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染病防控,AI、机器学习、大数据能做些什么?
“要警惕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内人传人。”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呼吁道。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当确定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的途径,全民似乎都意识到,事情似乎变得更严重了。
截止2020年1月22日14:37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国确诊441例,疑似病例151例……这些不断增长的数字,冲击着所有民众和研究人员的心。
202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武研究员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轩研究员合作,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Evolution of the novel coronavirus from the ongoing Wuhan outbreak and modeling of its spike protein for risk of human transmission”的论文,揭开了新型病毒的神秘面纱。(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论文全文)
这篇论文分析阐述了导致武汉肺炎疫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来源,以及与导致2003年的“非典”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的遗传进化关系。
在论文中,研究者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序列与已知的SARS和MERS两种病毒序列做了全基因组对比。
发现6个新型冠状病毒序列非常相似,它们跟SARS有约70%的序列相似性,跟MERS有约40%的相似性。
这意味着,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更像SARS病毒,而不是MERS病毒。
序列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编码S-蛋白的spike基因上,这是冠状病毒与宿主细胞作用的关键蛋白。
我们知道,大多数传染病都通过人与人的“接触”传播。在计算传染病学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被定义为“相同物理环境中不同个体间的交互行为”。
人与人的接触行为构成传播病毒的“接触网络”,网络结点表示个体,网络链接表示接触关系。接触网络的结构显著影响着病毒扩散的时空模式。
以通过飞沫扩散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例,个体间面对面的谈话、握手,以及人群的聚集、乘坐交通工具等行为都会引起病毒的扩散,增加感染者传染易感者的几率。追踪人的接触行为,还原出“隐形”的病毒传播通道,不仅可以快速定位和隔离接触过感染者的高风险个体,还可以帮助人们定量分析传染病传播的途径、过程和趋势,制定相应的疫情控制策略。
接触追踪面临的最大困难在于,直接描述接触行为的数据难以获取。由于个体间的接触行为常常是琐碎、多样,不易被直接观测和记录,因此很难收集到足够多、高质量的接触数据,供接触追踪使用。
在疾病传播过程中,我们能观测到的是疾病传播所产生的影响,而非个体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如在 H7N9 禽流感爆发过程中,我们很难确定一名患者在出行途中通过接触传染了哪些个体,而仅能观测到不同时间和空间内新增的 H7N9病例数和死亡人数。
流行病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学者对如何准确捕获个体接触行为数据、如何从其他数据源间接推断出接触网络做了很多探索,提出了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大都广泛采用了与 AI 相关的技术,如智能感知、网络分析、数据可视化、机器学习、多源异构数据挖掘、数据驱动的逆向工程和多智能体模拟等。
近日,湖北省卫生计生宣传中心也发布了最新长图,教您正确认识并预防冠状病毒。
本文图片来源于科技日报、AI报道等,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真实情况到底如何?
又一条“护城河”!华为旗下哈勃科技投资第七家公司
半导体行业2019年爆款好文全收录!收藏这一篇就够了
光器件厂商多而不强,国产光芯片之路该怎么走?
2019年全球半导体销量下滑,这些芯片却逆势缺货?
年终盘点 | 2019年国产IC企业的十大收购案件
推荐关注:今 日 芯 闻
微信号:todaysemi
百万半导体人睡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