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调下,该支持台积电来大陆建新厂吗?
自台积电4月22日宣布核准28.87亿美元资本预算,拟在其南京厂建设月产4万片的28nm产能后,网络上有通信界人士撰文表示,台积电此举是在利用大陆的政策、资源、水电、低成本的人才,大量生产制程较落后的芯片。若这个目标达成,台积电将在大陆进行低价倾销(其晶圆代工服务),成为打击大陆芯片产业的重要一环,极大影响大陆芯片产业的发展,呼吁政府及产业界必须要引起警惕,及时制止台积电在大陆扩建成熟制程芯片产能。
图源:新浪微博
该文一经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迅速吸引了大批网友的随声附和,认为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投资建设5nm先进制程工艺工厂,但却将28nm“低端产能”搬来中国大陆,其心可诛。
图源:新浪微博
但果真如此吗?先说结论,笔者认为,对台积电来大陆扩建28nm工厂,我们要大力欢迎。秉持这种态度的原因,要从探讨以下几个问题说起。
现阶段先进制程能搬来大陆吗?
首先,我们都知道先进制程产能的价值,台积电要在中国大陆建设14nm,7nm,5nm甚至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工厂,我们肯定欢迎。但现阶段先进制程的晶圆代工厂能搬来大陆吗?仔细分析下,其实不能。
一方面,台积电做不到。
美国的制裁和阻挠是现阶段台积电投资大陆先进产能计划实施中无法逾越的大山。以中美现在的对抗状态,台湾地区当局极大可能会一票否决台积电的这种计划。
即使撇开政治因素,从资本、技术和客户分布来看,台积电并不是台积电人的台积电,甚至也不是台湾的台积电,美方对台积电有极强的影响力。
图源:台积电财报
在资本上,据台积电2019年财报中披露的主要股东名单显示,持股排名前三股东的是花旗托管台积电存托凭证专户(20.54%);台湾行政院“国家”发展基金管理会(6.38%);花旗台湾商业银行受托保管新加坡政府投资专户(2.93%)。据悉,花旗托管台积电存托凭证专户即美股投资者总计持股数,其中大部分股份被美国资本持有。
实际上,美国资本不仅仅掌控着台积电大份额股份,全球大部分高科技企业的大股东都有美国资本的影子。三星大股东也是美国资本,荷兰ASML背后也有美国财团资本。
在技术上,台积电自美国将华为列入“黑名单”后,台积电也宣布需要按照美国政策对华为采取停止供货行为。其中的原因是台积电的晶圆生产技术并非完全自主,部分制造芯片的技术也需要获得美国出口许可。
从市场上来说,台积电对美国的依赖也极高。据台积电2020年年报显示,美国为台积电最大市场,占比达61.07%;中国大陆市场排名第二,占台积电全年总营收的17.45%;中国台湾市场排第三,占比为9.63%。作为台积电最大的市场,美国政府法规对台积电有着天然的震慑力。
另一方面,大陆这边现阶段恐怕也难以承接先进制程的工厂。先进制程的落地条件中包含先进生产设备、先进生产工艺、以及庞大的熟练产线工人和研发工程师人才队伍。
台积电有先进生产工艺,但先进生产设备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美国出口许可证并不容易获取(参照中芯国际的生产设备进口),能支撑先进制程量产的庞大人才队伍,现阶段中国大陆有吗?够熟练吗?也只能打个大大的问号。台积电和其它晶圆代工厂的差距,背后还是人才的差距。
如果台积电现阶段真把14nm、7nm制程搬过来,目前建设在中国大陆的晶圆厂中有这两个制程工艺的只有中芯国际,那势必要从中芯国际挖人,而且还是挖最顶尖的那群人,这对中芯国际来说才是真正的威胁吧。
台积电新厂会挤压大陆晶圆代工厂生存空间?
该网络文章能得到很多网友的附议,有一大重点在于文章中指出台积电的28nm于2023年完成扩产建设后,恰逢大陆晶圆代工企业大规模完成建设,所以台积电新增的28nm将直接冲击大陆晶圆代工企业的生存。
如果市场容量是恒定的,竞争对手产能增加,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产能利用率不高,这个逻辑没毛病。但是,持这种意见的网友们忽略了半导体市场发展行情。
首先,全球对28nm的制程需求并不是过剩,而是不足。短期来看,当前全球缺芯的产业环境能很好说明市场的需求。台积电本次有意扩建南京厂产能,以满足汽车和电源芯片生产需求,也是受市场行情驱动。
图:全球成熟制程晶圆代工市场趋势
从长远来看,据IHS Markit 预测,2025 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规模将达 861 亿美元,整体复合增速超 8%,其中预估成熟制程市场规模将达 431 亿美元,复合增速约 3%。
而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企业当前产能并不高,以该领域龙头企业中芯国际为例,2020 年中芯国际成熟制程营收预估约 36~38 亿美金,约占成熟制程的市场份额 9%,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一个市场供应不足的市场,台积电这4万片/月新增供给还不足以挤压原有产能供给空间。
其次,台积电新增的28nm会抢走大陆晶圆代工厂的原有客户吗?答案是很难。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于其它行业,芯片设计与芯片制造是强耦合的合作,除了要有三大巨头(Cadence、Synopsis、Mentor Graphics)提供的EDA设计软件之外,还必须要有代工厂提供的工艺参数包,俗称design kit。
也就是说一家芯片设计公司在规划一款芯片之初,就要开始和晶圆代工厂联络了,并不是设计完之后,再选择找哪家代工厂。芯片设计公司换代工厂的成本相当高,如果要换,芯片设计几乎要重新做一遍,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这个时间成本就太高昂了。
即使有芯片设计公司因为制造工艺更为先进而从一开始就选择台积电,对大陆晶圆代工厂的影响也没有想象中的大。
从晶圆代工市场来看,4万片的产能不管是对台积电还是对全球晶圆产能来说,投片量都很小。大陆晶圆厂巨头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在2019年全球市占仅分别为5%和1.5%,提升空间还很大。
图:全球主要晶圆代工厂占率及产能
从本土供应来看,晶圆代工作为大陆芯片制造环节最为薄弱、最为短缺,还远远没到存量搏杀的红海阶段,一个台积电根本吃不下全部28nm制造市场,且大陆晶圆厂还有“供应链本土化”的需求作为业务推手。
如果限制台积电的逻辑,只是它和大陆产业竞争。有网友评论,那么现在的特斯拉车厂也不应该让它进来,因为国内已经有比亚迪了;iPhone当初也不能进来,因为当时国内手机市场有天语和康佳……
而且,如果说外来晶圆代工厂进入大陆扩产就会挤压大陆晶圆厂的生存空间,那创立于2000年的中芯国际,在这21年间,在不断面临台积电、三星、格芯等外来晶圆厂在中国大陆建厂扩产的竞争,为何却存活了下来,成为了中国大陆晶圆代工的一面旗帜?
一座新的28nm厂对大陆有何价值?
最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扩建一座新的28nm厂对大陆有没有价值呢?笔者的回答是有。
首先要肯定的是28nm产能的价值。细看不同制程的芯片应用,我们就能发现7nm、5nm几乎全部用在了顶级的旗舰手机5G芯片上。而手机是一个极为特殊的使用场景,由于手机电池技术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导致对SoC芯片的功耗要求极高,对晶圆代工要求极高。
有网友认为28nm是低端技术
图源:新浪微博
但除了这些满足极端市场的先进制程工艺,其它的晶圆代工制程工艺就是低端技术,没有价值吗?并不是,中低端制程涉及的应用领域更广,重要程度并不低,28nm制程工艺也能满足大部分场景的算力要求。中端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物联网设备等场景多应用28nm制程芯片。
目前 28nm 是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分水岭
据 Yole 数据显示,成熟制程的需求增长主要由电源管理、CIS、射频器件等 需求驱动。5G、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的发展,提升了射频器件、CIS 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成熟制程的晶圆需求还在加大。
成熟制程工艺也不意味着低端技术,28nm 是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分水岭,目前中国大陆能实现28nm制程生产工艺的只有中芯国际和华虹。
图:华虹半导体截止2021年4月技术进程
图源:华虹集团官网
其次,新的28nm产能扩建背后也是28nm产线供应链在中国大陆的扩建。台积电创建新的28nm产能,其配套的产业集群必然也要增加和中国大陆的交流,甚至可能增加他们在大陆的生产。
最后,这也有利于台积电在中国大陆培养熟练的晶圆代工人才。即使当前大陆晶圆代工厂在28nm上的量产不难,但台积电在单位晶圆上产生的效益仍远比同行高。据半导体市研机构IC Insights最新报告,2020年台积电每片晶圆均价达到1634美元,超过同期格芯、中芯国际晶圆均价的两倍,创下历史新高。单位效益差距背后是技术差距,是人才差距。台积电的28nm产能扩建依然对大陆晶圆产业有人才培养的作用。
结语
本次“台积电扩产”引发的争议,印证了自中美在科技领域爆发冲突以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受到了自上而下的关注和鼓励。但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大环境容易激发国内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升温。
对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因情绪化而拒绝半导体产业间投资并不是什么好事。任何外来投资案,都应该按照政府法规来审核,半导体产业也不例外,不能靠不假思索的情绪化反应。
我们承认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晶圆代工技术存在差距,但是也不必过度神话竞争对手的能力。如果台积电的到来会让大陆晶圆代工厂产生一点点更迫近的紧张感,那或许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工艺水平,缩短与台积电的差距,才是我们该做的。
“
”
本文部分资料源自新浪微博、国信证券等,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两天3000辆!华为卖车首秀为何这么牛?强势出击!他们打造了一场MCU盛宴
Q1净利润降41%,英特尔怎么了?
突发!又一MCU大厂暂停接单!市值达6000亿美元!张忠谋揭秘台积电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