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测绘科技期刊最新影响力分析

2016-07-30 测绘科学 慧天地

摘要:针对当前中文测绘地理信息类科技期刊总体质量呈上升趋势,但刊龄不长、地区发展不平衡、发行量较小、国际稿源少等现状,该文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所发布的测绘类科技期刊相关数据,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主要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了15种测绘类科技期刊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收录情况,并对其中7种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可被引文献量、基金论文比、Web即年下载率等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逐年提高,进步明显,但期刊之间差距较大,地区分布很不均衡;整体自引率偏高;只有3本测绘类科技期刊被EI检索,国际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中文测绘类期刊超过30种。“核心”期刊共有15种(包括2014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其中没有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检索的期刊;有3种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 EI ) 收录。期刊按出版周期可分为月刊、双月刊和季刊。不同期刊,每期的载文量各不相同,有不到20篇的,也有超过70篇的。根据机制、体制及各期刊本身的状况,期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以政府、学会和研究机构为主。因为层次和地域的不同,不管是被EI收录的期刊或“核心”期刊,还是内部刊物,目前各有其生存和发展空间。

国内广泛认可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等。国内外常用的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是同行评价(定性评价)和文献计量评价(定量评价),其中同行评价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和感情因素。为了使同行定性评价更加准确和客观,需要所参考的定量评价指标更加客观。为了解和分析中文测绘类科技期刊的整体状况,本文对当前被国内主要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和相关评价数据进行分析,从期刊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收录情况以及部分“核心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可被引文献量、基金论文比、Web即年指标等方面进行评价。

1       中文测绘核心期刊概况

1.1国内主要数据库收录情况

目前,没有中文测绘期刊被SCI收录,只有《测绘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和《遥感学报》3本期刊被EI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截至2015年)收录的测绘类期刊有8种,其扩展库收录的期刊有4种;北京大学图书馆主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5年版)收录的测绘类期刊有9种;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5版(核心版)收录的测绘类期刊有15种(其中《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在地球科技综合类,《地理信息世界》在地理学类)。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国内主要数据库的中文测绘核心期刊收录情况(2014年)

期刊名称

检索名称

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

测绘通报

测绘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海洋测绘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扩展版

遥感技术与应用

遥感信息

扩展版

国土资源遥感

扩展版

测绘工程

扩展版

遥感学报

地理空间信息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地球科技综合类

地理信息世界

地理学类

我国3大期刊检索机构核心版共同收录的测绘期刊共有7种(2015年初统计数据),分别是《测绘学报》《遥感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测绘科学》《测绘通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和《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尽管国内3大期刊检索机构都有不同的收录标准和目的,但其共同收录的核心期刊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我国测绘类中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

1.2中文测绘核心期刊概况

表2 15种核心期刊概况(按创刊时间排序)

期刊名称

创刊

年份

出版

周期

主办单位

出版

地区

测绘通报

1955

月刊

中国地图出版社

北京

测绘学报

1957

月刊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北京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1957

月刊

武汉大学

武汉

测绘科学

1976

月刊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北京

海洋测绘

1981

双月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

天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1981

双月

地震研究所;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等

武汉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1984

双月

信息工程大学科研部

郑州

遥感技术与应用

1986

双月

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兰州

遥感信息

1986

双月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北京

国土资源遥感

1989

季刊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北京

测绘工程

1992

月刊

黑龙江工程学院;中国测绘学会

哈尔滨

地理信息世界

1994

双月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黑龙江测绘地理信息局

北京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1996

双月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理学会

北京

遥感学报

1997

双月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环境遥感学会

北京

地理空间信息

2003

双月

湖北省测绘行业协会;

湖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武汉

1.3期刊其他参数

1)刊龄。测绘期刊主要发展阶段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6年,测绘行业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只有4种期刊创刊,是受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影响,中间有10年创刊数量为零;第二阶段,1977—1999年,这期间创刊了10本,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测绘期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创刊1种,这一阶段国内中文测绘期刊在数量上达到了一个稳定的状态,测绘核心期刊发展转向质量提升和品牌树立的阶段。

2)出版周期。核心期刊中,包括月刊5本,双月刊9本,季刊1本。期刊出版周期的缩短,反映出近年测绘行业技术迎来了一个新的增长期,满足了广大科技人员抢先发表科技成果的需要,加快了测绘信息传递的速度,这也是中国期刊的发展趋势。

  3)出版地区。测绘类期刊出版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武汉和西安,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在建设测绘强国、壮大地理信息产业等大环境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测绘科技期刊的发展也应与快速发展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需求相适应。

评价指标

期刊评价主要从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可被引文献量及各类计量指标来进行。期刊被引指标主要从期刊论文被引用的角度显示该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源指标主要从期刊自身文献来源的角度统计分析,全面描述了该期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也是评价期刊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数据为依据,以国内3大检索机构共同收录的7种期刊为主要对象,对我国现阶段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期刊进行分析。

2.1核心引证指标

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们都从文献的实际引用角度,体现了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中被科技人员所重视的程度。这两个指标所说明的问题各有侧重。

2.1.1总被引频次

总被引频次是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总被引频次主要反映了科技期刊包括近期状况在内的历史状况,反映的是绝对影响程度,它是一个“绝对指标”,该数字越大,说明该刊被相关专家、学者、研究者关注得越多,影响力可能也就越大。为了反映科技期刊对跨学科研究的影响,《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将科技期刊的指标体系细化为复合类和综合类。复合统计源由期刊统计源、硕博学位论文统计源、会议论文统计源构成;综合统计源是指期刊类统计源,既包括科技期刊,也包括人文社科类期刊。

综合总被引指某期刊自创刊以来发表的全部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综合总被引情况见表3。

期刊综合总被引次数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 448

1 805

2 346

1 573

1 669

1 216

658

2010

1 219

1 892

2 437

1 447

1 394

1 111

713

2011

1 484

1 790

2 698

1 542

1 573

1 128

724

2012

1 840

1 897

3 074

1 940

1 861

1 382

897

2013

2 128

1 903

3 306

2 126

2 335

1 586

919

复合总被引指某期刊自创刊以来发表的全部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复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复合总被引情况见表4。

表4 期刊复合总被引次数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2960

3834

4851

2798

3221

1624

1410

2010

2440

3860

4773

2774

2713

1615

1394

2011

2919

3724

5157

3019

2975

1696

1470

2012

3476

4252

5915

3879

3395

2037

1792

2013

3797

4181

6407

4373

4034

2588

1979

对比复合总被引和期刊综合总被引的5年变化数据可以看出:复合总被引和期刊综合总被引整体趋势接近,说明变化合理正常;从数值差值可以看出中文测绘行业总体自引率比较高,普遍接近50%,这与行业作者和读者面相对狭小、研究机构集中等因素有关;7种期刊整体逐年上升,进步明显,尤其是《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在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被列入地球科技综合类,被引指标相对偏小;2010年整体出现放缓,个别出现下滑,如《测绘学报》和《测绘通报》,原因有待进一步考证。

2.1.2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影响因子指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2年发表论文总数之比。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指标”,主要反映了科技期刊近期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因期刊刊龄、出版周期、篇幅等因素引起的体现在引文次数上的偏差,因而,影响因子较客观地描述了期刊在统计年的学术传播能力。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期刊综合影响因子(MS-JIF)指某期刊前2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2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综合影响因子情况见表5。

表5 期刊综合影响因子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38

1.043

0.810

0.739

0.646

1.192

0.834

2010

1.068

0.882

0.693

0.489

0.492

0.813

0.951

2011

1.301

0.605

0.695

0.318

0.489

0.700

0.846

2012

1.268

0.946

0.774

0.411

0.626

0.745

1.008

2013

1.308

0.995

0.766

0.465

0.723

0.659

0.839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在综合统计源期刊基础上增加了我国部分博、硕士学位论文与会议论文,与综合统计源期刊一起合称为复合统计源文献,并由此定义了复合影响因子。 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复合影响因子情况见表6。

表6 期刊复合影响因子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689

1.586

1.212

1.135

0.952

1.472

1.230

2010

1.500

1.388

1.096

0.788

0.730

1.120

1.412

2011

1.689

0.965

1.019

0.540

0.698

0.940

1.212

2012

1.766

1.508

1.118

0.687

0.852

1.005

1.603

2013

1.782

1.445

1.073

0.759

0.959

0.908

1.242

由表5、表6可知,7种刊物复合影响因子和期刊综合类影响因子数值比较接近,数值差值在0.4左右,说明各个刊物在行业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相对其他6种期刊,其作者和读者群更集中,所以差值相对偏小,除期刊外的影响因子值相对较小。《测绘科学》影响因子在2011年出现明显低谷,无论复合影响因子还是期刊综合类影响因子都从均值之上下滑到均值之下;从总被引频次来看还是平稳上升,没有出现明显转折,判断很可能是2009—2010年发文数量过大造成的;2011年之后出现平稳上升,而均值明显是上升趋势,所以《测绘科学》在此项指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快速提升稿件质量,如加大力度进行行业重要稿件的组稿、约稿,尤其是行业领军人物的综述性文章等。

由于影响因子受到自引的影响可能会较大,为了排除个别期刊通过人为加大期刊的自引文章数量来提高影响因子等不良行为而影响统计结果,本文对他引影响因子作比较分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是指某期刊前2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该期刊之处的复合统计源引用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2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期刊综合他引影响因子是指某期刊前2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该期刊之外的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在前2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综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情况分别见表7、表8。

表7 期刊综合他引影响因子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024

0.961

0.582

0.491

0.575

0.717

0.592

2010

0.920

0.797

0.456

0.381

0.406

0.455

0.661

2011

1.301

0.605

0.695

0.318

0.489

0.700

0.846

2012

0.926

0.897

0.556

0.381

0.506

0.578

0.831

2013

0.902

0.885

0.564

0.405

0.556

0.489

0.659

表8 期刊复合他引影响因子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575

1.504

0.985

0.887

0.880

0.997

0.989

2010

1.500

1.388

1.096

0.788

0.730

1.120

1.412

2011

1.404

0.885

0.779

0.486

0.610

0.692

1.054

2012

1.424

1.459

0.900

0.657

0.731

0.837

1.426

2013

1.376

1.335

0.871

0.699

0.792

0.738

1.063

从表7、表8可以看出测绘期刊基本保持稳定状态。《测绘学报》的复合他引明显高于期刊综合排名,说明它的引用范围中硕士、博士论文较多,这与它在行业中的影响力情况是吻合的。《遥感学报》在2011年出现明显低谷,属不正常现象,原因需再做研究。7种期刊综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和复合影响因子走势基本一致,这也说明中文测绘核心期刊整体发展比较自然,人为干预的可能性比较小。

2.2一般引证指标

引证指标除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之外,还包括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引用期刊数、被引期刊数、他引总引比、互引指数等指标,用于反映期刊在引用与被引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力。

1)即年指标,又称当年指数,指该刊当年发表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当年发表论文总数之比。该指标反映了期刊的即年反响速率或受关注度。期刊综合即年指标是指某期刊在统计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综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当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复合即年指标是指某期刊在统计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在统计年被复合统计源引用的总次数与该期刊当年发表的可被引文献总量之比。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综合类即年指标、复合类即年指标情况分别见表9、表10。

表9 期刊综合类即年指标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0.045

0.084

0.077

0.050

0.050

0.186

0.119

2010

0.152

0.108

0.093

0.023

0.031

0.147

0.138

2011

0.063

0.467

0.069

0.040

0.058

0.058

0.096

2012

0.136

0.056

0.082

0.058

0.037

0.083

0.128

2013

0.062

0.218

0.068

0.071

0.046

0.074

0.050

表10 期刊复合类即年指标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0.068

0.159

0.114

0.084

0.075

0.201

0.136

2010

0.210

0.129

0.151

0.042

0.056

0.201

0.171

2011

0.079

0.533

0.099

0.055

0.081

0.067

0.105

2012

0.157

0.144

0.105

0.094

0.058

0.093

0.156

2013

0.078

0.291

0.111

0.127

0.055

0.093

0.091

从表9和表10可以看出,测绘科学技术类期刊的即年指标整体平稳,但数值偏小,个别期刊不同年份的即年指标明显相差很大,其中原因有可能是该期刊有相关的专题研究或学术会议集中出现或行业学术活动有大小年,如每2年1次等因素;也不能排除存在人为干扰的因素。整体数值偏小,说明中文测绘科学技术类期刊被国内同行引用的速度还不是很快,即时反应速率不高,其原因为我国测绘行业从客观上讲偏基础研究,科技成果周期较长,尤其是很多算法突破或大型仪器装备研制等周期都在2年以上;当然也存在期刊的OA或主动推送力度不够,有需求的作者不能及时地获取相关文献资料等因素。所以除去长周期的科研成果外,中文测绘科学技术类期刊需要在这方面找到可行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在新媒体开发利用方面,立足现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提升刊物在科研领域的即年学术影响力。

2)可被引文献量。可被引文献量指可能被学术创新文献引证的一次发表文献。它指某期刊在指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可被引文献的总篇数,准确反映期刊的容量。从定义可以看出,可被引文献量与总被引频次成正比关系,与影响因子成反比关系。它能够反映出一份期刊的信息总量、信息传递和信息输出的能力,是鉴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可被引文献量情况见表11。

表11 期刊可被引文献量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88

107

351

535

280

199

118

2010

105

93

345

473

287

204

123

2011

126

92

333

531

346

208

114

2012

140

90

342

414

380

205

109

2013

129

110

323

394

439

216

121

一本期刊总载文量越多,其被引用的机会就越大,总被引频次就会越高。如表11所示,2009—2013年中文测绘核心期刊可被引文献总量基本平稳。一般来说,可被引文献量由每期载文数和刊期决定,目前很多期刊都在扩容,导致载文量增多,总被引频次提高。但如果扩容过快,文章质量或其他原因会导致被引频次没有相应增长,就直接导致影响因子下降,如《测绘科学》2009年发文量超过500篇,直接导致影响因子在2011年出现低谷;但2011年之后发文量回归合理数量,同时文章质量和总被引频次提升,影响因子开始回升。《测绘学报》和《遥感学报》影响因子较高,文章质量高是主要因素,可被引文献量小(1年120篇左右)也是一方面原因。《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可被引文献量在320篇左右,是《测绘学报》《遥感学报》和《地球信息科学学报》等的2.7倍;其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在0.7左右,算是测绘行业有质有量的强刊。

3)基金论文比。基金论文比是某期刊在指定时间范围内发表的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可被引文献的比例。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基金论文比情况见表12。

表12 期刊基金论文比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0.85

0.87

0.96

0.55

0.35

0.90

0.93

2010

0.92

0.97

0.98

0.63

0.32

0.87

0.97

2011

0.96

0.95

0.95

0.59

0.31

0.92

0.96

2012

0.91

0.99

0.99

0.66

0.41

0.92

0.96

2013

0.96

0.96

0.98

0.71

0.43

0.92

0.96

基金论文比是评价期刊学术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基金项目均经过申报者前期预研、同行评议和主管部门审核等多个论证环节,一般认为基金产出论文能够代表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尤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代表的基金资助一定程度上能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因而期刊的基金论文比也能够反映期刊的学术质量。尽管文献[6]提出由于近年期刊对基金论文放宽录用标准,基金论文比与科技期刊的实际影响力无直接关系,但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测绘类期刊及论文进行分析,文献[7]证明了基金论文比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从表12看,核心期刊这一指标整体比较好,属于高位小幅波动,基本平稳。《测绘科学》的基金论文比与15种核心期刊平均值0.6左右接近,但与主要核心期刊的0.9还有明显差距;可喜的是处于平稳上升状态。

4)引用半衰期。将某期刊在统计年引用的全部文献从统计年起依出版时间倒序排列,依次累加引用次数至该期刊总引用次数的1/2,所对应引文的出版时间至统计年的年数即为该期刊的引用半衰期。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引用半衰期情况见表13。

表13 期刊引用半衰期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7.6

7.1

6.4

6.1

5.6

6.6

5.8

2010

7.0

6.5

6.4

6.6

5.6

7.0

5.6

2011

7.3

7.2

6.7

7.0

5.7

7.2

6.6

2012

7.7

8.5

7.2

7.1

5.8

7.1

6.4

2013

7.6

8.9

7.3

7.5

6.3

6.8

6.9

一般来讲, 应用性或技术性期刊的引用半衰期较理论性期刊的引用半衰期要短, 因为前者往往需要参考借鉴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开发才能保证其开发成果的先进性和竞争性。由表13可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虽然整体偏技术应用,但引用半衰期整体比较长,而且引用半衰期呈现稳步增长状态,可见7种核心期刊基础研究类文章比较多,文章学术质量整体较高。

5)被引期刊数。被引期刊数是指在统计年引证某期刊的期刊种数。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被引期刊数情况见表14。

表14 期刊被引期刊数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368

506

600

483

518

207

297

2010

361

482

585

513

507

212

319

2011

359

491

644

578

529

258

368

2012

395

529

678

649

549

275

418

2013

420

526

693

713

604

296

436

被引用期刊数可以体现期刊在某领域内的重要性。由表14可知,测绘核心期刊中《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和《测绘科学》在2009—2013年的被引期刊数最高,尤其在2013年达到700,说明两刊在测绘科研领域的影响力较大;《测绘通报》《遥感学报》《测绘学报》和《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都是稳步缓升状态。此项指标层次比较分明,说明各期刊在行业的影响力大小区分明显。

6)他引总引比,又称他引率,是某期刊在统计年被该期刊之外的综合统计源期刊引用的总次数与总被引频次之比。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他引总引比情况见表15。

表15 期刊他引总引比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0.94

0.95

0.83

0.70

0.92

0.67

0.82

2010

0.92

0.95

0.79

0.82

0.91

0.57

0.81

2011

0.87

0.92

0.78

0.86

0.90

0.68

0.88

2012

0.81

0.97

0.80

0.90

0.86

0.81

0.89

2013

0.83

0.96

0.84

0.91

0.86

0.78

0.90

他引率反映了期刊的学术积累及其传承性和延续性。因为通过不规范自引会提高影响因子,从而破坏影响因子的客观性,所以他引率通常作为影响因子的佐证信息出现。一般认为,相同影响因子下,他引率越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大,而同时自引恰恰反映了期刊的传承性和延续性。对于不同种类的期刊,单纯从数值上讲,他引率的高低不能作为期刊质量评价的依据。在对单刊的评价中,更应注重他引率的稳定性,对于异常的他引率数据应分析其原因。从表15看测绘核心期刊此项指标趋势走向稳定,且在均值附近,整体正常;数值接近0.8,说明行业传承性和延续性比较好。

2.3网络传播指标

论文发表之后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被引次数一个指标上,论文被学者关注并被下载阅读同样是学术价值的体现。期刊与论文的被引次数是进行学术价值测度的重要指标,但是被引次数的获取却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工作。

如何判断期刊的潜在影响力是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方法往往多以影响因子来衡量期刊的科学价值和影响力。但是,这种评价方法存在较长的时间滞后缺陷。对于期刊的一期或一年,如果要知道它未来可能达到的被引次数,一般需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通常一篇论文的被引用高峰出现在发表后2年左右。也就是说,研究人员无法对一篇刚刚发表的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做出一个准确的评估,究其原因就是它的被引时间与发表时间存在较长的滞后。如果能够发现下载次数与被引次数之间的关系,那么便可以利用网络下载次数指标,对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做出快速、准确的评估。文献[4]研究结果发现,对于期刊层次而言,下载次数与被引次数是呈高度正相关的,很多年份的相关系数都逼近于完全正相关。

1)Web即年下载率

Web即年下载率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出版上网并被全文下载的篇次总和与该期刊当年出版并上网的文献总数之比,可测度上网期刊的即年扩散速率,是研究期刊在网络环境下传播效率的一个指标。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Web即年下载情况见表16。

表16 期刊Web即年下载率(%)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68

83

62

44

48

28

59

2010

83

86

63

39

48

30

70

2011

73

92

64

58

50

29

65

2012

64

84

56

40

38

19

51

2013

83

94

65

48

33

32

52

在与知名OA网站合作或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现状下,Web即年下载率指标受期刊主动与新媒体融合的程度等因素影响比较大,也与文章标题、关键字、DOI等的检索方便程度关系密切。当然关键还是作者和读者群的覆盖面。从表16来看,《遥感学报》2011年即年下载率达90%,这与其中英文同时刊登有一定关系;《测绘学报》和《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则是美国工程索引(EI)检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相对其他刊物,作者和读者群比较集中,所以其下载率偏低也是合理的。

2) 总下载量

总下载量是指某期刊在“中国知网”网络出版的所有文献在统计年被全文下载的总篇次。我国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在2009—2013年的总下载量情况见表17。

表17 期刊总下载量(万次)

年份

期刊名称


测绘学报

遥感学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测绘科学

测绘通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6.47

10.00

13.53

14.18

12.00

3.96

5.99

2010

7.68

10.60

16.69

19.10

14.31

5.14

6.85

2011

8.66

10.61

17.54

22.27

14.40

6.13

6.86

2012

8.41

10.33

16.65

19.42

12.54

5.62

6.32

2013

8.49

10.14

16.73

17.57

13.45

6.02

6.66

由表17可知,《测绘科学》在2009年可被引文献量最大值时总下载量为5年间最小,2011年有个峰值,这与可被引文献量有关,也可看出下载量有一定的滞后,一般2年达到高峰;虽然随着发文量的控制,《测绘科学》总下载量下降,但总体还是最大的,这与和“中国知网”平台合作、积极进行新媒体融合等有一定关系。《测绘通报》可被引文献量上升明显,可下载量没有对应体现,可能与OA程度和文章质量有一定关系。其他刊物可被引文献量与总下载量基本成正比。

3指标分析

同为测绘类期刊,统计分析显示,测绘类期刊的各项评价指标,如期刊载文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等数据差异明显,其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相距甚远。分析发现,同一期刊的评价指标随时间变化并不都呈线性关系。主要包括以下4种情况。

1) 部分期刊年载文量较大,论文质量较高,所以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较大,如《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 部分期刊年载文量并不大,而论文质量较高,所以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较大,如《测绘学报》。

3) 少部分期刊年载文量较大而论文质量有限,致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偏小。

4) 个别期刊年载文量小且论文质量有限,所以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都小。另外,有的期刊的评价指标(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持续平稳增长,而有的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在某个年份或某个时间段明显高出相邻的时间段,是哪些论文在发挥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研究的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的各项指标大都高于我国15种测绘期刊的刊均值,篇均参考文献量逐年明显提高;基金论文比除个别学报较小或有波动以外,大多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说明7种测绘类核心期刊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较高,所发表的论文对行业科研活动和学术研究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4结束语

测绘科技期刊既是科研工作的终点,又是科研工作的起点,它的职能不应该只停留在“来稿加工”的原始阶段。测绘科技期刊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初具规模,它们正发挥着传递科技信息的重要作用,满足了广大科技人员抢先发表科研成果的迫切需求。根据以上综合统计数据和前述期刊评价的各项指标分析,本文可得出结论:

1)从测绘学科发展情况来看,测绘期刊总体质量呈上升趋势,尤其近10年发展非常迅速,不仅文章数量有明显增加,刊期明显缩短,各项引证指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两项重要的引证指标——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数值逐年提高,进步明显。

2)我国具备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测绘期刊主要包括《测绘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遥感学报》《、测绘科学》《测绘通报》《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和《地球信息科学学报》7种。《国土资源遥感》《遥感技术与应用》《遥感信息》《测绘科学技术学报》《海洋测绘》《地理信息世界》《地理空间信息》《测绘工程》等期刊也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3)我国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期刊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过程。从期刊的量化分析评价中,看到了进步,同时也找到了差距。统计发现,大多数期刊存在刊龄不长、地区发展不平衡、发行量较小、国际稿源少、影响因子小等不足。

4)测绘行业期刊质量发展不平衡和不稳定,发展差异比较大。部分期刊在其学科有一定的质量和学术优势,如《测绘学报》等;但也有部分期刊评价指标的发展空间较大,如《测绘科学》的引文数量、基金论文比等指标还有提升空间。国内3大检索同时收录的“核心期刊”各项指标变化相对稳定。

征稿启事


慧天地】面向测绘地信行业专家、学者、生产一线工作者、在校学生等广大同仁征稿啦!

无论是照片、文字,还是视频、语音……无论是优秀作品推荐,还是原创作品投稿……无论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报告、论文,还是活泼有趣接地气的照片、故事……只要是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都可以向我们投递哦!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与张瑞辰联系”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作者栏位置注明:慧天地

编辑:焦月

审核:李茂永 曹真毓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可直接阅读

震撼来袭!谷歌发布真人360度虚拟现实短片《Help!》

跨界创新|一图看懂无人驾驶主要玩家——科技与汽车融合的新世界

提醒|“北斗”风口,创业要避开这些坑

中科院院士杨元喜与北斗的故事

大家观点|院士专家把脉北斗导航: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

看点|中国开卖精确炸弹 采用“北斗”导航

新闻报道|国防科技大学发布全球首台支持北斗全球信号的导航信号模拟源

科技前沿|颠覆性技术和技术后时代的社会变革

美国海洋科技战略研究重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高端论坛|地理信息科学之父、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F. Goodchild的精品学术报告

高端论坛|山东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阳凡林教授:近岸地形一体化测量及三维表达

高端论坛|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吕志平教授:CGCS2000及其向海底的延伸——“地球空间信息与海洋测绘”研究生暑期学校专题报告

高端论坛|深圳大学李清泉校长:从Geomatics 到 Urban Informatics

高端论坛|博士生导师刘展教授:面向勘探开发的“智慧油田”的几点思考


喜欢的话别忘记点击小手给小慧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