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从悬壶济世到普度众生的佛门奇女子
愿与你一起 走好这一生
她,身型消瘦,笑起来的明眸却如一弯新月,恬静安然却透着一股高雅与坚韧。
她,曾打算行医救人了此一生,命运却让她成了继承曹洞宗衣钵的佛门奇女子。
她,能用英文演讲,震撼佛坛;能将禅意蕴化毫尖,于笔墨挥洒中授人佛理妙义。
她,就是曹洞宗第五十代传人、曹山宝积寺住持、2016年世界佛教卓越领袖奖的获得者——养立法师。
01
救人一时,不如渡人万世养立法师生于中医世家,从四岁起,便开始学习中医和针灸技术,如此耳濡目染,小小年纪便开始治病救人。
虽从小就随父母供养、皈依、学佛、吃素,但那时的她从未想过出家。正是在她打算以行医济世度过此生的时候,一位法师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她人生的走向。
一诚法师
「虽然当时他只是一位病人,但给我的感觉却很安详。尤其是他的眼神,像婴儿一样。那种清澈的感觉瞬间就把我摄受住了。我想我要是能够成为他这样的人多好啊。」
在那个命中注定的日子,她第一次见到那位改变她人生轨迹的老人——前来治疗的的一诚法师。接下来长达七年的治疗过程中,一诚长老的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般地在她的内心发生了一种决定性的转化。
七年前,她认为学医是第一位,而学佛是第二位。这七年来巍峨的殿宇,神秘的僧侣和清晨悠扬的钟声一点一点地熏习、净化着她的心。
七年后,她渐渐把学佛当作是所有事情中的第一位。所以,养立法师做出了一个决定——出家。
几个月后,她正式在广济寺剃度,从此断却了红尘身后事。
02
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从此看书、打坐、闭关、清修便成为了养立法师生活的全部,简朴至极,如闲云野鹤。
出乎她意料的是,师父却推荐她到宝积寺常住,并让她五次跪下来发心。「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归隐固然值得艳羡,但普度众生才是最高的修行。
她这时才意识到,自己不论是在家修行,还是出家的这段时间,都没有「发心」,因为她不想去承担僧团的事情,她只想做一个闲云野鹤。而真正的发心,却是发自己不能发的心。
于是,养立法师升座为宝积寺住持后,在寺院里进行了诸多改动:建整道场,重建禅堂,挂起钟板,依止曹洞仪轨修行,为千年禅宗古寺恢复了传戒仪轨,使全球信众人数最多的曹洞宗祖庭,重新焕发出庄严神圣的光彩。
她建立了「曹洞佛学院」以培育深入经藏、研究佛学的僧侣,实施丛林学院化;提出文禅与农禅并重的教学特色。
兴建修复后的曹山宝积寺,已逐渐成为江南一流的「集曹洞佛学院、佛学研究、拜谒祖庭、观光游览为一体」的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唐式建筑丛林,也是全国唯一一座由女众驻锡祖庭的禅修道场。
在养立法师看来,同样是吃饭穿衣,农耕劳作,僧人跟普通人最大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性。
每逢天朗气清之时,她总会带僧尼出坡劳作。有时候拜谒祖庭,遇上疾风骤雨,也一步一行,直到如心。「巧把尘劳做佛事」,菜地、禅堂,看似不相干的两个地方,于她而言,却都是修行的道场。
即便是已身为一代住持,养立法师救死扶伤的工作却不曾因身份的转换而有所怠慢。
每到冬日,她还会连同几个师父,远赴藏区甘南为所有的草原医生配备摩托车和相应的疫苗冰箱,并为他们提供每个月所需的汽油费用,让广大的牧民平生第一次接受到了疫苗接种,大幅度降低了甘南地区的传染病发病率。
03
笔端悟得真三昧,便是如来不二门
养立法师说:「一拿起毛笔我便满心欢喜,并且最重要的是,写经可以让我一心不乱,提升定力,增长智慧。」
作为寺院住持的养立法师,几乎每天都会被各种事务缠身,但她总不忘停下来写上几行字。养立法师不仅自己写书法,也与大众分享书法的妙处。
后来,面对越来越多前来讨教的善男信女,她干脆开辟了一处禅堂。古朴静谧,禅意悠扬,每一位前来学习的信众都安静如斯,只有轻微练字的声音,寂静如斯,没有人舍得打搅这份美好。
养立法师告诉大家,赏析研习书法,首要做到心与笔的统一。这世间,没有美丑之分,万物皆天生丽质。需要发现自己的审美取向,开发自身对美学的认识,大量而快速的书写练习,无须思虑好坏,训练笔触和对美的理解。
禅可以寻觅否?禅无法寻觅,却可以隐匿在书法之中以禅意直通本心。因此,书法也是修行之道,是认识自己,是不断认识、完善的一个过程。
04
震撼东西方的「传灯者」2016年2月,在「第三届世界佛教杰出领袖奖」发言中,养立法师「出人意料」地全程用流利的英文发表了题为「光明与我们同在」的演讲,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兴趣与关注。
养立法师良好的英语专业素养,极大的改善了国际佛教界对中国大陆汉传佛教的认知,对于推动汉传佛教的国际传播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正像她所说的:「一个有信仰的人,应该超越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作为一位年轻的中国比丘尼,养立法师被授予了「2016世界佛教卓越领袖奖」。她是一个传灯人,不仅将佛陀在中国代代相承的教诲传递了下来,也让佛法的清静慧光点亮了全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
观看养立法师采访视频哦
看完文章,您是否和小编一样
被养立法师对佛学的虔诚发心
在日常中坚定的清修
不辍悬壶济世的慈悲
以及对书法美学的坚持研究
而有所感悟呢
欢迎后台留言分享
来源|大公佛教
编辑|子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