,能够把内部的硬件系统做好,让它依然可以与现代生活产生关联,那审美就依旧可以传承下去。
我觉得在城市里幸福和在农村里幸福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真正到乡下,到村子里,跟这些农民接触,你发现他们很重要的需求就是要去城市,因为他们没有见过,即使他们的生活很安逸。像在云南这样撒撒种子都能生长的地方,他的物质需求是被满足的,所以即使那个东西再苦,那是他对生活的选择。物质生活的优越不一定代表着幸福,很多城里的人也到乡村去寻找审美,当你没有进入他的生活环境的时候,我们对村子的理解都只是一个想象的概念。
岳敏君
艺术家
从视觉的角度如何看待乡土的变化?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在问自己,因为我发现我在创作的时候,所谓的美的、平衡的、旋律的、优雅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而那种粗野的、干扰的、破坏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我们聊审美的时候究竟是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在这个社会里,想要达成那种和谐,是需要经历数千年的时间演化的。所以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是需要一种碰撞的。村庄里的房子不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历史社会当中长出来的。这种长需要每一个人的介入,是一个常态。我也觉得很多的瓷砖挺不美的,但是这是一个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他就到达不了一种平衡的状态。所以有很多不好的东西其实是好的东西的基础。不然我们总是会在某一个范围里面,而进入不到一种新的境界。这是真正的生长期,而不是说要去修剪什么。
从实用主义来说,画画和写诗一样,什么用也没有,画画它不能直接生产出什么东西来,我们都属于那种懒蚂蚁状态,能够纯粹的创作下去,我觉得就是对哺育我们的人的最好的报答。
耿占春
诗人
在1920年代,美国文学出现了一个顶峰,福克纳和伍尔夫都是那个时代美国出现的乡土文学大师,在二战之后,再也没有这样一批人了,乡土文学在他们那一代终结了。中国目前正处在文坛上的这些人,50一代基本上也都是乡土作家,来自农村,也有很多相关的生活经验,但是我们可能恰好也面临着正在发生的一次巨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可能乡土文学到达某个顶峰后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诗歌和艺术似乎不太一样,诗歌不一定是乡土的,但是自然的,它的词汇可能是从农业文明中走来。因为我们的心性可能不是乡土的,但一定是自然的,或者说是渴望自然的,我们天生渴望这些自然的东西。凡是有价值的,都是从土地当中生长出来,文字是乡土中长出来的。
我们的身体渴望城市的系统,我们的内心渴望乡村的感觉。乡村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隐喻,城市变成了一个实际的存在,因为农耕生活跟制造业最大的区别是,所有的垃圾都是城市制造的,制造业制造的东西是不可回收的,或者短期内无法回收的,但是农耕文明创造的一切是不存在垃圾的。农村是一个巨大的精神的隐喻,我们需要让农耕文明的隐喻缓解我们城市生活的焦虑,然后最低限度地保持我们的生活所需。
蓝蓝
诗人
中国古代的先贤们都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你所有感受到的现实,你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看法都可以写进诗里。不仅是写美丽的田野,也可以写破败的村落。因为人为了活命,必然要去有资源的地方,那么乡村的这种破败肯定跟我们整个社会巨大的贫富差异是有关系的。但是,城市里的生活就真的意味着幸福吗?也不见得,最近几年先锋书店开了很多乡村书局,我也去看了两三家,我觉得它们可能会给乡村带来一些变化,一些普通的知识分子,包括今天在座的建筑设计师,还有一些心地善良、心中真正有老百姓的官员们,他们也真的想为农村做一些事情,为那些不再占有什么资源的,几乎被现代化抛弃的村民们做一些事情。
要是乡村的生活没有尊严,去城里也挺好。诗人除了写诗什么也干不了,但是如果你写的诗被一个孩子看到,让他明白世界很大,人可以活的更体面更有尊严,促使他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像钱小华先生这样把书店开到乡村,让更多的孩子看到书里他人的生活,看到世界是那么辽阔,有那么多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忍气吞声地去啃那些黑窝窝,那我觉得作为一个诗人已经很好了。
赵野
诗人
乡村给我的记忆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我们现在想到植物、河流、土地、那些树木花草其实都可以凝练出一种乡村记忆或者自然记忆。我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我对生活的乡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乡愁对我来说也没有具体的指向,它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就像西方有一句话说:哲学家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其实诗也是这样。我们对乡村是有记忆的,但我们的记忆是传统文化里的东西,它和实际生活的乡村是很不一样的。但是今天我们在沙溪白族书局,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对乡村的记忆是很美好的,他是很符合我们内心的向往的,这里就是我们想要生活的地方,我们这一代诗人都对乡村有共同的记忆和期待。
诗歌是没有用的,他很难去反哺乡村。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代表这个时代的作品,通过先锋书店让更年轻的一代读到好的作品,那也许会给乡村带来一点什么。
树才
诗人
我不愿意回到我的家乡,但是我愿意回到一个能满足我的思念的地方。想要成为诗人,必须要离开农村,但是如果你想要成为一生的诗人,你还是要回到农村。以回到乡村的方式,超越农村的概念。这是我们这代人都要经历的断裂,经过离开、自我梳理才有返回自身的可能。我家人觉得我是一个忘根的人,但是我的根是扎在文字里的,文字的根注定了我就是一个流浪者、异乡人,文字也使得世界上所有的土地都变成了一个可能的乡村。所以我必须离开农村,我才能回到乡村。我有一首诗写暮归,真实的记忆是很狼狈的,可暮归里我把这段记忆写的很美,这是不诚实的虚构,不过他也满足了乡土诗歌读者的胃口。现在,我觉得我要更加真实,因为诗歌如果失去了真实,就失去了力量。
我要把语言的朴素作为美学的鉴定,写诗要朴素。我们离不开最基本的元素,在这些元素里,再把自己百变的心境、感悟结合进去。
05
为了先锋
回首与沙溪的初见,马群在云朵倒映的农田上自在悠游,背着竹篓的村民迎面送来朴实的笑脸,老人们的皱纹如同山脉深刻的褶皱,耀眼的光束自高原湛蓝的天空照下,时间的身影,划过大地。
而这方本位于黑潓江东岸北龙村的破败粮站,超越了古镇最核心的魁阁,超越了四方街的兴教寺与老马店,夯土老房上刻满的独属于岁月的痕迹,似乎昭告着先锋未知的可能,崭新的开始。
如今,曾经的废弃屋宅脱胎换骨,在吸引无数外来游客慕名前往的同时,先锋沙溪白族书局也慢慢成为了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书店店长刘雅婷说:“先锋书店一直秉承着‘开放、独立、自由、人文’的经营理念,开放即对所有读者开放,自由即读者可自由翻看书籍、拍照等,独立是指书局内部的经营独立,而书籍以人文科学为主就是人文。五月份试营业以来,有很多周围的村民经常到店里来,书店与村民们之间没有距离感,很好地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当中。”
活动开始前,村民们自发穿上了白族的民族服装,为前来参加开业活动的读者分发先锋指南。
开业现场,老钱反复提醒我们:“一定要把村民们都请进来!”
活动过程中,他始终穿梭在书店的角角落落,与村民们握手、交流。这些村民们带给他的欢喜,远大于开业本身带给他的欢喜。
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许许多多身穿民族服装的老者在休息区坐下,台前,嘉宾正进行着他们的分享,随家长而来的孩童们于一旁聚精会神地翻阅绘本。那些高原上强烈的阳光照耀着的期盼与寻觅的眼睛,从这里出发,看向未来,看向世界。
当初“立志营造沙溪文化的公共社区中心,让所有人都能于剑川领略人文精神的世界,分享文化共生福祉”的美好愿景,正于这座纯净充盈的精神之乡里,一步步走向现实。
在沙溪,“灵魂之光照耀大地,时间之轮居于永恒”,一切的遇见与相聚都显得如此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好像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字与声音,生来便注定拥抱这片土地。
而这里,依旧不是我们旅途的终点。
或许有一天,我们将走上梅里雪山,走遍乡村,走进自然。
我们相信,最美的风景在前方。
真正的先锋,永远是下一个。
关注分享
FOLLOW US
@sunyata_hotel @既下山Sunyata度假酒店
原文来自”独立先锋“
编辑:周言书
摄影师:李永浩 垭垭
摄像团队:笑匠
住宿:既下山
© 行李旅宿酒店管理集团版权所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