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1年第五届农业社会学论坛纪要【转】

三农学术 2022-12-31

*本文转自公众号“农业社会学”,原标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五届农业社会学论坛纪要”

————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并强调农业在稳定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压舱石”作用,同时提出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作的工作思路。新的背景下,如何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怎样才能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打好种业翻身仗?如何顺应产业发展规律,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些重大问题要求我们更加深入地走进农民行为、乡村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纵深处。农业社会学把农业置于宽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情境之中,探寻农业农民农村及社会总体的丰富关联机制,致力于将农业研究推进到具有丰富内涵的社会结构和行动伦理领域,为破解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关问题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路径。

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迈入新阶段的大背景之下,主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五届农业社会学论坛于重庆西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主办,承办单位包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科、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大学、郑州大学、兰州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井冈山大学等20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余位学者、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会议。

(部分参会师生)

本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共计75篇,鉴于中国社会学会的人数控制要求以及“把论坛办成论文工作坊”的设想,经专家评委两轮筛选,最终产生16篇入选论文。根据收录文章的主题,论坛共设置8个议题,包含“农业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的内卷与依附”、“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的互动”、“生计体系、产业发展与村落转型”、“农业产业经营中的雇工问题”、“土地流转与乡村社会秩序”、“农业生态、农业文化遗产与农耕文明传统”、“农业社会学的中国传统”。每个议题设1位主持人、2位引谈人和3位与谈人。与谈人就论文及发言给出建设性意见;引谈人可在与谈人发言结束后做回应讨论,在场所有人都可参与讨论提问。此种讨论形式意在让每一位学者都成为主角,有针对性地讨论论文优缺点,相互启发,以促改进。

7月17日下午,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系主任熊春文教授进行了简短致辞,并宣布农业社会学分论坛正式开幕。随后,论坛进入议题发言与讨论环节。

————

//



议题一:农业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

第一组议题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王倩老师主持,北京大学桑坤老师和郑州大学付会洋老师进行论文汇报,井冈山大学李耀峰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徐宗阳老师和西南政法大学张彩华老师与谈。

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李琳与北京大学博士后桑坤的合作研究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的组织过程、社会后果及路径转向—基于中部成村农业扶贫产业的经验研究》为题,主要关注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在助力乡村脱贫之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和生命力问题。通过对成村黄桃产业的考察,研究认为,产业扶贫项目的落地及产业最终的组织形态会在三重逻辑(制度逻辑、市场逻辑、乡土逻辑)和两种张力(大国家-小农户,强国家-弱社会)的交织下呈现出差异性。只有将农业产业置于这一复杂的关系网中,才能找到适于农业发展的路径,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北京大学桑坤老师发言)

付会洋老师的文章以《市场嵌入、经营分化与村庄社会关系重构——以河北省李村李子种植为例》为题,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考察李村的李子市场与当地村庄社会之间的关系。与大多数强调市场嵌入社会的研究不同,该研究着重强调李子市场进入李村的过程,伴随着土地资源重组和经营分化,对当地社会关系的重构。这样一种重构体现在生产关系、公共服务和信任基础三个方面。

(郑州大学付会洋老师发言)

针对李琳博士与桑坤合著的文章,与谈老师认为三重逻辑和两种张力的提法过于复杂,同时文章对于案例的分析也不够聚焦,影响了文章的深度,可以在分析时适当精简关注点,有选择地对一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对于付会洋老师的文章,与谈老师认为产业落地的过程是产业与乡土社会互动的复杂过程,因此不应单方面地强调产业对于乡土社会的改造。同理,只强调产业嵌入社会亦有失偏颇。

————

//



议题二:农业生产经营的内卷与依附



//

第二组议题由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肖时花老师主持,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兴旺和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赵泽阳进行论文汇报,中国农业大学熊春文老师、李耕老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付伟老师与谈。

刘兴旺同学的文章以《农业内卷化:易村的大棚蔬菜种植》为题,通过对易村蔬菜大棚的考察,呈现出“内卷化”这一热词在易村蔬菜大棚产业中的具象化:在自然条件的限制下,易村村民自发地走上了“内卷”的道路,使大棚蔬菜的种植过程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研究认为,“内卷化”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当下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把握农民在现代社会中的困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找到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社会政策。

(云南大学刘兴旺同学发言)

赵泽阳同学的文章以《从自主到依附:乡村猪苗供应中的知识生产和权力转移》为题,将知识和权力作为切入点,讨论农业产业中的知识生产和权力转移。该研究通过对华北柳村猪苗品种变迁的考察指出,在国家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柳村养猪产业由原本的家庭副业向现代化专业养殖场转型,养殖品种也逐渐由本土品种变成外来引进品种。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当地农户逐渐丧失自主性,依附于市场。同时,地方话语也在主流科学话语的挤压下逐渐丧失空间。

(中国农业大学赵泽阳同学发言)

两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三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与谈老师认为,两篇文章的切入点很好,分析也很扎实,但两篇文章存在相似的问题,即视野没有充分“打开”。对于刘兴旺同学的文章来说,“内卷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口,但这一概念同时也限制了其分析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后续研究可以跳出“内卷化”这一既有概念,将易村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样态与生计体系、村庄变迁等更多问题勾连起来,能够更好地凸显研究意义。同样,赵泽阳同学关于养猪产业的讨论应当在企业和农户之外,看到政府在养猪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更加深入地分析不同主体的行为逻辑及其合理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回应文章提出的宏观问题。

————

//



议题三:外来资本与乡土社会的互动



//

第三组议题由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李凌老师主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陈兴彦和云南大学何海狮老师进行论文汇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春光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折曦老师和陕西师范大学陈航英老师与谈。

陈兴彦同学的文章以《“借鸡生蛋”:资本与项目下乡中的村企关系及其影响——基于豫北Y村的案例分析》为题,通过考察Y村资本和项目下乡的过程指出,村庄会在引进资本的过程中借助外部资本,将原本虚置的村集体经济盘活,并以此来聚集产业项目,从而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凭借其资金优势而在村企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导致村庄面临资源分配被精英俘获、村庄债务扩大化和治理内卷化等诸多问题。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陈兴彦同学发言)

何海狮老师的文章以《宿舍还是村寨?——一个在老中资橡胶农场的劳资博弈》为题,将企业用工体系中的宿舍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考察资本逻辑与村庄在地文化之间的互动。文章认为,“老挝村寨”的形成既非资本逻辑对于在地文化的完全取代,亦非在地文化对于资本的“绑架”,而恰恰是二者之间的“合谋”,形成了一种更加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员工的运作方式。

(云南大学何海狮老师发言)

两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三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与谈老师认为,陈兴彦同学的研究存在简化外来资本及村企关系的问题,可以对外来资本本身,以及企业与村庄之间的互动细节进行更加充分的讨论。何海狮老师的文章则在经验分析之后的讨论方面有所欠缺,可以加强与既有研究的对话,使研究意义得到更充分的凸显。

————


//



议题四:生计体系、产业发展与村落转型



//

第四组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的折曦老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李耕老师、博士研究生庄林政进行论文汇报,井冈山大学李耀峰老师、西南政法大学张彩华老师和郑州大学付会洋老师进行评议。

李耕老师的文章以《乡贤回乡与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遗产实践逻辑》为题,主要讨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过程中乡贤与乡村投资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乡贤与乡村投资者分别代表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的两种社会力量和实践逻辑。前者遵循“保护与馈赠”的逻辑,关注文化传承、社区复兴等公共价值的实现;而后者则遵循“占取和替代”的逻辑,更关心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转化。两种逻辑之间既泾渭分明,又可相互影响和渗透,尤其是当投资者与乡贤身份重叠的时候。乡贤和投资者能否健康地投身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商业开发,取决于他们能否同时吸收借鉴两种实践逻辑。

(中国农业大学李耕老师发言)

庄林政同学的文章以《产业扶贫与生计体系的互构——以k村为例》为题,基于对山西省K村的田野调查指出,产业扶贫项目自身逻辑及其所带动的乡村产业与当地原有的生计体系中分别蕴含了两种不同的生产经营逻辑,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张力,但并非不可调和。K村产业项目成功落地的过程就是项目与村庄生计体系在互动中相互改造和妥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乡村精英起到了重要的调和与连结作用。

中国农业大学庄林政同学发言

对于李耕老师的文章,与谈老师认为需要对乡贤和投资者这两种主体之间的具体互动过程,及其所代表的两种实践逻辑的交互和借鉴过程进行更加细致的讨论,并需要注意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对于庄林政同学的文章,与谈老师认为需要对产业扶贫项目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且应当注意文章的立意问题,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乡土社会应对和改造自上而下的产业扶贫项目的过程也可以被视为产业项目适应乡土社会的过程。

————

//



议题五:农业产业经营中的雇工问题



//

第五组议题由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李凌老师主持,兰州大学本科生李梦和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董怡琳进行论文汇报,陕西师范大学陈航英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徐宗阳老师、郑州大学付会洋老师与谈。

李梦同学以《理性计算与人情衡量: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用工逻辑研究——以河南省西峡县X镇为例》为题,对农业生产中的用工形式进行讨论。通过对河南省西峡县X镇香菇生产中用工过程的考察,研究发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用工形式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受到产业发展阶段、利润空间、劳动力数量、社会关系网络、其他人所采用的用工形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在这其中,个体农民的决策是经过理性计算和人情衡量的。此外,市场化“雇工”的介入也没有影响乡村社会的互惠传统和有机团结。

(兰州大学李梦同学发言)

董怡琳同学以《乡村工厂的雇工实践:场域互嵌与关系的再生产——基于鲁西南一位返乡创业者的案例研究》为题,通过对工厂不同阶段雇工实践的梳理,探讨乡村工厂得以扎根乡土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基于差序格局,返乡创业者经由亲缘关系雇佣工人,实现了工厂利益关系在乡土社会的选择性嵌入,以及工厂场域与乡土场域在空间上的重叠。而通过调和工厂利益关系与工人乡土逻辑之间的冲突,两个场域实现了内在的契洽互嵌,促发紧密乡土利益关系的再生产。同时,由于工厂场域经济理性原则与家族场域特殊主义逻辑之间的极大张力,两个场域在实现部分重叠后仍保持相对独立、较为浅显的嵌入状态,实现了较为松散的亲缘利益关系的再生产。通过三个场域不同程度的互嵌以及主体之间多重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工厂最终得以顺利扎根乡土。

(中国农业大学董怡琳同学发言)

两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三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与谈老师认为,李梦同学的文章可以将家庭经营体现在题目中,并且从经营规模角度来对案例进行区分,从而更清楚地体现出文章主旨。同时,文章并没有把雇工效率问题和雇工逻辑讲清楚,可以继续完善。董怡琳同学的文章可以更详细地展开劳动过程,需要更加深入和主人公的访谈,加强探究返乡人才扎根乡土的实践,也可以关注雇工实践中的冲突问题。

————

//



议题六:土地流转与乡村社会秩序



//

第六组议题由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的肖时花老师主持,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袁陆仪和山西农业大学崔腾飞老师进行论文汇报,江西财经大学尹忠海老师、南京农业大学郑华伟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研究》的折曦老师与谈。

袁陆仪同学的文章以《土地流转与乡村社会风险处置——以一个西北村庄为例》为题,基于在宁夏驻村调研时所获得的资料,对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处置方式进行讨论。文章指出,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风险处置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外来企业倾向于将风险“外部化”,让提供土地的农民来承受市场的低迷,让政府来应对由此产生的社会不稳定;本地大户却能够将风险“内部化”,发挥村社理性的作用,在社区成员之中协调出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以求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文章认为,在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却不断“放活”的背景下,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风险仍有不断扩大之势,最终有可能超出村社共同体的消化能力。在探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道路时,有必要对风险问题进行深入考察。

(中山大学袁陆仪同学发言)

崔腾飞老师以《土地利益纷争与乡村土地秩序演变——基于土地要素流动“放”与“限”的思考》为题,探究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土地问题是否妥善处理。在对相关政策和核心问题进行文献回顾基础上,文章建构起土地要素流动“放”与“限”的解释框架。通过案例研究手法对DS村的土地改革进程进行了纵向回溯,通过村民口述史对DS村的土地利益纷争进行了从微观到宏观的横切面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文章对乡村土地秩序进行了宏观的反思。研究发现土地制度改革内卷化的症结在于,土地要素流动“放”与“限”框架下,涉事主体间利益关系的相互抵牾:一边是土地利益纷争不断;一边是中央政策“留有余地”的调整。在此基础之上,乡村土地秩序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逻辑不断演进。

(山西农业大学崔腾飞老师发言)

两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三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与谈老师指出,袁陆仪同学的文章在土地流转与社会风险处置的因果逻辑之间缺乏中间联系环节的论述,且可以将土地流转带来的社会风险类型梳理得更加清晰。文章写法上,崔腾飞老师可在案例描述后先加入案例的梳理,再叙述土地秩序应有的状态,行成逻辑上的统一。

————

//



议题七:农业生态、农业文化遗产与农耕文明传统



//

第七组议题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王倩老师主持,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潘超和山东农业大学李德营老师进行论文汇报,中国农业大学李耕老师、南京农业大学郑华伟老师与谈。

潘超同学的文章以《农业景观视角下传统农耕社会的信息化图像再现——基于<农器图谱>与<耕织图>的考察》为题,通过对两书中农业图像的量化,分离出植物、建筑、人物等农业景观要素,探讨古代典型农耕社会的图像信息关系、特征,进而构建传统农耕社会景象再生的基本逻辑框架。文章认为,农史典籍中插画图像的价值不仅在于农业技术体系的传承,更在于其再现了传统农业景观和原生乡土社会风貌的发展状况,同时兼具时代艺术特色。文章进一步指出,从农业遗产景观角度出发,分析典籍中农业图像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深入挖掘其农业科学技术与农耕社会文化的价值内涵,不仅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古代农业典籍中的图像具有参考意义,有利于促进农业文献遗产价值的挖掘,还能为当前传统村落社会景观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以及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借鉴。

李德营老师的文章以《断裂与脱嵌中的国内农业面源污染及其研究:一项文献回顾》为题,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与讨论。他认为,既有的研究多借助精致的量化分析技术,并在实证层面积累了一定成果。但是也应看到,既有研究与马克思“代谢断裂”理论对农业环境问题的分析一致,多仰赖自然科学或经济领域的假设与认知,问题归因与对策也多集中于农户及相关规训技术,缺乏对复杂社会现实和农业发展脉络的深度反思。这容易导致学术研究、相关主体的生活世界以及整个农业所嵌入的社会情境发生断裂,使学术研究沦为“修修补补”的角色。因此,有必要审视农业演变历史脉络中的权力、利益争夺状况,理解农户的处境,探讨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社会作用机制与我国最根本层面的可持续性。

(山东农业大学李德营老师发言)

两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三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与谈老师认为,鉴于制图动机的不同,潘超同学的文章可以加强对《农器图谱》与《耕织图》的对比,从而加强文章整体的逻辑性,同时可以加入具体的案例分析,使文章结论更有新意。李德营老师的文章可以适当补充农业社会学领域中的相关文献和最新数据,及其对于农业污染的应对,同时也可将文献梳理扩充到国内外学者的文献,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

————

//



议题八:农业社会学的中国传统



//

第八组议题由江西财经大学尹忠海老师主持,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杨思慧和陕西师范大学陈航英老师进行论文汇报,中国农业大学熊春文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付伟老师和徐宗阳老师与谈。

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杨思慧的文章以《乔启明的村落调查与乡村社会学研究——以<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研究>为例》为题,论述了乔启明作为中国早期的乡村社会学者,其村落调查和研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文章认为,《江宁县淳化镇乡村社会研究》是乔启明在中国土地上寻找乡村社会具体范围、内涵和特征的一部调研报告,其中对市场圈的研究也是中国学者对市镇研究的早期探索。乔启明从经济、教育、宗教、社交和政治等方面对乡村社会的调查展现了民国时期整个江南地区的乡土风貌。这些研究体现了早期中国社会学家对乡村社会的探索,对于我们认识当时乡村社会的真实风貌以及当代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大学杨思慧同学发言)

陕西师范大学陈航英老师以《被忽视的中国农政研究传统——以陈翰笙为中心》为题,以农政问题为切入点,力图对陈翰笙的农村研究做一个全面的理解和呈现。他指出,作为对经典农政研究传统的继承,陈翰笙从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国农政问题展开考察,并提出了以土地改革推翻双重剥削、生产合作来促进农村发展的解决路径。陈翰笙对于中国农政问题的这些思考,值得今天社会学界挖掘和借鉴。

(陕西师范大学陈航英老师)

两位引谈人汇报结束之后,三位与谈老师对文章进行了评议。与谈老师认为,杨思慧同学的文章需要开阔视野,将乔启明的研究置于学术脉络之中,增添学术史的内涵,在读书报告的基础上走向学理性的思考,立足明晰的主线,阐明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陈航英老师的文章同样可以将陈翰笙对于农政问题的思考置于农业社会学这一更大的学术脉络当中,讨论陈翰笙其中的位置,以此来增加文章的维度,延伸文章的思考。

————

7月18日上午,论坛接近尾声,按照惯例,农业社会学论坛在闭幕仪式上将有优秀论文颁奖“彩蛋”环节。由论坛组织各高校与各学报组成的委员会评选出学生组与教师组的优秀论文奖。本年度教师组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为陕西师范大学陈航英老师,由江西财经大学的尹忠海老师颁出。教师组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为中国农业大学的李耕老师、云南大学的何海狮老师,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王倩老师颁出。学生组优秀论文一等奖获得者为南京大学的李琳以及中国农业大学的赵泽阳,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徐宗阳老师颁出。学生组优秀论文二等奖获得者为中山大学的袁陆仪、中国农业大学的董怡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陈兴彦以及兰州大学的李梦,分别由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肖时花老师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李凌老师颁出。

(本次论坛获奖师生)

闭幕式颁奖环节结束以后,中国农业大学熊春文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本届农业社会学论坛的主题非常聚焦,旨在为各位专家学者、老师和同学们呈现农业社会学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同时,农业社会学需要在同其他学科对话的过程中打开视野,呈现不同的学术风貌,以此来凝聚社会学的思维,找到社会学的核心思维方式,以求不断引领农业问题的学术讨论,力争为社会发展开出更周全、更深刻、更独特的社会学方案。农业社会学在中国是一个新鲜的选择,需要经历不断发展的过程,希望各位学者们继续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农业社会学持续注入新的希望。



探索社会奥妙,感知世界脉动


编辑| 庄林政

审核| 桑坤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农业社会学”:

https://mp.weixin.qq.com/s/Aij_Lacm239bPEQCton6sw


相关阅读:

  1. 会议通知丨【202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暨第五届农业社会学论坛 会议议程

  2.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转】

  3. 重磅发布!开化倡议 ——社会科学学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倡议【转】

  4. 新刊|熊春文等:农业社会学的主要议题、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第三届中国农业社会学论坛观点综述

  5. 熊春文 | 农业社会学论纲:理论、框架及前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