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农业社会学论坛纪要【转】
*本文转自公众号“农业社会学”,原标题“农业社会学: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201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农业社会学论坛纪要”,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
7月13日下午与14日上午,“农业社会学:聚焦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论坛在云南大学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科共同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伊犁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上海大学、吉首大学、宁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江西社会科学院等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0余位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论坛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研究员致辞,王老师对本次论坛及学者们提出了四点期待,其一,农业社会学研究要接地气,要针对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真问题,思考作为学者如何参与国家和社会建设。其二,学者也要思考自己的个案研究和经验研究对于学科知识积累的价值,在埋头做研究的时候也要抬头看看,建立文化自觉与理论自觉,思考农业社会学在理论建构与理论创新上怎么走。其三,中国的农业社会学应该走向国际,当前欧美学界中的农村社会学正在消失,农业社会学逐渐崛起,而亚洲的农业农村社会学还都很强大,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应该争取在亚洲农业农村社会学研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其四,农业社会学论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我们虽然是一个年轻的论坛,但是我们不仅仅是论坛,还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我们要积极利用论坛进行头脑风暴,积极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享受学术的盛宴。
1
农业转型、乡村产业与脱贫攻坚
论坛共分为四个单元,每一单元设一个主题报告和若干专题报告。第一个单元的主题是“农业转型、乡村产业与脱贫攻坚”,由熊春文教授主持、王春光研究员评议。主题报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付伟的《乡土社会与产业扎根》,付老师以恩施茶叶产业这一特色产业发展为例,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茶产业中采茶人从劳动力到社会人的转换过程,并从乡土社会结构中研究茶产业,从茶产业的乡土嵌入性到具体细节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茶产业劳动力配置方式和生产组织过程,不仅紧密嵌入经营者的家庭生活,乡村社会的多元产业体系,也紧密嵌入了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行动伦理中。
第一单元的专题报告首先是宁波大学黄增付老师带来的《资本下乡中的依社区产权抗争与公共价值失灵》。黄老师对比了资本下乡前后的社区产权之变,认为社区产权对外部闭合与对内部开放是依社区产权抗争的前提条件,公共价值作为社区产权的核心构成依社区产权抗争的基础。资本下乡导致公共价值的失灵,引发农民为社区产权的抗争事件,然而资本难以解决产权之争的问题。对此黄增付老师提出要反思了单向度的土地制度改革,社区产权之变要总结社区产权安排规律,加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并辨别基层实践优劣成分的对策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李阳阳的发言题目是:《从劳动密集型农作物种植分布探析我国农业资本化进程:以棉花种植为例》。她通过总结美国社会学家弗里德兰的《制造绿色的金子:生菜工业中的资本、技术与劳动》一书的技术型资本化进程,反思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发现,美国式的技术性农业资本化进程在我国分化的农民阶层,以及复杂的地形中难以实现。然而从作物的视角来看,每一种作物都有其属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农作物,诸如棉花在劳动力资本化中更容易被家庭种植所抛弃,形成一种美国式的技术性产业集聚现象。因此,我国农业资本化悄然发生在劳动力密集型农作物的种植分布中,并且小农经营与农业资本化将处于持续均衡共存状态。
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余猛发言题目是:《宋代乡村市场中的粮食贸易:以富民阶层为核心的考察》。他立足于唐宋商品经济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考察宋代乡村粮食市场繁荣发展的多元复杂性。通过分析引入市场机制后,乡村富民和国家围绕乡村粮食市场所展开的相互博弈,探讨乡村富民和国家间的复杂关系。研究发现,两宋商品经济浪潮下崛起的富民阶层成为乡村社会新的内生动力,并在乡村粮食贸易中和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在这一过程中,围绕各自的利益诉求,富民群体和国家所采取的策略调适使得国家和富民间的关系逐渐变得复杂化,同时二者的博弈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乡村市场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晓婷的发言题目是:《第一书记与科层扶贫治理体系的融合与冲击——以河南S市关于第一书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田野调查为例》。她通过对河南S市第一书记的个案研究,发现驻村第一书记作为外来帮扶力量具有的政府、社会、市场的多主体性特点,在扶贫过程中与科层体制产生着融合与冲击。她认为由于科层体系下的考核、竞争和升职,造成了第一书记扶贫过程中更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使用。同时,这种默许的非正式行为对扶贫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要规避非正式行为对正式制度的侵蚀。
浙江农林大学鲁可荣教授的汇报题目是:《脱贫村的文化重塑与乡村振兴研究》。鲁老师通过梳理分析近年来禄劝苗族贫困村在各种扶贫项目中,通过激活和重塑“道法自然”的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守望相助的共同体文化等,逐步实现脱贫致富和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产业扶贫如何嵌入乡村中的过程。提出立足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脱贫村的文化重塑与共同体重构为载体,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2
农业雇工、农业技术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论坛第二单元的主题为“农业雇工、农业技术发展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付少平教授主持,南京农业大学姚兆余教授进行评议。本单元的主题报告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陈航英老师,陈老师的汇报题目是:《中国农业雇工问题初探》。他认为伴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转型,农业雇工正大量出现。农业雇工大体上可以区分为长工、短工以及“长做短算”等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雇工呈现出不一样的从业特征。由于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出卖劳动力的多为“兼业”小农户,所以,相对独立的农业雇工阶层不会存在,也不会大规模出现西方那样的无地的、完全意义上的农业雇工。同时受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的影响,围绕雇佣与被雇佣呈现出的是一个多重复杂的社会关系网。考虑到自身利益,外来的资本化农业生产者也正试图将自己“内化”到乡土社会的关系网络之中。
南京农业大学郑华伟老师带来的专题报告是:《社会资本视角下低碳农业生产意愿研究》。郑老师基于Putnam 的社会资本理论,利用江苏省685个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低碳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郑老师选取了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三个层次以构成农户社会资本测算体系,再结合因子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农户社会资本进行测算和衡量。研究发现,社会信任、社会网络正向影响农户低碳农业生产的意愿,个人层面与家庭层面的受教育程度、党员身份、家庭承包地面积,同样对农户低碳农业生产意愿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伊犁师范大学刘鑫渝老师的汇报题目是:《中国游牧社会的土地制度》。刘老师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哈萨克牧区经历的四次土地改革以及与之相伴生的许多重大社会改造工程。刘老师研究发现,牧区民主改革时期,牧区变草原为民族公有;牧业合作化时期,牧区基于牧民互助传统上进行整合。人民公社时期,牧区实行草原全民所有和牲畜集体所有,改变了自古以来牲畜私有的状况。家庭承包制时期,农民实行自下而上的变革,国家将建基于农地的制度设计移植到牧区,在牧区实施草原牲畜双承包制度。刘老师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牧区面临着与农业相似的土地问题。
浙江农林大学彭定萍老师的汇报题目是:《土地之争:农村社区生产空间的冲突与治理》。彭老师基于浙江省Z村和W村土地流转后发展分化的现状,从空间社会学理论切入,基于“空间实践—空间表象—表象的空间”三元分析框,研究农村的物理空间如何演变为社会空间,以及空间冲突如何产生的问题,研究发现土地流转中不同实践主体村委、开发商、村民围绕“村留地”这个空间,基于不同的行动逻辑和群体观念而发展出不同的空间表象,引发出空间实践基础上空间表象的建构与冲突。同时,空间冲突导致空间关系再生产,空间生产中的行动者通过沟通和妥协策略,努力达成统一的空间表象。空间冲突最终必将走向空间治理,为乡村治理寻求新的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桑坤的汇报题目是:《技“宿”乡土间:三变的技术与嬗变的村落》。他以一个华北村落为研究地点,探讨技术与这个村庄45年来的相互嵌入过程,寻求技术产生了哪些改变来适应乡土变迁,试图在国家-村庄-农民的结构框架下探讨不同时期技术与农民的特质以及技术社会距离的变化向度,以此来展示技“宿”乡土间的内在机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张连华的汇报题目是:《农户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市场有效性评价》。他通过黄土高原771个苹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以评价不同类型农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市场有效性。研究发现,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在时间上边际质量贡献越高、识别成本越低,越有可能被资本化到交易价格中,农地质量保护行为市场越有效。
第二单元六位汇报人发言结束后,姚兆余教授进行了评议。针对陈航英老师的汇报,姚老师认为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雇工是一个政治概念,建议陈航英老师思考现代性雇工与乡土性雇工出现后的发展趋势,接下来会带来什么问题。农户的低碳农业生产一般被认为是一种经济理性,郑华伟老师从社会资本角度来揭示,可以思考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揭示相关性的影响机制。刘老师将新疆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也提出了草原土地制度与汉族的土地制度是否进行同步变化带来的问题。桑坤博士研究技术传播与乡土变迁的关系,技术嵌入乡土社会的过程,姚老师认为在口述资料之外还可以加入文献资料,中国农业大学的国家角色可以具体为知识分子的角色,并要思考村庄长老权力的概念在当时存在的可能性。
3
小农户,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小农户,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南京农业大学姚兆余教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熊春文教授评议。主旨发言为浙江农林大学李琳琳老师,发言题目是:《农业合作化名村的历史印记及对村庄当代发展的影响》。她以新中国成立初期入编《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浙江省8个农业合作化典型为案例,通过回溯其农业合作化初期成为全国典型的历史经验,总结其农业合作化时期“历史印记”对案例村历史和当下的影响,挖掘其持续“兴盛”或走下“神坛”陨落为普通村庄的动力机制。
山东师范大学韩庆龄老师专题报告发言题目是:《村社统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组织机制》。韩老师基于北京市茅村的实证调研发现,村社统筹对内可以有效实现产前环节土地要素的整合、产中环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高质量供给,对外可以实现产后环节销售市场的有效对接,是小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可行路径。村社组织是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和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组织载体。
西北政法大学李蔚老师的发言题目是:《农民合作社的非正式运作与制度目标的脱嵌》。李老师以SN县绿园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研究发现合作社的经济目标脱嵌出来之后,社会目标、文化目标成为追求经济目标的手段,结果经济目标脱嵌导致了合作社非正式运作。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何奇峰的发言题目是:《“家庭经营”与“规模效应”》。他通过合作社黄牛养殖产业、杭白菊种植、农业大户经营等案例,分析了不同的农业产业生产模式,以讨论农民产业经营的主题问题。研究发现,即便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在一定区域内也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农民生产的主体性与规模效应并不是对立的。
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胡华辉的发言题目是:《内生资本化:都市郊区的农业转型之路》。他通过观察松江家庭农场的经验,认为限定外部资本下乡和限定为家庭经营依旧可以通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条路径实现内生资本化,而农场主的社会经历是决定采取何种途径的重要影响因素。制度盲区为进行延长产业链或非粮化生产提供了可能性,这会快速地获得高利润率回报,但制度本身具有变动的可能性。同时强化土地公有背后的国家占有权则不需私有化,这反而有利于农业的资本化。
第三单元五位汇报人发言结束后,熊春文教授进行评议。针对李琳琳老师的汇报,熊老师认为,正如涂尔干处理特殊时期的集体欢腾,哈布瓦赫处理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集体记忆,李老师汇报中的典型农业合作社是属于特殊时期的,但是百姓在日常化生活中有一部分抓住了机会进行不断地集体欢腾,有的则缺乏契机。针对韩庆玲老师的汇报,熊老师认为,其研究抓住了并不是每一个村庄存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组织,但是每个村都有村社组织,其问题在于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组织任务赋予村社,是否为村社不能承受之重。农村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即专业化与系统化,其核心点可能在于将专业组织置于系统的恰当位置。针对李蔚老师的汇报,熊老师认为应注意合作社的非正式运作是民间的“合法”运作,而不是非法运作。熊春文老师认为,何奇峰的研究是一个典型的恰亚诺夫农业式研究,家庭经营有时候有意避免规模化,同时在更大的市场体系中实现规模化。家庭生命周期与其环境相契合,成为规模化中的一环,小农与大的产业体系的连接起来。不过,应该注意到即使小农户搭上了纵向一体化的一环,也要考虑如何保障更多的效益份额存在于家庭中。针对胡华辉的汇报,熊老师提出解决不可变资本投入的利润反而不如可变资本的困惑,可以参考《资本论》中的相关论述,马克思认为利润的最后来源是可变资本。
4
农业生态、农耕文明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农业生态、农耕文明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史艳兰老师做了主旨汇报,题目是:《“耕种景观”:元阳梯田在旅游发展中的土地流转与农业种植》。她以梯田中呈现的黄、绿两种景观为线索,梳理了自耕农与农业工人耕作的异同,阐释了不同农民身份与土地的关系。并以农业工人为研究重点,指出农业劳动者的劳动技能除了生产技术,还包括据不同土地发展出的经验知识。人地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脱离了基于地方社会、土地情结的职业耕作不是保护梯田的最佳选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赵晓峰的发言题目是:《农业转型中地方政府的规模依赖行为分析——兼论小农户的发展困境及其超越》。赵老师认为在农业转型中,地方政府患上了规模依赖症,养成了推动规模农业发展的惯性和惰性,缺乏紧跟国家形势执行新政策的动力。“去小农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使扶持小农户发展、保护小农户权益成为空话,也违背了“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国家政策要求。因此,赵老师提出农业转型中要重塑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变“干预”为“服务”,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发展提供优质的行政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吉首大学陈茜老师的汇报题目是:《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转化研究》,陈老师认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而言,在提供资源基础、带动经济增长、促进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应通过创新式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开发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打造为乡村振兴示范点,以点带面,协调推进,积极探寻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路径。
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张辉的发言题目是:《环境意识与地方性的重构:云南迪庆地区林业开发及其社会影响之研究》。他以云南迪庆地区的林业开采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为起点,关注环境意识形成对于地方性重构之影响,认为生态问题激发了当地环境话语体系及其衍生的现代环境意识的形成,并进而促使当地开始重新思考“我们是谁、我们生活在那里”这一个议题,开启了当地居民主体对于地方性意识的重新塑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王莎莎的发言题目为:《发展干预的村庄回应》。她以甘肃一个农村旱厕改建为例,研究发现发展干预中,不同的行动者对于干预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认知和解释。文化背景的差异会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同时,要回到村民所处的政治经济前提下才能完整地理解他们的认识。即使全参与式的发展干预项目,也无法回避不同行动者之间的争论甚至冲突问题。
五位汇报人发言结束后,高雪莲老师进行了评议。针对史艳兰老师的汇报,高老师认为农业是一个与生命相连的过程,可以考虑对于景观衰退旅游公司的应对之策,以及之后关系的调整。针对赵老师的发言,高老师建议对规模经营开始的时期进行一个溯源性分析,考虑政府内在关系的牵制与行为目标制定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政府基于何者的视角、以何种方式进行资源选择,在资本攫取上下游利润的同时,小农户在中间环节的利益何以保障。针对陈茜老师关于农业技术起源问题研究的困惑,高老师提议,农业技术的起源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于起源问题的研究可以考虑跨学科的合作。针对王莎莎博士的汇报,高老师认为这是一种对于发展的反思,旱厕是农村生态的一部分,要嵌入在日常生活中,站在农民的视角进行进一步思考,可以进一步思考农民何以认为这是一种被置换的权力平等关系。
在四个单元的主旨汇报之后,熊老师在论坛最后表达了对与会人员的感谢,并表达了建立一个关于农业社会学学术共同体的希望。熊老师认为,应重视农业与农村、农民、小农户和家庭将保持长久的关联,不能很快的实现规模化、工业化、商品化、资本化,步入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而这恰恰是中国农业社会学的特色所在。学界之前关于农业的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学与农学领域,但是实际上,我们会发现如果不研究清楚所在的村庄,中国延绵几千年的家庭传统、宗族传统、民族传统、宗教传统等,我们便难以透析农业的发展现状、机理与趋势,无论是企业推动的资本化,还是政府推动的规模化与现代化的农场,都会有社会机制问题,所以社会学的视角介入将会产生独特的、有生命力的命题。最后,熊老师倡议学人们通过积极的理论和经验研究,逐渐凝聚对农业基本问题的判断,形成社会学的话语。在此,农业社会学论坛是一个平台,希望在这个平台上链接起每一位研究者,我们每个人就像是一个小农户,通过平台找到学术共同体的归属感与学术的乐趣,期待明年的相见!
农业社会学一直秉承开放包容的态度,从农业出发探究中国社会的符码与全球体制的机理。我们期待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也期待更多学者同仁参与我们的话题讨论,达成有关农业社会学的学科共识,走出一条本土化的中国农业社会学道路。
编辑:李阳阳
审阅:桑坤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请多多指教~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农业社会学”:
https://mp.weixin.qq.com/s/fnk7NqSi2lx6AeppOxUG6w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