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为又投一个中科院天团:估值涨了800%

芯师爷 2022-09-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投资界 Author 张继文 纪桂子

中科院,缔造了中国新能源最强军团。


作者 I 张继文  纪桂子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华为又出手了。


投资界获悉,4月1日,钠离子电池创业公司——中科海钠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除了海松资本、聚合资本等VC/PE机构,还有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某券商直投部专注新能源赛道的投资人透露,现中科海钠估值已超50亿元,和去年3月相比涨了800%不止。


成立于2017年,中科海钠身后是一个中科院创始团队——创始人、董事长胡勇胜获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后来成为所里一名研究员。CEO为唐堃,同样是中科院物理所博士。


无独有偶,华为在过去一周投了另一个中科院团队——卫蓝新能源。胎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卫蓝新能源背后站着中科院物理所的三位男人——陈立泉、俞会根、李泓,公司最新估值被喊到了150亿。


至此,华为不到两周已经连续投了两个中科院团队,而且都是电池赛道。我们把范围扩大一下,发现眼下新能源赛道还活跃着不少中科院团队——从卫蓝新能源、中科海钠到骥翀氢能、中储国能.....中科院,源源不断地为中国新能源输送精兵强将,缔造了中国新能源最强军团。


华为,杀入钠电池

刚刚又投了一个中科院团队


中科海钠有何来头?这要从一个中科院团队说起。


中科海钠创始人、董事长胡勇胜,另一个身份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他在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获硕士学位,2004年获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又曾先后到德国Max-Planck固体研究所做博士后和Principal researcher,还曾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胡勇胜长期研究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他曾出版专著《钠离子电池科学与技术》一书,学术背景丰富。


而中科海钠CEO为唐堃,中科院物理所博士,长期从事电池能量储存与转化研究,曾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电池材料部门经理。


2017年,中科海钠正式成立,于同年发布钠离子电池,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开发的公司。中科海钠胡勇胜曾提到,钠离子电池成本低、安全性能高,一定程度上能形成对锂电池的补充,缓解锂资源短缺问题,还能逐步替代环境污染严重的铅酸电池。


中科海钠发展迅速——2018 年完成了全球首辆钠离子电池低速电动车示范;2019 年完成全球首座 100kWh 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示范。期间,中科海钠获得国科嘉和、中科院物理所天使轮投资,并完成天使+轮融资,得到了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支持。2020年,中科海钠融资Pre-A轮融资数千万人民币,投资方包含中科创星、梧桐树资本等。


梳理发现,中科海钠早期并未受到VC/PE太多关注,转折点是2021年。这一年,电池赛道开始火爆,中科海钠也被推到了聚光灯下,完成了A轮融资数亿人民币,不但融资金额大增,同时背后出现了梧桐树资本、海松资本,也第一次出现了产业资本华为哈勃投资的身影。


同年,中科海钠得到了三峡集团等央企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去年底,三峡能源曾公告,三峡能源与三峡资本、中科海钠以及安徽省阜阳市政府签订了钠离子电池产线的合作协议。


也是在这一年,钠电池迎来了最强劲的玩家——宁德时代。2021年5月,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宁德时代研究的钠电池技术已经成熟。7月,宁德时代推出钠离子电池,并表示已经进行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计划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坐拥万亿市值,宁德时代的举动具有行业标杆的意义,此后钠电池开始遭到疯抢。今年4月1日,中科海钠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中再次出现华为旗下哈勃投资,持股约13.33%,目前为第三大股东,其他一同入股的投资方还包含海松资本、聚合资本等机构。


至此,中科海钠成为创投圈的宠儿。一位专注新能源赛道的投资向投资界透露,现在中科海钠估值已超50亿元,和去年3月相比涨了800%不止。


VC/PE涌向中科院

争抢一个个新能源创始人


更早之前,华为在新能源赛道已经投过另一个中科院团队。


3月底,投资界获悉,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卫蓝新能源”)发生工商变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引入了小米和华为哈勃投资。深圳一位参与了某电池独角兽融资的PE投资人透露,卫蓝新能源估值已经有人开了150亿元人民币,暴涨惊人。


成立于2016年,卫蓝新能源脱胎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背后站着中科院物理所的三位男人——陈立泉、俞会根、李泓


其中,陈立泉今年82岁,被誉为“中国锂电第一人”,是我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博导。而卫蓝新能源创始人、董事长俞会根则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导师、教授级高工。李泓在卫蓝新能源担任首席科学家,从1999年开始在中科院物理所工作,至今已有二十余年。


而除了华为,VC/PE也盯上了中科院的新能源创业团队。


骥翀氢能,一个带有中科院基因的初创公司,正在被各路投资人争抢。身为骥翀氢能创始人、董事长,付宇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也曾在该研究所工作,参与了电堆样机的研发工作。2009年,他入职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参与发起成立的产业化公司“新源动力”,负责上汽的电堆产品开发项目,积累了大量市场化经验。


2018年,付宇意识到新能源行业到了商业化临界点,便在上海成立了骥翀氢能,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和产业化。而该公司的创始团队,是国内为数不多、具有车用燃料电池电堆产品能力的工程化团队。


公司成立第一年,骥翀氢能拿到了中科创星和上海重塑共同投资的天使轮融资;2020年,骥翀氢能完成了Pre-A轮融资,由水木易德领投,河南战新氢能产业基金、张家港政府投资平台悦丰金创及山东江诣创投跟投。


2021年,付宇在筹备新一轮融资的时候,感受到了投资人前所未有的热情。期间,付宇陆续接待了100多家投资机构,收到了十多份TS(投资意向书)。更有投资机构的合伙人为了谈成这笔融资,不远万里地跟着付宇出差到安徽,还在台风期间赶到上海聊投资细节。


历时将近一年时间,骥翀氢能终于在今年1月官宣了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领投方为河南省战新氢能二期产业投资合伙企业,跟投方包括山东江诣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嘉兴建信宸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云泽资本、上海蓝氢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等。据悉,该轮融资完成后,公司估值翻了20多倍


与此同时,各路投资人还在围猎另一个来自中科院的明星项目——中储国能。2018年成立的中储国能是一家储能设备提供商,一家通过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方式创办的产业化公司,其技术及研发团队均源自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成立至今,中储国能完成了两轮融资。2020年底,中储国能获得了由中科创星、株洲高科领投的1.6亿元天使轮投资;2021年10月,该公司宣布完成1.8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银国际领投,老股东中科创星追投,联想之星、普华资本、华控基金、南京麒麟等机构跟投。据知情投资人透露,中储国能新一轮融资即将结束,估值数十亿。


霎时间,中科院背景创始团队成为了新能源最活跃的军团。北京一位关注新能源方向的投资人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着中科院创业者,他观察到:“从去年开始,我手中的项目尤其是一些来自中科院的新能源公司十分抢手,估值飙涨。”据了解,该投资人去年拿到了60倍工资的年终奖,这在人民币基金并不多见。


为何是中科院?

跑出中国新能源最强军团?


中科院为何跑出一支新能源军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实力最强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机构,中科院承担了很多重大的国家级科研任务,也是中国顶级科学家的摇篮。一位中科院系的创业者分享道:“新能源对国家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又是一个技术壁垒很高的行业,中科院会承担大部分技术研究工作。自然而然,中科院体系便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人才。”


譬如,中国第一块锂电池来自中科院物理所,上文提到的陈立泉院士为该所研究员。数据显示,2021年,物理所下设企业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累计18.7亿元,在锂电池、钠电池、碳化硅、钕铁硼等多个领域引导国内产业发展。除了卫蓝新能源和中科海钠,中科院物理所支持的项目还包括天科合达、天目先导等。其中,天科合达拿到了哈勃投资、深创投、高瓴创投、招商资本、中科创星等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则在储能领域成绩突出。自2004年开始,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开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原创性地提出了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新原理,是国内最早进行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而远在大连的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被称为“中国燃料电池的摇篮”,曾参与“863”“973”等重大新能源研发项目。


还有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这些平日没听过的科研院所,都在储能、氢能、纳米发电等新能源相关领域默默钻研技术,储备了大量人才。“只要你跟中科院的团队聊完,很难不出手投资。”一位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人直言。


当然,在硬科技创业大潮下,越来越多科研人员不愿再让科研成果停留在纸面上。中科院科学家们也渐渐愿意走出象牙塔,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北京一位早期投资机构合伙人透露,每年我们都会梳理各大高校的产业化项目,中科院的数量常常居于榜首。


一位来自中科院孵化器团队的工作人员向投资界表示,相比于前几年的人工智能创业潮,中科院科学家们在新能源领域的创业积极性更高一些。近几年,中科院的创业氛围十分浓厚,师兄弟常常会相互扶持、鼓励创业。付宇告诉投资界:“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常常会扶持中科院的兄弟项目,帮忙做商业规划、传授经验、对接投资人等。”目前,付宇沿着新能源产业链的上下游,成功孵化了两个中科院项目。


中科院新能源军团得以形成,最关键的是离不开万亿级新能源赛道大爆发。


2021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等多个重磅规划连续发布,光伏、储能、氢能等新能源产业迎来重大机遇,前景可期。


投资圈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新能源行业是一条充满巨大想象力的赛道,也是投资配置的必选赛道。而这条万亿赛道投资回报,足够引起任何一家VC/PE机构的重视。眼下,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上游的动力电池、储能、氢能,都已经成为了当下最吸金的赛道。


走出中科院,一位又一位科学家投身到了这场关于国运的历史洪流中。



- END -

本文转载自投资界容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点击上图,立即加入!每日30+资讯等你来!)


 往期精彩回顾 昆山多厂停工、物流遇阻,或冲击全球电子产业链
计算芯片的第三片海
美国制裁俄罗斯芯片,最大挑战是这个!
荣耀留给华为最后一份“礼物”突发!俄罗斯最大芯片制造商遭美国制裁
美国制裁俄罗斯芯片,最大挑战是这个!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