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抽掉脊梁骨的孙大圣:评《未来》| 钟天意

钟天意 星云科幻评论 2020-09-02


◆◆

抽掉脊梁骨的孙大圣

◆◆

—评今何在《未来:人类的征途》

文 / 钟天意



《未来:人类的征途》

作者:今何在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7月

小说官方简介:《未来:人类的征途》是作者创作近20年完成的一部科幻小说,作品以时间为轴,以宇宙为卷,创造出一个波澜壮阔的新世界、大时代。悲欢动荡的百余年里,不同人物粉墨登场,联邦与自由派互相角力,觉醒的智能机器人也试图左右人类的未来,一个个国家在战争中兴起、陨落,英雄归于何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玄奘抬起头来,望望天上白云变幻,说:“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的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悟空传》


我没有在开头引用《未来:人类的征途》(以下简称《未来》)一书中的原文,而是引了《悟空传》中耳熟能详的那句宣言,是因为它是今何在个人创作史——乃至中国网络文学史中——值得回忆与怀念的高光时刻:当年今何在在新浪论坛金庸客栈上发表处女作《悟空传》,在网络尚未大规模普及的当年短短几天,此文的点击率便达到了五十几万。在《悟空传》的带领下,内地网络文学甚至掀起了一股“西游热”、“解构热”。《悟空传》更是独领风骚,创造了出版7次,加印147次的畅神话,被誉为“中国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书”。


《悟空传》之所以会火,是因为以网络文学的娱乐性去解构《西游记》吗?非也。今日再读《悟空传》,你依然能感受到它那股不可复制的精气神儿。扯的稍远些,2015年的《大圣归来》成为爆款动画,也绝对不仅是因为视觉效果的精良,而更是由于孙大圣就是用同样的精神,以雷霆万钧之势一扫中国动画十几年的国耻。


就这一句宣言而言,它回应着一代人的迷茫与怨怼,倾诉着一代人的渴望与心声,是一代“草根”对未来的信仰,更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它与郭沫若的那句“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天狗》)一样,注定在文学史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换句话说,《悟空传》之不凡,也正是因为它的这股反叛精神。这是这部小说的脊梁骨。一部小说如果没有这样一根脊梁骨,文辞再华丽,构思再精巧,也只能算是立不住的庸作。


不幸的是,《未来》就像是被抽掉了脊梁骨的《悟空传》,有其形而无其神。对《悟空传》评价有多高,对《未来》就有多失望。当我读完此书,再看到腰封上“苦心构思二十年”的宣传语时,便越发感到一股浓浓的讽刺意味。要知道,普鲁斯特写《追忆似水年华》算上构思到创作也不过十五年时间。心血并不总是宝贵的,只有在作品成功的前提下,它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


《未来》最大的问题是平庸。平庸到我动笔之前甚至迟迟不知道究竟该从哪里开始切入。它就像是每个文学编辑邮箱里都会出现的那种最尴尬的稿件——所有的地方都四平八稳,甚至亮点还不少;但你读完,也就真的读完了。睡上一觉,它就会在你的记忆里消失,留不下任何痕迹。说得再残酷些,如果作者不是今何在,这种故事甚至没有出版的机会。


论格局,它倒是野心很大,从意识上传到赛博空间,到基因工程,再到反乌托邦,几乎所有的热门科幻题材都尝试了一遍。这种写法完全可以,从《深渊上的火》到《海伯利安》无不是这种“佛跳墙”路数。但问题是,不管写几点,设定扎实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都在表面浅尝辄止,那就失去了作为科幻小说必备的震悚感——毕竟,名词人人都会用,并不是科幻作家的专利。《未来》就像是一锅未炖好的佛跳墙,各色食材泡在冷水里,汤离入味还差的太远。


论人物,它并没有《悟空传》中的光芒。要塑造一个立体丰满的人物,不一定非要惊世骇俗的举动或者长篇大论的内心独白;但至少要让读者看到他的成长或者纠结,并或多或少地能对他的心理与行动产生共鸣。(我没有单独拎一段论述小说的故事,是因为只要人物立住了,故事是水到渠成的东西。)然而三个主人公均乏善可陈。何必生没什么可说的,他是个忧国忧民,生在错误时代的天才,最后把自己流放到超级计算机里了。夏远行是个除游戏天分外百无一用,却在关键时刻能拯救世界的废柴——呃,这个人物是不是有种“设定撞车”的感觉,姑且也不去深究;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就连与《龙族》里的路明非相比,夏远行的形象都未免太单薄了。夏远行之子夏永诺倒是有些意思,他出生在一个废土时代,刚刚意识到自己习以为常的生活可能是一场弥天大谎;但他的故事还远没有展开,《未来》就已经完结了。


论内涵,我的衡量标准已经很低了。不用非要像《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样折磨得你夜不能寐才算有内涵,也不用非要逼着读者像史强那样骂上一句:“黑,真他妈黑。”只要有那么一处情节,就一处——能让我暂时合上书,先冷静下来想上一分钟,这就已经足够了。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读小说,而不是去玩手游或者刷抖音?为的不就是这一分钟吗?但没有。每一个问题,每一场抉择,每一种苦难,都有无数的科幻小说已经涉足过了,而且它们都走的更远。《未来》没能给我任何一个停下来思考的机会。就这一点来说,阅读体验倒是十分流畅。


论文笔或者结构——天呐,我终于写到这一点了吗?——文笔和结构的确是在水准之上的。但我觉得要在一部长篇小说的书评里拿这个说事,那也真是没什么谈下去的必要了。换句话说,当你在某篇洋洋洒洒的书评中看到作者揪着这一点说个没完时,别怀疑,这是软文。如果你有过投稿经历,并且很不幸收过退稿信,那么信里一定有“文笔流畅构思精巧望继续努力”之类的鬼话。这是必要的礼貌而非赞赏,仅此而已(请务必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因为很多人事实上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一道菜摆盘很精美,并不代表它好吃。


我不想,也没必要再写下去了。我甚至希望自己刚看完的是一本《无限恐怖》那样的网络爽文:科学原理也好,现实逻辑也好,瞎扯一通一笔带过,但乒乒乓乓毕竟打得爽快——可惜它也不是。当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只能感觉到莫大的空虚。而这种空虚,有很大一部分,源自那只被镇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子。



作者简介


钟天意, 尼古丁中毒患者,辅修中文的狼人学家,《科幻百科》公号撰稿人。





2019年9月号(总第4期)⑥

主 编:三丰   

     编 辑:阿贤 李雷 罗夏  

2019年9月号(总第4期)回顾目录

套路化的反乌托邦:《世界的误算》评论 | 麻辣豆腐w2005

牵线木偶的群戏:《世界的误算2》评论 | 麻辣豆腐w2005

【特稿】2019雨果奖小说评论 | 万户、科幻小筑

推理和科幻的一场联姻:《改写》评论 | 草根科幻

一次失败的“基因改写”:《改写》评论(争鸣)| 万户

2019年8月号(总第3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8月号(总第3期)目录

2019年7月号(总第2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7月号(总第2期)目录

2019年6月号(总第1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6月号(总第1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