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叫“风台”,母猪叫“猪母”,盘点闽南话那些“倒着说”的词
小 力 彑
-⚉-
夂 小 彑
第
70
期
闽南话里面有一些词,它们看起来和普通话对应的词长得“完全相反”。比如分辨各种动物、家禽的性别时,“猪母”、“鸭母”、“狗母”、“鸡角”以及台风说“风台”,客人说“人(侬)客”等等。这是闽南话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粤语也有这类词,比如母鸡“鸡乸”、未下蛋的母鸡“鸡项”,都是一个中心语+修饰语的结构。
和粤语一样,闽南话部分词具备这个特点,有人认为可能和早期的少数民族先民有关系。不过早期的汉语文献也已经出现了这种词:北魏时期,张丘建的《算经》中出现了“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 北魏是建立在华北和中原地区的朝代,没有统治南方的壮侗语地区,北魏统治者是主动汉化且汉化程度极高的鲜卑人,其祖先语言应属于很少存在“鸡母”这种结构阿尔泰语系,这片地区也一直是说汉语的华夏民族的居住地,可见这可能是古代汉语的一个语法特点。对比和汉语关系密切的白语(被认为可能和汉语在同一语族内,且两者分化时间很早),也有类似的词,可见这很可能是一种早期的语法特点,在北方逐渐消失,在闽粤等地得到了保留。
今/日/作/者
耶律楚材
《不精读闽南语日刊》是“说咱闽南话”推出的词语教学类栏目,每天为您呈现最新政经、科技、娱乐热点的闽南话说法,由经常思考方言问题的泉州籍中文系学生耶律楚材主笔,并开放读者投稿。
现在许多人谈到方言的继承都喜欢往传统文化的方向想,但其实这反而可能害了方言。我们认为,如果过度将方言同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捆绑,会造成严重的刻板印象。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被使用,这就要求语言必须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能够表达和体系时代发展的新型态,而非仅仅应用于传统的生活。所以,《不精读闽南语日刊》应运而生,我们希望开拓母语的现代使用空间,让母语永远年轻。
为了规范和系统,我们采用的口音是基于泉州市区的语音系统,泉州市区的口音是泉州市较为有影响力的口音,且能容易地折合为泉州市内其他区域的口音:通常只需改换具体的调值或个别韵母。根据语感,大多数的泉州方言母语者都能做到这点。拼音系统我们采用的是国际语言学界通用的国际音标。
(我们欢迎和鼓励厦门、漳州、台湾等其他闽南语地区用户使用APP,上传基于自身口音的作品,今后我们也将继续拓展APP字典及其他内容的不同地区口音版本)
选取您想要投稿的词语,并从相关媒体摘引例句(需要注明引用来源),附上您朗读词语和例句的语音打包发给我们。为保证整个栏目内容的一致性,投稿前请核实读音是否符合说咱闽南话APP字典的读音。小编的邮箱是fmqz0595@yeah.net,邮件标题格式为“推文若刊登想要使用的网名+闽南语日刊投稿”。投稿后的内容我们会组织审核。若被采纳,我们会负责为您排版刊登。
(目前投稿以泉州地区口音为主,其他地区用户投稿时请务必注明您所来自的地区,方便我们组织审核)
图文制作:耶律楚材
排版:飞天小黑猪
往期日刊
扫码关注
最好玩的闽南语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