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业经济”;本期全文可知网下载
————
动物福利经济学研究现状及推进建议
......王常伟,顾海英(4)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粮食价格
——基于非对称性视角的分析......刘玲,陈乐一 ,李玉双(17)
我国社区支持农业(CSA)信任机制构建研究
......周飞跃,孙浩博(32)
手机使用能促进农户采用 IPM 技术吗
......闫贝贝,张强强,刘天军(45)
农民自主创业决策、强度和绩效的心理因素分析
......靳卫东,辛晓慧(60)
非农就业充分性视角下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演进
......王卫东,张林秀(70)
集体林区异质性农户森林保险需求及差异研究
——基于湖南省 500 户农户面板数据......曹兰芳,彭城,文彩云,曾玉林(82)
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
——基于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环境的分析......黄宇虹,樊纲治(93)
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东北地区城市的实证分析......董洪梅,章磷,董大朋(107)
农民合作社技术扶贫的福利效应研究
——基于江西省调研数据的实证......李想(119)
中国乳制品出口流量及潜力研究
——“一带一路”沿线 35 个国家的证据......胡峰,黄登峰,向荣,袭讯(130)01
动物福利经济学研究现状及推进建议王常伟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顾海英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动物福利不仅是伦理问题,还关系到食品安全,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议题。当前,社会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已对动物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畜牧产业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从经济学视角对动物福利进行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成为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并逐步发展成为动物福利经济学。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从动物福利的潜在效用、经济属性、市场需求、生产决策以及相应的改善政策等方面对动物福利经济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推进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该议题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关键词:动物福利经济学;农业经济;食品安全;公共物品02
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粮食价格——基于非对称性视角的分析刘玲,陈乐一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李玉双
(嘉兴学院商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TVAR模型从非对称性视角实证分析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不确定性程度较低时,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主要产生正向效应,而在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 价格会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即存在影响方向上的非一致性;(2)对于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的影响程度大于不确定性程度较低时的影响程度,而对于大米价格,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的影响程度小于不确定性程度较低时的影响程度,即存在影响程度上的非对称性;(3)在不确定性程度较高时,国际石油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较大,国际粮食价格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反而更小。本文对当前如何降低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对中国粮食价格冲击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关键词: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粮食价格;粮食安全;非对称性;TVAR模型03
我国社区支持农业(CSA)信任机制构建研究周飞跃,孙浩博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从国际社区支持农业(CSA)的发展比较来看,目前我国CSA发展缺乏有效的信任机制。根据心理学家John Rempel提出的伙伴间信任关系理论并结合我国CSA实践,本文构建了CSA信任机制三要素分析框架——可预测的行为、可依赖的能力、可持续的信念,开展了CSA信息不对称动态博弈分析。研究发现,构建CSA信任机制的关键是确定预付款比例,在CSA发展的初期预付款比例要高,随着CSA附加价值占比增加,降低预付款比例并不影响双方信任关系的增进,此时应当扩大CSA的会员规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推进我国CSA信任机制建设的举措,以预付款制度建设为主线,提高CSA生产者行为的可预测性,增强CSA可依赖的基础条件及能力,以及培育CSA可持续发展的信念。关键词:社区支持农业(CSA);信息不对称;信任机制;动态博弈;预付款制度04
手机使用能促进农户采用IPM技术吗闫贝贝,张强强,刘天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利用陕西省576户苹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两个方面分析手机对农户采用IPM技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维度农户认知在手机对IPM技术采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在使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后的模型结果表明,手机对农户IPM技术采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比分析信息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的影响发现,信息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信息利用的影响更大。农户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认知和农药施用认知在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农户农药影响认知只在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重点提高农户的信息利用能力;在推广IPM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异质性,实行有针对性的推广措施。关键词:IPM技术;手机;设备接入;信息利用;农户认知;中介效应05
农民自主创业决策、强度和绩效的心理因素分析靳卫东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辛晓慧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农民自主创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而其前向动因研究是催发农民创业行为的关键。基于大五人格理论和创业成功模型,本文从心理学视角论证了农民自主创业的内在发生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心理因素对农民自主创业具有显著影响,已有文献所强调的很多创业前因变量都可以经由心理因素来解释;而外在制度环境在其中具有重要调节效应,也可以显著作用于农民创业过程。第二,心理因素与农民自主创业存在互为因果关系,所以农民自主创业所要求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而习得。第三,农民自主创业决策、强度和绩效的心理素质要求并不一致。因此,针对农民自主创业的不同阶段,实施有差别的企业家精神激发、培育和保护措施,必将有利于农民创业实践。关键词:农民;自主创业;心理因素;大五人格06
非农就业充分性视角下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演进王卫东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林秀
(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
摘要:本文采用多期具有全国代表性农村调查数据,从劳动力非农就业充分性的视角剖析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状况。研究发现:(1)农村劳动力非农工作的充分度在逐渐提升;男性劳动力非农就业充分度高于女性劳动力。然而,女性劳动力非农工作的时长增长 速度要远快于男性。同时,年轻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充分性提升的幅度高于年长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劳动力非农就业充分度越高。(2)在2000—2015年间教育一直是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充分度的重要推手,并且教育对女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充分度的提升影响更大。(3)农村劳动力市场中超时劳动与就业不足的情况并存,并且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各年份非农工作总量意义上的超时工作有促进作用。教育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时长从原来的线性关系逐渐转为倒U型关系,并且拐点在逐渐的前移。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教育;超时劳动07
集体林区异质性农户森林保险需求及差异研究——基于湖南省500户农户面板数据曹兰芳,彭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文彩云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曾玉林
(湖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森林保险具有抗自然风险功能和抗金融风险功能,对保障林业可持续生产和发展林业金融体系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集体林区公益林农户和商品林农户为研究对象,基于湖南省500样本农户2012—2018年持续调查数据,采用Panel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对各类农户森林保险需求及差异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异质性农户森林保 险需求动态发生率(含一般需求和很高需求)较高,但保险需求程度实际都在下降;森林保险抗金融风险功能、森林保险产品特征、森林保险认知特征对异质性农户森林保险需求影响存在差异;森林保险抗自然风险功能和家庭林业资源特征对异质性农户森林保险需求影响无明显差异。关键词:商品林农户;公益林农户;森林保险08
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基于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环境的分析黄宇虹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樊纲治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如何提高农民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的效率,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土地确权通过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降低了土地与低效率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捆绑,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本文从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两个角度,验证了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土地确权显著促进了农民非农受雇,但对非农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土地确权通过促进土地出租部分解释了确权对非农受雇的作用。第三,金融环境的差异改变了土地确权的作用。在金融环境弱的农村地区,土地确权未能促进非农创业,而主要表现出对非农受雇的正向影响;在金融环境好的村,土地确权对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的作用正好相反。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环境;非农就业09
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东北地区城市的实证分析董洪梅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章磷,董大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产生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镇化进程延缓密切相关,本文选择2003—2016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对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了东北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当前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应该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障碍,拓宽农业劳动者收入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10
农民合作社技术扶贫的福利效应研究——基于江西省调研数据的实证李想
(安徽财经大学合作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农民合作社技术扶贫是提升贫困户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体现合作社益贫性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江西省贫困地区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合作社技术扶贫的福利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合作社技术扶贫会显著改善贫困户福利水平,贫困户家庭总收入提高了33.6%;贫困户是否参加合作社技术扶贫存在异质性;种植年限、了解合作社、与贫困户交流、参加合作社培训与观摩、政府推广技术对贫困户参加合作社技术扶贫有促进作用,户主性别、与村委会距离则呈负向影响。关键词:农民合作社;技术扶贫;福利效应;内生转换模型11
中国乳制品出口流量及潜力研究——“一带一路”沿线 35 个国家的证据胡峰,黄登峰,向荣,袭讯
(浙江工商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从出口流量整体角度、产品异质性角度、地区异质性角度对中国乳制品定向出口流量特征展开分析,并借助扩展引力模型对中国乳制品定向出口流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在此基础上,探析 35 个沿线国家定向进口潜力。主要结论为沿线国家乳制品产值、国家间距离、汇率与中国定向出口流量呈显著负相关,但中国乳制品产值、沿线国家生产总值等与中国定向出口流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遗憾的是沿线国家人口数量、国家间共同语种、沿线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回归参数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中国乳制品定向出口潜力可分为潜力巨大型、潜力开拓型、潜力再造型,其中潜力巨大型包括柬埔寨、泰国等4个国家,潜力开拓型包括阿富汗、亚美尼亚等23个国家,潜力再造型包括波兰、捷克等11个国家。 关键词:乳制品;流量特征;出口潜力;“一带一路”——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业经济”:
https://mp.weixin.qq.com/s/HjF4HuqpdhaF5Q6W8L9TCg
相关阅读: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20年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转】
《农业技术经济》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农业技术经济》2020年第3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