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两法检女神同获“2020年度法治人物”殊荣,感言来了……

导语


4日晚,中央电视台公布“2020年度法治人物”,浙江省政法系统两位“女神”获此殊荣,她们分别是杭州中院立案一庭庭长陈辽敏和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章春燕。
“宪法的精神、法治的力量——2020年度法治人物评选及颁奖礼”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自2001年起,每年的12月4日,“年度法治人物”总是如约而至,为奋战在全国法治战线上的优秀人物颁奖。难得的是,全国仅有10人能够获颁“年度法治人物”称号,而今年浙江独占两席!这对于浙江政法系统来说是莫大的荣耀,这不仅陈辽敏和章春燕个人的荣光,更是十五年法治浙江建设的荣光!


陈辽敏获奖感言

我喜欢法官这个职业,坐在审判台上,用专业的法律能力,用严谨的法律思维,用感性和理性交融的法律情怀,去帮助他人,匡扶正义。


在法院工作25年,办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收获了许多当事人由衷的感激之情,在民事案件中,面对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在案件中感受到老百姓的悲喜冷暖,帮助他们尽快从纠纷的漩涡中摆脱出来,是我的职责:在商事、知产案件办理中,你能体会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清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及时地定纷止争,是我的使命。在诉讼服务和诉源治理工作中,能够运用前沿科技提供高效便民、智慧共享、多元共治的纠纷解决服务,是我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我热爱法官这个职业,愿意为法官这个优秀的群体、为老百姓奉献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


在央视法治人物评选二十周年之际,作为法官这个优秀群体的代表,能和顶级的法律理论和实务专家们一起荣获这一至高的荣誉,我欣喜万分。我也非常感谢各级领导、同仁、媒体和人民群众对我工作的鼓励和肯定。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它将激励我继续坚守公正司法、司法为民这个初心和使命,秉承创新发展这条主线,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贡献更多光和热。

章春燕获奖感言

这座奖杯对于我和我的团队(春燕工作室)来说是一份崇高的荣誉,与此同时也是一种更高的期待和更大的责任。“春风化雨,雏燕归来”是我们的工作理念,工作中我们把最大限度减少罪犯再犯作为每一次办案的重要目标。有人说法律人的信仰之一就是拥有一颗永远柔软的内心,永远愿意去相信人性本善,带着同理心,在公正司法的同时转递司法的温度与善意,是我在15年检察工作中的坚持;但与此同时,我们的同理心需要具备特殊含义,这是一种既同情又超脱的代入能力,要求我们在传递司法温度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科学与合理,用更积极的态度,更专业的能力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在案件中坚守正义,在履职中传递温度,在基层实践中创新更优机制,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检察力量!




陈辽敏先进事迹

01

上善若水,促社会和谐稳定


1995年,陈辽敏考入杭州建德市法院。2005年,她被调到杭州西湖区法院工作。


2007年起,杭州西湖区法院的案件数量逐年攀升,为了缓解办案压力,实行繁简分流,院里安排陈辽敏到刚成立的立案调解组。“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是她的工作宗旨,调解室是她的“主战场”,审判庭是她的“烽火线”,她带着书记员奋战在调解室、审判庭。五年多的时间里,陈辽敏共办结民商事案件4735件,结案率95.36%,调解撤诉率84.39%,案件平均审理时间21天,所办之案无一超审限、无一当事人缠诉上访,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双统一。

“疏导欲其宜,径度有所异。”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陈辽敏把法学、心理学、社会学融入调解,还总结出“统筹调解、分类调解、滚动调解、循序渐进调解、审执兼顾调解”等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以调解艺术展示“柔性司法”,最大程度化解老百姓的心结,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02

海纳百川,建多元化解纠纷机制


每年办理这么多案件,很累很辛苦,这也引发了陈辽敏的思考:一名法官每年要办理这么多案件,是经济快速发展下的新常态吗?案多人少的矛盾该如何破解?她想,必须借势借力才行。
陈辽敏开始尝试通过微博、网站、报纸、电台、电视台招募、组建一支政治素质优秀、业务水平精湛的特邀调解员队伍,在此基础上探索成立了婚姻家庭、知识产权等七个专业化调解团队,积极发挥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优势。这些道德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特邀调解员们以公益的方式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同时还在不断地宣传调解文化,这种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此外,陈辽敏还以党的十八大代表身份,积极向浙江省委建言献策,提交了《关于浙江省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得到了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03

匠心独运,探索

“互联网+社会治理”新模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让审判插上高科技的“翅膀”,让诉讼借势互联网的“东风”,是陈辽敏心头萦绕不开的命题。
2008年,陈辽敏开始探索“互联网+调解”模式,调处了大量电子商务纠纷。针对数字金融纠纷大量涌现,2014年,她又与浙江大学合作探索电子督促程序的运用。2015年,电子督促程序的试点工作被浙江省委政法委确定为多元化解机制改革的试点项目。如今电子督促程序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了4.0版的迭代,进一步构建人力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司法运行新模式,努力实现从智能辅助审判到全流程人工智能审判的转型升级,大大节约了司法资源。2015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始推动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的试点工作,杭州西湖区法院是三家试点法院之一。在线诉讼是一个陈辽敏从未尝试过的领域,这激发了她强烈的探索精神,她积极参与改革创新,与系统开发公司反复研讨、论证,搭建起一个包括起诉、调解、立案、举证、开庭、裁判全流程在线化的诉讼平台,实现了司法手段的又一次创新。2017年,在整合西湖法院等三家电子商务网上法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球首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成立。

大数据、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法院必须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努力建立一个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智能、包容、开放的司法运行新机制。在承接中央政法委的“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ODR)创新项目后,陈辽敏开始分析研究国内法律制度、调解体系、分流渠道、责任分配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域外28个著名的ODR平台和联合国、欧盟、欧美等国ODR机制进行研究,形成了详实的课题报告,开发了集合网上咨询、网上协商、网上评估、网上调解、网上仲裁、网上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的一体化平台,实现了老百姓解决纠纷一次都不用跑。2016年,“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荣获了第二届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创新项目奖,在中央综治办举办的全国创新项目评审中荣获第一名,如今已作为浙江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六大工程”之一在全省推广运用。世界ODR领域的顶级专家都对充满中国智慧的“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表示高度赞赏。

04

笃行致远,开辟诉源治理新格局


“自己多做一点,让群众少跑一点。”到了杭州中院,陈辽敏把如何积极参与最高院部署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新时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和水平的工作确定为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多元化解是法院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引进来”参与诉前、诉中调解,如果法官能“走出去”,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参与村社的调解指导、纠纷预防,就能更好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陈辽敏所在的立案一庭主要负责村社“微法庭”工作,按照“不增编、不建房,一根网线一块屏”的要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法治教育、调解指导、司法服务等功能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融入到了党委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中。如今杭州市已挂牌建成2114家村社“微法庭”,覆盖率达到了71.7%。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正在推动社会治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转变,法院工作如何坚持数字赋能,扎实推进诉源治理,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其中空间无限,大有可为。2020年6月,陈辽敏积极推动杭州高新区(滨江)试点浙江ODR的升级版“一码解纠纷”工作,为其出谋划策。“一码解纠纷”通过“黄、橙、蓝、红、绿”五色码体现纠纷化解全过程,由先行调解、分流调解、司法调解三个成功率展示调解工作的成效,如今已经全市推广。在数字化时代,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法院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风好正是扬帆时,不自扬鞭自奋蹄。陈辽敏说,这些年来,她的工作主线就有两条,一是为当事人解忧,一是为法官减负,总的目标就是想身体力行地为社会治理贡献绵薄之力。她认为,因为有领导、同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这些探索和尝试都开了花结了果,组织上也给予不少的荣誉。这既是对她的鼓励,也是对她的鞭策。近年来,陈辽敏荣获“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中国正义人物”“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三等功二次。2011年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浙江省委在杭州联合隆重召开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她“全国模范法官”“人民的好法官”荣誉称号。2012年6月,陈辽敏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2015年5月,她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

章春燕先进事迹


01

司法理性与人文关怀兼具


章春燕15年忠诚铸检魂的真实写照,也是她不断践行的8个字——“你心温柔,却有力量”。

大学毕业后,22岁的她怀着忐忑之心,叩开南浔区人民检察院的大门。

长得不威严,无法HOLD住提审场面,怎么办?她从《道德经》中找到力量源泉:“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她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埋头办案,把每一次办案都当成是一次守望公平正义的机会。

与经手办理案件中的涉罪少年在面馆里相遇,对方不敢看她,静默无声地各自吃面,却偷偷把她的面钱付了,想起他掏出一沓零碎纸币的场景,她内心被柔软的力量击中。

她相信人性本善,她理解的办案成效不仅在于准确司法,更在于温暖每一个尚有良知的灵魂。
她说自己泪点有点低。“我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善意,我敬畏你!”一封从监狱里寄出的信,让她看得泪眼婆娑,写信的是因一起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被判刑的主犯。

思绪回到2009年的庭审现场,她参与办理的南浔区第一个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18名被告人,坐成三排的辩护人,主犯目光凶悍傲慢,拒不认罪,辩护人统一做无罪辩护。

庭审前,她感冒又发着低烧,但并不影响她牢牢把握着庭审节奏,讯问、举证、质证,庭审过程进行得有条不紊。

第一轮公诉意见后,部分翻供被告人的态度在第二轮辩论中出现了转变,眼神中开始流露出一丝悔意。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转变背后的努力与付出。她和小组成员审查了整整两大箱25本卷宗,辗转三地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18人,形成了几十万字的审查报告,在法庭连续作战三天两晚,令人欣慰的是,最终法院对18人均按照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作出有罪判决。作为公诉人,代表国家指控犯罪是她的职责,她一直坚守着法律人的理性冷静,主动承办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涉黑、涉恶类型的复杂案件,办理了涉及全国10多个省份、涉案人数20余人的湖州市首例电信网络诈骗案,以及多起重特大零口供涉毒案等复杂疑难案件,主办贪污受贿渎职类案件25件27人。15年来,她办理的案件无一被判无罪,无一被撤回起诉。

每个案件除了司法理性,还倾注了她的人文情怀。她于是变得有些啰嗦,每次提审,她总是不遗余力地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成长经历、家庭背景、犯罪原因;每次庭审,她总是特别珍惜法庭教育机会,用精准动人的分析,努力使被告人真正认罪伏法,努力减少罪犯再犯可能性。


02

创新机制,打造未检工作的“南浔样本”


在播撒爱和暖的道路上,她意识到个体力量的有限性。

2014年,是她人生的转折点,南浔区人民检察院率先在湖州成立未成年人检察科,她告别驾轻就熟的公诉工作,出任未成年人检察科科长。

全新的工作领域,如一张白纸,静待她落笔描摹。

她树立了这样的工作目标——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减少未成年人重新犯罪。

工作伊始,面对理念不被理解认同,她认真学习和研究,制作《未检六问》《未检特殊之所在》两大精品课程,准确传递未成年人检察的特殊工作理念。

面对未检程序繁琐复杂等困境,她跑了10多个职能部门,不厌其烦地沟通协调,共同搭建社会支持的基本体系,先后推动出台《非羁押措施可行性评估办法》等18项工作制度,将未成年人特殊程序真正落到实处。

面对流动、留守青少年犯罪占比高、帮教难度大等工作困局,她通过整合内外部力量,创设“网格化帮教”,建立“1+3”帮教模式,在本地实现未成人帮教全覆盖。
面对检察官固有的标签,她还克服内心障碍演起了微电影和舞台剧……

专注当下的努力积累,凝聚成了南浔未检“春风化雨、雏燕归来”的工作品牌。

在创新工作机制、传递法治温暖的道路上,她生动诠释了一名未检检察官更有内涵、更有深度的美。

2017年,她首次提出了“以人格甄别前置,建未成年人分类观护机制”创新性举措,检察院实行该模式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创新实践基地。

2019年,她带领团队推行的未成年人社会综合治理模式获全省检察机关年度创新成果。

2020年至今,她带领团队已对120余名涉罪青少年作出不起诉决定,扎实落实专业化帮教措施,所办案件6次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精品案例。

“章春燕是南浔未检工作的一面旗帜,她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我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了大量贡献,她善于创新,用实力打造了未检工作的‘南浔样本’。”南浔区委书记杨卫东这样为她点赞。


03

耕心育人,让法治照亮少年成长之路

未成年人是花朵、是未来、是希望,她是美丽的护花使者。
“全社会对未检工作越来越重视,体现出了国家法治文明的进步。”她欣慰而激动,南浔就是一个可以透视未成年人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窗口。

除了检察官,她常常“不务正业”地去当一名老师,成为浙江省未检人才库、未检业务讲师团成员,全国未检业务培训法治示范课讲师,她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全国法治巡讲”活动,研发“法治进校园”系列课程,参与中央电视台“守护明天”法治宣传节目的录制……这些耕心育人的经历,让她更加深切体会到,仅仅办案是不够的,未检检察官还要有更加高远的目标,要更大范围地播撒下一颗颗法治种子,让法治的温情照亮少年的成长之路。

即使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她的护花行动依旧不停歇。

她和“春燕工作室”小伙伴用DV录制普法小课堂,将防疫知识与法律知识结合起来,告诉未成年人疫情期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一个疫情防控重点管控对象本想倒卖劣质口罩赚钱,观看了普法小课堂后幡然醒悟,果断放弃。

这样的普法小课堂不仅覆盖帮教、看护对象,还与南浔区教育局“空中课堂”合作,让辖区内5万多名中小学生收获“防疫+普法”双重知识。借此契机,她创设的“春燕学堂”成为中小学生道德法治必修课“第二课堂”,占据4个课时。

她让检察官普法走到青少年法治通识教育的高度。

大检察官、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贾宇赞许说:“章春燕的亮点和闪光点,在于她不是就案办案,而是在办案之后,始终关心这些孩子的成长。”

有句走红法律人朋友圈的话,“你办的其实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她说,办案不仅办理的是别人的人生,其实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一场特殊的喜宴,是晓枫(化名)“重生”的开始。

晓枫在跨年夜与两名男子一同出去玩,被灌了大量酒后失去意识,两名男子企图在车上对她实施强奸却因其他原因中止,随后便将晓枫扔在路中央,导致她被三轮车碾轧受伤。因证据不足,她和同事凌晨一次又一次站在事发现场,观测能见度、车流量,并通过转变讯问方式固定下两名男子主观故意伤害的意图。

尽管案件已经审判,可晓枫所在村社周围邻居甚至亲戚朋友给她和家人造成的“二次伤害”却远远没有消失。

“就是因为不正经才和男的出去”“活该,谁让她晚上还跑出去”……这样的议论与指责不绝于耳,她邀请心理咨询师一同为晓枫和家人做心理疏导,反复强调“被害人无过错”,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

多年后,章春燕收到一封结婚请柬,婚宴上只有晓枫家人知道她的身份。

看着热闹喜庆之下一张张喜悦的笑脸,她再次深切感受到,她的努力于己只是有限的力量,但于别人却是人生无限的可能,让她更加坚定,哪怕只是一点微光,哪怕只是一点温情,也是“守护明天”的希望。



欢迎转发 

转载请联系授权

  


    来源 /  法治浙江
    编辑 /  徐阳晨
    审核 /  乔虹

◈          推荐阅读         

湖北宜昌多措并举探索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有效途径 工作重心下移,服务妇女更贴心

安徽太湖县妇联畅通服务妇女“最后一米” “微网格”架起妇女群众“连心桥”

山东齐河妇联协调金融部门雪中送炭   “巾帼系列贷”助力妇女干事创业


 
    如果您喜欢
请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