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典型,却又绝非典型——《云球》评论 | 麻辣豆腐w2005

麻辣豆腐w2005 星云科幻评论 2020-09-02

典型,却又绝非典型

——评长篇科幻小说《云球》第一部



文 /  麻辣豆腐w2005




《云球(第一部)》

作者:白丁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年1月


为了研究地球演化和生物演化,地球演化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们运营着计算机虚拟世界“云球”。运营了十年后,云球上产生了人类社会并达到了农业时代,但此时演化却出现了停滞现象。而同时在地球上,各种创新科技为地球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地球演化研究所所长任为和他周围的人们,利用云球的技术原理,将其与现实世界的人脑产生互联,最终实现双方的意识交互,促成了云球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共同进步。



前言

在《三体》小说、《流浪地球》电影面世并引起风潮之后的今天,《云球》第一部(下简称《云球》)这本书的出现,以及它出现之后发生的事,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值得好好探讨的范本。从文本上看,它与多年来国内外数量庞大到惊人的那些无数“点子流”科幻小说一样,总体质量平庸,大约位于国内科幻长篇水准金字塔的中流位置。


但从文本以外的角度看,《云球》这本书绝对是迄今为止中国“传统风格长篇科幻小说”(相对于网络小说类科幻长篇小说)中的惊天异类。它的存在很有意思,因为它即是我们当下所处时代中科幻小说前途出路的一个注脚——一部典型的庸作,却又是科幻小说出版界的非典型。这本书的存在本身,要比它作为一部小说的意义更重大、更有趣。


个人感觉,在《云球》这本书面前,传统的科幻小说评论体例似乎不太够用。文学评论本身也是一种评论者和读者、作者之间的对话,而过去长期以来,咱们科幻圈内的文本评论,一般总是默认对话对象是科幻圈内的读者和作者。然而本书的读者群,比典型的国内传统科幻小说读者群要大上一大圈。本人认为,不妨在此扩展一番:在对文本各个方面展开评论时,各自均分为“对圈内读者”与“对圈外读者”两部分。这并非是要人为制造割裂,而是因为科幻圈内圈外的读者,原本的割裂隔阂就很大,但是《云球》却对他们双方均产生了影响,而这两种读者之间不同观念和感受的碰撞,实属有趣,实难割爱。



1关于点子

《云球》一书的核心点子,在于“云球”这一虚拟世界系统,以及名为“Killkiller”的脑机结合系统。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它与之配套的点子设定,诸如思维量子化等。


对于科幻圈内的读者,尤其老读者们来说,《云球》的核心点子是乏善可陈的。虚拟世界,或者说地球模拟系统,这种概念存在已经很多年了,很多经典科幻著作都有表述和运用,在短时间内我能想到的就有法国科幻作家韦贝尔的《蚂蚁三部曲》中的第三部,以及日本铃木光司著《午夜凶铃》系列恐怖科幻小说中的第三部和第四部(近年这套小说的引进名改成了《环界》)。此外,在《三体》第三部的开头,叶文洁女儿杨冬参与的行星模拟项目也与之类似。这些书都是多年前的名作了,资深科幻读者对它们都很熟悉。遗憾的是,《云球》中的虚拟世界设定,总体来说并没有能超越前人的想象力水平。


“Killkiller”也是圈内读者耳熟能详的概念——“缸中之脑”。这类点子在国内外科幻小说中更可谓是“泛滥”了。同样,《云球》中对这点子的表述和运用也缺乏对前人的突破之处。


此外,《云球》中大量涉及并使用了“量子”的概念。对于科幻圈的读者们而言,本书对量子这个概念的运用,并没有太深刻过人之处——当然也不至于停留在无数水准不高的科幻小说那样,遇事不决时动辄狂按量子力学按钮,但多少距离现实语境下的量子力学主流观点有些遥远。


实际上,将人脑思维能力视作一种类似“量子云”的物质,然后将其进行数码化处理、存储、移植、改造,这种科幻点子在传统科幻小说中也算是相当常见了,并不新鲜。书中其他一些科幻点子和幻想科技设定,基本也差不多都处在同等水准:常见,不新鲜


但本书作者的努力和辛勤还是看得见的。作者有一项工作做得很到位:对于科幻点子和科幻技术的解释工作,做得很细很深,很详尽。尽管它们既不新奇也不算太符合科学,可作者自始至终都在不厌其烦地详细解释这些脑洞,没有遮遮掩掩顾左右而言他,也没有大而化之模糊化处理,而是始终坚持“正面硬上”的处理方式。我感觉这可谓是一种“硬科幻的精神”,其胆识的确过人。再考虑到全书超四十万字,解释的字数相当多,工作繁重,这种耐心和毅力更当令我辈钦佩。


然而……


对科幻圈以外的读者们来说,以上观点皆不成立。


老套?不存在的。对于没有读过上述那些科幻作品的读者来说,《云球》中科幻点子本身就是新鲜有趣的脑洞。在网络上我接触过一些本书的圈外读者,他们总体认为:点子新奇是《云球》的主要优点。“设定老套”这种感觉,其实想想看,不过是科幻圈内的一种相对存在,到了圈外,前提就不成立了。


同时,可以发现大量的读者(应当认为他们的意见都是真实的)均表示:《云球》中那些脑洞与他们自己从小就想过的一些脑洞很相似,他们感受到了共鸣,感到心有戚戚焉,共鸣带来感动,这也给他们带来了极佳的阅读体验——“我心里的想象原来跟一个作家的构思是差不多的,而且还被写成了科幻小说,好棒!”


我们必须理解这种感动,它无疑是真实的。


此外,本书作者孜孜不倦的解释工作,对于科幻圈乃至科学圈以外的许多读者来说,确实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当然不能把“伪科学”“民间科学家”之类的大帽子扣在科幻小说头上,这很荒唐,然而对于那些对某类专业知识不了解的人们来说,解释行为就是一切,解释得越详细,观点的真实感就越高。


作者的诚意给众多读者带去了受尊重的感动,这对于我们许多科幻圈内的作者来说,其实算是好好上了一课。科幻小说中的点子和理论,最重要的并非真实可靠,而是看上去“真实可靠”——即所谓“艺术真实”是也。高高在上的幻想和优越感还是少一些吧,尊重大众读者,才是时代的大势。



2关于情节

本书的情节主要围绕两大核心点子而展开,总体看来符合社会生活逻辑,且有相当多的地方非常富有情趣。书中许多情节很接地气,比那些动辄“20xx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后blablabla”、“公元xxxx年,人类已经实现了blablabla”、“银河历xxx年,地球联邦政府与某某星元帅府之间爆发blablabla”的故事要强了好些个层次。我们在书中看到的故事是接地气的,是现实社会中会真实发生的,是一种许多人呼唤已久的“中国故事”,从总体上看也是可以逻辑自洽、自圆其说的。


当然也有些缺陷,尤其对资深读者及作者来说很难忽略的缺点,就是游离于核心情节以外的闲话情节太多。这类情节从文学角度考虑,完全可以略去,或者换句话说,如果用简练和力度集中的方式构思这本书的情节的话,这本书的总字数应该不至于需要达到四十余万字。不过,我个人倒不认为这本书有注水。网络小说那种注水法,本书中不存在。


个人猜测作者写作时没有太严格执着于故事情节纲要,而是在脑中富含充沛想象力和创作冲动的基础上,在行文过程中自然流露出了大量“自发式文字”。这类文字可能体现在一些角色片汤话和游离性情节里,但它们的作用绝非注水,而是的确体现出作者对人类和社会的大量思考内容。


只不过,这类思考中有相当一部分,深度和力度其实一般,让人读来觉得写不写出来都不要紧罢了……这其实也是科幻小说的一个特性吧:读者主要看中的是作者对科幻的思考,因为科幻思维在当下的中国是稀缺而罕见的。至于作者对社会和人类的思考,一般读者可能未必会觉得它们值钱了,因为基本上每个普通人都会对社会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不太需要科幻作家教育自己——当然除非是黑暗森林、降维打击、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类力度过于凶猛彪悍、过于富有冲击力的价值观。


对于科幻圈、文学圈以外的大量读者来说,《云球》的情节缺陷是可以被容忍的。


他们在阅读时当然也会感受到冗长和发散过度的那些情节有些“无聊”,但他们绝大多数人没有太多阅读长篇小说的经历,没有自己创作过长篇小说,也没有系统从事过对文艺学理论的学习,他们的感受不会上升到对小说水准的质疑。他们可能会觉得小说就应该都是这样子,会觉得自己太浮躁了,或者自己水平还不够,或者习惯了长篇小说快速跳读的习惯(《云球》有不少销量体现在电子书平台上),也可能最多是皱皱眉头说一句:这作者写得有些啰嗦。他们对情节上的粗糙不会那么敏感,阅读上的难度反而会刺激他们的思考,调动他们的情绪。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并非绝对,更非少部分人所能预料的。我们的胸怀,不妨开阔一些?



3关于人物

《云球》是比较典型的点子生发式科幻小说,科幻点子是文本的核心,书中的人物全都是服务于点子的,这在国内中流科幻小说中很常见。作者富有社会阅历,所以在角色设定上并没有出现那些年轻新人易见的缺陷——没有将社会边缘底层的“失败者”或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学生作为主角。书中主要人物基本都是与云球、Killkiller等科学体系密切相关的从业者,并且都是有技术、有学识、有资历和实权的人,所以角色的情节推动力是充足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前史设计也是基本合理的。


当然,由于作者本身属于文学创作上的新人,且并未把主要精力花在角色塑造上,所以人物在书中的言行举止比较简单粗糙。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们主要还是一群功能性的角色。他们的功能,除了解释科幻点子和负责推动情节之外,剩下的主要就是成为作者思想的传话筒,替作者本人抒发一些对科技和社会的理念感想。这类道具式的角色,言行机械和失真是难免的,描述上也“刻奇”成分较多,往往情绪变化过于强烈极端,言语激烈,大笑和哭泣的夸张场面频繁出现。


同前所述,对于人物塑造这种比较艰深的创作工作,大众读者往往会本能性地觉察出不妥和尴尬,却并不会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刻奇”式的角色言行,在今天的大众艺术娱乐里太常见了,充斥于影视剧和动漫,以及商业类型文学。感受人物塑造的艺术魅力也不是大部分读者阅读这本科幻小说的目的,他们主要是来感受科幻点子和科幻思想的,所以他们对此可以容忍。另一方面,人物形象的粗糙苍白和刻奇,长期以来也是科幻小说领域的普遍现象,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是一样,甚至可以觉得“不足为奇”。


但《云球》对人物的塑造是否还可以有上升的空间呢?我以为,书中对于角色个人生活的一些家长里短,以及国产电视剧风格的情绪化表演,还是可以删减的,它们中多数与小说核心内容基本上关系不大,或者只要略微提及就可以了。当然,怎么删减,如何提及,这就牵涉到文学艺术的领域了。


《云球》这篇小说的本质,是作者对自己脑子构想的一些理论、理念的阐述解释,文学形象的艺术塑造,不是作者的追求。我们恐怕不应该在这方面对本书提出过高要求。



4关于营销及其启示


营销,是《云球》区别于其他科幻圈长篇庸作,而有可能成为一部话题之作的关键。《云球》的营销过程,对于今后国内科幻小说,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云球》在网络上的营销实绩,目前看来可谓是国内科幻小说里仅次于《三体》的了。它在kindle上的锁屏广告,为它的营销成功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在微博上有一篇名为《从一本科幻小说的离奇营销,看出版行业的行为逻辑》的文章,流传甚广。这篇文章写得很棒,我本人非常喜欢,我以为它给许多科幻作者指明了一种出版模式——自费出版、自主营销


自费出版当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然而在文坛及科幻圈,绝大部分作者对它怀有偏见,认为这是一种不足称道的自娱自乐。但其实在国外,早已有许多自费出版成功的实例。传统出版在现今时代,弊端越来越明显,许多传统出版社疲于营销,或是营销水准不足、条件有限,作者个人进行合作包销和个人推广,在网络时代其实反而自由度和胜算更大,这是事实。


科幻圈内的传统出版机构,长期以来也跟科幻作家一样,主要面对的是圈内读者,圈外影响力只能是自求多福。像《云球》这样动用大量网络大V力量转发推送的路子,物美价廉,一旦突破了小圈子的局限,便可以享受到如前文所述那样的“圈外人红利”——圈外读者的想法,他们的审美要求门槛,他们的数量和购买力,他们的宽容度,他们的情绪化以及羊群效应,绝非现今国内越来越狭小的传统科幻圈内部读者群所能匹敌。


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网络大V,其实本身也并非科幻或文坛的圈内人,他们对于作品的宽容度同样也是很大的,何况商业社会本身有那一套游戏规则……出书嘛,就是要拿来卖的,卖就是营销,营销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不能那样温文尔雅,更不能清高自傲。


在扮演传统科幻出版“破壁人”这一角色上,《云球》这套路子无疑是正确的,并且也成功了。更重要的是,这种路子是可以复制的,在资本的加持下可操作性是很强的,是可以持续的,并且是安全的。对于今后的科幻作者们来说,效仿《三体》,效仿《北京折叠》,效仿《球形闪电》,效仿《红色海洋》,乃至效仿《星船伞兵》《基地》《沙丘》,都已难言前途。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现实——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只有没落的贵族才会在临近饿死前仍为自己的家谱感到优越和骄傲。未来的科幻,科幻的未来,必然会与我们过去熟悉的那些“传统”完全不同。《云球》可以做到,走向成功,我们也可以!







作者简介

麻辣豆腐w2005

贴吧资深评论员,圈内半资深作者马甲。


(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2019年7月号(总第2期)⑥

主 编:三丰   

编 辑:阿贤 李雷

校   对:罗夏   


2019年7月号(总第2期)回顾目录

《三联生活周刊》未来爱情科幻小说评论 | 简妮

②第六届豆瓣阅读获奖科幻小说评论 | ARMSTRONGNEROS

③“不存在”2019年1-4月科幻小说评论(上)| 科幻小筑

④“不存在”2019年1-4月科幻小说评论(下)| 科幻小筑

2019年6月号(总第1期)回顾目录

《星云科幻评论》2019年6月号(总第1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