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燕园】北京大学6人入选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服务等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决定,授予海洋沉管隧道建设技术创新团队等7个团队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授予马大为等26名同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授予丁文江等251名同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北京大学共6位学者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他们是: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谢心澄教授、工学院段慧玲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李毓龙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邓旭亮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刘健教授。全国创新争先奖于2017年设立,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每次表彰不超过10个科研团队授予奖牌,表彰不超过30个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章,表彰不超过300名科技工作者授予奖状。目前,全国创新争先奖已成为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补充,是国家科技奖项与重大人才计划的有机衔接,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技人才大奖。


 获奖人介绍:


谢心澄,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1982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1988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校董事会讲座教授、中科院物理所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研究室主任、中科院国际量子结构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创始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谢心澄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致力于促进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深度融合。在量子霍尔效应、电荷及自旋输运、低维量子体系、关联电子系统等领域中,对新型量子现象的发现及理解作出了系统的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理论工作。其中包括:二维体系电输运的新型量子现象研究;预言自旋超导态;耗散效应在超导体中产生新物相和新普适类;三维量子霍尔效应等。迄今在上述相关领域共发表论文33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系列20篇、PRL50余篇等。曾任两届PRL凝聚态物理副主编,现任《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主编及多项国际重要学术期刊编委。部分成果获得20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奖、2011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及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段慧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ASME Fellow)。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女科技工作者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门委员会委员,IUTAM(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IUTAM)Symposia Panel for Solid Mechanics委员。


段慧玲长期从事固体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研究,在界面力学领域作出重要贡献。建立了具有界面效应的细观力学理论,引领了学科研究新方向;建立了流固滑移边界力学理论,为Navier滑移边界用于流动控制奠定基础。主持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等。在Nat. Commun., Sci. Adv., PNAS, PRL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2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等奖励。研究成果入选“十三五”基金委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

李毓龙,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基石研究员。2000年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得生理及生物物理学士学位,2006年在美国杜克大学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完成博士后训练,师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钱永佑。2012年回到北大建立实验室开展独立研究至今。


李毓龙长期从事脑科学与光学成像交叉学科研究,“从0到1”提出了神经递质荧光探针的设计原理,将神经化学信号转变为光学信号进行实时读取,把检测的分辨率极限推进到亚细胞和毫秒级水平,已经成功开发出包括多巴胺探针在内的15种神经信号探针,在世界范围内引领该领域前沿发展。迄今在上述相关领域作为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5篇、综述9篇,合作发表研究论文56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李毓龙实验室将探针共享给全世界上百个实验室,用于大脑功能和脑疾病研究,展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科学挑战所作的努力。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18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18年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曾获张香桐神经科学青年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第二十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创新奖(吴杨奖)、首届“科学探索奖”、首届峰基金支持、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秀导师奖”等奖项。

邓旭亮,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副院长,北京大学跨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系常务副系主任,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邓旭亮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在Science,Nature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论文160余篇,总被引用4534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项、国际发明专利4项。所研发的系列新型牙齿与颌骨修复材料取得3项国药局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在国内外1500余家医疗机构推广使用,临床推广应用1000多万例。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等。

郭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肉瘤与罕见肿瘤诊疗中心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骨与关节》杂志副主编。


郭卫获得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奖励,主持“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的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两次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40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主编教材及专著30 余部,发布骨肿瘤诊疗指南10余项,授权专利39 项(国际专利6项),转化15项,骨盆GPS产品获CFDA和欧盟CE双认证,打破了进口肿瘤型假体在中国市场的垄断。曾荣获第十二届吴杨奖、第八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国家名医”“金牌好医生”“金柳叶刀奖”等称号。

刘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冠心病介入治疗,独立完成冠状动脉诊断和治疗15,000余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发表SCI及核心期刊文章15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及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荣获北京市总工会“首都最美劳动者”等多项荣誉称号。


创建“刘健医生说心脏”公益健康科普微信公众号,目前发表了原创科普语音及文章760余篇、原创科普漫画78篇、原创科普短视频150余期。新华社客户端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转载,阅读量超过百万人次。先后出版了4本心脏科普著作。多次受邀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科普节目录制,覆盖超过1.5亿人次。积极推动了心脏科普传播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同行医生开展科普宣传。


来源:北大新闻网



—往期推荐—


2022年度中关村U30优胜者榜单,8位北大校友上榜

48岁北大微电子系校友冲刺科创板IPO

6月1日14:00北医青年校友创投沙龙No.2:合成生物学

北大教授陈钟谈 AI 未来:开源是重中之重

嘉华药锐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与数千万元A+轮融资

大厂迎来首位女CEO

李彦宏:AI不会让工作机会减少

北京炎黄国芯民品总部在浙江杭州圆满落地

北京公布通用人工智能发展21项措施

数位校友入选36氪2023年度“36under36”榜单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华为,刚投了一对北大兄弟

奥琦玮获微盟战略投资

云圣智能完成中金资本领投C++轮融资



推荐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燕园】北京大学6人入选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