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转】

三农学术 2023-10-24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YSK/detail?uniplatform=NZKPT

————


特稿

多学科视角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第一届“开化论坛”主旨发言要点摘编

叶敬忠;徐勇;张文宏;田毅鹏;罗必良;仇焕广;张安录;贺雪峰;王亚华;周晓虹;周大鸣;邬志辉;胡荣;卢云峰;文军;毛丹;5-29


马克思主义与农政研究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乡村振兴与农民主体性

张慧鹏;30-45


乡村建设

六位一体:新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系统性阐释

何慧丽;王思贤;46-61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建设实践路径与效能的比较研究

吴惠芳;陈健;王惠;罗钦涛;魏浩龙;62-74


乡村要素何以回流?——福建省屏南县文创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

潘家恩;吴丹;刘坤;75-90


从利益联结到社会整合——乡村建设的烟台经验及其在地化实践

马良灿;李净净;91-104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乡村价值实现——以南京市浦口区“珍珠村”建设实践为例

郭忠兴;苏雪晨;105-118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与区域发展

张艺英;宋健;119-133


农村养老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影响机理探究——基于CLHLS2018年数据

陆杰华;汪斌;134-147


准嵌入性养老组织的运行逻辑分析——农村嵌入式养老的地方经验

沈凯俊;王雪辉;彭希哲;卢敏;148-166


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的调查

张艳霞;吴佳宝;刘远冬;朱启臻;167-179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及其实现路径

朱浩;180-195


随笔书评

乡村建设的整体视野与整体视野下的乡村建设——《回嵌乡土: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张振;古周洋;196-206


多学科视角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第一届“开化论坛”主旨发言要点摘编

叶敬忠1  徐勇2  张文宏3  田毅鹏4  罗必良5  仇焕广6  张安录7  贺雪峰8  王亚华9  周晓虹10  周大鸣11  邬志辉12  胡荣13  卢云峰14  文军15  毛丹16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3.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4.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5.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6.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7.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8.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9.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0.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1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12.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13.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14.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15.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16.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正>乡村振兴中社会科学的理论使命与责任担当——关于“开化论坛”与《开化倡议》2021年7月22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浙江省开化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开化论坛”在浙江省开化县举办。“开化论坛”致力于打造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总主题的全国交流平台,旨在会聚国内外学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行动者交流研讨,为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政策设计和实践行动输送新方案,为共同富裕诠释思想内涵、探索有效路径,为世界各国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问题贡献中国方案。300余位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主题的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乡村振兴与农民主体性

张慧鹏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

摘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农民要成为创造历史的主体,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和先进阶级的领导下组织起来,为共同的利益而奋斗。当前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普遍缺失,不能简单归结为农民群众自身的素质问题,或是干部动员组织群众的能力问题,而是要结合生产方式变迁带来的乡村分化和农民分化来理解。一方面,市场化推动了分工的深化和生产的社会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带来农民的分化和去组织化,个体小农户很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主体;另一方面,我国仍然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当中,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利益在城市而非农村,这使得农民参与乡村各项事务的积极性不高。新时代推动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振兴,必须面对农民分化和乡村分化这一客观事实,分清哪些农民才是乡村社会的主体,他们共同的利益诉求是什么。只有尊重群众意愿,顺应客观规律,才有可能把农民动员和组织起来,为乡村振兴而奋斗。


六位一体:新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系统性阐释

何慧丽  王思贤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新时期的乡村建设行动,面临“国家宏观目标难以达成”或“成本高昂、不可持续”等多重困境,需要以系统性思维构建符合上层建筑与基层实践需求的“六位一体”乡村建设行动系统化体系。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河南兰考“三捐”行动、河南灵宝弘农试验等现实案例来看,乡村建设行动呈现出在各自特性基础上相互关联、派生与开放的共性特点,这为提炼出以三“对位”形式出现的“六位一体”的乡村建设行动体系奠定了基础。“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提供体制性组织保障,“农民主体—多元参与”提供主力群体保障,“文化复育—技术嵌入”成为有效推动的重要因素。这三“对位”之间相互影响、互为条件,共同作用于可持续性的乡村建设行动,其系统性的有机配合与过程的生成性,将高效推动新时期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建设实践路径与效能的比较研究

吴惠芳1  陈健2  王惠1  罗钦涛1  魏浩龙3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 江南大学法学院  3. 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

摘要:本文通过四个典型乡村建设案例,对比分析了政府、乡贤、社会组织和企业四类主体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在这些实践中,政府的行政推动力量和资源支持、乡贤的声望动员、社会组织的多元资源动员和农民力量动员、企业的市场驱动,是其各自开展乡村建设的核心机制。然而,四类乡村建设路径均存在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不足、农民主体性表现不足、建设目标与指向趋同化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指出,乡村建设必须明确“为谁建设”和“建设什么”的问题,不断创新乡村建设的实践行动,协同发挥不同主体的乡村建设优势,实现最优化的资源整合。同时,必须通过激发农民的集体意识、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切实实现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推动可持续的乡村建设实践。


乡村要素何以回流?——福建省屏南县文创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

潘家恩1  吴丹1  刘坤2

1.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2.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乡村文化是促进产业兴旺、治理有效,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内生动力,也是当前各地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与盲区。福建省屏南县在县域经济较为滞后和乡村普遍“空心化”的制约下,倡导乡村文化的新价值与新生活方式,以“乡村文创”激活以人为中心的各类要素,将偏远落后的“空心村”逐渐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文创村”。基于上述县域经验,本文探讨了城乡融合过程中“乡村文创”对以人为中心的乡村要素回流的作用,并梳理了文创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


从利益联结到社会整合——乡村建设的烟台经验及其在地化实践

马良灿  李净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摘要:山东省烟台市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开启了一场极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试验。这场乡村建设所形成的“烟台经验”,突出自上而下的组织联动与复合型新型乡村组织建设,强化村党支部尤其是党支部书记的关键作用,主张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导向,通过利益联结实现社会整合。案例村乡村建设的在地化实践表明,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村集体与农民个体能够有效实现股权型、劳资型利益联结。在利益联结驱动下,复合型新型乡村组织体系得以建立,村干部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乡村公共服务与治理秩序逐步优化。烟台市将农村基层党建与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进行有效融合,为推进中国乡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治理风险。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乡村价值实现——以南京市浦口区“珍珠村”建设实践为例

郭忠兴  苏雪晨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乡村作为地域空间的多元价值。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实践—表征的空间”三个分析维度,构建乡村价值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深入解析南京市浦口区“珍珠村”的建设案例,凝练乡村价值实现的有效经验。即从“空间的表征”看,要科学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强化整体设计,创新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路径;从“空间的实践”看,要从乡村资源禀赋出发,促进三产融合,有效落实乡村多元价值的实现手段;从“表征的空间”看,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确保乡村多元价值的可持续实现。因此,乡村建设行动应该遵循“科学设计乡村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各主体利益共享”的实施路径。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与区域发展

张艺英1  宋健2

1.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2.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乡村建设作为应对国内外危机及回应“三农”这一重大现实问题的实践,一直内嵌于乡土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而如何构建支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理论并充分诠释其话语体系,需要深化对历史时期乡村建设的认识。本文以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从用于乡村建设的资源来源的角度,将该时期的乡村建设实践分为四种路径,分别为利用农业剩余、工业剩余、组织化收益和外部援助来开展乡村建设并促进区域发展的方式。通过对这四种路径的分析,提出构建符合在地条件的“区域社会经济体系”,不仅是民国时期也是当代“乡村建设行动”成功的关键所在。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影响机理探究——基于CLHLS2018年数据

陆杰华1,2  汪斌2

1.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  2.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基于老龄健康理论研究最新文献,使用分层模型和CLHLS2018年数据探究农村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影响机理,并讨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农村健康老龄化。实证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受到个体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个体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农村老年人的流行病学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及累积因素;而外在环境因素中除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外,城乡发展不平衡和老龄政策也是重要形塑因素。研究认为,应通过加强农村老龄健康促进顶层设计、提升农村老年人内在能力、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来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健康老龄化目标的实现。


准嵌入性养老组织的运行逻辑分析——农村嵌入式养老的地方经验

沈凯俊1  王雪辉1  彭希哲2  卢敏3

1.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2.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  3.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摘要:城市嵌入式养老和乡村互助养老并非割裂,准嵌入性组织是在乡土困境下适宜提供嵌入式养老服务的载体。本文首先对比了浙江省N市B区三个街道的养老模式,将乡村嵌入式养老整合为三个阶段:第一,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公共组织提供互助养老是乡村嵌入的初级阶段;第二,人口密度较低时通过准嵌入性组织提供专业服务是乡村嵌入的中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模糊关系及组织的孱弱;第三,人口密度较高时通过非公共组织提供多元服务是乡村嵌入借鉴城市经验的终极阶段,这一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是基于政府和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及组织的专业性。其次基于关系合同理论,认为准嵌入性组织的相对优势在于嵌入了多元制度关系,从而为乡村多方合作提供正当性。政治制度逻辑源于组织的公益使命高度契合政府兜底职能,减少了组织乡村行动的争议。商业制度逻辑源于组织能够围绕最初的公益使命,灵活切换公益方式和商业工具,相应的价值回报成为乡贤治村的长效机制。社会制度逻辑源于乡贤和准嵌入性组织联动,填补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身-群”薄弱的环节,形成了“身-家-群-国”贯通的乡村老龄社会治理逻辑。综合上述结论,本文力图介绍地方经验,即政府引导乡贤创办准嵌入性组织,通过购买服务和合理引导民间面子竞争开展微慈善的方式支持组织发展,实现地方经验转化为中国智慧。 


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的调查

张艳霞  吴佳宝  刘远冬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城乡倒置问题不断加剧,但农村社会化养老基础薄弱,养老服务存在供给主体权责不明晰、供需不匹配和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在纵向层级上发展不均衡,乡镇和村级养老服务尤为缺失。国家近年出台的政策强调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江苏省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率先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引入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供给,探索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通过县级建立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乡镇改造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村级推行互助式养老,将养老服务由县向乡和村延伸,在县乡村各级实现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机结合。从全国来看,农村养老服务网络的构建面临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不完善、供需不匹配等问题,可借鉴江苏省的经验统筹规划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及其实现路径

朱浩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城乡的长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导致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在现代化转型期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相关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基于现代化理论与制度分析的综合框架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制度机理进行阐述,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实现类型划分,对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动力要素进行剖析。研究提出要将其放到乡村振兴战略所确定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中,从目标群体需求的政策回应、城乡融合的制度保障、现代农业的内源式发展以及地方官员、农村基层组织的主体激励等方面推进模式创新,不断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乡村建设的整体视野与整体视野下的乡村建设——《回嵌乡土: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

张振1  古周洋2

1.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2.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民占据人口主体的国家,乡村变革成为20世纪中国革命的基本路径。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展开的革命政治实践及其创造性,已得到充分研究。但孕育于晚清而兴盛于民国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同样也是复杂而重要的思想与实践。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解放战争的推进以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政治力量的乡村建设派与乡建运动似乎已宣告“失败”。而随着1990年代以来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与“三农”危机凸显,乡村建设作为一种理论思考与实践行动重新浮出历史地表。对于历史乡建的既有理解一直笼罩在对当代乡建的论述和评价之中,既深刻影响着外部的观察者、研究者对于当代乡建的理解,又深刻影响着当代乡建实践者对于自己所亲身参与的这场运动的脉络、意义、目标和方法的认知。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知识界与思想界关于历史乡建的既有理解并不全面和深入。对当代乡建而言,一个无法绕过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全面地梳理与评估关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既有论述与评价,并建立一种能更准确理解乡村建设的思想方向与知识框架?

潘家恩作为自2001年以来即深入完整参与当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者与研究者,其新著《回嵌乡土: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正是这样一种努力。本文将评述该书在方法论上的特点、研究观点上的新见,并就该书的方法论问题勉力献出一点商榷意见。


——END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YSK/detail?uniplatform=NZKPT


相关阅读:

  1.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转】

  2. 《农村经济》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转】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4.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5. “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征文通知(第一轮)【转】


编辑:代安澜

审核:龙文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