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阿拉比

其他

“翻译名家系列讲座”第五讲圆满结束

5月28日,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举办的“翻译名家系列讲座”第五讲如约而至。此场讲座继续邀请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有勇教授,为各位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新时代译者的使命与挑战”的精彩讲座。”讲座伊始,王教授引用了习总书记在北外建校80周年给老教授们的回信,强调新时代的译者应具备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紧接着,王教授罗列了新时代译者所面临的挑战,其中包括语言能力、技术变革、文化差异、时间压力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此外,王教授也进一步提出新时代译者能够拥抱的机遇,例如中国崛起带来的需求增长、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文化产业的兴起等等。其中,王教授尤其强调了技术赋能的重要性,机器翻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应对政治类、科技类文章的翻译。在具体探讨完新时代译者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后,王教授又进一步指出:一名好的译者首先要具备强大的政治定力,其次才是语言能力的习得。翻译研究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再到当今的技术转向,每一次转向都为翻译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时代译者需要学会合理利用技术,用技术武装自己,同时提升自己译后编辑的能力与水平。此外,王教授还提及了当今译者该如何应对机器翻译所带来的危机与挑战,他强调作为人类译者需要化“危”为“机”,机器翻译取代不了“我们”,但需要明白是取代不了什么样的“我们”。因此,对于译者而言,增强自身的翻译实践能力迫在眉睫。最后,王教授也给我们青年阿语译者提出了宝贵中肯的建议,他指出要想提升阿语翻译能力,应该要大量阅读阿语原版小说或文献,大量输入,模仿机器翻译数据库建立自己的语料库,并加强实践,勤加练习。至此,由上外东院举办的“翻译名家系列讲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通过此次讲座,上外东院的阿语学子们收获颇丰。此次讲座不仅增强了我们作为新时代译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增强翻译能力的必要性与紧迫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精进自身的翻译实践能力,未来定能成为具备国家战略意识、学科交叉意识、技术赋能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合格译者。讲座整理:王荧翔、吴攀排版:王荧翔
5月29日 下午 10:01
其他

国内首篇阿语方向运用脑电辅助研究国际论文发表

国内首篇阿语方向运用脑电辅助研究国际论文发表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陆怡玮教授作为通讯作者,2021级语料库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高莉作为第一作者,2020级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硕士研究生王凯作为第二作者,2021级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本科生杨潜作为第三作者,在SSCI一区(JCR分区)的国际期刊Frontiers
5月28日 下午 4:30
其他

王有勇教授系列讲座圆满成功

王有勇教授系列讲座圆满成功5月,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研究院院长王有勇教授以汉语阿拉伯语翻译为主线,结合中阿文化交流,面向阿拉伯语语言文化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展了一系列讲座。讲座分为四个模块:“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对阿翻译与传播”、“从隐性到显性——谈汉语长句的阿拉伯语翻译”、“‘得意’不可‘忘形’——谈中华典籍阿拉伯语翻译”。通过四场讲座的学习,同学们收获颇丰。1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2024年5月7日下午,王有勇教授在东方语学院7107教室开展题为《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的讲座,学院本硕博学生积极参加讲座,现场讨论活跃,气氛融洽。讲座伊始,王教授引用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关于“文明交往”的论述,开宗明义地指出,中阿友谊源远流长,双方的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学互鉴,促进民心相通。中国文化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特点可概括为两点,一是现当代的中国思想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二是传统文化典籍在阿拉伯世界的传播。中阿双方的交往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此后的几千年里双方交流互动频繁,涌现了一大批记载中阿交往历程的珍贵史料典籍,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科技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王有勇教授提到,在中阿双方交流中有许多官方和民间的合作机制和机构。包括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合作备忘录、《大中华文库》,以及埃及“国家翻译计划”、黎巴嫩阿拉伯科学出版社、阿联酋文字翻译工程等。这些合作机构每年在历史文化典籍、现当代文学作品、少儿作品等门类书籍中选择经典互译。此外,王教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在经典翻译中涌现出的中外大家,教导同学们在翻译中需要注意经典作品的独特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这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有勇教授提到在阿拉伯世界传播中国文化需要扫除中阿认知中的盲点,并且要做到对阿拉伯国家一国一策。2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对阿翻译与传播紧接着,王有勇教授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对阿翻译与传播”的讲座。王教授以习总书记所提出的“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一国家战略切入,从词汇特点、句式特点、修辞特色、语篇结构四个方面向我们简要阐述了中国政治话语的主要特点。中国政治话语的词汇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涵盖性和凝炼的格式性。而其句式特点则主要表现在大量使用无主句和祈使句,大量使用长句,且分句间外在联系松散,但内在逻辑性强等诸多方面。在修辞特色方面王教授从三种修辞手法展开了讲述,即比喻、排比、引用古语,并以部分表达的翻译为例,分享了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讲座最后,王教授强调道:中国特色政治话语的对阿翻译与传播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从而让各国了解到中国最真实的面貌。3从隐性到显性
5月26日 下午 8:26
其他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大学生夏令营及博士项目宣讲会

同学们好!4月29日(周一)下午1点,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将来我校举行宣讲,届时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的老师将亲自为同学们介绍学院博士项目和夏令营活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秉持国家使命、全球视野、中国视角的精神,致力于深入研究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历史学、法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展开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基础性研究,并力求突破传统地区研究路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清华区域国别研究”。时间:4月29日(周一)下午1点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师生活动中心荟空间欢迎同学们积极参加!
4月25日 下午 7:06
其他

在摸索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于林洋,东方语学院2020级阿拉伯语系本科生。本科期间担任班长和辅导员助理,获国家奖学金和4次上外特等奖学金;曾在采埃孚、毕马威等公司实习;2023年担任第6届进博会新闻中心志愿者组长。现已保研至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感谢思索阿拉比,让我刚好在上完本科的最后一节课、考完最后一场外语等级考试的这几天,能够沉下心来回看自己在阿语系这珍贵又深刻的四年。我相信对众多正在不同领域发光发热的阿语前辈、同辈和后辈来说,每个人都有一则独特的、属于自己的与阿拉伯语相关的故事。而转眼间,我也从那个在一篇篇前人经历中思考方向、获取动力的小萌新,变成了有自己故事可以讲述和分享的毕业生。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四年,那应该是“在摸索中找到自己的角色”。PART/1从外汉到阿语——不怕人生路上的转弯“为什么要转专业到阿拉伯语?”是我在这四年间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大二从外汉转到阿语也是我大学期间做过的最重要的决定。坦白讲,起初我对阿语或阿拉伯国家的了解并不多。和很多人一样,当听到“阿拉伯”时,我脑海跳出的关键词中总是沙漠、石油或战乱冲突。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是我第一次看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另一面,沙特馆别具一格的月亮船外观和馆内设计使年纪尚小的我大开眼界,印象深刻。进入上外后,当我在课上对着郁达夫、张爱玲的作品脑袋空空、不知所云,而身边的同学们却饶有趣味地娓娓道来时,我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也能和他们一样乐在其中的专业到底是什么?一次机缘巧合,朋友和我聊到了学校的阿拉伯语,在他的描述中,阿语既因为“门槛高”、“超级难”让人望而却步,也因为“待遇高”、“机遇多”让人心生羡慕。在那一刻,我的心中突然冒出了一种莫名的对神秘与挑战的向往,我的思绪也随之被拉进那个遥远的别处的世界。之后我选修了“中东社会与文化”这门晚课,在包老师的介绍下阿拉伯世界在我的眼中变得清晰、生动、立体了起来,古老神秘的金字塔、典雅壮观的清真寺、秀色可餐的美食、造型丰富的书法,还有各式各样的街头涂鸦让我学习阿语的想法变得更加坚定。进入阿语系后,从零开始学习一门语言这件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新鲜感和成就感,但同时我也会时不时在记不住单词、搞不懂语法的时候“吐槽”阿拉伯语的难度确实“名副其实”。语言学习的过程必定少不了枯燥无味,但还好它也是一件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事情、还好有老师们悉心负责的教导、还好我遇到了特别好的朋友们,我们共同经历的酸甜苦辣是我大学生活最好的调剂品。PART/2从“国内派”到“保研er”——每个选择都有价值两年的基础学习后,没有选择出国交换的我过上了国内版的大三生活。在羡慕国外交换的同学们能够在天然的语言环境下锻炼流利的口语表达、体验对象国的风土人情、用脚步丈量每一座独具特色的城市的同时,我也逐渐发现了国内学习生活的优势——硬核的进阶课程提高了我的阿语实际运用能力,也拓宽了我观察和研究阿拉伯世界的角度和视野,相对大二来说更为轻松的课表为我在课程之余提供了更大的时间安排灵活性。正因如此,在大三下学期准备保研的阶段,我幸运地比身在异国他乡的同学们少了一些辗转和焦虑,多了一份安逸和从容。这也让我意识到其实每一份选择都有利有弊,或早或晚地总会显现出它的价值。在阿语夏令营的经验分享方面,我感触很深的一点是“功在平时”。无论是对听、说、读、写、译能力的综合性考察,还是对阿拉伯文学、历史、国情等诸多方面的“雨露均沾”,都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对语言基础的扎实掌握和对阿拉伯社会与文化的广泛了解。PART/3从课本到实操——“信息差”背后的机遇和阿语打交道的这四年中,我的实践经历也在不知不觉中积少成多:萤光支教队大家庭中的一员,采埃孚集团的物流采购实习生,毕马威的管理咨询实习生,在华为全联接大会协助接待十余位黎巴嫩客户的小助理,在中阿改革发展论坛期间联络对接阿拉伯国家外宾的工作人员,以及在进博会期间与团市委、市新闻办、学校老师和小叶子们进行工作对接的志愿者组长。盯着屏幕前的这几行文字,试图从这些与阿语相关或不相关的“身份”中总结出点什么,我竟一时语塞。大概,一部分是机遇和运气使然,另一部分是在摸索中打破信息差的结果。例如实习机会的内推、高质量的线上实习、某一岗位的面经等,获取这些有价值的信息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的“搜商”,并提高接触信息源的能力。从课本到实操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焦虑与无措,但请相信只有心中有一份信念,就一定会在某一刻迎来属于自己的机遇。人生就像一场穿越迷雾的旅行,充满了未知与不确定性。我们摸索着前行,不断学习、审视、体验和反思,于是这趟旅行便成了自己的人生哲理。❖供
4月18日 下午 9:02
其他

当代埃及科普特人的语言问题研究

本文发表于《阿拉伯研究论丛》(总第14期),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副教授鞠舒文
3月19日 上午 9:58
其他

2023阿语系学子获奖盘点

2023阿语系学子获奖盘点12022年12月,在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黑龙江大学主办,黑龙江大学教务处、创业教育学院、东语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三届全国高校汉语阿拉伯语文学翻译大赛中,我系共13名学生荣获奖项,其中一等奖2名(林汎沸、薛雨秋),二等奖2名(郑杰、胡堃焱),三等奖4名(吴攀、杨若涵、岳之琪、王晴)、优秀奖5人(洪锦銮、康雅宁、卢瞻、陈瑞华、王荧翔)。本次大赛旨在提升阿拉伯语专业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弘扬赓续伟大丝路精神,加强中阿文学交流,助力构建中阿民心相通的桥梁。https://mp.weixin.qq.com/s/F8ez3uWUYyMP9cYRO5MAZQ22023年3月,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学工党委/学生处、武装部、松江区民防办主办的人民防空宣传标语多语种翻译比赛获奖名单公布。我系共六名学子获汉译阿组别奖项,展现语言魅力和个人风采,其中一等奖1名(林汎沸)、汉译阿组二等奖1名(王荧翔)、汉译阿组三等奖3名(王晴、于振昊、汪亦霏)。本次大赛旨在贯穿学习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拓宽“民防进高校”路径,加强民防教育。https://mp.weixin.qq.com/s/-aXJEWk995pT9ZPLfJA-Bw32023年5月,在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论坛中,共五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张宇宸)、三等奖2名(刘婧一、洪锦銮)、优秀奖2名(庄逸清、林汎沸)。本次论坛致力于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硕博士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青年学子交流学术经验、结交学术伙伴、培养创新意识、了解学科前沿提供窗口和路径,通过师者的引领鼓励同学们将研究推向纵深。https://mp.weixin.qq.com/s/424-KoLONQ5ar4i3POVr8A42023年8月,在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办的“‘一带一路’十周年——回眸与展望”全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征文大赛中,我系学生表现出色,为院系斩获多个奖项。其中,一等奖1名(徐李佳)、三等奖2名(林汎沸、薛雨秋),上外获最佳组织奖。本次为回顾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以来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为弘扬传统的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深厚友谊,增加中国阿拉伯国家交流,讲好中国故事。https://mp.weixin.qq.com/s/vP_V3cRhgjy3qPYIWQkEjg52023年9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that's阿拉伯网络小说翻译大赛公布获奖名单,我系共两位同学获奖,其中二等奖1名(褚瀚祺)、优胜奖1名(刘婧一),上外获最佳组织奖。that's
2023年12月29日
其他

阿语系成功举办第六十二期学术角活动

阿语系成功举办第六十二期学术角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上海外国语大学自2020年起推出“SISU学术文化带”系列活动,旨在提升本科生的思辨能力、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人才。学术角作为“SISU学术文化带”系列活动之一,集专业性、前沿性、创新性于一体,致力于培养本科生学术旨趣、拓展学术视野、打造交流平台、营造互动氛围、提升人才质量。2023年12月13日,阿语系成功举办第六十二期学术角活动,2020级本科生于林洋、李其默和2021级本科生杨潜进行了自己的学术成果汇报。阿语系在读博士研究生胡倩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泓玮给出了点评和指导建议。01杨潜交流的论文题目是《比较视角下阿拉伯语音节结构分析》,该文从简单的阿语音素目录划分和现代阿拉伯语变种概述开始,通过方言变种与标准语的比较以及各种特征词的比较,发现并分析了阿拉伯语的音位配列、音节结构的关键现象。在根辅音规则或者说OCP必异原则(Obligatory
2023年12月20日
其他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迪拜召开

عام.资料来源:联合国官网、阿拉比亚电视台、天空新闻、中东瞭望图片来源:新华网、阿拉比亚电视台、天空新闻、《国民报》编译:刘奕洋审校:武文排版:王荧翔
2023年12月10日
其他

埃及女作家阿比尔·阿迈达维访问上外阿语系

2023年10月27日下午2时,上外阿语系荣幸邀请到正在上海参加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写作计划”活动的埃及著名评论家及文学家阿比尔·阿迈达维女士参与阿语系学术沙龙。阿拉伯语系系主任陆怡玮,副系主任周放,任课教师袁明辉,埃及外教Mahmoud
2023年11月4日
其他

讲座回顾|西方入侵与阿拉伯觉醒及主要思潮

5月24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翻译家蔡伟良为阿拉伯语系师生带来了题为《西方入侵与阿拉伯觉醒及主要思潮》的讲座,该讲座由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主办,是研究生学术训练营的第一讲,讲座由阿拉伯语系主任陆怡玮老师主持,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本科生及部分硕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在讲座的第一部分“西方入侵与阿拉伯觉醒”中,蔡伟良老师首先介绍了中世纪阿拉伯世界与西方接触的历史背景,从阿拔斯时期阿拉伯人受西方文化影响开始,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从十字军东征到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的历史进程,从阿拉伯和欧洲等多角度阐释了阿拉伯——西方复杂关系的历史渊源。论及阿拉伯近代史,蔡老师着重探讨这样一个问题:“阿拉伯人何去何从?伊斯兰教何去何从?”蔡老师指出,阿拉伯人在其民族属性不可改变的前提下,信仰体系和意识形态在西方介入之下一次次的受到冲击挑战;同时,19世纪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殖民者对阿拉伯世界的影响不仅是从表面的军事和政治占领,更在于更深层次的,在信仰和意识形态上对穆斯林社会的改变。讲座第二部分的讨论:“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与启蒙实践”,蔡老师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为例,展示了阿拉伯世界对于这个问题的埃及式回答,社会层面上,埃及建立的现代教育、报刊印刷及对妇女权益的提升使之成为阿拉伯世界民族振兴的标杆,更为文化和意识的改革注入动力。埃及成为阿拉伯伊斯兰地区社会转型试验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必然结果,也反映出由西方入侵所引起的伊斯兰复兴不仅是伊斯兰教自身“固本强身”之需,也是新形势对宗教改革的必然需求。“是‘固本守旧’还是‘固本纳新’?”围绕着新与旧的时代议题,近代阿拉伯思潮蓬勃发展,蔡老师将其分作三类:其一是伊斯兰思潮,蔡老师以瓦哈比运动和伊斯兰教教义革新运动为例,选取其中代表人物进行了介绍;其二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潮,分别论述了阿拉伯地方民族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各自的特点;其三是世俗化思潮,蔡老师以素丹制度的存废为切入点,讲述了土耳其共和国和埃及世俗化所带来的思想碰撞。最后,蔡老师总结道:阿拉伯地区动荡的重要原因在于宗教和政治关系没有被理顺,只有当宗教和政治两者之间的关系取得合理的平衡,阿拉伯地区才有可能实现长期的稳定。蔡老师在讲座中贯穿了古今中外不同视角的对比,强调了历史研究中“联想”的重要性,并勉励在场同学继续深入探索研究。讲座最后,同学们对讲座相关内容进行提问,问题包含伊斯兰以前的文化传承、东西方不同视角下的历史书写异同以及西方政治文化与伊斯兰底层理念分离所带来的影响等。对此,蔡老师回答:伊斯兰之前的文化如法老文化、亚述文化、阿卡德文化等亦是重要的文明瑰宝,但需要注意西方主导的东方学研究中一些倾向;西方政治文化也代表了一些人类共有的经验,阿拉伯国家需要对西方意识形态、制度等进行本土化改造,而不是一味地追随和模仿,应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具有阿拉伯特色的发展道路应当因地制宜地完成对本土文化的借鉴与融合。供稿|刘宇桓、邱荟中、孙艾嘉图片|刘宇桓、邱荟中排版|郑杰
2023年5月25日
其他

《外语学科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讲座顺利举办

《外语学科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讲座顺利举办4月28日上午,东方语学院和俄欧亚学院合办的课程思政讲座《外语学科课程思政的路径与方法》在七教楼107成功举办。讲座由东方语学院陈晓黎书记主持,北京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丰民作为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东方语学院、俄欧亚学院、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国关学院、丝路所的教师参与了学习。林丰民老师从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入手,探讨了文科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阐明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区别,认为两者目的一致,但在方法和路径上则有所不同,而对于不同的学科专业,他认为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的课程特点、育人要求出发,在将思政融入课程时应注重各有侧重、分类推进的原则,广大教师应该转变思政观,以提高育人成效为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接地气”的方式对课程思政进行整体的统筹和规划。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但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如何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如何在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仍然是教师在前期备课和课堂开展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因此,对于课程思政的具体开展,林丰民老师从宏观着眼,以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的课程集群的思政为例,探讨了外语课程如何思政,他以阿拉伯语精读课程、翻译课、语法课、书法课等课程为例,说明思政如何浸润课堂环节。之后,他又从微观入手,以北京大学思政示范课阿拉伯报刊文选课为切入点,以中国对巴以冲突的立场为课程思政具体范例探讨了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挖掘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讲座中,林丰民老师还切入了一张图表,展示了思政要素的三级指标,从“国家意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三个方面入手,对如何在课堂体现思政内容提供了多个切入角度,为教师思考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流程设计拓宽了思路。讲座结束后,林丰民老师还应参会教师的要求,介绍了北大教师发展中心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方式。自1992年任教以来,林丰民老师一直从事一线教学,经验丰富,对参会教师提出的如何在课堂从价值观上引领学生,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他认为,课程思政要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既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也要在精神境界、思想品德方面有所提高。上外阿语系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注重对专业教师的思政培训。此次林丰民教授的讲座就是阿语系搭建培训平台,组织校内外力量共同开展协同培训的一环,一方面加强了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教育,提升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先进经验的培训指导,从而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供稿
2023年4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阿拉伯世界之“问名探源”——记Shak教授的讲座

الأول)或其别名(اللقب)称呼他。初次见面时称本名,也可在别名前加上先生(السيد)或女士(السيدة)。阿拉伯人的取名习惯:名字常常取自寓意美好的品性,如“拉希德”(راشد
2023年4月10日
其他

阿拉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中阿数字经济合作机遇

本文发表于《阿拉伯世界研究》2023年第2期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教师刘磊
2023年4月9日
其他

萨拉丁与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相关研究与史料梳理

作者简介:高钧,2017级阿拉伯语系本科生,2021年入学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方向为世界上古史中古史。目前的研究兴趣为十字军史,尤侧重于从穆斯林视角探究阿尤布王朝对十字军运动的回应。一、学术史回顾在跨度长达数百年的十字军史中,萨拉丁(1137-1193年)一直是欧洲与中东、学界和大众都津津乐道的一位历史人物。作为阿尤布王朝的创始人,他推翻了埃及的法蒂玛王朝[1],并兼并了赞吉王朝[2]的大部分领地。1187年,萨拉丁领导穆斯林重新占领了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耶路撒冷,并在之后的数年内竭力对抗第三次十字军。1192年秋,英王理查一世与萨拉丁签订协议,十字军随后退兵。按照协定,耶路撒冷王国得以保留地中海东岸的一条狭长领地,但耶路撒冷仍牢牢掌握在穆斯林手里。然而,萨拉丁似乎在与十字军的战争中耗空了心力。仅仅半年之后,这位素丹就溘然长逝,但其历史成就与人格魅力使他生前就成为了一段传奇。因此,这位素丹自然也成为了十字军史与伊斯兰史共同的焦点之一。涉及萨拉丁和第三次十字军的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萨拉丁对待吉哈德的诚意;(2)萨拉丁与拜占庭的外交关系;(3)萨拉丁在阿卡守城战中落败的原因;(4)萨拉丁在维持军队上的困难;(5)十字军在萨拉丁统治生涯中的重要性。[3]其中,萨拉丁与吉哈德的关系,包括他对吉哈德的宣传与实践,以及这位素丹发动吉哈德的真实动机,一直是西方历史学界几十年来极为关心的问题。在下文中,我将回顾过去主要学者的研究和观点,并作出简要的评述。(一)传统观点与其他史学问题的发展路径相似,对萨拉丁的相关研究也经历了从传统观点到激进主张,再到双方相互调和的这样一个过程。以现代历史学的标准研究萨拉丁的论著大致可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8年,英国东方学家斯坦利·莱恩-普尔(Stanley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埃及阿拉伯语中本土“白读词”与标准阿拉伯语“文读词”的辅音分析

其实ظ白读的情况和ث、ذ相同,都是爆发音和标准阿语的齿擦音对应,也可用ض来代为拼写。然而和上述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ظ的文读音/zˤ/在埃及阿语本身的白读词中并不存在,是一个仅限于文读词的边缘音位。
2023年2月8日
其他

《鬣狗之旅》与阿拉伯现代文学中山鲁佐德形象的再书写

本文发表在《当代外国文学》2022年第三期从《走向深渊》在中国的译介与热映看第三世界国家间的文化传播塔依卜·萨利赫的经典互文性书写与种族文化的认同和冲突排版
2022年11月26日
其他

国际组织实习| 感受世界车轮转动,用阿语诉说中国

个人介绍王韵涵,2022届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我校“导师学术引领计划项目”立项,由留基委公派至卡塔尔留学,曾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实习,即将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留学搁浅,我选择去联合国实习研一下学期我被留基委录取为
2022年5月3日
其他

蔡伟良教授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

中国翻译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于4月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翻译行业会员代表近450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期间,“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资深翻译家”“翻译中国外籍翻译家”以及协会抗疫先进集体、优秀分支机构、单位会员和社团工作者等表彰仪式成功举行;《2022中国翻译及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22中国翻译人才发展报告》《多语种国际传播大数据服务基础元数据》《中国特色话语翻译高端语料库建设》系列标准、《专利翻译服务规范》等五部行业标准规范顺利发布。大会授予117位深耕外事外交、对外传播、翻译理论与实践等领域的学者“资深翻译家”称号,其中,上外东方语学院阿语系蔡伟良教授荣获这一称号并受到表彰。蔡伟良,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翻译家协会原理事,曾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会长、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蔡伟良教授长期从事阿拉伯文学、伊斯兰文化研究,出版专著、译著十几部,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1977年—1979年,蔡伟良教授在大马士革大学文学院留学,主修阿拉伯文学,主要课程为阿拉伯文学史、阿拉伯文学选读,两年的萤窗雪案使他对阿拉伯文学发展的脉络形成了较为清晰的概念,对每一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据蔡教授回忆,正是当时的课堂笔记和课后整理,加之回国后为学生讲授文学史的几轮授课经验,催生并巩固了编写《阿拉伯文学史》的想法。1998年由上外蔡伟良、周顺贤教授编写出版的《阿拉伯文学史》是国内最早编成的阿拉伯文学史,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由蔡伟良教授撰写,介绍阿拉伯古代文学,包括伊斯兰教前的贾希里亚时期文学、伊斯兰初期文学、倭马亚文学、阿巴斯文学、安达卢西亚文学、马穆鲁克和奥斯曼时期文学等;下卷为阿拉伯现代文学,由周顺贤教授撰写,包括北非的埃及、苏丹、马格里布三国文学,西亚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巴林、也门等国家的文学及侨民文学,成为当时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和阿拉伯文学爱好者的必读之作。蔡伟良教授执教四十六年,至今仍在为阿拉伯学生教授翻译。蔡教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始终将教书育人置于首位,除担任阿拉伯文学、文化课程授课教师外,蔡教授长期担任本科高年级翻译课的教学工作,在他看来,翻译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翻译技能。每一节课蔡教授都会选取阿拉伯国家时事报道或阿拉伯经典作品作为翻译材料,多角度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此外,蔡教授以为人导师的高度责任心多年来一直坚持带领研究生参与翻译项目,一丝不苟地为学生修改稿件,为敲定一词一句的翻译不厌其烦地讲解原文,一个翻译项目从雏形到成型往往要经历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他认为,译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外语、汉语基础和外语、汉语表达能力,更需要储备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备随需随取,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蔡教授正是以这样的高标准要求学生,对学生翻译能力和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无私且无量的帮助。在漫长的翻译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蔡教授形成了一套他自己对翻译的认识。他认为翻译是一门建立在外语综合能力基础上的技能,因而成为外语人之必备,因为“懂外语的不一定都会翻译,而会翻译的一定懂外语”。翻译不同体裁的文本需要精准把握不同的切入点,例如诗歌翻译,最关键的是体悟诗人的情感;散文翻译,最关键的是领会作者的深邃思维及各种暗喻;小说翻译,最关键的是入戏和情节意识,学会角色转换。时政类翻译,最关键的是对背景的了解。关于被翻译界广为接受的“信”“达”“雅”翻译主张,蔡教授亦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翻译不能为了追求雅而牺牲了信和达,正因如此,翻译要做到雅是不甚容易的。翻译不是创作,要讲究“忠实”。翻译是戴着镣铐跳舞,译者的本事就是带着镣铐跳出优美的舞蹈,而不是挣脱镣铐,这就是翻译的归化问题。在四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蔡伟良教授从未走下讲台,始终如一地在方寸之间发挥着教师的光热,亦从未弃过手中翻译的笔,最值得提及的是,其译著多达十几部。上世纪八十年代,阿拉伯小说翻译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展开,蔡伟良教授翻译的《旧伤的隐痛》系沙特作家赛义德·阿卜杜·拉夫乌的短篇小说,是最早介绍给中国读者的沙特现当代文学作品之一。此外,1998年蔡伟良教授翻译的纪伯伦作品选《先知全书》被上海文化出版社作为《第一推荐丛书》的“领头羊”,
2022年4月12日
其他

《疫情期间的情绪管理》讲座回顾

4月9日,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春季云端学术讲座"第四弹拉开帷幕,本次阿语系结合疫情期间封闭生活,特邀上海采繁心理创始人刘玉玲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疫情期间的情绪管理》的讲座。刘玉玲老师是上海采繁心理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灵成长高级导师、SEP(Somatic
2022年4月9日
其他

《田野调查方法和学术规划:以埃及研究为例》讲座回顾

《田野调查方法和学术规划:以埃及研究为例》讲座回顾讲座回顾3月25日,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春季云端学术讲座”第三弹拉开帷幕。本次阿语系特邀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段九州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田野调查方法和学术规划:以埃及研究为例》的讲座。段九州老师本科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阿拉伯语系,2019年获得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土耳其于斯屈达尔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担任客座助理教授,曾多次在国内外智库和高等教育机构举办讲座和发表演讲,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还曾走访西亚北非十余国,在埃及和土耳其从事长达两年多的田野调查。讲座伊始,段老师对讲座的主题和背景做了介绍,他表示本次讲座更多的是结合自身经历从政治和中东视角进行思考。他认为目前田野调查是需要和语言学习与理论建构辩证统一的,首先是从学术研究角度出发,田野调查第一步要进行文献阅读,随后是调查过程中各种数据收集,最后是对得出的结果与选题之间进行思考和分析。紧接着段老师从数据收集、概念创造、理论建设、理论检验等方面来详细介绍了田野调查与论文之间的联系,并从话题的重要性、可行性两方面用不同的例子强调了论文选题中容易踩雷的地方,针对选题中大家可能常犯的错误,段老师表示,在做好充分的前期文献研究工作后,同学们需要聚焦于话题并进一步深挖内涵,并且灵活运用外语专业的传统优势,利用机构与个人的相关资源来进行相关研究。1而在田野调查选点与选人这部分,段老师认为要通过学术引导与个人兴趣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3W,也就是选点(where),选人(who),选时(when),这三点都要考虑到是否会对自己的研究能起到正面影响。2针对田野调查的语言技能准备中,我们则要意识到语言差异的存在,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段老师个人建议选择埃及方言,但是还要根据选定田野调查的地区去选择,并且也要“去西方主义”,深入到该地区的本土主义中。3除此之外,当我们实地进行田野文本的记录时,也要注意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论文中可以立足的数据支撑,并且还要学会进行多方关系的协调,从而正向推进田野调查。然后段老师用他自己对埃及所进行的田野调查进行了一场细致的案例分析。段老师认为,需要在田野调查的准备、过程和收尾阶段都做好合理的安排与关系的处理,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数据的备份与后期关系的维护,而此次田野调查也让他收获到了一些“反常识”/“更新常识”这种对论文极有帮助的思考点,也让他意识到田野调查离不开借助当地的数据库与人脉资源,以及探索国别研究的另一种可能性视角——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讲座的最后由东方语学院副院长陆怡玮老师对本场讲座做了总结。她表示区域国别目前有望成为一级学科,海外田野调查是区域国别知识构建的重要基础,本次讲座为同学们从头梳理了一遍田野调查的完整流程,并以埃及为例作了详细的阐释。她希望同学们如果以区域国别为自己的研究方向的话,一定要做好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同时陆老师也感谢段老师对我校阿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参与贡献。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撰稿:刘佩仑排版:王荧翔
2022年3月26日
其他

圆梦外交,青春不负!

“人的青春应当如何度过?在当今,青年又应该如何自处?东方语学院19级阿拉伯语专业的三名同学给出了他们的答案:与时代同频共振,将“小我”融入“大我”!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投身中国外交事业,用奋斗为青春写上最好的注脚!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身影:明圣博
2022年3月21日
其他

《中央文献翻译的难点与思考》讲座回顾

《中央文献翻译的难点与思考》讲座回顾讲座
2022年3月20日
其他

冬奥落幕 完美诠释冰雪梦想

مثاليّ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中国首都北京也由此成为世界首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افتتحت
2022年2月24日
其他

我为进博添光彩——阿语小叶子们如是说

在这次进博会的志愿者招募中,阿语系共有五位小叶子成功通过选拔,有幸身临其境,以温情服务和耐心专业助力进博会,展现我们阿语人的青年风采,他们是张笑寒,魏少聪,刘奕洋,于振昊,以及周逸飞。如今进博会已经圆满落幕,他们也不负众望、完成任务回到了学校,让我们走近这几位幸运儿,听听他们在进博会的所见所闻吧。张笑寒感谢老师们信任我给了我这样宝贵的机会去参加进博会担任志愿者。尽管全球市场受到疫情冲击,本次的进博会的活力依然稳中向好。在本次进博会,我被分配到新闻中心的咨询组后勤保障部门工作,进行各种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也就相当于初入职场里最基层的那些工作。参与志愿活动之前我就告诉自己,不论自己负责什么样的岗位,普通的或是重要的,繁重的或是轻松的,我都会尽我所能把我手头的工作做好,在此之上去思考能不能有所提升、有所学习、有所收获。从24号集中管理开始,一直到13号集中隔离结束,我们的上岗时间只有短短的八天(3--10)。在这八天里我兑现了我的诺言,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对此我是感到满意的。同时我也很开心遇到许多志同道合的优秀的同学,他们来自上海的各大高校,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名称“小叶子”。我很高兴与他们共事。同时也感谢我的带教老师们,他们认真负责,温柔耐心,对我工作中的不足予以指导和纠正,可以说我这次工作中的学习和成长主要都归功于他们。接下去想谈谈我的收获:1.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我们的社会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个精巧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大动脉是由千千万万普通人所构筑的。在开馆之前,我们从停车场前往新闻中心的一路上看到了许多基层人员:武警、保安、防爆兵、安检、志愿者、民工、工程师、办事员……以进博会为例,这个庞大系统的每一环的平稳运行保障了进博会的顺利召开:安保系统、工程系统、文员系统、展会内外……缺一不可。同时,如果我们觉得我们这些志愿者应当因为我们的劳动而受到应有的尊重,那我们就应该理解他们,因为身份无高低贵贱,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岗位,劳动本身就是光荣的。2.如何和负责人高效沟通,这个问题可以转化成,如何换位思考,如何设身处地地替负责人思考。垂直管理的系统时常会存在信息不通畅的问题。一个信息从头部传达到基层,如果经历九层,每层磨损10%的信息,那么到最后就是0.9的九次幂是0.387,由此可见上下级之间会存在信息差。所以让负责人对你放心的要点在于:让负责人知道你掌握了情况,最好是让负责人掌握你所掌握的情况。为什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负责人可能负责多个业务,这些业务层层向下细分,他没办法事无巨细地了解到所有情况。当他把职权和职责下分到下属时,下属的有效反馈就成了关键。“让负责人知道你掌握了情况”就是最好的反馈,也是最能让负责人放心的反馈,也是最能让负责人以后也能放心地把工作交给你的反馈。这就需要我们向上“汇报工作”。所以汇报工作看似游离于本职工作之外,实际上却是本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可以有效地保障团队的产能。如果我们委托别人帮忙做什么,我们也会希望TA给我们有效的反馈。进博会是一个还不错的平台,能够给大家很多学习、成长、见识的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勤勉、谦虚、踏实地去投入到我的学习生活中。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与有幸参与到第五届进博会中,再次去微微地发光发热。魏少聪不知不觉间,为期六天的进博会已经结束,期间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收获了很多,更重要的是对志愿服务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我的岗位是新闻中心会内采访与咨询,简单来说就是负责在前台为来自各个媒体的记者提供会内采访预约服务与答疑解惑,是新闻中心的“门面担当”。新闻中心提供记者公共办公区、直播区、茶歇区等,是记者们办公与休闲的场所。当得知我的岗位后,内心又紧张又期待,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大型的活动,面对过这么多的媒体,但还想借此机会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志愿服务期间,我的收获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调整心态、责任感、领导力、人情味。早有耳闻新闻中心任务繁重,尤其是前台工作。当我被分配到这个岗位,了解了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后,心里的畏难情绪占了上风。我在前台白班,这意味着要早上五点多起床,吃冰冷的面包,坐一个多小时的班车前往新闻中心,每天要接待大量的记者,被询问各种各样也许我也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其实后来真正工作起来,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大部分记者都很友好,团队效率很高,老师们也很友善,对我来说最困难的其实是天还没亮就要起床,但是慢慢也就习惯了这样的作息。这样的生活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完全不同,身体上的劳累加上心理上的压力要比在学校学习遇到的困难更难处理,只有当身体和心理同时调整并接纳才会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这样的压力,并积极投身于工作。本次进博会召集了上海各大高校总计四千多名大学生志愿者,进博会是中国搭建的面向世界的平台,志愿者代表的不仅是自己、学校,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四千多名志愿者面对的是三千多名采访记者、近五十万的进馆人次,我们遍布在场馆的各个角落,努力为到访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们要有深刻的服务意识,想他人之所想,要有跨文化的同理心,更要有边界意识、政治意识以及隐私意识。身为新闻中心的一份子,我们致力于将进博会最具实效性的消息、通知最准确的传达给前来咨询的记者、展商,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责任。本次志愿服务我有幸担任学院的院系联络人与岗位组长。院系联络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进博会前期,负责收集学院志愿者们的信息以及及时传达学校、进博会方面的消息,更多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细致程度、做事的条理性以及工作的实效性:什么事情优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合并在一起做,在不麻烦大家的情况下提高效率?哪些事情容易出错?哪些人容易犯小糊涂……这些都需要提前考虑并想好解决方案,以防真正出现问题时措手不及;对我而言,岗位组长的工作挑战更大一些,相当于是在大家互不熟悉互不了解的情况下让大家强行组成一个团队,难点就在于如何在短时间内建立一种集中的默契与信任。有团队就要有分工,而分工最好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对应的任务,而这对于初次见面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组长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明确大家的岗位职责,询问大家擅长的点,根据大家的特点分配工作,团队的氛围极其重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帮助是最好的状态,这就比较考验组长的经验了,好在大家都很积极配合,我们的团队才能在短时间内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我理想的团队是分工明确,目标明确,每个人都是团队的leader,而很幸运遇到了这群可爱的人,他们做到了。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老师们都很友善,会时不时给我们拿来“小福利”,给我们带糕点、果汁什么的,不忙的时候也会在一起聊人生与理想,和小伙伴们也会天南地北地聊。老师也很关心我们,记得某天气温骤降,早上天还下着雨,老师很贴心地为我们找来了厚衣服,怕我们冻感冒,还记得记者节我们一起装饰白板,一起站在前台看记者们切蛋糕,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独有的回忆;同时学校的老师和服务保障的同学们也竭尽全力满足我们的想法,最大程度的保障我们的权益。这次志愿服务工作收获很多,有很多感慨,也对进博会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次经历也必定成为我回忆里最珍贵的一段。刘奕洋我在进博会期间担任新闻中心前台晚班志愿者,主要是负责对国内外记者进行引导和解释说明。在进博会开始之前,新闻中心的负责老师给了我们一份长达20多页的记者问询指南(中英各一份),并且告知我们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是整个新闻中心的“门面”,也是中外记者认识进博会的“初印象”。这不禁让我们有些“鸭梨山大”,在四五天的时间里熟悉并运用这些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在宾馆里我们每天都需要提高对于该指南的熟练度。经过四五天的练习后,我们于11.3日正式上岗。一开始在面对记者提问的时候,说实话会感到一些紧张,因为记者们的问题往往都各具代表性,需要我们灵活处理。但随着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也慢慢得心应手起来。新闻中心晚班工作人员的上岗时间为下午两点至晚上九点,我们每天在下午两点之前就要完成交接班工作。早班和晚班的同学每天都要做好各自的工作交接,对于每天回答多少问题、有哪些事情未经处理、有哪些不足之处等等,我们都会记录在案。虽然每天晚上下班后都有种“感觉身体被掏空”的疲惫感,但还是感觉收获满满。印象最深的是进博会期间的所学、所思、所想与人文关怀。当我们帮助记者朋友解决问题后听到那一声声道谢,收到一声声肯定与赞许,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已久的问题后的那一个个善意的眼神和一抹抹欣喜的微笑,都让我们倍感温暖。中国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拥抱世界,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的一个平台,我们志愿者就是向世界展现中国“大国形象”与“大国担当”的一个窗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站好每一班岗”是新闻中心前台“小叶子”的坚守与担当,更是自我提升与自我奋进的要求所在。此次进博会志愿者经历令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也明白了走奋进之路应一往无前。“向前进,搏青春”,这是每个进博会“小叶子”的口号,同时也应该是当代中国青年呐喊的最强音。于振昊这次进博会的志愿活动让我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志愿者,作为进博会这样一个代表国家形象的国际展会的志愿者,光鲜亮丽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这次我的工作岗位是会内采访与咨询,主要服务对象是来参会采访的记者们,在开幕式之前,新闻中心的负责老师们给我们分发了长达20页的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和对应的答案,这些都是根据前几届进博会总结出来的记者可能会问到的问题。第一次参与大型展会的志愿活动,就要面对这么重要的工作,压力的确很大。开幕式前几天由于不熟悉路线,展会设置等,到前台来咨询的记者络绎不绝,而我们发现,记者们提出的问题有很多都和我们之前了解的和预演的不一样,不过在前台负责老师的帮助下,在记者询问下手足无措的紧张情绪缓和不少。通过前两天的实战锻炼,我们逐渐变得轻车熟路起来,我们准确且耐心地解答记者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这背后是我们经过不断培训、反复记忆、并实战模拟的成果。通过记者反馈的问题,我们新闻中心前台再反馈给进博局,尽可能以满足记者们的合理需求,完善进博会的服务体系。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提供前台咨询服务的工作,深感其不易,但每当为记者们答疑解惑之后,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那一句“谢谢你”时,这一切的付出也就值得了。周逸飞这次进博会志愿活动,我被分到了新闻中心的综合管理组,刚一上岗就得知4号我要被派到班车组,8号要被派到文化展演组,然而我对这些工作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在找到负责老师,询问了集合时间和工作内容之后,我终于确定了工作的具体事项。在班车组的工作主要是在媒体班车停车场引导媒体前往新闻中心和搭乘核酸检测班车,当时天还没有完全亮,两名保安已经在那里等着第一辆班车的到来,为经过的每个人检测体温,尽管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但是他们的尽职尽责属实让我感动。原本以为完成了4号的任务后接下来的工作能够轻松很多,但事实并非如此。5号临近中午,我们才突然得知将有39名同学来参观新闻中心,并进行相关培训,期间所有的活动安排都由我们几位机动组成员完成。我们三名早班一起商量确定了当天各活动的行程安排,并分头去联系各方的负责人,提前对活动路线和场所进行熟悉。在确定时间和活动内容无误并可以顺利进行后,我们一起合作,做出了一个更加直观的活动安排表,并及时发给了来访负责人和新闻中心里负责培训的老师。这一系列事情以前并不是我所擅长处理的,但任务压在面前,就得想办法去协调和应对,可以说,这次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也是一定程度上对自己舒适圈的突破吧。8号,我又被调到文化展演组,那天恰逢记者节,会有大批媒体来参观新闻中心。提前一天,我们就被要求应对新闻中心的各处活动进行再熟悉,尤其是二楼的一些特色展区和活动专栏,以便能够在媒体参观时能够向他们熟练介绍。虽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计划有变,8号那天负责老师为我们免去了介绍的任务,只需要陪同就好,但通过老师们的介绍,我也学到了很多,默默做好了笔记,对上海的文化底蕴、科技发展以及非遗文化有了更为清楚的理解。除了忙碌的工作,最开心的还是最后两天能忙里偷闲逛馆:
2021年11月15日
其他

刘磊 | 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现状简析

《阿拉伯学研究》(第六辑)在上外与全国各高校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下已顺利出版。现择各板块文章一二由“思索阿拉比”平台推出,以飨热心读者。阿联酋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现状简析刘磊
2021年8月9日
其他

《阿拉伯学研究》(第六辑)出版

▶主编的话时间悄然飞逝,距离《阿拉伯学研究》第五辑的出版问世转眼竟已过去了三年半有余。原本2019年底就可付梓的第六辑,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疫情突至而搁浅。这段时间,几乎所有的学术活动都被按下了暂停键。利用这一学术活动的空窗期,重新审阅来稿,又经多次斟酌,终于定下了本辑的最终目录。作为主编还得写上几句,题为《主编的话》,其实就是谈谈看了这些文稿
2021年8月5日
其他

从《走向深渊》在中国的译介与热映看第三世界国家间的文化传播

本文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2021年第3期。排版
2021年7月9日
其他

我系教师在埃及学术期刊《语言学》上发表论文

10.21608/gsal.2021.177884论文网址:https://alsun.journals.ekb.eg/issue_25704_25705_.html(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作者
2021年6月17日
其他

新冠肺炎疫情下沙特经济社会转型的挑战及其应对

日起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居家办公。沙特人长期以来依靠政府的燃料和电力补贴,享受政府提供的工作机会、免费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随着石油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比下降,这种“
2021年5月31日
其他

马琳瑶|Chinese Science Fiction in the Arab World

供稿/马琳瑶排版/法里斯审核/史月
2021年5月19日
其他

陈泓机 | 西方排外的一贯叙事——“伊斯兰恐惧症”与“黄祸论”的比较研究

西方排外的一贯叙事——“伊斯兰恐惧症”与“黄祸论”的比较研究本文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阿拉伯语研究生论坛中获得二等奖。作者系2020级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硕士陈泓机
2021年5月5日
其他

阿拉伯民间文学节选

阿拉伯民间文学综述及阿拉伯的神话传统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东方民间文学》已于2021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该著作分为上下两册,对东方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进行了梳理,力图重新审视和反思这些作品,还原其本来面目。该书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为主,集合了20余位东方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高校教师共同编写。上册第六章《阿拉伯民间文学》由我院阿语教师史月完成,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阿拉伯民间叙事文学的神话、传说(包括宗教传说、人物传说、山水传说、风俗传说)、民间故事(包括动物故事、魔法故事、生活故事、民间笑话)、英雄传奇、民间歌谣(包括儿歌、宗教歌谣、婚礼歌谣、劳动歌谣及谚语)等,重点介绍了阿拉伯民间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卡里莱和笛木乃》一集《一千零一夜》。由于篇幅所限,推送只截取了该章内容的一部分。阿拉伯民间文学综述在伊斯兰教之前,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并非没有信仰,拜物教是他们的主要宗教,这种一度盛行的偶像崇拜不免在他们的生活和思想留下印记,以至于至今仍在民间文学中若隐若现。此后,伊斯兰教登上历史舞台,《古兰经》对后世的语言和文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伊斯兰精神也在其中不断的再现和深化。阿拉伯民间文学的主线便是宗教,从原始宗教占据主导地位,到伊斯兰教产生,与之抗衡并最终获得胜利,宗教的影响始终贯穿其中。出于对自然的敬畏,贾希利叶时代的人们信仰各种不同的神灵。在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地区,人们崇拜月神,而在农耕较为发达的地区,人们更崇拜日神。阿拉伯半岛经历过以母亲的血缘确定亲缘关系的母系社会,因此女神最先受到崇拜,《古兰经》中曾经提到,在麦加和麦地那盛行三位女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男神的地位逐渐上升。神灵以各种面目存在于人们的周围,他们或为树木、石头,或为星辰……人们对其顶礼膜拜,以牺牲献祭。这些神灵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神话也广泛传播。在伊斯兰教产生之前,宗教等同于神话。伊斯兰教创教伊始,不得不面临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主导当时人们思想的拜物教。以一神教为宗旨的伊斯兰教创立后,其强烈的排他性如暴风骤雨一般扫荡了拜物教,穆罕默德征服麦加后,克尔白内被供奉的偶像被悉数捣毁。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宗教环境,多依靠口耳相传的、与拜物教和偶像崇拜相关的神话就此散佚,或仅留下零散片段,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虽然完整的神话体系不复存在,穆斯林学者们面临是否应该如实记录古代神话的尴尬,但曾经一度主宰人们生活的神话不可能不留下任何印记就这样烟消云散。的确,“一些古代的信仰已经破灭并且为人忘却,然而许多的古代信仰,却托身于幻化的法身继续存在。”[1]与之相关的神话也以不同的变体润物细无声似地渗透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教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领域也不例外。伊斯兰教成分在民间文学的各种样式都随处可见。例如,在阿拉伯民间传说的各种类型中,关于伊斯兰教的宗教传说的地位无疑最高,这类传说讲述历代先知和使者在真主的启示下所创造的各种奇迹和他们的言行,目的在于呼吁人们效仿其崇高的品格,同时也以一些反面人物的悲惨下场作为警示,号召人们虔心奉主。讲述宗教传说的传统直到今天也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宗教节日和场合,人们围坐聆听宗教传说,既缅怀先知,又涤荡心灵,深化宗教情感。将宗教融入民间文学的创作形式,即是信仰者的宗教热忱使然,也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必须,在阿拉伯人占据统治地位或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情势下,学习统治阶级的语言或皈依其宗教才是社会的主流,这种潮流使得更多的外来文化被不断地阿拉伯化或伊斯兰化,许多源于印度的故事便因此被添加了伊斯兰教的成分。在《一千零一夜》中,这种对宗教的虔诚展露无疑,故事中的人物无论身份如何,都潜心学习《古兰经》,恪守其的教诲。伊斯兰教影响了民间文学,而民间文学在人们口中流传的同时,宗教信仰也滋润更多信徒的身心,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并皈依。除生活之外,宗教是贯穿阿拉伯民间文学的一条主线,民族精神则是副线。这种精神是阿拉伯民族强烈自豪感的源泉,而木鲁艾(murū’ah)正是这种精神的集中体现,木鲁艾的意思是丈夫气概,其要素便是勇敢、忠贞和大方[2],这是阿拉伯人最为看重的品质。这种品质在贾希利叶时代就已经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虽然让贝杜因人生活艰苦,却也对他们的性格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开朗豪迈、乐观豁达,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对本部落极为效忠,这也许是世界上其他民族身上少见的品质。对木鲁艾精神的颂扬一直延续至伊斯兰教时期。作为阿拉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在阿拉伯民间传说、英雄传奇还是故事、谚语,这些民间文学样式都通过反映人民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集中体现阿拉伯人民热烈奔放的情感、豪爽慷慨的待客之道、英勇无畏以及信守承诺、勇于牺牲自我的民族精神,以及对怯懦、愚昧、懒惰、贪婪、狡诈等卑劣行为的鄙弃。而在这些民间文学类型中,对木鲁艾精神最为集中进行诠释的则是英雄传奇,十字军的东征催生了英雄传奇产生,人们缅怀昔日的荣光,渴望英雄的拯救,于是主人公身上往往集中体现了阿拉伯人所推崇的各种品格,是木鲁艾精神的最佳代表。在从半岛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在语言和宗教上实现了胜利,但事实上,语言的普及也不得不归结于宗教的推广。如果联想到伊斯兰教创立之前半岛周围强敌环伺、文化相对落后的情景,不得不感慨于伊斯兰教对阿拉伯民族崛起所做的重大贡献。如今,阿拉伯世界已经包括了西亚和北非22个国家和地区,它们以阿拉伯语为主要官方语言,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有共同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他们熟知古今阿拉伯人之间的联系,为祖先的光荣骄傲。而本文所说的阿拉伯民间文学中对“阿拉伯”一词的界定正是以这些标准去衡量的,因此这些民间遗产虽然可以被冠以不同的国家名字,但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它们都是阿拉伯人的民间遗产,是他们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1]
2021年3月31日
其他

古犹太与阿拉伯文化史课程总结

个人简历张若一,男,1988年生,南开大学、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联合培养文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希伯来文学与东方文学。承担3门研究生文学专业课程与2门本科生通选课程教学工作。独立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1篇刊载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外国文学评论》,7篇刊载于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宗教学等学科的CSSCI来源期/集刊,数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与《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或收录索引。独立承担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文士文化与希伯来先知文学研究”(资助编号2019M661586,进行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希伯来文学经典与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文学、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15ZDB088)子课题一项(已结项)。课程总结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经文学研究院教学分管领导张和龙教授引荐,张若一老师为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开设了《古犹太与阿拉伯文化史》。课程负责人张老师系文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与教学方向为希伯来文学与东方文学,特别以该领域的诸种原典为研究与教学对象。本门课程是东方语学院研究生教学全新引入的课程,体现了人才培养改革与跨院系培养的新路径。作为同属闪米特民族文化传统的兄弟文明,犹太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自古以来就是相伴相生、互相影响的,彼此的文化交流史可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古犹太文明的核心的文化元素对后者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因而,若要对阿拉伯伊斯兰文明进行深入系统的了解,古犹太文化史的维度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在此意义上,东方语学院阿语系开设了《古犹太与阿拉伯文化史》这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向东院研究生系统讲述古犹太民族的历史、年代框架、地理框架及其历史文献,并以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相关历史、典籍、文化作为互鉴主体。使学生对该领域所涉及的原典、研究文献与文化价值进行深度的研究与思考,熟悉课程所涉及领域的基本知识构架,并掌握其中较为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为学生今后在阿拉伯研究、中东研究、以色列研究等方面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所讲述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前两千纪至公元后750年,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维度看,上至贝都因人为主的阿拉伯蒙昧时期,下至阿拉伯帝国伍麦叶王朝的终结。耶路撒冷老城的阿克萨清真寺与“哭墙”(西墙)具体而言,本门课程围绕犹太文明核心典籍《塔纳赫》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核心典籍《古兰经》,以历史学、文学与语言为红线,以比较文学与跨学科为视阈,按照历史发展顺序,系统讲授古犹太与阿拉伯文化史,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立体呈现古犹太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面貌。在此基础上,张老师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着重从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的角度,对《塔纳赫》的历史渊源、文本考据、文学特色与思想观念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从比较文学与文化的角度,就《塔纳赫》中出现的重要原型、母题、人物、叙事情节等方面,与伊斯兰典籍《古兰经》在比较研究视阈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确切了解《古兰经》中的重要人物、经典故事乃至神学思想在《塔纳赫》中的典故原型。例如,课程中的一个重要案例,围绕穆萨展开。《古兰经》中的关键人物穆萨,在伊斯兰文明系统中被视为最为重要的先知之一,《古兰经》中大量提及他的生平事迹与宗教思想。但有关穆萨的人物形象、社会生平与思想观念没有系统提及,而在《塔纳赫》中,穆萨的原型是“摩西”(מֺשֶה),《塔纳赫》书卷《出埃及记》中,详细记述了摩西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并将其塑造为真实可感的人物典型。摩西拥有传奇的身世,他本属以色列利未支派。埃及法老奴役以色列人,并下令将全部新出生的以色列男婴溺死,然而刚出生三个月的摩西被其父母藏在蒲草箱中,放入尼罗河内。这箱子恰好被法老的女儿在河边洗澡时拾到,她便将摩西养了起来,还给他起了名字“摩西”(מֺשֶה),原因是法老的女儿“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希伯来文“拉”为מָשׇׁה,是摩西这一名字的动词原型。此后,摩西贵为“埃及王子”,但却因帮助同胞误杀埃及人而被迫流亡至米甸,即阿拉伯半岛。摩西后得到神谕,返回埃及,与法老斗智斗勇,大行神迹,最终将以色列人带出埃及,并在西奈半岛的西奈山,作为神与以色列人所立圣约的中保,成为了民族的解放者与监督者。这些细节,在《古兰经》中多有表现,如在第七章中,有如下表述:这里的表述,正源自《出埃及记》中摩西与法老手下术士斗法的情景:可见,穆萨的诸多典故,需要从《塔纳赫》中查考。本课程正是在这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犹太文化与伊斯兰文化提供必要的文献与历史知识。反映摩西与《出埃及记》的漫画除此之外,张老师还特别注重从文史研究相结合的跨学科角度出发,深入讲解《塔纳赫》对《古兰经》、犹太文化对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机制。如课程的第七单元《犹太教的传播与伊斯兰文明的曙光》,具体讲授犹太教经典《塔纳赫》的成书定本、犹太民族的流散、犹太教的传播与其对伊斯兰教兴起、《古兰经》成书的影响,涉及两种经典的正典化过程、历史进程建构与文本传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体而言,这一单元主要讲述第二圣殿时期结束后至公元8世纪,犹太教在亚洲的传播与伊斯兰文明的兴起。流亡于阿拉伯半岛的犹太社群,使犹太教在该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其后面对阿拉伯半岛社会文化的变革需要,40岁的穆罕默德在前期接触并了解半岛上已传播的犹太教与基督教基本教义主张后,声称接到了来自真主的启示,遂在23年的余生中,陆续宣读了《古兰经》,并以此为基础创建了“一神教”体系的新宗教——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兴起,奠定了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基础。本单元对此传播、影响与发展史进行了集中讲述。课程最后,张老师还就《塔纳赫》与《古兰经》中思想文化观念进行了专题对比讲解,在之前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对犹太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比对,并阐释其差异与根源。这些对比的关键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上帝论、神义论、报应论、天使/恶魔论、圣约论、末世论等,以这些专题为基础,结合两部经典与之前课程所学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探讨,使课程的深度超越文本与史实,进入理论思辨的维度。此外,整门课程中,张若一老师也十分注重课堂讨论与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老师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请学生每次课上就自己选择的主题进行学术小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评述,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学生期末需要提交的课程论文正是在这一学术小报告的基础上修改、充实而完成的,实质上也等于帮助每一位同学完成了一次学术论文写作与会议发表的训练过程。张老师也经常将自己留学以色列期间的照片与学习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使得原本较为陌生的课程内容变得生动而易于接受。张老师课上分享的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照片学生感受特别喜欢若一老师的古犹太和阿拉伯文化史这门课。上课内容主要围绕旧约和古兰经两部经典,以时间为轴,带我们了解古代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历史。若一老师和蔼可亲,风趣幽默,学识丰富,认真负责,若一老师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第一,他为我们分析问题提供多维角度,比如,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分析文本,第二,若一老师旁征博引,上课内容涉及历史学,文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既拓展了知识面的宽度,也聚焦了知识面的深度。——李迎迎
2021年1月26日
其他

从引进译著到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典籍走出去

简介:这是一个悲惨而离奇的故事:一个善良怯弱的女人,被迫犯罪——杀死了亲生的婴儿,最后自己也在精神和肉体双重痛苦的折磨下离开了人世……埃及著名作家
2020年12月28日
其他

风雨砥砺六十载 凝心聚力谱新篇|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学科发展60年

文汇报于2020年11月27日整版专题报道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六十年办学成果,本篇为学科发展篇。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是新中国高校首批设立的阿语专业之一,它诞生于“国家需要大量的研究东方问题、通晓东方语文的人才”的历史机遇之下,响应国家需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趁势而为,经过一甲子的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上外阿语专业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批各行各业国家急需的阿语人才,在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上也勇于探索,稳步推进,形成了既符合国家“一流学科”标准,又具有鲜明上外特色的阿拉伯语学科。01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上外阿语专业始建于1960年,1986年获批硕士点,1998年获批博士点,2003年获批设立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本-硕-博-博士后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上外阿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勇于革新,不断开拓,锐意进取,1993年率先在全国高校实行“阿拉伯语+英语”、“阿拉伯语+经贸”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语型、复合型人才,二十多年来形成独树一帜的“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国际化高端阿语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成效得到社会充分认可,培育出一大批服务国家外交、外事、新闻、经贸与文化交流的专业阿语人才,也为国内兄弟院校培育输送了一批优秀师资。六十年间上外阿语涌现出朱威烈、周顺贤、陈中耀、陆培勇、蔡伟良、严庭国、王有勇等多位蜚声教育学术界的教学名师,朱威烈、陈中耀、周顺贤教授享国务院特殊津贴,朱威烈教授先后被授予约旦皇家伊斯兰思想研究院通讯院士,埃及阿拉伯语科学院通讯院士。02卓有成效的学科建设早在八十年代,朱威烈就提出阿语发展要坚持“小学科,大内涵”理念,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拓展与阿语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朝“高水平,有特色”的方向努力,经过多年耕耘,上外阿语专业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一系列突破。2000年和2004年专业所依托的阿语学科连续两次被上海市教委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这也是中国阿语学科唯一的国家重点(培育)单位;2008年阿语专业入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进入高位运行的良性循环。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阿语专业全面统筹,精心规划,多年来编撰出版了多部重量级教材,覆盖了精读、语法、文学选读、报刊、翻译、国情等几乎全部的专业课程,部分教材如《阿拉伯语语法教程》、《阿拉伯文学史》、《阿拉伯语发展史》、《阿拉伯语汉语翻译教程》等均为国内首创,2001-2010年,陆培勇教授为总主编,组织规划审阅编著了阿拉伯语本科国家十一五规划系列教材,至今已出版涉及9门课程共17册教材,其中的《新编阿拉伯语教程》(6册)获得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03纵深化的科研平台深耕阿语教学的同时建设中国的阿拉伯学研究体系是上外阿语人矢志不渝的追求。改革开放伊始,阿语专业便成立了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室,负责阿拉伯国家概况的授课,对阿拉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概况展开译介与研究。2010年至2011年,阿语专业成立中国-阿拉伯合作论坛研究中心、海湾国家研究中心,多年来专业出版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历史国别研究专著数十本,发表论文数百篇,主持各类国家级、教育部社科项目十几项,可谓成果斐然。2000年,上外成立以阿语博士点为支撑的中东研究所,朱威烈任所长,经教育部考察评审后,成为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也是教育部国际片基地中唯一以外语博士点为基础的重点基地。借中东研究所这一平台,上外阿拉伯语学科与国际关系学科不断交叉渗透,形成上外阿语跨学科研究特色。2017年4月由外交部、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落地上外。这也是上外阿语学科的又一个国家级平台,中心致力于建成集人才培养、研修培训、外宣交流、智库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世界一流智库基地。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上外阿语专业创办了国内迄今为止唯一的专门研究阿拉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的刊物——《阿拉伯世界》,该刊物1982年起公开发行,2000年并入上外中东研究所,2006年改名为《阿拉伯世界研究》,2008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这本学术期刊一直以来被视为全国阿语专业师生和关心阿拉伯国家和相关知识的学人的宝贵学术园地,吸引了国内各高校阿语专业的知名学者、青年学子投稿。《阿拉伯世界》也因此成为阿拉伯学成果的孵化器,极大推进了全国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的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半世纪风云变幻,六十年默默耕耘,在数代阿语人筚路蓝缕、共同努力下,上外阿语以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齐全的研究方向、雄厚的科研实力在国内同类院系中名列前茅。站在新的起点,上外阿语专业将继续发挥跨学科、跨文化综合优势,把握时代脉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谱写新篇章,为国家的外交事业、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努力贡献一己之力。撰稿
2020年12月27日
其他

文学研究,始于课堂却不囿于课堂

文汇报于2020年11月27日整版专题报道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六十年办学成果,本篇为文学研究篇。中国学者对阿拉伯文学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作为国内最早开设阿拉伯文学课程的高校,在八十年代初逐渐成为中国阿拉伯文学研究的重镇之一,经过老中青几代教师四十多年筚路蓝缕、孜孜以求地辛勤耕耘,上外的阿拉伯文学研究从无到有,走向纵深发展,结出丰硕成果,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深耕教学
2020年12月24日
其他

放眼看世界 著述博古今

上外的阿语教学和研究师承北大,继承了扎实的语言和文学基本功,又在文化研究和国别历史研究方面勇于探索自己的道路。(文汇报于2020年11月27日整版专题报道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六十年办学成果,本篇为国别历史研究篇。)筚路蓝缕(1960-1979)上世纪70年代,上外阿语专业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向也门、埃及、苏丹等阿拉伯国家派遣数批援外教师,还有相当数量的阿语教师被借调到中国公司在阿拉伯国家承担的各种工程项目中去从事翻译。怀揣使命走出国门的青年教师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阿拉伯世界,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中东热土,将鲜活的异国经历和对历史、现状的思考融入笔端。1978年《阿拉伯世界》创刊,成为当时我国唯一专门研究阿拉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的刊物,1980年朱威烈被任命为该期刊主编,逐步将刊物从内部交流的试刊正规化出版,1982年正式获准公开发行。2006年改名为《阿拉伯世界研究》,收录上外及全国阿拉伯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文章。时任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室主任的朱威烈教授于1975年出版《阿拉伯马格里布史》,成为上外阿语人开拓学科交叉,综合性拓展学科内涵,重视国别历史研究的起点。蒸蒸日上(1980-1999)1985年阿语系积极申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其中朱威烈教授的
2020年12月5日
其他

语言学研究,融合历史与文化的科学

文汇报于2020年11月27日整版专题报道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六十年办学成果,本篇为语言学研究篇。编者按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专业是新中国高校首批设立的阿语专业之一,它诞生于“国家需要大量的研究东方问题、通晓东方语文的人才”的历史机遇之下,响应国家需求,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趁势而为,经过一甲子的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上外阿语专业不仅培养出了一批批各行各业国家急需的阿语人才,在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上也勇于探索,稳步推进,形成了既符合国家“一流学科”标准,又具有鲜明上外特色的阿拉伯语学科。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语言为对象的学科,阿语教学的开展必须以语言学为基础,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更精确地预见教学的难点,了解学生学习时的痛点,才能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交际能力之外,同时注重和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的教学,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交际效果。在语言学方面,上外的教师深入研究,前后相继,硕果颇丰,为国内的阿拉伯语语言学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必备的工具书和研究参考。陈中耀教授长于阿拉伯语句法学,曾在《阿拉伯世界》上撰文探讨阿语的语序、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等问题,对句类所实现的表义功能发表见解,提出名词句是阿语的基本句型;又结合语用学探讨了阿语句子的预设,提出相同的深层结构会因侧重点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表层结构的看法。此外,他在语法学方面连载了四篇关于《阿拉伯语动词》论文;在修辞学方面著有五篇《阿拉伯语修辞学》;在词汇学方面则研究了多义词和同音词现象,以及词典学下词典的分类、结构、历史等。同时,他的著作《新编阿拉伯语语法》既保留了阿语语法特点,又结合了中国人学习阿语的先例,用34个单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教授基本阿语语法。陈中耀、虞晓贞、周文巨:《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简介:本书对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进行比较系统的论述,包括阿拉伯语语音学、阿拉伯语词汇学、阿拉伯语语法学、阿拉伯语修辞学。陈中耀:《阿拉伯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简介:该书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阿拉伯语词汇学》运用当代语言学理论,结合阿拉伯语实际,对阿拉伯语各种词汇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探索,除叙述词的各种基本概念、词的本质与分类外,着重讲解阿拉伯语词的主要词式和意义、六种构词手段、借用外来词的方法,研究阿拉伯语词的义素、语义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词义的演变等,举例分析当代阿拉伯语使用中存在的一些流行性错误,还介绍了阿拉伯语词典的功用、分类、结构及编撰史略。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和阿拉伯语阅读材料,帮助读者复习消化,熟悉阿拉伯语有关术语和表达方法,了解阿拉伯学者的有关观点。陈中耀、虞晓贞等:《阿拉伯语教程》(一.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年。简介:《阿拉伯语教程》是1989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为上海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用书,也可用于自学。刘开古教授在阿拉伯语语言学各领域均有建树,在语法学方面,他曾于《阿拉伯世界》期刊上发表论文;在词汇学方面,他发文探讨了引入外来词所造成的多样性和混乱性;在跨文化方面,他研究了阿拉伯报刊中的外来词汇和句式;在历史语言学方面,他考证了早期阿语各方言的使用情况,以及标准阿语以古莱氏方言为基础一事;在对比语言学方面,他撰文比较了阿汉在词汇、语法、修辞方面的异同;在翻译方面则分析了阿语长句的汉语译法;在正字法方面,研究过阿文改革方案。其后又将其研究成果汇编成《阿拉伯语发展史》一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通过阿语的宏观历史发展、对外的传播和影响、内部语音词汇文字的沿革三方面的研究,揭示了阿拉伯语近1500年以来的发展历史,也为对阿拉伯文化历史的认识和对阿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其另一本著作《阿拉伯语汉语翻译教程》则又是在吸收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注意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阿汉翻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刘开古:《阿拉伯语发展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简介:该书被列为国家教委“七五”社科重点项目。刘开古:《阿拉伯语汉语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简介:本书结合阿拉伯语汉语翻译和实践和特点,参考吸收了当代国内外的一些翻译理论、翻译方法与技巧,注意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对阿汉翻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了尽可能系统的阐述与探讨。本书结合各种文体译例,并附有不同体裁的对照材料和短文翻译练习以供读者选用实践,对高校阿拉伯语专业高年级翻译课教和阿语翻译工作者、阿语自学者阅读、参考都是非常实用的参考书。王有勇教授深耕语言学研究,著有《阿拉伯语语言风格学》一书,语言风格学是一种利用语言学的观念与方法来分析各类文体的学科,该书以建构阿拉伯语言风格学的理论体系为主要宗旨,系统阐明了阿拉伯语言风格的定义、特点、分类、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论述了阿拉伯语言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以及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并以大量实例举证论述了阿拉伯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个人风格、语体风格和表现风格。此外,由他主编的上外《新编阿拉伯语教程》五六册贯穿了其在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思想,在课文选择中充分体现了“精”与“博”的特点,每课课后均配有详细的注释及配套参考译文,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的解释,并进行相应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虞晓贞,阿拉伯语语音专家,专注基础阶段语音语言教学,在《阿拉伯世界研究》发表《阿拉伯语言知识讲座》系列文章,参编了多本教材及语言学专著,如《阿拉伯语语言与修辞》,《阿拉伯语教程》、《新编阿拉伯语教程》、《实用阿拉伯语会话》,主编了《阿拉伯语基础听力》、《阿拉伯语语音》。潘潇寒老师在专著《阿拉伯语语法学与》一书中以阿拉伯语语法学史为视角,研究《伊本·马立克千联诗》这部阿拉伯世界从古至今最流行的语法教学纲领的文本内容和历史影响。鞠舒文老师在专著《变因思想研究》为中国阿拉伯语学界可能开展的经典研究提供思路。在阿拉伯语教学方面,由上外多名教师编著的《新编阿拉伯语教程》(共6册)被列入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供四年制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一至三年级本科教学使用,此套教材根据2001年教育部核准颁发的《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教学大纲》进行编写,课文多取自阿拉伯文原著或略作改变和删节的原文素材,内容主题涉及面广泛。原则是从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入手,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此外,阿语系的其他教师也一直躬耕于教学第一线,结合丰富教学实践,出版了大量高质量的语言学研究著作。周文巨:《阿拉伯语语言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简介:《阿拉伯语语言研究》内容有:换个角度看阿拉伯语字母、阿拉伯语语言风格的若干语音手段、试用现代语言理论剖析阿拉伯语词、阿拉伯语汉语词法对比等。周文巨、陈杰:《阿拉伯语汉语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简介:
2020年11月30日
其他

塔依卜·萨利赫的经典互文性书写与种族文化的认同和冲突

塔依卜·萨利赫的经典互文性书写与种族文化的认同和冲突本文发表于《中国比较文学》2020年第四期(总第121期)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副教授陆怡玮如何在世界文学的范畴内对北非文学的价值与意义进行定位,一直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北非书面文学所提供的视角无法被严格限制于北非的地理边界内。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来看,北非书面文学属于阿拉伯文学,这个范畴包括北非和中东国家的文学。因此,北非书面文学深受一种阿拉伯民族归属感的影响[……]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是这股力量的象征。”(塔拉赫蒂46)
2020年11月24日
其他

艾哈迈德·爱敏《致吾儿》中道主义思想探析

伊斯兰教十分推崇“中道”,主张人应在真主允许的范畴内,满足心灵在今生的所需,以此步入来世,不提倡忽视身心对尘世生活乐趣的种种需求。[3]
2020年10月8日
其他

古老丝路与当代“郑和”

近年来阿语专业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列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指导、吸纳、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简报,在国内外报纸、杂志、期刊上发表文章,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水平,博采众长,硕果累累,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数量和质量均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提升。思索阿拉比将在以下几期推送中转载一些文章,以飨读者。2019年3月,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级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安琪在《费萨尔》刊物上发表《古老丝路与当代“郑和”》一文。《费萨尔》
2020年10月7日
其他

马琳瑶 | 胡达·巴拉卡特写作中的性别策略初探

一、作者与作品(胡达·巴拉卡特)胡达·巴拉卡特,1952年生于黎巴嫩小城比沙里(بشاري),自幼成长在基督教马龙派教徒聚居的黎巴嫩北部山区,青年时期前往首都贝鲁特求学,1974年获得法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并于毕业后短期任教于黎巴嫩南部村庄希亚姆(الخيام)。内战爆发后,她迁回比沙里,并于1975-1976年间赴法求学,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战火纷飞的故乡始终萦绕着她,终于她放弃学业,重返故乡,并先后从事教师、记者以及翻译等多种职业。此外,她曾任职于黎巴嫩研究中心,参与各种政治活动,并于1988年参与女性杂志《山鲁宰德》(Shahrazade)的创刊。1985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访客》(الزائرات)标志着胡达·巴拉卡特的文学创作生涯的开端,五年后其小说《炼笑石》出版并获得“评论奖”(الناقد)最佳处女作,次年移居法国,并在“东方电台”(Radio
2020年9月7日
其他

阿拉伯文学视域下的北非文学

2020年6月25日,上外阿语系特聘外教、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欧阳文津教授的第四讲如期在线举行,讲述空间从阿拉伯半岛来到北非,选取三位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向同学们阐释了他们笔下“沙漠”这一空间体的独特之处。讲座伊始,三位来自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的本科及研究生同学就该堂讲座所涉及的三位阿拉伯作家塔伊布·萨利赫(الطيب
2020年8月24日
其他

阿拉伯女性作家的离散书写——流亡与记忆

مخمل),指出胡扎马·哈巴伊卜与胡达·巴拉卡特相比语言更为凝练、简洁与直接,而她留有空白的叙事,如其中那些没有被真正提及与描述的女性革命家的政治监禁与遭受的酷刑等等也为读者制造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2020年7月23日
其他

后现代语境中的阿拉伯电影和文学——亚库班公寓

2020年6月11日,上外阿语系特聘专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欧阳文津教授开启了她在东方语学院的阿拉伯文学系列短课程的第二讲:“后现代语境中的阿拉伯电影和文学——亚库班公寓”。欧阳教授首先带领同学们梳理了自20世纪50年代纳赛尔时期(1956-1970年)至21世纪初穆巴拉克时期(1981-2011年)埃及的政治历程,总结了每一任领导人执政时期埃及的国内外形势及面临的挑战,并提请同学们分析文本时注意特定的政治社会背景对小说的人物命运以及故事走向所产生的影响。随后欧阳教授对比了第一讲中出现的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两宫间》(Palace
2020年6月28日
其他

现代语境中的阿拉伯电影和文学——两宫间

此次阿拉伯文学研究系列课程将触及几部重要的阿拉伯现代文学与影视作品以及相关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如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的阿拉伯电影与文学、阿拉伯女性作家的离散书写、阿拉伯文学视域下的北非文学等。
2020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