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家领先国产芯企业,十余场硬核演讲,更多精彩,敬请报名!在刚刚(10月19日)举行的“2021云栖大会”上“倚天710是业界性能最强的Arm服务器芯片,性能超过业界标杆20%,能效比提升50%以上。”“开源玄铁RISC-V是系列处理器与基础软件的全球首次全栈开源,将推动RISC-V架构走向成熟,帮助RISC-V软硬件技术加速融合发展,推动创新落地。”
倚天
业界首个ARM v9架构,采用5nm工艺处理器
2018年11月,亚马逊AWS推出基于Arm架构的首款AWS Graviton服务器芯片。2019年1月,华为推出基于Arm架构的7nm 64核服务器芯片鲲鹏920。2019年12月,亚马逊AWS推出采用Arm Neoverse N1内核的7nm第二代Graviton服务器芯片。阿里成为继亚马逊、华为后,全球第三家拥有自研Arm服务器芯片的云计算厂商。在通用服务器CPU领域,全球领先的CPU巨头AMD、Arm和英特尔等都在服务器处理器领域有突出贡献。那么,这次倚天710拿出哪些芯实力?倚天710内含128个CPU内核,主频最高达到3.2GHz,能同时兼顾性能和功耗;在内存和接口方面,倚天710集成了业界最领先的DDR5、PCIe5.0等技术,能有效提升芯片的传输速率,并且可适配云的不同应用场景。
云是高性能服务器芯片最大的应用场景。针对云场景的高并发、高性能和高能效需求,倚天710针对片上互联进行了特殊优化设计,通过全新的流控算法,有效缓解系统拥塞,从而提升了系统效率和扩展性。阿里云总裁张建锋介绍,在最新的SpecInt2017跑分中,倚天710跑分达到440分,性能超过业界标杆20%。“基于阿里云‘一云多芯’和‘做深基础’的商业策略,我们发布倚天710,希望满足客户多样性的计算需求,这款芯片不出售,主要是阿里云自用。我们将继续与英特尔、英伟达、AMD、ARM等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张建锋表示。RISC-V 架构因其开放、灵活的特性,有望成为继 Intel X86、ARM 后的下一代广泛应用的 CPU 架构。但是,当前 RISC-V 架构面临应用碎片化、开发效率低、软硬件适配难等问题,软硬件生态尚未成熟。据介绍,玄铁RISC-V系列处理器采用自研技术,覆盖从低功耗到高性能的各类场景,支持AliOS、FreeRTOS、RT-Thread、Linux、Android等操作系统,并已成功应用于微控制器、工业控制、智能家电、智能电网、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多媒体和汽车电子等领域。不久前,玄铁910全球首次实现兼容安卓,极大拓展了RISC-V架构面向开放生态的想象力。
(图源:阿里云)
早在 2019 年,玄铁910一面世就对外开放,同时首次开源低功耗微控制芯片设计平台“无剑 100 Open”。此次开源的玄铁系列RISC-V处理器,包括玄铁E902、E906、C906、C910等4款量产处理器IP,以及基于玄铁的多操作系统的全栈软件及工具。张建锋认为:“经过 3 年努力,我们今天又发布玄铁 RISC-V 系列开源版。未来,我们将开源更多 RISC-V 处理器,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在玄铁基础上研发出更多有价值的 IP 核和基础软件,共同构建开放、透明和普惠的 RISC-V 生态。”2019年7月,RISC-V处理器玄铁 910问世阿里达摩院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基础科技、创新技术的研发,而芯片技术难题的攻克成为核心研究方向之一。2018年,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了大陆唯一拥有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的中天微;同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将达摩院芯片研发团队与中天微团队合并成立了平头哥。2019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对外发布了全新的含光800 AI芯片。据了解,1颗含光800的算力相当于10颗GPU,含光800推理性能达到78563 IPS,能效比500 IPS/W。目前,含光800已经实现了大规模应用,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内多个场景,例如视频图像识别/分类/搜索、城市大脑等,未来还可应用于医疗影像、自动驾驶等领域。从含光800到倚天710,平头哥迈出了从专用芯片到通用芯片的关键一步。
另一方面,一路走来业界对阿里“造芯”心存疑惑。对阿里而言,其营收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电商业务。而每一笔发生在天猫、淘宝平台上的在线交易,都需要背后的云服务作为支撑,阿里云已然构建了阿里商业帝国的基石。显然,基石要自己打得才牢固,他们也深刻意识到芯片是计算系统的核心。阿里一直致力于打造云端一体化的能力,从而向各个垂直行业输送从云到端的一体化解决方案。2018年,阿里宣布全面进军物联网,而布局芯片对于阿里开展物联网业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三年推出多款芯片,阿里巴巴仍然坚持加强对芯片研发的投入。在造芯的万里长征上,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国芯实现突破。
本文整理自阿里云、经济观察报、观察者网、IT之家、环球网等,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