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寂静法师:改变命运的愿力从哪儿来?
寂静法师
此文整理自3月16日寂静法师于高尊文化中心开示。
如何才能升起大愿呢?
首先我们要先谈谈愿力怎么生出来?很简单,看释迦牟尼佛怎么生出来的:见众生苦。
释迦牟尼佛在还是王子的时候,见到三次众生的苦,他先是有慈悲心,他发现仅仅有慈悲,用世间的方法帮助不了他人,所以他才出家修道。
所以,我们看佛是怎么成佛的,他是首先有救度众生的心,是这个力量把他推去成佛的。
佛陀苦行六年之后,并没有得道,后来听一位琴师弹琴,听后说到:琴弦绷得太紧很容易断掉,琴弦绷得太松弹不出曲调,只有不松不紧才能够有好听的声音。
于是,佛陀发现自己苦行不就是琴弦绷得太紧吗?世间人的琴弦不是绷得松松垮垮的吗?所以就是这个琴师的话让他知道了:中道。于是结束了苦行。
佛陀喝了牧羊女的羊奶之后,坐在菩提树下,一心要找寻真理。他发誓:若不证得真理,誓不起此坐!
愿力的推动让佛陀在七天以后一下明白了这个真理: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可得。
佛陀出生在皇宫,出生以后就是太子,他可以不作任何努力就继承王位,还没有继承之前所有人间的美好都可以享用不尽,他却要放弃,而我们今天绝大部分人所有的努力都是在追求佛陀丢弃的东西。
佛陀证道之后,第一批跟随出家的都是皇宫贵族,直接也是舍弃了所有的名利财富,只有三衣一钵。
而且他追求真理不是为了活得更好,而是要找到众生受苦的原因是什么?是要找到如何才能获得解脱的大道,这就是大愿。
这个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那我们如何才能发起大愿?
想帮助他人、想帮助社会、想帮助国家、想帮助世界,大愿才能真正发起来。
为什么要帮助这些自己以外的事物?
我曾分享过孩子怎么培养。一个是强者思维,一个是弱者思维。强者思维是看到不好后把他变好,弱者思维是看到不好绕道而行。
所有成功的人都只做了一件事情:能解决别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别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竞争力。
曾经一位校长对我说:“我们老师埋怨现在的学生问题多”。我回答说:“老师靠什么活在人间?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拿两本书就可以上学,还要老师干什么?”
我们就是靠问题而存在,问题就是我们的存在价值。
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是因为能够度众生。度众生的能力越强,果位就越高,功德就越大。
当我们发愿帮助这个世界,世界不一定真的得到了帮助,但有一个人被帮助了,那就是自己。
我自己有一个体会:讲了这么多的课,还真不知道到底把多少人讲懂了,但自己很清楚地知道,把一个人讲懂了,那就是我自己。
不停地去帮助他人,其实最得利益的是帮助别人的那个人。
佛就是这样,菩萨就是这样,不停帮众生,不停帮众生,不停帮众生,最后自己证得果位了。
所以,成功人士为何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给国家、给社会、给员工、给顾客带来了更多利益,所以他们才有更多利益。
非常简单的道理:利他的能力就是自利的能力。
看他人的苦、见他人的苦犹如自己的苦,所以想帮他人,这个时候,大愿就会生出来,诸佛菩萨都是这样,一切圣贤皆是这样。
再比如,马云就是要解决电商的问题,最后他就解决了,就成功了。所以马云也是有大愿力的人。
当我们看到他人有需求,国家有需求,我们就积极想方设法去帮助,最后发现大愿就发出来了,大愿发出来了,就有力量去推动,推动就把自己也顺便成就了。
也有人讲怎样才能基业常青?其实这就是基业常青的方法,很简单——随时去看这个社会、国家、人民、顾客需求什么,困惑什么,向往什么。
然后我们就顺着看到的这个东西去做事,去解决困惑、满足需求、引导向往。
所以真正从这里发出大愿,看看这个时代的需要,而不单单是自己的需要,新时代要有新思维,新时代要有新使命,新时代要有新角色,新时代要有新定位。
新时代来了,过去的东西全部把它重新再思考,重新再审视,重新梳理,重新制定我们生活的目标。
所以大愿怎么才能发?生慈悲心,见众生苦。
编辑|妙境
补录|陈林 源源
审稿|索影 阿甘 新芳 宋太阳 建君 伟昭 薏妃
5月9-15日四川德阳【爱我中华养生营】报名啦!给身体一次疗愈的机会
从世界500强高管,到佛门泰斗的弟子,这位比丘尼只因一句话出家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寂静法师】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