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使董卿落泪,使无数人震撼,在人生的黑暗处,谱写出了光明的传奇......
她是钢琴调音师、画家、跆拳道高手, 这已经足够优秀,但在这些头衔前,如果再加上“盲人”两个字,就使优秀变成了传奇。
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 她的故事使董卿落泪,而她以耳观物,利用反射音定位精准辨物,人体声呐的本领又使无数人震撼。
| 童年 |
“叮当当”这硬币落地的声音伴随了她整个童年……
出生三个月,她因先天性白内障,失去了视物的能力,随之也失去了父母的宠爱,换句话说,她被遗弃了。
幸好,还有姥姥。
姥姥对她很严格:
经常抓一把硬币扔在地上, 让她凭听力来分辨面值,并靠听觉捕捉硬币滚动后停止的声音,一步到位将其捡起;
虽然看不见了,但姥姥却要求她无论是跟人交谈还是拿东西,“眼神”都要跟着手走。
“她或许是想让我做到跟常人无异,这样爸爸妈妈就能接纳我,我就能有一个家”。
她非但没能如愿以偿地享受更多家庭的温暖, 反而受到越来越严苛的对待。
五岁的时候,她就被要求独自去买东西。
她必须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学会用听觉走路,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 没有牵引的手,没有温暖的怀抱……那双看不到光明的眼,却要学会拥抱在泪水中,“看”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她怨恨过“狠心”的姥姥。
“她临终前,我才知道, 其实我每次外出,她都默默地跟随在后,直到我十八岁……”
姥姥知道,无论对外孙女的爱有多深, 漫长的未来却只能靠她自己去面对, 超人的听觉、强悍的心,这些,才是她幸福的保障。
| 琴音 |
没有了姥姥的呵护,她需要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她进入了中国第一家盲人钢琴调律班。
毕业后,问题却接踵而至。
“如果我们事先告诉客户自己是盲人, 被拒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但如果我们不说, 进了客户家门后却找不到钢琴在哪儿,对方还是能看出破绽,好几位同学就是被这样‘请出来’的。”
再艰难的情况, 到陈燕嘴里, 都可以用三个字应对:“有办法。”
她总是提前很多时间出门,在一次次摔倒、摸索后准时到达客户家。
进了客户家门后,她利用换鞋或寒暄的机缘,巧妙地让主人先行, 靠“听”脚步声相随。
如果主人说, 您先在沙发上坐会儿 。她会说,不用,咱先看琴。
到了钢琴边,她会先敲一下琴键,主人以为她在听音,其实她是在用敏锐的听觉根据琴音在房间的回响,来判断屋中相对宽广的空间在哪里, 可以容纳卸下的琴盖。
然后,她便开始驾轻就熟的摆弄钢琴了……
她的双手在上千个零件中游走,不一会儿便使得它们能以最精准的状态工作了。
这时,她会坐在琴前,奏一首优美的曲子,在主人的赞美声中, 告诉对方自己是盲人。
“我就是要改变别人的看法,盲人也能做钢琴调律师,而且能做得很优秀。”
“走街串巷的日子很辛苦,但我喜欢,因为每天都可以接触不同的人, 经历不同的人生……”
“其实盲人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能有口饭吃, 能融入这个社会,就满足了。”
她的努力, 终于换来了不小的收获——她成立了自己的钢琴调律公司, 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
然而,却不是什么人都能从她手里买到琴。
“在我看来,每一架琴都是有灵性的。世上没有一架钢琴的音色、构造是完全相同的,只有它的音色与你的性格相应,键盘的构造与你的手型相应时,你,才应该是它的主人。”
“全世界大概没有我这么卖琴的,但大多数客户能理解。”说到这里,她咯咯地笑了。
她要的,不是盲目赚钱,而是给每一个客户最适合他们的产品, 让钢琴真正成为他们的知音。
她的真诚和努力,使公司生意蒸蒸日上,生活也逐渐步入了正轨,完全没想到,接下来迎接她的,会是人生中最残酷的打击。
一天,她走在小区便道上,一辆电动摩托驶来,将她撞飞,肇事者当场逃离。
为了治病,她花掉了几十万元,几乎倾家荡产,病好后,原本还存在的一点微弱光感,也随之消失, 她的世界,完全成了漆黑一片。
“曾有记者问我, ‘你恨他吗?’,我想最初的答案是肯定的。 但现在, 我真的不恨了,如果他没跑,那么倾家荡产的恐怕是他,他的亲人们也都会为此不安焦虑。 我在这世界上,没有亲人,那么这一切就让我来承受吧。”
“没有亲人的你,最心灰意冷时会向谁来诉说?”
“我会把自己关在公司里,和琴对话。”
指尖下的黑白音符中流出的是不屈服、不抱怨、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愿意拥抱美好与温暖的灵魂之歌。
| 缤纷 |
她的人生是灵动而生机勃勃的。她喜欢做许多似乎该与“盲人”这个词绝缘的事,比如,玩平衡车、独轮车、跆拳道……
“盲人怎么打跆拳道?”我忍不住问。
“我只进攻不防守。”她爽朗地笑着。
其实,最好的防守是御敌于家门之外,而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 最好的自我保护,或许正是主动出击,在攻克一个个“不可能”后, 快乐会自然而然现前。
“您的画惟妙惟肖,那么一个出生三个月就失去了视力, 后来又失去了对光感辨知力的人,是如何创作出这么出神入化的作品的呢?“
“我有手,可以摸嘛。我喜欢猫,从小, 小朋友们欺负我,但猫不会。每当我走近时,它们都还会懂事地为我让路,我经常抚摸它们,用心来“看”。
陈燕画画,是靠手触摸干湿度来感受画面的层次。
“我有五个磁扣, 画完猫耳朵,就放一个磁扣在耳尖,然后画耳部的绒毛, 好了后,画爪,再把磁扣移到爪边……”她就是这样勾勒出每个部位绒毛的细微差别,画出惟妙惟肖的作品。
如果说,画国画还可以用触摸代替双眼,把握全局的话,油画就是对盲人更大的挑战。
“油画的颜色是一层层涂上去的, 靠触摸找不到任何感觉,但我就是想尝试挑战……”
但,一直没人愿意教盲人画油画, 直到遇上了一样喜欢挑战的李君如老师。
老师先是把颜色贴进不同形状的纸片,让她能通过触摸准确地选择色彩, 然后把“模特”送到她面前。她画树,老师就砍棵小树来,她画桂林山水,老师就捏个泥塑来……
她通过触摸来感知这个世界, 在脑海中勾勒光与影的交错……
她用软橡皮来固定画面上物体的边缘,用嘴吹颜色,感觉反射回来的风……
一张张五彩缤纷,就这样跳脱而出……
她的画,曾卖到过几万元, 她把收入全部用来做公益。 她在残酷的环境中用心感受世界的美好, 并想把这美好蔓延出去,温暖更多人……
| 珍妮 |
从小,她历尽世态炎凉, 也历经生死劫难, 按说, 这世界再没有什么能让她心绪起伏的了。然而,在当她知道导盲犬珍妮将来到身边的那个晚上,她失眠了。
在这世界上,终于,她可以拥有一双“眼睛”和一个默默守候在身边的“伴侣”了。
珍妮绝顶聪明, 它可以用肢体语言和陈燕聊天,能听懂她说的所有话, 出门逛商场会认品牌, 听到音乐会用尾巴打节奏。
“珍妮是我的眼睛,女儿, 朋友。”
然而这如亲人般的伙伴,却不能和她形影不离,许多公共场所是禁止带狗进入的,即使是导盲犬也不行。
陈燕曾多次带珍妮去家附近的天通苑地铁站,每次站领导都并不马上拒绝导盲犬的进入, 只说要研究汇报一下,但每次的结果都是拒绝导盲犬进地铁。每次陈燕去争取权益,站长都会让她在门口等一个多小时,直到她身体支撑不住……
她想尝试为盲人的权益呼吁,虽然这看似难比登天。
一件事情的发生, 让她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
那次,她因车祸而住院,提出让珍妮来照顾她。 院长是海归,很开通,说,可以试试。
于是, 在一个午后,他们让她牵着珍妮出现在大厅里,然后征求患者们的意见:
“你们有没有觉得害怕?会不会感觉不方便?”
出乎意料,得到的答案几乎是清一色的“没有啊”“不是写明是导盲犬了吗?能帮到盲人很好啊。 ”
就这样,珍妮有生以来第一次, 能长时间地在公共场所陪伴着主人。
这件事让她意识到, 人们不是不善良, 只是不了解,她要让更多的人了解盲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美好,追求和梦想, 让导盲犬畅行,正是让他们融入这世界的第一步。
她,成了中国倡导“让导盲犬进入公共场合”的第一人。
她的呼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响应,2015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在该条例中,导盲犬首次被允许乘坐地铁。
以一人的愿力,推动了一个立法, 这使得她更加意识到, 只要持之以恒地去努力, 我们可以让这世界变得更包容,更温暖,更美丽……
“身边的一些身体健全的朋友,常常会吐槽生活的不如意。”每次听到这些声音,陈燕都会长久地站在家中的窗前,“我面对的方向有远山,可我看不见。我只能想象,山到底是什么样,日出是什么样,整天陪着我的珍妮又是什么样?我是多么渴望‘看见’,为什么有人眼前的世界那么丰富,却还要抱怨呢?”
于是,2015年,陈燕出版了自传《听见:陈燕的调律人生》。她说,希望更多的人能近距离了解盲人的生活,在他们出行的时候能少一些评头论足,再者,那些健全的朋友读了我的书之后,看到这样一个饱经磨难的人也能好好的生活,大概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了吧。
她生活在黑暗中,心中的世界却五彩斑斓……
“我喜欢旅游,顺便也能感受下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好多人都笑话我:你看不见,上哪儿不都一样?我说不一样啊,味道就不一样,南方的空气是潮湿的,有花花草草的味道,北方是干燥的。”陈燕很认真地说,“我们盲人看不见,就得用耳朵、鼻子甚至皮肤一起去感受这个世界”。
现在不管去到哪里,她都要带上珍妮,无论做什么事情,陈燕都会考虑到珍妮的感受,“狗的生命只有十二年左右,珍妮已经九岁了,再算上导盲犬的退役期,她跟着我的日子屈指可数。”
陈燕珍惜与珍妮相处的每一天,她从不以主人的身份去强求它,而是尊重它如尊重一个朋友, 让它按照自己的心愿做事。前些日子,带它到医院体检, 医生一看结果,惊了, 说以它之高龄,居然什么毛病都没有,这不光是靠保养,更是要靠快乐的心境才能达到的状态。
一个做过十一次手术, 失去两个器官,三次被宣布病危,随时都有可能走到生命尽头的人,一条已过完人生大半岁月的狗, 她们却相依相伴,在残酷的命运中,从容地过着每个当下,在心头浇灌着一朵名叫“自在、豁达”的生命之花……
“只要今天不放弃,明天就会有希望”,她说。
有时,人生以黑暗的姿态出现,只是为了,让我们用它来创造光明……
【禅者Changer说】:
她从出生就生活在黑暗里,为了在光明的世界中活得像健全人一样,付出了比常人更多倍的努力,她用生命挑战不可能,她用听见实现了我们的看见,因为在她的世界中有一束光,精准地指引着她的心走向五彩缤纷的人生 , 这束光的名字叫“梦想”!
陈燕对你说—— 我是一名盲人钢琴调律师,我像要求钢琴的音准一样校对自己的人生。生命的曲谱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足下。
光明不是来自眼睛,而是来自梦想和明亮的心。
素材来源 | 令见
文 | 青草令
编辑 | 薏妃
审稿 | 金玲 禅静 金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