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转】
*本文内容转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中国知网下载;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
马克思主义与农政研究
茶业消费革命下农村的资本积累和阶层分化——基于福建G村的调查
黄华青;5-17
东亚小农现代化的土地难题——以日本为例
胡霞;刘晓君;18-29
发展转型
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与个体的互惠共生关系探讨——基于四川省宝村的个案研究
卢祥波;邓燕华;30-42
资本下乡初期村庄获得发展性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对2000年前后村庄抽样调查数据的再分析
李丁;43-54
贫困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及机制分析——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柳建坤;张云亮;55-71
乡土社会
村庄公共性再造: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逻辑——基于福建省晋江市S村移风易俗的实证分析
李永萍;72-82
合作式吸纳: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种类型——基于赵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叙事
范雅娜;83-93
社区性与专业性:组织差异化背景下的合作社再合作——基于贵州遵义的案例研究
尹翠娟;任大鹏;94-106
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研究
同处共学于书院:梁漱溟乡村建设实验中的团体生活模式
魏文一;107-118
从清河到禄村:燕京社会学社区研究传统再考察
侯俊丹;119-127
“会”:近代华北农村社会的一种组织化表达——以满铁调查之顺义沙井村为核心
齐群;128-136
茶业消费革命下农村的资本积累和阶层分化——基于福建G村的调查
黄华青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摘要:近年来茶产业的消费革命在某些情境下缩短了生产至流通环节的链条,为纵向一体化与小农种植之间的辩论带来新的视野。聚焦福建G村的红茶产业,以民族志形式呈现中农阶层的兴起,以及中农如何被龙头企业利用定价权挤出市场,小农作为原料供应者的境地同样举步维艰,农村社会的阶层分化重新显现。从空间研究视角看,这一过程物化于茶厂这一物质空间的建造及占用中。进而提出,消费革命不会轻易逆转当地茶产业的阶层分化。小规模生产者及其所倚赖的分散化生产资料应得到重视及保护。
东亚小农现代化的土地难题——以日本为例
胡霞 刘晓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土地零碎分散、经营规模狭小是东亚地区小农现代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作为在小农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国家,日本的经验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在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日本先后经历了以提供补贴和培育流转中介的方式推动土地流转、以农民合作组织的农业生产服务实现规模化经营、依靠政府主导的农地中间管理事业整合土地三个不同的阶段。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土地市场的摩擦,降低了日本土地的分散化程度,缓解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导致的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在我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将土地流转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相结合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注重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质量,实现土地要素的真正整合;有效发挥地方政府提供土地改良公共服务的能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与个体的互惠共生关系探讨——基于四川省宝村的个案研究
卢祥波 邓燕华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四川省宝村乡村旅游业的开发与经营为个案,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集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形态。研究发现,集体与个体之间并非总是构成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互惠共生的。集体与个体的共生关系形态生成的关键在于构建一种分工协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集体起着基础性作用,承担社区发展的社会责任,负责村庄旅游空间的营造,而个体发挥主体性优势,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运营,双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村庄的发展。本文认为,价值共享、利益联结、分层运营以及组织协调等机制,共同形塑了集体与个体之间互惠共生关系形态的形成。
资本下乡初期村庄获得发展性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对2000年前后村庄抽样调查数据的再分析
李丁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中心、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
摘要:本文使用2003年中国科学院"农村贫困与发展"项目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对1998—2003年被调查村庄吸收外来发展性投资的情况进行了概要描述,并对农村社区是否成功引进发展投资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1世纪初期,农村发展性投资主要来自政府部门及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投资具有扶贫性质;基础投资环境(人口条件、土地条件、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对吸引外来投资的作用有限,甚至为负;村庄社会政治资源是影响发展型投资获得的重要因素,村庄是否出过县级及以上政府官员、是否有农民专业组织、基层治理环境等对农村是否获得发展投资作用巨大。总结而言,相对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着更大的影响。在政府主导资本下乡的阶段,这一运作逻辑有利于落后地区获得发展资金,但可能由于对投资环境的考量不足、行政权力与人情关系的渗透使得农村发展投资效率低下,这也制约了农村发展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扩大了地区内部不同村庄间的分化。这些关键因素和机制在民间资本逐渐成为下乡资本主体的今天仍然会产生重大影响,值得进一步跟进和研究。
贫困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及机制分析——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柳建坤1张云亮2
1.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
摘要:健康扶贫是降低返贫风险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战略,也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举措。本文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家庭贫困对农村居民自评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家庭贫困显著损害了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2)食品消费不足和幸福感缺失是贫困损害农村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3)针对贫困户的特困补助、教育补助和退耕还林补助等转移支付可以显著削弱贫困对自评健康的负面影响;(4)相比于年轻人口,贫困对农村地区缺乏风险抵御能力的老年群体会产生更强的健康损害效应。本研究不仅为贫困损害居民自评健康提供了经验证据,而且为政府通过健康扶贫来巩固脱贫成果和振兴乡村提供了政策参考。
村庄公共性再造: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逻辑——基于福建省晋江市S村移风易俗的实证分析
李永萍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摘要:移风易俗具有鲜明的乡村文化治理意涵。以晋江市S村的移风易俗实践为例,探讨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逻辑及其意义。村庄经济分化和地方社会风俗异化是地方政府推动移风易俗的重要背景。晋江农村的移风易俗虽然由地方政府发起,但经由基层组织的具体推动而转化为乡村社会的自主治理实践。有为政府的政治动员、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与疏堵结合的柔性治理方式是移风易俗顺利推进的保障机制。以移风易俗为载体的乡村文化治理不仅直接减轻了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通过对经济精英的积极引导抑制了村庄经济分化转化为社会分层,激活了乡村社会的慈善机制,重塑了村庄公共性。因此,晋江农村的移风易俗实践展现了乡村文化治理的有效机制,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和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
合作式吸纳:国家与农民关系的一种类型——基于赵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叙事
范雅娜
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在国家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国家与农民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以赵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例,国家与农民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合作式吸纳"的关系类型。农民的发展意愿与诉求表达以及基于需求契合的政府回应构成了合作式吸纳的生成基础。地方政府与农民通过合作克难与合作创新推动改革与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以合作为依托,通过需求整合、制度吸纳与协同引导等方式,实现农民与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在"合作式吸纳"框架下,国家与农民之间生发出一种基于行动的互惠关系,自上而下的国家主导与自下而上的农民自治之间的张力得以有效调和,一种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得以呈现。
社区性与专业性:组织差异化背景下的合作社再合作——基于贵州遵义的案例研究
尹翠娟 任大鹏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与农民联系最为紧密的两类经济组织,有各自的组织优势和组织劣势。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由于目标错位导致市场进入困难、制度约束导致资源配置能力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基于人合特征和治理规范约束面临规模扩张的困难。本文以两类组织优势互补为假设,基于贵州遵义的调研,剖析集体领导型、平等合作型、专业带动型三种不同的合作经营模式,勾勒出不同模式组织互补的实践可能性和合作受阻的障碍。案例研究结果表明,两类组织的合作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有效平台,但可能存在合作动力不强、利益分配不公等问题,需要从立法和政策角度构建适宜的制度环境。
同处共学于书院:梁漱溟乡村建设实验中的团体生活模式
魏文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摘要:1930年代,梁漱溟先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实验中建立了名为乡学、村学的社会组织,被称作"新乡约"。不过,乡约一说并没有突出乡学、村学的学校属性。梁先生志在把宋明讲学之风与社会改造合二为一,而宋明儒学以万物一体、变化气质为精神,开辟出同处共学的朋友关系,朋友相聚于讲会,讲会壮大而成书院。无论是乡村建设研究院,还是乡学、村学,它们都以同处共学的书院为原型,并联合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与乡约"拟家"的类比模式相比,书院重组地方社会后,在亲属、地缘关系之外加入朋友关系,甚至以友伦来统摄其他伦理,促生了一种新型的团体生活。那么,何以为家,也许正如梁先生所言,"朋友聚处即是我的家"。
从清河到禄村:燕京社会学社区研究传统再考察
侯俊丹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本文将"社区研究"置于燕京社会学的学术生态体系中进行考察,辨析1935年前后燕京社会学人杨开道、吴文藻等人对"社区"概念的总体性意涵理解之差异,由此揭示出:燕京社会学对如何理解中国社会有其内在发展理路,体现在由20世纪初美国农村社会学中的基督教社会进化论下的社区分类学,向基于功能派人类学的比较社会学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实体论被扬弃,走向了祛历史化的、基于地方性的社区比较研究。这一方法论基调尚未在费孝通主持的云南三村研究中得到自觉的反思,却在几乎同一时期的赵承信的平郊村调查中被检讨,赵氏通过实验性地引入芝加哥学派的私人生活史研究法,将历史视角重新带回燕京社会学的社区研究视野中。
“会”:近代华北农村社会的一种组织化表达——以满铁调查之顺义沙井村为核心
齐群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摘要:华北农村社会的核心组织机制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相比于华南农村的宗族研究,华北农村社会的核心组织机制一直晦暗不明。满铁的"华北惯调"提供了比较详细的乡村图景。沙井村的个案表明,"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机制,存在于个人、家族乃至村庄社会各层级关系中,担负着举办公共性事务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会"可以与"宗族"一样被视为华北农村社会的一种核心组织机制。
——END
本文内容转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中国知网下载
相关阅读:
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