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劲松(2018):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年度《全球粮食政策报告》评介 【转】

陈劲松 三农学术 2022-12-31


陈劲松.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年度《全球粮食政策报告》评介[J].农村经济,2018(4):124-128.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年度《全球粮食政策报告》评介

陈劲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每年发布一份《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对每年全球范围内粮食安全领域的重大问题做出分析和判断。《全球粮食政策报告》的特点是:每期有一个主题、多个相关议题;既有长期关注的议题,也有临时关注的议题;不仅分析粮食政策,更分析粮食安全形势;以研究为基础,有充分的数据做支撑;汇聚全球智慧,集思广益;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纵观历年《全球粮食政策报告》,其长期关注的议题主要有小农户生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粮食价格、性别平等、价值链、饮食结构、区域发展等;临时关注的议题主要有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食品安全、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政策等。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全球粮食政策报告》的撰写方式,对国内智库运作和相关报告的撰写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粮食安全 粮食政策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从2012年起,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 (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IFPRI)每年都公开发布一份 《全球粮食政策报告》,系统、全面而又有重点地阐述该报告所涉及年度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提出政策主张,对各国相关政府部门、相关国际组织制定政策,企业决策以及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从事相关研究,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将比较系统地介绍这一报告系列,包括它们主要关注的问题、报告的特点以及所带来的启示。

 

一、IFPRI简介

什么是食物政策?按照IFPRI的解释,食物政策是指 “由各国政府单独地、双边地、多边地以及在全球层面做出的一系列影响食物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决策”。这样的界定,看似简单,却凸显了食物政策涉及领域的广泛性,以及各国都不可能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独善其身;也反衬出IFPRI这样一个国际性食物政策研究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20世纪70年代初爆发了全球粮食危机。1974年,世界粮食大会召开。在这样的背景下,1975年,IFPRI正式成立。它的目标是:为持续消除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提供基于实证的政策选择。它的使命是:致力于向决策者以及私营部门、民间组织和农民组织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能帮助形成有效的政策、投资和项目,从而促进高效的、可持续的、有复原力的农业和食物体系。

IFPRI的研究重点几经变化,从农业研究与发展、公共投资、粮食补贴、农业商业化转向社会安全网计划、城乡联系、水利政策、气候变化和绿色增长。目前,它的工作围绕六个战略研究领域展开:

①确保可持续的食物生产,特别是加强地下水管理;

②促进建立健康的食物体系,例如在布基纳法索等地改善当地居民的营养状况;

③改善市场和贸易,涉及食物价格和政策;

④改造农业,引导其增长;

⑤基于国别气候数据及其分析,培养农业复原能力;

⑥克服赋权障碍,强化农业管理体制和治理

IFPRI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关注以下问题:什么样的政策有助于农民管理稀缺资源并生产更多的食物;什么样的项目能保证人们终生的营养和健康;小农如何能更好地进入市场;各国如何促进有利于穷人的发展。

IFPRI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它分别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和印度首都新德里设立区域办事处,在中国、埃及、巴基斯坦等地设立项目办事处。可见,IFPRI主要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这些办事处为当地合作伙伴提供了联系IFPRI的广泛机会,同时使IFPRI能够按照地区和各个国家的需要更好地协调工作。目前,IFPRI在世界范围内拥有561名员工。

IFPRI有充足的经费投入科研中,2016年科研经费达到1.41亿美元。

IFPRI在国际上拥有很高的学术地位。根据全球经济研究论文排名(RePEc),截至2016年年底,IFPRI在全球农业经济管理领域排名第一,在非洲研究领域排名第二,在发展经济学领域名列第七。IFPRI的各类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①《全球粮食政策报告》,为IFPRI的旗舰出版物,它致力于探讨每年主要的粮食政策问题、发展动态以及各项决策;

②《全球饥饿指数》(GHI),为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多重饥饿指标;

③《全球营养报告》,为IFPRI的另一份年度系列报告,旨在帮助指导各国减少营养不良的行动、建立相关问责制并促成更多减少营养不良的承诺;

④IFPRIDataverse,包括120多个可公开访问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数据库;

⑤期刊论文,在《柳叶刀》、《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科学》、《自然》、《农业经济学》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

 

二、《全球粮食政策报告》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全球粮食政策报告》(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报告》”)主要分为三大板块:报告主体、区域发展、粮食政策工具与指标。需要说明的是,2011年、2012年和2013年《报告》标题中的年份均为报告年份,即所报告情况所在的年份,其发布年份则为下一年;而2016年和2017年 《报告》标题中的年份为发布年份,其报告年份则为上一年;2014~2015年 《报告》标题中的年份则为上述年度表述方式变化的过渡年份,“2014”为报告年份,“2015” 为发布年份。标题中的年份由报告年份改为发布年份,是为了与多数年度报告的做法一致。

以2017年 《报告》为例,报告主体部分中总报告(即 “主题报告”)的标题是 “2016~2017年度粮食政策:城市化世界的粮食安全和营养”;与主题报告相关的5个分报告的标题分别是 “小农与城市化:加强城乡联系,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粮食安全和营养:成长的城市,新的挑战”、“变化中的饮食:城市化和营养转变”、“农业价值链:城市如何重塑食物系统”、“治理:非洲城市中的非正规食品市场”。可见,2017年 《报告》是以“小农与城市化” 为主题的。此外,“区域发展”部分分别介绍了非洲、中东和北非、中亚、南亚、东亚、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粮食安全形势;“粮食政策工具与指标”部分,2017年 《报告》的标题为 “食物政策指标:追踪变化”,详细介绍了农业科技指数 (ASTI)、用于经济发展的公共支出统计数据 (SPEED)、全球饥饿指数(GHI)、食物政策研究能力指数 (FPRCI)、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以及国际农产品和贸易政策分析模型(IMPACT)。

2011年 《报告》的主要关注点是:粮食价格水平和波动、自然和人为灾害、气候变化、生物燃料、农业与营养、健康、水资源和能源之间的联系、可持续土地管理、全球粮食政策制定的新参与者、区域发展。

2012年 《报告》的主要关注点是:农业生产力正在增长的国家及其增长的原因,以及其增长对于全球粮食供应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进展程度以及绿色经济的实现程度;性别考虑对于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农业在为非洲不断增长的年轻人口提供有意义工作中的作用;美国和欧盟农业政策的最新发展方向以及两者的分歧;巴西、中国和印度对2050年前全球粮食安全的影响以及IFPRI对此的预期。

2013年 《报告》的主要关注点是:在全世界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最后期限(2015年)越来越近之际全球发展议程的方向;确保2025年前终结饥饿和营养不良的最佳政策和投资;印度 《国家食品安全法》在确保人民以可负担的价格获得足够的食物方面的有效性;最能够以可持续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将小农与市场联系起来,并确保他们的产品是安全、有营养的政策、投资和技术;确保消除营养不良的正确政治意愿,从而营造一个环境,使政策能够促进食品和营养安全;贫困和饥饿人口所在地区和国家主要的发展动态。

2014~2015年《报告》的主要关注点是:日益富裕的中等收入国家对粮食和营养安全挑战的应对;改善卫生条件对改善营养状况的作用,尤其是对儿童;帮助小农转向高附加值农业或脱离农业;能够有效并高效地帮助弱势群体抵御越来越多冲击的社会保障措施;培育食物价值链的参与者抵御食品安全和健康风险的能力;保障冲突地区人民的粮食和营养安全;在全球对鱼类的需求激增之际,能够支持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贫困和饥饿人口所在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动态。

2016年 《报告》的主要关注点是:当全球都在遭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之时,帮助小农确保食物安全;食物系统内粮食损耗、浪费的原因及代价,以及减少这些损失的措施;为健康、营养和可持续性带来多重效益的水资源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农业用地、土壤资源可持续管理,并推广它们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政策;在发挥绿色能源和食物安全目标之间的协同效应方面,最具发展前景的机遇;通过改变全球饮食结构来促进食物安全和可持续性;利用食物价值链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改善营养并实现可持续性;贫困和饥饿人口所在地区和国家的发展成果。

2017年 《报告》的主要关注点是:城市化对饥饿和营养的影响程度;为了制定出更好的确保城市人口食物安全和改善膳食的政策而对研究和数据的需求;更好地建立小农和城市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以保证小农从日益扩大的城市市场中受益;城市环境致使居民向着饮食更不健康方向转变的原因;可以改善营养环境的政策;城市地区重塑主要作物价值链并惠及小农;非正规市场在为城市供应食物方面发挥的作用以及非正规市场的治理。

每期报告的篇幅大约相当于中文10万字。

 

三、《报告》的特点

1.每期有一个主题、多个相关议题

表1 历年《报告》的主题和主要议题

年份

主题

主要议题

2011

粮食价格水平和波动

人为和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生物燃料、地区冲突等

2012

各国政府对农业、粮食安全和营养投资所作承诺的履行情况

全球粮食体系的长期驱动因素就业、绿色经济、性别平等等

2013

饥饿和营养不良

2015年后发展议程、政策、投资、可持续农业集约化、信息和通讯技术等

2014

2015

保证粮食和营养安全的进展与困难

小农户的作用、卫生、食品安全社会保护、冲突等

2016

可持续食物系统

小农、气候变化、资源可持续利用、饮食结构、价值链等

2017

粮食安全和营养与城市化

小农、城市化的挑战、饮食结构的改变、价值链等

 

每期《报告》的主题和议题由IFPRI战略顾问委员会反复磋商后确定,该顾问委员会由政策决策者、研究人员和其他专家组成。主题反映报告年份发生的变化最深刻、与其他问题相关性最强、影响最广泛的粮食政策问题。确定主题和议题后,由IFPRI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审核,并对报告年份相关平面和广播媒体的有关报道进行回顾。最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主要政策决策者和粮食专家还应邀发表意见,以更好地从国家和区域层面发现、分析问题。表1列出了历年 《报告》的主题和主要议题。将6份报告对比起来看,内容的聚焦程度越来越高,相关议题与主题的关联越来越紧密,显示出《报告》的框架和撰写方式越来越成熟。


2.既有长期关注的议题,也有临时关注的议题

纵观历年《报告》,长期关注的议题主要有:小农户生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粮食价格、性别平等、价值链、饮食结构、区域发展等;临时关注的议题主要有: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食品安全、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欧盟)农业政策等。《报告》长期关注的议题大多是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安全中的重大问题,这里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小农户生产和性别平等。其中,小农户生产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极为重要,它为全球大约25亿人口提供了生计,生产了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消费食物的大部分;而性别平等尤其是作为弱势群体的妇女,历来都是国际机构在发展问题中关注的重点。《报告》临时关注的议题往往是“新兴议题”,即全球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新问题,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体现了IFPRI研究与时俱进的特点。《报告》对这些议题的关注,反映出世界农业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也对相关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具有启发作用。《报告》长期关注的议题与临时关注的议题有机结合,相互弥补,相得益彰,显示《报告》对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分析的全面性、综合性和前沿性。


3.与其说是“粮食政策报告”,不如说是“粮食安全形势分析”

《报告》中有全球、地区和国家粮食政策介绍和分析的内容,但仅占其全部内容的一小部分,《报告》更多地是为各国制定粮食安全政策提供依据和经验。《报告》在总报告中对报告年份全球粮食安全领域的新变化有扼要阐述,在分报告中对粮食安全的不同方面有深入分析,在区域发展板块对报告年份地区、国家粮食安全领域的新变化也有详细描述。这种对全球粮食安全状况的全景式刻画,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和从局部(区域和各个相关的主要方面)把握最新全球粮食安全形势。


4.以研究为基础,有充分的数据做支撑

《报告》中各个议题的报告,按照IFPRI的说法,都是 “严谨的研究”成果。与规范的学术论文一样,这些报告都有大量的引文注释和注解,有数据做支撑。为撰写《报告》,IFPRI还开展专项调查。例如,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300余位代表参与了2017年 《报告》的调查,该调查旨在了解人们对目前及未来粮食政策和食物安全的看法以及对城市化影响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60%和73%的受访者对全球和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粮食政策感到不满意;分别有60%和66%的受访者对全球和所在国家或地区在食物和营养安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感到不满意;73%的受访者认为,城市扩张、城市人口膨胀将更加难以保证每个人获得充足的营养食品;61%的受访者认为,政策和投资可为发展将农村生产者生产的食物产品输送给城市消费者的供应链提供支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粮食政策工具与指标”这个板块,这是 《报告》的一大特色。该板块所提供指标数据的年份与报告年份不一定完全一致,一般都滞后几年。这些数据是连续数据,且涉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从而构成可用于计量分析的面板数据。就数据来源而言,它们是基于FAO等数据计算或统计而成。作为政策工具的IMPACT对全球、地区、国家层面的粮食产量、消费量和饥饿人口做出了预测。这些数据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便利,是免费的公共产品,也是待挖掘的“宝藏”。


5.汇聚全球智慧,集思广益

《报告》以IFPRI研究团队为主撰写,也有特约撰写人供稿,其中有国内的黄季焜等。各国政策制定者、专家、有关人士甚至来自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的农民代表对相关问题发表评论,或撰写插文,其中有国内的钟甫宁等。此外,专家顾问委员会对《报告》的思路等提出意见,其中有国内的林毅夫、钱克明等。这种做法体现了IFPRI作为一个国际机构的开放姿态,也使得 《报告》内容非常务实、真实。


6.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报告》文字通俗易懂,没有长篇的理论阐释和复杂的公式推导。同时,《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观点以大号字体等方式突出显示。《报告》直观性强,例如图表较多,每期《报告》在总报告中都有一张 “粮食政策时间表”(即 “大事记”),记载报告年份10余项全球范围内粮食安全领域重大事件的发生日期,包括中国中央 “一号文件”发布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插文以及与主题和议题相关的照片穿插其中。这些都提高了《报告》的可读性,降低了读者的阅读疲劳感。此外,《报告》印制精美、大气,让人爱不释手。

 

四、启示

近年来,国内与《报告》类似的政策或形势分析报告层出不穷,林林总总,其中,各类 “皮书” 系列蔚为大观;同时,国内掀起了成立智库的热潮,各类智库雨后春笋般涌现。IFPRI无疑是国际知名智库。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SCP)研究编写的2016年 《全球智库报告》,IFPRI在全球国际发展类智库中排名第15位。而《报告》无疑是IFPRI最重要的智库成果。从 “智库”及其 “成果”角度,《报告》所带来的启示主要有如下几点:


1.好的智库报告,要以研究为基础

智库报告要有“严谨的研究”为基础,其结论才经得起推敲,也才可能与众不同;要有扎实的研究为后盾,其观点才能站得住脚;要有充分的数据为支撑,其政策主张才具有说服力。同时,要有科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有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2.好的智库报告,要具有连续性

一方面,智库报告本身要成系列,这样,若干年下来,就会成为智库的拳头产品;另一方面,要长期关注所研究问题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做到每期报告“一个主题,多个议题”,若干年下来,就能够对所研究问题有全方位的认识。每期报告可以有不同的主题,但这种不同更多地并不是主题的不同,而且主题中侧重点的不同。这就凸显了研究积累的重要性。同时,要准确把握研究动向,与时俱进,关注新兴议题。


3.好的智库报告,要汇集各方智慧

智库报告要有相对稳定的团队来撰写,以其为主,但也要积极借助“外脑”,倾听学术界之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政府官员、商界、社会组织以至于基层民众 (农民、消费者等),还要引入同行评议机制,征求顾问的建议。同时,他人研究成果也是完成智库报告的重要参考。


4.好的智库报告,不能“光说不练”

智库除了撰写报告之外,还要主动宣传自己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参与有关项目,促进有关政策主张落到实处。以IFPRI为例,它实施了一些 “行动计划”,例如 “Compact 2025”,就是旨在2025年之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一项行动计划;组织活动,比如每年的 《报告》发布会,与各种组织 (包括NGO)合作,其中包括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向政策部门建言献策。在中国,IFPRI积极参与并支持了一系列重大的涉外高层会议和磋商,包括2017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6年G20农业部长会议、2016年G20农业首席科学家会议、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国际农业科学院院长高层论坛等。相比之下,国内智库在这方面的能力显得比较薄弱。


5.好的智库报告,可读性要强

智库报告的读者并不都是学者。因此,从内容上,智库报告要做到“外行人不觉得深,内行人不觉得浅”;从形式上,要具有视觉冲击力,能 “抓眼球”,例如重要观点要醒目,多使用图片、图表等直观表现方式。此外,版式也要活泼,例如,有些内容可以采用插文的形式。在这方面,国内智库报告有待提高。


——END


编者注:

  • 本推文转自:陈劲松.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年度《全球粮食政策报告》评介[J].农村经济,2018(4):124-128.

  • 格式有所调整;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


粉丝太少,请求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