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转载】中国网络文学作家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书鱼君 星云科幻评论 2023-05-14


写作者是一项近乎于神的职业,他们用笔墨创世纪。


 2020年注定是网文江湖风云激荡的一年。4月27日,阅文集团CEO吴文辉率队出走,腾讯互娱团队接管阅文集团;紧接着,阅文被指新合同中存在霸王条款;5月2日,阅文集团针对此前被质疑的合同及全面免费作出回应;曾经波澜不惊的网文界,从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般以19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发表作为网络文学的滥觞,二十余年来,网文行业涓流成海,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阵地。截至2018年,1755万名网络文学创作者共写下2442万部作品。网文走到今天这一节点,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如何评价网络文学,怎样衡量网络文学的价值,网络文学未来将去向何方。我们相信,有比流量数据、粉丝经济和商业价值更重要的尺度:网络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我们不愿将“网络作家”称为“网文写手”,写作者是一项近乎于神的职业,他们用笔墨创世纪。网络作家们共同勾连起网络文学的脉络,他们的生活状态与写作经历展现着网文发展的轨迹,而我们能做的,只有记录和摹写。


2020年5月3日,书鱼团队发出“网络文学作家生存状态”调查问卷,截止到5月5日,我们共收到了311份答卷,其中小说已签约的作者有148人,小说未签约的作者有163人,各占一半左右。问卷是匿名的,可是我们分明能看到屏幕后认真的脸孔,名字能藏住,但对文字的爱与热忱藏不住,无穷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都因网络文学联结在了一起。



我们用一周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和汇总,最终为您呈现出这样一份报告。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概况,了解受访网文作家的基本情况,探知他们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写作状态、作品数量及类型等;第二个重点是网文作家的从业状态,写作收入如何,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三是对自身著作权的认知与维护,是否认真阅读过合同,愿不愿意把作品的全部改编权全部交由平台,是否遭遇过抄袭、盗文,以及维权的举措。期待通过我们的整理,为各位描绘真实清晰的中国网络文学作家画像。



一、受访作家概况:


男女比例悬殊、大多数兼职写作

钟情文字、最爱诡秘之主



在受访的311位网络作家中,仅有63名男作家,男女比例接近2:8。而结合问卷发放的主要平台——新浪微博2019年发布的用户报告,男女性用户占比分别为57%和43%,男性用户数量略高于女性用户。


由于调查样本容量和网络作家群体基数相比依然显得太小,假如就此得出女作家比男作家更注重维护自身权益的结论,似乎失之偏颇。但悬殊如此之大,还是能说明在面对不公正待遇时,女性更愿意站出来发声。



参与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之间,占调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大学阶段没有生活的压力,确实是写作的不二良机。我们注意到还有26位未成年作者,未来可期。



这些网络作家中的绝大多数都选择了兼职写作,全职作者人数仅占受访总人数的9%,疫情笼罩的阴影还未完全消散,有一位湖北籍作者无奈地写下“湖北人找不到工作 ,只能全职”。



网络作家们不选择全职写作的 理由 各式各样,而我们原先预想的“兼职写作是为了现实取材”被认为是最无关紧要的。其中一半人认为单纯的网文创作收入不高、不稳定;也有人认为自身实力不足以支撑全职写作,在没有人气积累和固定的读者群的情况下,在初期全职投入写作确实举步维艰;也有人对写作平台本身存在顾虑;还有部分作者还在上学,需要在创作的同时兼顾课业。


更多人认为写作纯粹是出于兴趣,一位作者表示:“写作是兴趣爱好,工作是生活所迫。”另一位作家则说:“梦想一定要有独立性。”全职写作之后容易受制于现实,可能要更多地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与市场需求,而不是任由想象力纵横驰骋,可见全职不一定成为高手。


在写作年限上,受访者中有21名作者已经从事网文写作十年了,也有73名作者刚刚迈入网络文学的大门,还处于新手期。阅文的新合同对新人作家的冲击最大,在公开网络平台上很多人都透露出对未来的忧虑:是否要走上专职写作的道路,是否要继续写下去,自己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我们的调查对象中,有18位作家的处女作尚在连载状态之中,也有41位“高产”作家拥有五本以上的作品。他们的作品类型丰富多样不胜枚举,我们只能通过大类来反映,因为填写问卷的女作家较多,可以看出纯爱小说在全体受访者的作品中占了一定的比例。



 网络作家并非人人都是“码字机”。分析调查问卷我们发现,只有2%的作者能够日更过万,15%的作者每天稳定更新3000到4000字(含4000字),四成作者能保证每天更新3000字以内,还有三成作者因为各种原因无法保证更新的稳定性。



关于创作的初衷,爱好文学是网络作家的共性,但他们同时也在答案里舒展个性。这道题目我们收到了比前面还丰富得多的回答,其中一种是“想创造一个世界”,“想让脑子里有趣的世界让更多人看到”“脑子里有个世界,不吐不快”。正如我们之前所述,写作者是一项近乎于神的职业,他们用笔墨创世纪。在辞章垒起来的世界里,我们知道一切都是虚构的,却还是忍不住沉浸其中,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还有一类作者则是文荒了,写文给自己看,以“给喜欢的人物创造一点故事”为意趣旨归,堪称文学界的袁隆平。其中有三位作者提到自己所在的同人圈子太冷了,只能自己上,或许就像写出《来自远方为你葬花》的作者风舞轻影一样,无意中开辟出伏地魔与林黛玉的旷世绝恋。


也有作者是为了抒发自己的表达欲望,表现自我的内心,当灵感奔涌而出时,必须要写下来。


另外有两位作家都提到“书写是可以治疗抑郁的”,写作是情绪释放的通道,哪怕不被所有人理解,还有一片文字编织的乐土,一处容身之所。



那么在这些作家心中,哪些要素对于网络小说的创作是至关重要的?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把选项投给了“精彩的剧情”,而杰出的脑洞、出色的文笔、代入沉浸感三项要素紧随其后。



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继续发问,究竟什么样的网络小说符合网文作家们的审美标准呢?爱潜水的乌贼凭借《诡秘之主》荣登受访作家“最喜欢的网文作者”榜首,小说以多样的职业途径、神秘幽暗的诡秘世界观与杰出的大纲叙事节奏在众多网文中脱颖而出。




二、从业状态:


近四成有收入、版权收入占比低

编辑指导有限、写作内外交困



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有将近四成的(37.62%)网络作家能够通过在网络上写作获得收入,他们的收入范围从100元以下到50000元以上不等,有的作家表示已经全款买房,对此我们眼角流下了羡慕的口水,也有的作家是为爱发电,收入更多的是正向激励。这些作家的收入超过一半来自读者的订阅,剩下的一半有三成来自打赏,版权只占到了十分之一左右的比例。



对于自身的收入,27.33%的网络作家表示一般,1.62%的网络作家表示满意,剩下的71.06%普遍认为过低。同时,超过四分之三(76.21%)的网络作家们认为现在的稿酬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过高。


小说网站的责任编辑是对网络小说行业了解比较深刻的一群人。一般来说,每一部签约作品都会有责任编辑对小说负责,而在网络作家们对于责编的认同感调查中,以一百分计评价编辑对作者的指导作用,没有一位编辑得到六十以上的分数,更有15.76%的作者认为编辑没有指导作用,平台方面或许需要在编辑的工作上再下些功夫。


创作网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很多问题都阻碍着作家们前进的步伐,除了灵感枯竭、无法填坑或完结等创作内因,新人难以获得关注、审查过于严格、身体状况不佳、家人不支持等外因同样是网络作家纠结的因素。但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作家一定会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可,成为一个拥有完善职业发展体系,被更多的人认同的正规职业。




三、对自身著作权的认知:


近两成人没认真阅读过合同

重视作品独立性、盗文现象猖獗却不曾维权



由前面的调查可知,有将近一半的网络作家选择和网络小说平台进行签约。网络小说平台能够提供较多的曝光率和收入,作者在接受平台的培养的同时,也承担了许多权利与义务。


很多网络作家签约了多部小说,签过多次网站提供的合同,实际上对合同条款熟悉吗?有过签约经历的网络作家们有超过四分之一(27.65%)对此表示认真阅读过,但也有将近五分之一(19.94%)的网络作家并没有认真阅读。


据我们了解,与网络小说网站平台签约的合同主要是由网站制订的制式合同,除了少部分大神级网络作家外一般作者面对作为强势一方的小说网站时并没有议价能力。“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坦然接受”的想法和“大家都签了肯定没问题”的心理可能是网络作家们对至关重要的的签约合同有所忽视的原因之一。



我们还对版权问题、全面开放免费阅读等问题询问了大家的看法。由调查结果可知,将近四成(39.87%)的网络作家不愿意他人接手自己作品,即使是在编辑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的情况下,这一比例与不愿意无条件将自己的全部版权(包括电子版权、改编权、出版权、商品化权的网络网络作家比例(45.98%)不相上下。由此可见,大部分网络作家还是很重视自己的作品版权以及作品独立性的。



对于近期广泛讨论的网络小说免费阅读,以阅读广告代替订阅的付费方式,有将近三成(30%)的网络作家表示不能接受,百分之一(1%)的人表示可以接受,百分之七(2%,5%)的表示无所谓和更多想法。


免费阅读的确有可能在小说推广方面起到作用,但是同时可能也会损害到作者的收入,特别是在有大部分签约网络作者还在靠着订阅(55.38%)和打赏(33.33%)获得收入,以及有将近三成的(27.33%)的网络作家认为自己的收入一般和七成(71.06%)网络作家认为自己收入过低的情况下,是否开放免费阅读,是一个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就算要开放全面免费阅读,作者本身应得的权益和收入也是务必要得到保证的,有6位作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可以接受,但收入计算方式必须透明,这一建议或可为网文平台提供参考。


如果说阅文等网络文学平台的动向是网文作家的“内忧”,那么抄袭和盗文则是他们的“外患”。在311份问卷中,曾经有被抄袭经历的作家有57人,占总体的18.33%。在这57人中,被整段抄的有15人,被洗稿、融梗的有29人,他人的作品与自己的故事走向雷同有10人,设定一模一样有3人。但面对抄袭行为,仅有29人对抄袭行为进行过维权,是被抄袭人中的50.8%。



其中有10位作者成功维权,侵权者或删文道歉,或对抄袭的部分进行修改。有3名作者在公开平台上指出自己被抄袭后,被对方反骂了回来。被问及维权结果时,有一位作家提出:“不说维权结果,结果很明显。我觉得应该提一提过程,这个过程怎么可以这么艰难。”


比起被抄袭的作家,经历过盗文的作者更多,在我们的调查中共有194人发现自己的小说在其他盗版网站出现,占总数的62.38%。面对盗文,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选择了沉默,没有采取过措施。



两项数据对比的结果有些微妙,对于抄袭行为,作者们更为敏感,会选择采取相关措施,维护自己的权利。但是,在面对猖獗的盗文时,作者们却表现得很无力。


由此,我们建议首先对《著作权法》进行完善,加大对抄袭、盗文行为的处罚力度;明确抄袭的界限,尽快将“实质性相似”原则纳入到版权法的框架之下。其次,对于平台方,要出台举措保护作者的创作成果,因为这同样是保护平台方自己的利益。最后,在作者方面,我们建议所有的作者在面临侵权时尽可能地发声,要共同抵制不良侵害。


在问卷设计完之后,我们曾担心问卷太长,参与者怕是做到一半就没耐心继续了;但看完全部的答案,又觉得太短,有更多的故事没有被挖掘出来。每位作家都在用选项,用为数不多的几道填空题,用平均197.92秒的作答时间向我们述说他们写作的经历,描画他们的愿景。我们看到不熄的创作热情,无止的写作动力,我们也看到网络作家的无奈与妥协。这份问卷有诸多疏漏之处,但我们想做的,是让这份调查报告对网文行业的生态改变有所裨益,我们期望网络作家们能得到更舒适的创作环境和更全面的权益保障。


作者:慕容兔兔  疏醉  闲闲


END






2020年5月号(总第12期)⑥

主 编:三丰   

 编 辑:阿贤 李雷 罗夏

2020年5月号(总第12期)回顾目录

①《月球房地产推销员》:唯一确定的是写作本身 | 不危

②《科幻世界》2020年2期评论 | 游者

③【少儿科幻】试论科普型儿童科幻小说的创作 | 董仁威

④ 第五届晨星奖获奖作品评论 | 麻辣豆腐w2005

⑤《宇宙晶卵》:文以载道者的权限 | 者

2020年4月号(总第11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4月号(总第11期)目录

2020年3月号(总第10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3月号(总第10期)目录

2020年2月号(总第9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2月号(总第9期)目录

2020年1月号(总第8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20年1月号(总第8期)目录

2019年12月号(总第7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12月号(总第7期)目录

2019年11月号(总第6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11月号(总第6期)目录

2019年10月号(总第5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10月号(总第5期)目录

2019年9月号(总第4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9月号(总第4期)目录

2019年8月号(总第3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8月号(总第3期)目录

2019年7月号(总第2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7月号(总第2期)目录

2019年6月号(总第1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6月号(总第1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