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村经济》2022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

三农学术 2023-10-24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CJJ/detail?uniplatform=NZKPT

————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整体性治理视阈下推进乡村共同富裕
周媛;张晓君;1-10

专家视点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兼论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的性质
王小映;11-16

土地问题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与传导路径

高玉娟;武腾飞;邹玉友;17-27

农地融资中信用担保的功能异化与治理
景欣;陈耿宣;李雨珈;28-38

农村贫困
相对贫困的循证治理框架设计与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的主体性研究
戴小文;何思妤;39-47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产业有效衔接——以新疆易地搬迁社区W县P村为例
閤小操;陈绍军;48-56

农村资源与环境
农村产业融合的环境效应分析
罗明忠;魏滨辉;57-66

农业绿色生产转型的内在动力——基于微观主体实践与外部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分析
王建华;周瑾;67-77

中国绿色农业区域差异性分析
吕明;黄宜;陈蕊;78-87

乡村治理
农民合作社治理僵局:何为、为何与何如
任大鹏;陈吉平;吕晓娟;88-97

“强目标-弱激励”与支农项目的选择性执行——基于X市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的个案分析
杜娇;吕芳;98-107

博士硕士论坛
农户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实践模式的法表达
罗亚文;108-116

生猪养殖业循环经济问题研究
冯子纯;117-123

农业现代化
专用性资产赋能合作社提升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及效果——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异质性分析
高歌;崔宝玉;124-135

“大循环”战略下农业生产、流通、消费耦合协调度研究
杨果;尚杰;吉雪强;136-144


整体性治理视阈下推进乡村共同富裕

周媛1     张晓君2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2.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摘要:乡村共同富裕是总体发展概念,乡村治理中的碎片化问题阻碍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关组织联动乏力,资源配置分化,不宜于乡村资源的优化安排;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缺乏连续性,不宜于激励村民投入市场活动;治理结构缺乏系统性,治理内容碎片化,不宜于乡村的自主发展。整体性治理方案具备系统化解决碎片化问题的工具效用,在乡村治理中关注主体系统、制度系统、价值系统、技术系统和供求系统的整体化构建。为推进乡村共同富裕,整体性治理系统能够形成五大体系化运作格局:以党组织为引领,重视参与主体的独立性,协同推进多元主体共同发展;保障村民自治空间,降低资源流动门槛,强化监管、问责等末端制度;确立以乡村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为手段整合的宗旨;借助数字治理技术,全方位提升治理手段的信息化与标准化应对能力;衔接资源供求,保障村民供应端的市场地位,平稳拓展商品的需求市场。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兼论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的性质

王小映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就必须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的性质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性质做出符合实际的、具有一致性的理论解释。单纯的“民事行为说”或“行政行为说”都不能按照一致性的原则对两类土地出让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而“混合说”则具有比较好的、可同时适用于两类土地出让的解释能力。从“混合说”出发,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就必须按照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的原则,建立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的两类经营性建设用地在同一市场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体系;同时,必须按照“同地同责”的原则,建立包括规划管制、入市许可、权利规制、收益调节、有形市场等内容的统一市场监管体系。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与传导路径

高玉娟    武腾飞    邹玉友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其战略目标实现与农地制度创新改革紧密连接,农地“三权分置”作为新时期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视为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为丰富我国农地“三权分置”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机制研究,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政策、理论、价值、效率等多维度阐述农地“三权分置”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探索其助推乡村振兴的五大传导路径。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存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强化与农村集体定义模糊、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维稳与相关法律机制不明晰、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放活与农户流转意向低迷之间的冲突,聚焦于农地“三权分置”的障碍因子,应进一步对集体所有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明确,加强引导农户土地承包权流转,健全相关土地保障权益,做出土地经营权的入市交易的信息公开与保证,进而完善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农地融资中信用担保的功能异化与治理

景欣1    陈耿宣2    李雨珈3

1.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3.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是乡村振兴中金融服务的重点。农地融资试点中注重发挥社会关系的主导或辅助作用,综合运用了关系型融资与交易型融资技术,有效地缓解了农村融资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弥补土地经营权单独抵押的不足。信用担保中不同社会关系的分化与组合,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都将优化农地与资本的要素配置。但实践中社会关系变异,权利义务配置欠妥,潜规则盛行,容易导致信用担保偏离原有目标,这种功能异化源于社会关系特性、主体认知偏差、激励约束机制不全、制度供给不足等因素。我国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让信用担保回归服务乡村振兴融资的本位,从理念、机制和制度等层面治理不同信用担保模式;发挥公法与私法的指引、价值导向与规制作用,规范担保交易、担保机构和担保市场,促进信用担保的可持续发展。

相对贫困的循证治理框架设计与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的主体性研究

戴小文1     何思妤2

1.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2.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相对贫困群体的主体性随着反贫困实践的深入越发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反贫困和乡村振兴的历史总结和时代要求共同地指向,在我国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激发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的主体性将是实践的重要支点之一。由于中国的贫困治理与循证实践在此前已展现出相当的契合,故我们将农村相对贫困群体主体性放入循证实践框架中进行分析。循证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践框架在横向上展开为四位一体的主体互动关系,纵向上要求实践对象的全流程在场。这一治理框架的提出,是对乡村治理机制的创新。在此框架中,农村相对贫困群体的主体性一方面是积极配合其他主体进行循证实践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向其他主体进行身份转化的潜能。引入发展的眼光研究该群体的主体性,是对精准扶贫时期循证实践研究的突破。最后,在激发路径上,可以加强乡村数字化建设、进行实践项目吸纳和社区建设,实现乡村治理方式的合理转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产业有效衔接——以新疆易地搬迁社区W县P村为例

閤小操    陈绍军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产业有效衔接是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易地搬迁安置区的产业发展状况与移民返迁或返贫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构成负相关关系。通过对新疆W县P村易地搬迁安置点的产业发展状况调查发现,P村的产业发展对政策依赖性较强,脱贫攻坚完成后,由于政策衔接处于过渡期,对产业帮扶力度有限。为此,本文基于近五年中央颁发的政策文件,提出衔接过渡期易地搬迁安置区产业发展三阶段,即贫困阻断阶段、均衡区域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对于这三阶段如何实施,文中提出在“主体+资源”多重嵌入的基础上促进产业“统合发展”。具体而言,首先,应精准产业衔接,建立贫困阻断机制。其次,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缩小城乡产业发展差距,均衡区域发展。最后,通过主体渐进性嵌入和资源多种方式下沉,构建产业发展共同体。

农村产业融合的环境效应分析

罗明忠    魏滨辉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农村产业融合作为新发展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大创新,理应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规模-资本-技术”分析框架,利用空间面板SARAR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对不同污染性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与不同的污染性农业生产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即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农药以及农膜使用强度,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考虑空间效应和内生性问题,基于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法(GS2SLS)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强化了上述结论。二是机制分析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资本效应和技术效应,即农村产业融合主要是通过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以及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来间接影响不同污染性农业生产行为。三是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融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单门槛特征,只有在发展水平高于门槛值时,产业融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可见,中国应强化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进程,实现农村经济与生态建设双赢。

农业绿色生产转型的内在动力——基于微观主体实践与外部结构性因素的影响分析

王建华    周瑾

江南大学商学院

摘要:全面推进农业绿色生产转型,既是破解当前农业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途径,也是源头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安全、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江苏省708份微观农业生产者实地调查数据,本文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检验收益感知与成本感知对生产者绿色生产转型的影响,并基于似无相关回归(SUR)模型探究外部结构性因素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收益、经济收益、心理收益三个方面的收益感知为绿色生产转型的主要驱动力;市场导向对经济成本感知与绿色生产转型的关系存在显著调节效应;激励政策、引导政策、约束政策分别在不同收益感知和成本感知的影响效应中起到了差异性的调节作用;在不同生产经营类型和区域条件下,生产者绿色生产转型的内在动力存在一定差异。

中国绿色农业区域差异性分析

吕明1,2    黄宜3    陈蕊3

1. 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 云南开放大学云南乡村振兴教育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3.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效益是我国高质量农业的发展方向。为探析绿色农业的区域差异及演变,本文采用2010~2019年的数据,选取七个指标构建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四大区域的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海南、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和江苏,以及长江上游的青海和四川绿色农业生产水平几乎一直保持在高位;四大区域的观测指标总体上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的特征;东部地区的北京、中部地区的湖南和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和青海表现突出,东北地区黑龙江和辽宁差异不大,吉林省相对分值较低;经莫兰指数检验,全国范围内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相似的地区存在着空间集聚的现象,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具有显著的正向辐射带动作用,而内蒙古及东北三省则形成绿色农业生产低水平聚集带。随着我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绿色农业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把握好空间区域差异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才能更好地为我国高质量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农民合作社治理僵局:何为、为何与何如

任大鹏    陈吉平    吕晓娟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合作社治理僵局已成为合作社发展困境的突出现象,本文从“僵局呈现-僵局伏笔-僵局遭遇-僵局破解”的叙事逻辑对合作社治理僵局进行了解读。分析显示,我国合作社发展之初就存在着成员边界模糊及成员身份异质性特征、缺失的共同利益与薄弱的互信基础、成员间风险共担机制不发育等多重治理陷阱,为合作社治理困境埋下了伏笔。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其治理陷阱在财政补助形成财产以及公积金权属不清、业务多元化与治理单元、要素化转型和功能实现等冲突中逐渐显露。在多重冲突的交织下,合作社治理呈现出无效均衡状态,进而陷入治理僵局。关于合作社的治理僵局,可以从合作社章程救济、异议成员除名、异议成员股份收购、合作社分立或解散、视为空壳社清理等途径进行破解。

“强目标-弱激励”与支农项目的选择性执行——基于X市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的个案分析

杜娇    吕芳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我国支农转移支付制度不断调整,支农项目资金统筹使用权部分下放到了省级部门。然而,省级部门自主规划的支农项目并不必然能够实现高绩效。本文通过对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在H省X市运行的调研发现,省级部门的项目规划能力是影响项目绩效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项目规划设计如果违背“恰适性”原则,在落实中会因任务目标与组织能力不相符合而被敷衍执行。项目制改革后,省级部门需要为项目绩效的高低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是,项目采取何种形式,并不是委托方的一厢情愿。在项目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的形势下,支农项目管理要突破上下级间“考核-应对”的单一组织关系,给予项目执行者充分的参与空间,以参与式治理解决项目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为实现上下级间的利益兼容提供可能。

农户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实践模式的法表达

罗亚文

南京大学法学院

摘要:农户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的实践路径可总结为“直接抵押担保”和“抵押反担保”,涉及权利主体分别为“农户+金融机构/农土公司”“农户+合作社/联保小组/农业担保公司+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实践路径存在担保客体构成复杂、“同意、备案、登记”法效力不明确、抵押权实现规则缺失的问题,“抵押反担保”路径面临违背物权基本理论、保证担保人不真正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质疑。立法规范应当明确“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法形式、厘清抵押客体的范畴、适当扩张抵押权人的主体范围、确立土地经营权抵押登记生效规则,构筑包括拍卖、变卖、强制管理、强制缔约、预处置等在内的抵押权的多元实现路径,以期推进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实践模式的入法进程,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衔接与耦合。

生猪养殖业循环经济问题研究

冯子纯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摘要:生猪养殖业循环经济经过末端治理、源头预防、全程治理三个阶段,目前处于数字化赋能全程治理新阶段。生猪养殖业循环经济实践积累了三点经验:全程治理理念必须与科学治理方法相结合,区域性集中治污是解决小规模养猪场污染问题的有效路径,数字化赋能全程治理是提升循环经济水平的正确方向。目前,生猪养殖业循环经济存在着三大问题:生猪养殖业循环经济链尚不完整,循环经济链条存在薄弱环节,液体粪肥标准化问题尚未解决。解决三大问题的对策是: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业循环经济立法,实施生猪养殖业粪污资源化利用区域推进项目,政企研合力破解阻碍生猪养殖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提升数字化赋能循环经济的水平。

专用性资产赋能合作社提升经营绩效的作用机制及效果——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异质性分析

高歌1    崔宝玉2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2. 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摘要:专用性资产规模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探索合作社最优生产规模,进而了解农业产业组织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安徽省示范社调查中的324个合作社样本,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专用性资产对合作社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固定资产、社会美誉度、农用机械等专用性资产的投入能够提升合作社经营绩效,但由于存在不确定性,品牌对合作社当期绩效存在负向影响。(2)专用性资产能够增强合作社长期经营意识,并通过改善劳资关系和惠顾提升、管理规范等机制实现合作社绩效增进。(3)异质性分析认为,合作社需要维持同自身发展相匹配的专用性资产规模,非理性地扩增专用性资产反而会降低合作社绩效。通过多种内生性、稳健性检验相互验证,结论保持稳健。

“大循环”战略下农业生产、流通、消费耦合协调度研究

杨果1    尚杰2   吉雪强3

1. 重庆社会科学院农业农村研究所2.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3.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2009~2018年中国30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构建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分别就农业生产、流通、消费能力进行评价,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就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协调度进行分析。得到研究结论:(1)农业生产、流通、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中部与东部农业生产能力较高,农业流通能力和农业消费能力则呈东南部高、西北部低分布;(2)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协调度不断提升,省(市、自治区)内部农业循环情况改善,各地协调度存在差异,东部、中部地区协调度较高,西北部协调度较低;(3)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多数地区农业协调发展具有短板。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积极优化省内农业大循环、加快推进区域农业大循环、构建农业大循环预警机制等建议。


——END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https://navi.cnki.net/knavi/journals/NCJJ/detail?uniplatform=NZKPT


相关阅读:

  1. 《农村经济》2022年第11期目录及摘要

  2. 《农村经济》2022年第10期目录及摘要

  3.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4. 《世界农业》2023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5. JAAE 2022年第54卷第4期目录及摘要


编辑:秦运兰
审核:龙文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