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勇教授系列讲座圆满成功
王有勇教授系列讲座圆满成功
5月,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有勇教授以汉语阿拉伯语翻译为主线,结合中阿文化交流,面向阿拉伯语语言文化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展了一系列讲座。讲座分为四个模块:“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对阿翻译与传播”、“从隐性到显性——谈汉语长句的阿拉伯语翻译”、“‘得意’不可‘忘形’——谈中华典籍阿拉伯语翻译”。通过四场讲座的学习,同学们收获颇丰。
1
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
2024年5月7日下午,王有勇教授在东方语学院7107教室开展题为《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的讲座,学院本硕博学生积极参加讲座,现场讨论活跃,气氛融洽。
讲座伊始,王教授引用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关于“文明交往”的论述,开宗明义地指出,中阿友谊源远流长,双方的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学互鉴,促进民心相通。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特点可概括为两点,一是现当代的中国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二是传统文化典籍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
中阿双方的交往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此后的几千年里双方交流互动频繁,涌现了一大批记载中阿交往历程的珍贵史料典籍,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科技和文化等多个层面。
王有勇教授提到,在中阿双方交流中有许多官方和民间的合作机制和机构。包括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合作备忘录、《大中华文库》,以及埃及“国家翻译计划”、黎巴嫩阿拉伯科学出版社、阿联酋文字翻译工程等。这些合作机构每年在历史文化典籍、现当代文学作品、少儿作品等门类书籍中选择经典互译。
此外,王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在经典翻译中涌现出的中外大家,教导同学们在翻译中需要注意经典作品的独特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这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有勇教授提到在阿拉伯世界传播中国文化需要扫除中阿认知中的盲点,并且要做到对阿拉伯国家一国一策。
2
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对阿翻译与传播
紧接着,王有勇教授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对阿翻译与传播”的讲座。王教授以习总书记所提出的“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一国家战略切入,从词汇特点、句式特点、修辞特色、语篇结构四个方面向我们简要阐述了中国政治话语的主要特点。中国政治话语的词汇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涵盖性和凝炼的格式性。而其句式特点则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无主句和祈使句,大量使用长句,且分句间外在联系松散,但内在逻辑性强等诸多方面。在修辞特色方面王教授从三种修辞手法展开了讲述,即比喻、排比、引用古语,并以部分表达的翻译为例,分享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讲座最后,王教授强调道: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对阿翻译与传播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从而让各国了解到中国最真实的面貌。
3
从隐性到显性
——谈汉语长句的阿拉伯语翻译
在第三场讲座中,王有勇教授指出,翻译过程分为理解和表达两大阶段。首先,在理解阶段要做到“紧缩主干”、 “辨析词义”、“分析句型”、“捋清脉络”四个步骤。其次,在表达阶段还要做到“调整搭配”和“润饰词语”两个步骤。在翻译长难句时,一方面要做到“语法概念清晰”和“句式结构合理”,此外还要让“句群衔接得当”、“语篇布局适当”以及“措辞选择恰当”。之后,王有勇教授以具有特色表达的汉语长难句为例,并以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做对比,指出汉语重意合,而阿语重形合,现阶段的机器翻译尚不能精准理解汉语中隐性的逻辑关系,同样也就无法在翻译中运用衔接性的词语或句子将汉语中隐性的逻辑关系显性化表达。译者可以借鉴、筛选机器翻译中有关词语的表达,但不能盲目信任机器翻译。译者应对汉语长句进行结构分析,通过调动阿语中的各种衔接手段,使得汉语句际间的逻辑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显性化,从而将“涓涓细流”式汉语转化为“参天大树”式阿语。
4
“得意”不可“忘形”
——谈中华典籍阿拉伯语翻译
5月21日,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有勇教授系列讲座进行到第四场。本次讲座王有勇教授为大家带来题为《新时代译者的使命与挑战》的讲座,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部分本科生及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王有勇教授指出“得意”与“忘形”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是学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得意”是首要的,因为翻译过程并非简单的形式转换,而是意义的转换,当然在传达意义的过程中也要兼顾形式,做到“得意不可忘形”。
讲座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王有勇教授通过对西塞罗、贺拉斯、奈达、泰特勒等西方学者对于直译与意译的争论,以及严复、马建忠、许渊冲等学者提出的中国传统译论进行理论引入。
第二部分结合《乐府诗集·上邪》《史记》《论衡》《诫子书》等多部中华文化典籍的阿译进行具体分析,说明在阿语译文中可以通过词式、句式等多种手段重现源语的“形”。
通过这四场侧重点不同的讲座,东方语学院的阿拉伯语学子收获颇丰。王有勇教授既对学生们的中阿翻译实践有所指导,又提高了同学们对中阿文化交流的责任和担当意识。作为新时代中阿文化交流的青年使者,阿拉伯语学子们应努力做中阿文化交流的促进者和推动者。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一环,需要译者们提高对翻译的学科交叉意识、技术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